人物:譚宗浚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望斷歸程,滿目云山空灑淚;
魂來入夢,昨宵風雨尚論文。
手筆真能學燕許;科名不愧似洪孫。
手筆真能學燕許;科名原不愧洪孫。
譚宗浚 晚清 · 李鴻章
對聯
銅馬門高,誰厭承平出嚴助;
碧雞山遠,竟看回谷失王裒。
譚宗浚 清末 · 于式枚
對聯
感事十年深,西蜀云山如昨日;
論才九州遠,南交文獻失斯人。
追悼顧印伯即題其遺詩 清末民國初 · 羅惇曧
七言律詩
東坡沈泉讎井痛,顧翁六十未渠衰。
甘貧薄宦緣耽酒,破膽圍城翻益詩。
八表同昏悲路阻,一流向盡識公遲。
追思蜀秀哀綿竹,豈獨程康失本師(翁與綿竹楊銳叔嶠齊名,并稱楊、顧。吾鄉(xiāng)譚叔裕先生督蜀學,刻《蜀秀集》,最稱二君。程穆庵師事翁久,誼均父子。翁歿,穆庵寶其遺稿,將梓行之。)。
城闉樹影拂朝霞,一塔玲瓏認佛家。
荔子南園鄉(xiāng)社遠,藤陰西院酒船嘩。
雨廊片綠延春蘚,風磴疏青損石花。
尚識光林舊梵宇,高槐幾換不勝鴉。
抹麗吹香撲一升,新籬短短縛青藤。
津梁疲倦三間佛,檐栱漂搖百盞鐙。
得酒更閒須惜日,看花乍倦忽逢僧。
清游不是尋常事,才話當年涕淚仍。
答楊模見贈之作 清末民國初 · 梁鼎芬
君初渡南海,脩禮謁靈光(謂東塾師。)。
高第推于(式枚)(廷式),結交為輩行。
摳衣甫一歲,起起公不祥。
二子既分逝,君亦返所藏。
我時簡往還,但親講席旁。
蠢蠢十年馀,識面在他鄉(xiāng)。
四十尚僶俛,不遇能有常。
貺我瑯玕篇,字字剜肝腸。
吾師體大雅,所學造明光。
菊坡接學海,成就難具詳。
(錫燕)(齊嬰)啟始秀,踵起有廖(廷相)(國璲)。
宗浚(永椿)(軫)二林(國賡、國贊),各以一詣張。
(貞榆)(葆和)最樸潔,教廣陶與楊(裕芬,兩湖書院經學分校)。
后來富俊彥,略記溫(仲和)(伯陶)(兆銓)。
哀哉馮孝子(焌光),陳生(樹鏞)共悲傷。
薪火已親執(zhí),天年竟不長
巍巍崇雅樓,肅肅傳鑒堂。
心知治亂故,處士不敢揚。
箸書正學術,考古定樂章。
所懷在明備,夢寐游虞唐。
發(fā)揮七篇秘,明白一世盲。
恒于侍坐時,言語聞慨慷。
惟中有束縛,同舍罕一狂。
亭林有異同,二田豈頡頏
吾友記未盡,空來泫雷塘。
當年松廬側,十三嘆孤□
追隨逮東塾(鼎芬年十九受業(yè)東塾。),得一每十忘。
承先詞鄭重,守節(jié)心慚惶。
祭田二十畝,春秋以蒸嘗
文孫如小同,不止解凡將
所愧一士賤,不稱百鍊鋼。
君才甚英邁,曾爇南豐香。
流連天人策,倘亦念畿疆。
還思無咎室,中鋪六尺床。
偃仰不再見,見亦非故房。
世事如一棋,小者先莫量。
黑白茍未判,敗亂豈有央。
山中頭陀盦,寄林散閒芳。
涼月隔新醉,只雁忘故創(chuàng)。
江流日如此,舊學嗟茫茫。
⑴ 東塾師為學海堂學長數十年,至老為菊坡精舍山長。
⑵ 福祥,禺山書院院長
⑶ 師歿前數日,以遺書付陳樹鏞、慶笙編次。慶笙孝親無年,死才三十耳。
⑷ 師辟夷亂,居橫沙村,取詩孔疏『小雅不可不崇』之意
⑸ 東塾集有傳鑒堂記,以先世讀資治通鑒,故云傳也。
⑹ 亭林生亂世,其言切。師生平世,其言安。日知錄言治術、讀書、記言、學術,古之政教,無彼此也?!翰W于文,行已有恥』,亭林舉之于前,師書之于后。博約交至,融會貫通,其心一也。
⑺ 師嘗語門弟子曰:『吾所學近程瑤田、王白田兩家。』殆以程考訂博核,王為紫陽之學耳。然瑤田無其大,白田無其精,恐是遜詞也。
⑻ 慶笙欲仿雷塘庵弟子記書例,詳述師一生學行。后又欲撰年譜,鼎芬均助之,未及成。嘗偕拜墓門,同一哭也。
⑼ 同治十年,師編外太祖南康公詩略成。秋祭日,師親至親水濠故居,以初印本焚座前,鼎芬隨祭。
⑽ 二伯祖覃思深微,著有守鶴廬經說。壬辰,程侍郎典試粵東,以經通鄭學拔取。庚子會試,為胡文忠公所薦。師年較少,恒來問難,情誼日篤,遂與三伯祖、六叔祖為姻。于吾家至厚密責,望鼎芬亦倍于他人,可愧也。
⑾ 庚辰冬,晦若歸,述鼎芬試事,后謁經席。師曰:『汝得庶常,甚好。吾粵數十科所未見也?!欢Ψ易允鞘毓?jié)之意益堅。
⑿ 鼎芬既歸里,與同門集貲,得錢百萬文,為師置祭田。
⒀ 師長孫慶和從游端溪、廣雅三年,學有家法,品行溫雅。
⒁ 師讀易處在精舍東?;奕艟咏浤?,云閣嘗往來其間。
譚宗浚 清末民國初 · 梁鼎芬
對聯
建議愧微官,祗今片紙珍存,愛惜重煩嚴譴日;
忌才推上考,那識數年遠宦,凄涼忽見素書時。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