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查禮

共 3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返黑思黃獨,羅浮產(chǎn)最良。
斸來鴉觜膩,馱送馬蹄香。
靈液蒸丹灶,山苗曬石梁(羅浮有葛洪、丹灶二山,相接處有石如梁,曰鐵橋。)
方言聽漸熟,知是野仙姜。
頌茶 其一 清 · 杭世駿
七言絕句
余不喜酒而獨好茗飲,戚友間以茶事相餉者,歲無慮十?dāng)?shù)。閒窗小啜,戲為品第。貽門人趙輅、黃可潤,兼答查主事學(xué)禮、許別駕煓之貺。
初陽臺近樹冥濛,細(xì)揀槍旗碧崦中。
多事別煩飛騎送,更無谷雨有條風(fēng)。
⑴ 杭人競于谷雨前采擷,遞送京師,名馬上鮮。
勾章太守儒術(shù)吏,欲以文藻輝山川。
鄞鄮三縣詢故老,孰克稱任無愧旃。
青衿諸生六七輩,群游于校峨其冠。
僉曰太史九沙叟,里號碩德稱耆賢。
皇輿圖表受詔撰,一統(tǒng)方略奉敕編。
自來鴻筆光史院,矧此志乘辭為難。
聞人豈無夫己氏,軼材諷說不足詮,未若叟也撰述卓可傳。
叟今七十剛?cè)A顛,兩目炯炯精神完。
婁機字源洪適釋,擘窠運腕如云煙。
先人傳經(jīng)角岳岳(充宗先生著有《學(xué)禮質(zhì)疑》《儀禮商》《周官辨非》《禮記偶箋》《學(xué)春秋隨筆》。),季父讀史腹便便。
著書等身懼放墜,叟也一一謄寫工雕鐫。
紀(jì)元之考瞭指掌,功與史表同精堅
四明文獻(xiàn)郁選首,造廬而請何疑焉。
太守撰日具書幣,涉江命使恭且虔。
叟承禮命夙當(dāng)發(fā),高軒過躪蓬蒿園。
誘我騰說溯前志,黃綢煖割朝來眠。
張津姜嶼之書不可覯,為叟略數(shù)楊張前。
寶慶纂歷歲丁亥,廬陵胡矩守慶元。
屬其鄉(xiāng)人參軍浚,甄括明事縣國門。
先以郡志后六邑,刻畫城郭圖廂關(guān)。
厥后卅載暨開慶,丞相臣潛來旬宣。
軍防水則以次定,經(jīng)制稅賦兼牢盆。
嘉禾繪獻(xiàn)民氣樂,老謀憂國何時諼。
門生曰錫曰應(yīng)發(fā),承命執(zhí)筆校秘文。
詩歌自可勒琬琰,例以志體稍殊懸。
自宋訖命更延祐,袁桷方領(lǐng)編修官。
本之二志著其概,參之七觀究其原。
誰其續(xù)者垂不刊,猗惟王侯元恭捉翰遒如椽。
其間首尾稱大備,一代興廢略可言。
前明內(nèi)府不收弆,文淵墜簡終淪湮。
天一閣范碧山全,家有善本頗自專,叟當(dāng)檄取訶豪頑。
滎陽南山堇山氏,邦有黎獻(xiàn)摭捃勤。
或鞶繡藻采而有耀,或大雅宏達(dá)而不群
其書同異具可核,叟今何不重探論(鄭、黃止載郡人,李則并次名宦。)。
抑吾又聞杲堂李翁于叟為先友,高文煌煌稱大篇。
傳甬耆舊一十卷,能事直欲追古歡。
叟今凡例一本此,發(fā)幽表微疇謂不然。
方今圣主一寰宇,睿算尤重海與邊。
三韓直達(dá)島倭接,東南防守籌宜先。
舟山負(fù)隅歸版籍,時清喜停赤白丸。
廟謨議此設(shè)重鎮(zhèn),厥餉幾何兵幾千。
叟宜條晰陳要害,宏論亦可銷戈鋋。
郡人聘修古有例,書法郡守名牽連。
上奏天子制稱善,撤膳或賜兼珍筵,叟今決去無遷延。
雪花席大蔽江水,烏篷船低壓兩肩。
行幐轔輑恣捆載,湘東斑管膠東箋。
阿育王山考古佛,丹山洞天尋真仙。
搜奇直抉圖經(jīng)秘,采隱不遺聲聞禪。
白頭自草內(nèi)舍帖,歸告先墓封樹寒。
