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清滿洲人。有奇力,能舉盛京實勝寺石獅,重逾千斤,傳說能自握其發(fā),雙足離地。作戰(zhàn)勇猛,戰(zhàn)功頗著。入京后多行不法之事。順治帝遣勇士捉拿,無法近其身。勇士以實情相告,遂束手就縛,處死于宣武門內(nèi)。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華亭人,僑居蘇州,字元謹,號眉峰。善詩畫,遍游齊魯閩越,詩畫益進。晚寓揚州,畫名頗著。兼善騎射,通醫(yī)理。有《海紅堂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湖南平江人,字改山。納資得縣主簿,分浙江,為巡捕,旋即辭去。從事販鹽,以重義稱。彭玉麟辟為從官,歷擢至同知。改發(fā)湖北,謁總督李鴻章,門役索賄不成,不為通報,遂張履歷于堂下,棄官而去。
人物簡介
【生卒】:1747—1837 【介紹】: 清江蘇長洲人,字玉松,號潤之。乾隆五十八年進士,官御史,頗著直聲。出為彰德知府,有不畏強御之稱。去官后居山塘,以詩酒自樂。有《醉石山房詩文鈔》。
人物簡介
【生卒】:1793—1867 【介紹】: 清廣東花縣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龠門,號儒齋。道光十二年進士。授編修。任御史時曾疏劾鴉片戰(zhàn)爭敗將奕山。累擢至湖南巡撫。咸豐元年,守長沙拒太平軍達八十余日,城卒不陷。后贊助曾國藩編練鄉(xiāng)勇。咸豐末,任四川總督,鎮(zhèn)壓藍大順等起事。同治二年,在大渡河邊擊敗太平軍,殺害石達開及其部屬。卒于四川,謚文忠。有《駱文忠公奏議》。維基
駱秉章(1793年—1867年),原名俊,37歲時改名秉章,字吁門,號儒齋,廣東廣州府花縣人,清后期政治家、軍事家、儒生、文學(xué)家、書法家、湘軍將領(lǐng),官至封疆大吏、太子太保、四川總督,謚“文忠”。駱秉章父珝元,號誠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月十八日,駱秉章出生于廣東省花縣炭步鎮(zhèn)華嶺村。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進士,其座師為穆彰阿,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道光二十年(1840年),受命稽察吏部銀庫,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湖北按察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貴州布政使升任湖南巡撫。咸豐二年(1852年)夏,太平軍入湖南,駱秉章率清兵拼死抵抗,并令用炮轟擊,其事未平,被革職留任。后以守長沙有功(太平軍圍攻八十馀日不能克)而復(fù)職。咸豐三年(1853年)支持曾國藩辦團練,又聘左宗棠為幕僚,事無巨細,皆聽之,左宗棠說:“所計畫無不立從。一切公文,畫諾而已,絕不檢校。”一時傳為佳話。咸豐五年(1855),太平軍攻克武昌,湖北巡撫胡林翼向駱秉章求救。駱秉章派鮑超赴湖北,以彭玉麟繼其后。咸豐六年(1856),曾國藩告戒其弟曾國荃要“一聽駱中丞、左季兄之命,敕東則東,敕西則西!”潘祖蔭曾言:“楚軍之得力,由于駱秉章之調(diào)度有方,實由于左宗棠之運籌決勝”。咸豐十一年(1861年)任四川總督,鎮(zhèn)壓云南藍朝鼎領(lǐng)導(dǎo)的起義勢力,解綿州之圍,殺四萬余人。賞加太子少保銜。同治元年(1862年),駱秉章派重兵攏子守大渡河,斷石達開后路,石達開被圍于安順場,不忍全軍餓死,寫信給駱秉章,希望“宥我將士,請免誅戮”。駱佯稱答應(yīng),后將石達開俘虜,解至成都凌遲處死。同治四年(1865年),有眼病,力疾視事。同治六年(1867年)被任命為協(xié)辦大學(xué)士、四川總督,不久舊病復(fù)發(fā),死于任所。追贈為太子太傅,謚號“文忠”。
人物簡介
高人鑒,又名仁鑒,號螺舟。書法家。高人鑒是浙江仁和縣(今屬杭州市)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進士第二甲。1838年,以琉球冊封副使身份,隨正使林鴻年出使琉球,冊封尚育為琉球國中山王。林鴻年、高人鑒與尚育王游于龍?zhí)?,分別書「源遠流長」、「飛泉漱玉」獻給國王。后來被刻在石碑上,豎立在瑞泉門旁。根據(jù)《清稗類鈔》的記載,他在琉球天使館外的一間屋子里,看見一口暫厝于屋中的棺材,得知是一位客死琉球多年的冊封使團參將的靈柩,詢問為何不將其帶回國安葬,得到「海船忌載柩」的答覆。高人鑒不顧忌諱,堅持將靈柩帶上自己所坐的封舟運回國。歸途中風(fēng)暴大作,船員請求將靈柩投棄于海。高人鑒設(shè)祭祝告,讓船員將自己隨同靈柩一同拋入海中。眾驚而勸阻,相持之間,風(fēng)波乃平。歸國后,曾任衡州知府。任內(nèi),耒陽的楊大鵬因為漕務(wù),糾集數(shù)千人叛亂。高人鑒乘其部署未定發(fā)起突襲,斬殺數(shù)十人,平定了叛亂。他也是湘軍名將彭玉麟的老師,他收彭為生員。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西廬陵人,字莘農(nóng)。道光三年進士,授編修。同治元年官至廣東巡撫,治效頗著。以病告歸,數(shù)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