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王懋竑
共 5 首
晦庵先生贊
南宋 ·
陳淳
四言詩
德稟純陽,清明剛健。
篤學真知,全體實踐。
集儒之粹,會圣之精。
金聲玉振,紹古作程。
按:《北溪大全集》卷四。又見
王懋竑
《朱子年諸》外紀一。
次韻和宋牧仲《
白田
雨夜次顧黃公貰酒不得韻示王方若喬無功諸子》
清 ·
王式丹
云拂簾旌香浮閣,蕉屋秋霖濕枯蒻。
清閟便似寫倪迂,心與篆煙無系著。
繞檐琴筑不聞聲
(放翁夜雨詩繞檐點滴如琴筑)
,逗漏新晴日光薄。
從容談宴披清風,讀畫卻許生徒同。
精能神逸有妙理,無上證入禪機鋒。
剎那塵眼豁天外,瑯霄宮闕仙山崇。
臥游何處意惝恍,階前落日馀半弓。
讀
王予中先生白田
存稿敬書于后吾師汪文端公嘗出先生門古人以親受業(yè)者為弟子弟子所轉授者為門人余于先生淵源故有自也
(丁巳)
清 ·
趙翼
去古日以遠,道學世所鄙。
方厭老生談,孰究先儒旨。
風會趨益下,其病正坐此。
白田王先生
,學獨務根柢。
下帷窮六經(jīng),插架辨諸史。
蘇湖初教授,名高特薦起。
鑾坡稽古榮
(特賜翰林院編修)
,鶴禁毓德美
(上書房行走)
。
疏廣賜金歸,力更救桑梓。
生膺蒲輪徵,歿入
瞽宗
祀。
嗚呼洵完人,邈矣前賢軌。
嗟余生也晚,汨沒詞章里。
一朝讀公書,不覺投五體。
在昔東坡翁,怕見逢掖子。
或以鬼怪嗤,或以鏖糟詆。
獨于周濂溪,弗敢一言毀。
造物乃其徒,恨不奉杖履
(見蘇集《濂溪》詩)
。
是知真大儒,折盡才華士。
我劣本無才,敢以坡自擬。
惟此服膺心,傾倒有相似。
韓門出陸莊,況是小桃李。
雖未枕膝授,豈遂傳衣止。
著錄稱門人,例在通德里。
祗應飲思源,遠溯昆崙水。
送凌仲子歸江南
(癸丑)
清 ·
翁方綱
七言律詩
博士代耕耕且養(yǎng),求師歸去有馀師。
六經(jīng)蘊奧環(huán)相質,十載商量更未遲。
今日舊聞增訓故,白田紅豆孰然疑。
昨宵把袂新安使,目極江東叩楫時
(昨送石亭視學,序深以近日江南學人侈陳漢學以駁程朱漸不可長。此詩及白田者,蓋謂
王予中
,且兼示劉端林耳。)
。
答楊模見贈之作
清末民國初 ·
梁鼎芬
君初渡南海,脩禮謁靈光
(謂東塾師。)
。
高第推于
(式枚)
文
(廷式)
,結交為輩行。
摳衣甫一歲,起起公不祥。
二子既分逝,君亦返所藏。
我時簡往還,但親講席旁。
蠢蠢十年馀,識面在他鄉(xiāng)。
四十尚僶俛,不遇能有常。
貺我瑯玕篇,字字剜肝腸。
吾師體大雅,所學造明光。
菊坡接學海
⑴
,成就難具詳。
胡
(錫燕)
趙
(齊嬰)
啟始秀,踵起有廖
(廷相)
王
(國璲)
。
譚
(宗浚)
黎
(永椿)
饒
(軫)
二林
(國賡、國贊)
,各以一詣張。
馬
(貞榆)
沈
(葆和)
最樸潔,教廣陶
⑵
與楊
(裕芬,兩湖書院經(jīng)學分校)
。
后來富俊彥,略記溫
(仲和)
陳
(伯陶)
汪
(兆銓)
。
哀哉馮孝子
(焌光)
,陳生
(樹鏞)
共悲傷。
薪火已親執(zhí),天年竟不長
⑶
。
巍巍崇雅樓
⑷
,肅肅傳鑒堂
⑸
。
心知治亂故,處士不敢揚。
箸書正學術,考古定樂章。
所懷在明備,夢寐游虞唐。
發(fā)揮七篇秘,明白一世盲。
恒于侍坐時,言語聞慨慷。
惟中有束縛,同舍罕一狂。
亭林有異同
⑹
,二田豈頡頏
(師嘗語門弟子曰:『吾所學近程瑤田、
王白田
兩家?!淮猿炭加啿┖耍鯙樽详栔畬W耳。然瑤田無其大,
白田
無其精,恐是遜詞也。)
。
吾友記未盡,空來泫雷塘
⑺
。
當年松廬側,十三嘆孤□
⑻
。
追隨逮東塾
(鼎芬年十九受業(yè)東塾。)
,得一每十忘。
承先詞鄭重
⑼
,守節(jié)心慚惶
⑽
。
祭田二十畝,春秋以蒸嘗
⑾
。
文孫如小同,不止解凡將
⑿
。
所愧一士賤,不稱百鍊鋼。
君才甚英邁,曾爇南豐香。
流連天人策,倘亦念畿疆。
還思無咎室
⒀
,中鋪六尺床。
偃仰不再見,見亦非故房。
世事如一棋,小者先莫量。
黑白茍未判,敗亂豈有央。
山中頭陀盦,寄林散閒芳。
涼月隔新醉,只雁忘故創(chuàng)。
江流日如此,舊學嗟茫茫。
⑴ 東塾師為學海堂學長數(shù)十年,至老為菊坡精舍山長。
⑵ 福祥,禺山書院院長
⑶ 師歿前數(shù)日,以遺書付陳樹鏞、慶笙編次。慶笙孝親無年,死才三十耳。
⑷ 師辟夷亂,居橫沙村,取詩孔疏『小雅不可不崇』之意
⑸ 東塾集有傳鑒堂記,以先世讀資治通鑒,故云傳也。
⑹ 亭林生亂世,其言切。師生平世,其言安。日知錄言治術、讀書、記言、學術,古之政教,無彼此也?!翰W于文,行已有恥』,亭林舉之于前,師書之于后。博約交至,融會貫通,其心一也。
⑺ 慶笙欲仿雷塘庵弟子記書例,詳述師一生學行。后又欲撰年譜,鼎芬均助之,未及成。嘗偕拜墓門,同一哭也。
⑻ 同治十年,師編外太祖南康公詩略成。秋祭日,師親至親水濠故居,以初印本焚座前,鼎芬隨祭。
⑼ 二伯祖覃思深微,著有守鶴廬經(jīng)說。壬辰,程侍郎典試粵東,以經(jīng)通鄭學拔取。庚子會試,為胡文忠公所薦。師年較少,恒來問難,情誼日篤,遂與三伯祖、六叔祖為姻。于吾家至厚密責,望鼎芬亦倍于他人,可愧也。
⑽ 庚辰冬,晦若歸,述鼎芬試事,后謁經(jīng)席。師曰:『汝得庶常,甚好。吾粵數(shù)十科所未見也?!欢Ψ易允鞘毓?jié)之意益堅。
⑾ 鼎芬既歸里,與同門集貲,得錢百萬文,為師置祭田。
⑿ 師長孫慶和從游端溪、廣雅三年,學有家法,品行溫雅。
⒀ 師讀易處在精舍東?;奕艟咏?jīng)年,云閣嘗往來其間。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