焜煌家乘述祖德,玩鹿亭古澤永綿
寒廳擁堵看秉筆,一筆一削孰敢干。
鼠須疾揮不及凍,墨沈肯受冰霜憐。
走愿傳鈔備書吏,微名亦得流丹鉛。
不朽盛事會有緣,此意只恐天公慳。
嗚呼,此意只恐天公慳。
⑴ 季野先生著有《南宋六陵遺事》《庚申君遺事》《歷代史表》暨《明史》三百卷。
⑵ 《紀(jì)元考》一卷,括歷代運歷甚晰。
⑶ 津撰《四明圖經(jīng)》,見《宋史·藝文志》。嶼撰《寧越風(fēng)物志》,見《文獻(xiàn)通考》。
⑷ 成化時,郡人楊實修《四明郡志》,嘉靖時,鄞人大司馬張時徹修府志。
⑸ 序稱「贛州錄事參軍羅浚」?!吨饼S書錄解題》云:胡矩仲方為守,羅浚其鄉(xiāng)人也。
⑹ 其書《郡志》十一卷,《鄞志》二卷,《奉化志》二卷,《慈溪志》二卷,《定海志》一卷,《昌國志》一卷,《象山志》一卷,府境、縣境各治皆有圖,咸淳年刊。
⑺ 開慶改元,吳潛以丞相領(lǐng)郡,復(fù)續(xù)修《四明志》,民政、兵防、士習(xí)、軍食別自為志,以補前書。又立水則,自撰《平水則記》刊石。門生慶元府教授梅應(yīng)發(fā)、沿海制置大使主管機宜文字劉錫編次,末附詩詞四卷,予謂于志體不合也。
⑻ 王深寧應(yīng)麟著《四明七觀》,鈐括郡之掌故為注釋。延祐三年,袁學(xué)士桷復(fù)修郡志,采其文冠于《藝文考》。
⑼ 至正時,郡守王元恭續(xù)修延祐以后事,凡十六卷,稱《至正新志》。
⑽ 宋兩志皆宋刊,元兩志亦鈔本,明代《文淵》《內(nèi)閣》兩目皆不載,海內(nèi)藏書家亦無有齒及者。宋志惟予友全祖望家有之,故予得見。元志則天一閣范氏所藏也。
⑾ 滎陽外史鄭真,南山先生黃潤玉,堇山先生李堂,各撰《四明文獻(xiàn)志》,先次其行事,后列著作。
⑿ 郡人李鄴嗣、胡文學(xué)本《四明風(fēng)雅》諸書。裒集甬上耆舊,自漢至明末,定為詩史,鄴嗣為撰傳。
⒀ 宋時高麗貢道由明州上,見《寶慶志》及《范石湖集》。
⒁ 其在吾浙,嘉興聞人碩德修《嘉禾志》,德清談鑰修《吳興志》,山陰陸游修《會稽志》,天臺陳耆卿修《赤城志》,皆宋志之表表者。
⒂ 玩鹿亭,先生高祖鹿園都督所搆,因以名集。
墻角幾疊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煙。
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間氣象何蕭然。
左桐右竹蹊徑別,頓令杖履疑林泉。
平臺三面敞虛碧,隔城翠霽浮晴川。
飄風(fēng)偶送市聲遠(yuǎn),飛塵不到苔階前。
主人習(xí)靜悅幽賞,聿來正值初寒天。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紗卷日晨光妍。
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風(fēng)趣思南田。
初白移居富吟詠,佳話傳自康熙年。
琳瑯繼和復(fù)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
三徑已遲求仲至,一榻應(yīng)待徐生眠。
層軒看月樹入畫,石欄點筆人如仙。
何必山亭與澗戶,自無俗狀能攀緣。
第五橋邊夕陽路,臨風(fēng)載誦《停云篇》。
硯長尺一寸,闊六寸,額篆「橋亭卜卦硯」五字,左右邊兩行草書云:「此石吾友也,不食而堅。語有之,人心如石,不如石堅。誰似當(dāng)年,采薇不食,守義賢也?!罐D(zhuǎn)背左題「程文海銘」,右題「大明永樂丙申七月,洪水去,橋亭易為先生祠,抇地得之,閩后學(xué)趙元□」,中題「宋謝侍郎硯,天津周上舍月東購得此,而太平守查恂叔心愛之,月東臨歿,遺書萬里以贈,今藏恂叔所?!?/div>
查君夙愛周君硯,周君遠(yuǎn)為查君寄。
薊北畸人抱硯亡,粵西老守奉書至。
吾儕嗜古非偶然,物關(guān)節(jié)義情尤關(guān)。
歙州不少石徑尺,僥倖渠曾親疊山。
建陽縣外朝天橋,先生開卦名此逃。
橋下釃流大溪瞰,橋上架屋長風(fēng)飄。
此時此士曷足貴,磨墨且畫陰陽爻。
遺民江表多罹悔,延訪誰其辱相待。
卻聘書憑宇內(nèi)傳,憫忠寺尚城南在。
此石此時良足悲,作銘乃屬程文海。
不知先生之北硯可從,不然閩疆幾日還孤蹤。
不然橋亭水后易祠處,何復(fù)一鋤斸出苔花濃。
秋燈今宵照我題此硯,也勝李東谷與米南宮。
去歲闌干,為銷黯、坐盡黃昏。
懸鐙更醉,樹如雙鬢添紛。
驟暖春衣乍換,太濃香蓄露,碎影搖云。
清尊。
知心心、繁緒怎分。

直是丁寧自愛,莫絲來黏亂,絮欲攙勻。
紫楝前頭,替東風(fēng)、佇苦停辛。
從教金簪人戴,顫相笑、行遲屐點,立靜簾紋。
也應(yīng)道,護(hù)惺憁、明月閉門。
絳蠟吟殘,時簾卷、蝶夢猶清。
緘來字小,兩名半合先庚。
倚石臨檐那寫,是霞舒葉襯,雪綴枝擎。
丁星。
回柔腸、天際又晴。

澹覆云陰最好,但斜收雨色,緩約風(fēng)聲。
樹在君家,算蠻箋、我亦多情。
深杯常偕游侶,咒花更、飄飖掠帽,旖旎圍亭。
只除欠,付紅牙、啼個嫩鶯。
天津查君今豪士,權(quán)守蠻荒天所使。
文章政事到古人,能使古人今不死。
誰遣涪翁住南樓,赤腳承溜不言愁。
樓前杜鵑叫鉤辀,何時金雞赦九州。
生來羈管死戀留,部民獻(xiàn)地廟祀修。
嘉定以后兵燹改,丹霞不作此心在。
云興雷集傾一時,山高水長望千載。
詩人萬子君故知,妙賦南池工部祠。
吾家仲弟才亦橫,生好公詩如性命。
假若二子在世間,定有杰句發(fā)天慳。
題成欲寄重欷歔,萬里遙酹愁云山。
江南六月看采菱,荷衣雪腕輕橈憑。
錦帆涇里掉煙入,滿身風(fēng)露寒凌兢。
曼歌一聲蟾魄上,紫莖綠葉牽朱繩。
十年書劍去鄉(xiāng)國,鴛鳧舊夢空飛騰。
直沽旅食又長夏,消渴不耐炎熇蒸。
水西主人辱存問,側(cè)生五十筠籃承。
清香撲人光照眼,奚奴觸手愁霜棱。
鶴留仙頂鸚爪細(xì),一彎茜影湘波凌。
玫瑰輕擘水仙佩,玉膚映徹冰壺冰。
吳儂得此乃狂喜,傳箋遍集諸賓朋。
古瓷擎出佐清宴,涼飆凈掃窺盤蠅。
滄洲法釀瀉百斛,靈池故實還同徵。
都忘蹤跡滯燕土,但覺塵翳消胸膺。
哀梨縹李世艷稱,庶漿櫻實瓊筵登。
獨遺此品在煙水,邈如釣瀨逃嚴(yán)陵。
天涯相賞有知己,不辭千里扁舟乘。
孤根近托藉香榭,白蘋掩映溪流澄。
芳鮮只供騷客嗜,聲價豈要皇都增。
尊前一笑宛舊識,領(lǐng)略風(fēng)味當(dāng)年曾。
愿攜巾拂坐風(fēng)檻,嬌紅婉翠圍千層。
吳歈渺綿吳語軟,卜夜更命張華燈。
酒酣潑墨進(jìn)吳諺,春蚓十丈書枯藤。
笑攜賓從歷遐陬,文酒歡陪太守游。
落手龍蛇爭舞躍,隨身斧鑿遍雕鎪。
朅來楮墨平空谷,宜有精靈護(hù)上頭。
他日雞林傳唱去,定求碑版向炎州。
共 3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