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清初直隸永年人,字覆輿,一字命士,號箬庵。明季諸生。工詩,善草書。游蹤遍齊、晉、楚、豫。入清,自閉土室中,雖妻子不得見。遂成狂疾,常自毀其稿。有《柿葉集》。晚晴簃詩匯·卷一十四
張蓋,字覆輿,永年人。明諸生。有《張子詩選》。張子詩選·序
張蓋字覆輿,吾永之東橋人,介士也。然其初以狂著。少負制舉名,非所好。好詩,時郡人無稱詩者,聞詠哦聲,則增飾傅會以為笑,蓋獨好之。所為詩輕脫自喜,往往不中繩尺。家固窶,竭貲力為服飾、綦履、佩玉,飄長帶,如貴介,甚都。時入狹邪,流連竟日夜。城頭水次,則洞簫出諸袖中,嗚嗚自得。善草書,所遇無不盡。或求之,乃遂不書。故舊每欲得書,輒匿楮紈,不令見。已,自尋得之,便索筆急書,惟恐奪去,故遠近傳蓋狂士??袷考咨旰蠛鲎源菡?。以次當貢太學,不受,自脫諸生籍,閉門獨坐。讀杜詩,歲常五六過。詩亦精進,得少陵神韻。對客竟日不一語。或問之,曰:「無所當語者?!挂阅阜蛉损屩嗖焕^,間授徒自給。性不耐,未幾輒罷。好獨行曠莽林薄間,自作手語,時人莫測也。故人仕宦者招致幕中敬禮之,偶一語不合,引錘自擊其首,被血滿面。因發(fā)狂輿歸,歸筑土室,蔽塞絕人跡,穴而進飲食。歲時一出拜母,雖妻子不見也,亦遂不復作詩。 申子曰:跡蓋所為,前后若兩人,類有所感發(fā)然者,古獨行之流歟?詩在前者不復論,刻其甲申以后諸作,語之深者又難顯布。嗚呼!其足見蓋者幾何哉?里人申涵光鳧盟氏撰。柿葉庵詩選·序
張子覆輿詩能令人敬矣,又能令人慕。將以人重歟?抑以詩傳歟?予聞張子置身狂狷間,自全所天,故微言大義出諸孤憤而不失乎忠厚,雖遠追古作者,難與后先齒之。漢、晉以下,所謂儕其盛、亢其衰者也。夫式賢者之閭而揚高節(jié),非予徒事耶?望見之不可得,得素所欲見之人之詩,斯可矣。予少嘗學焉,近不復作且十載,獨于張子諷詠,所至每怵惕,輒欲為之賦。倘猶謂詩不克發(fā)人隱,孰肯為予信哉!梓之,使天下知世有張子。其詩傳,則其人遂以傳矣。靈均既生,少陵如在,曷不呼飲而一問之?新安余維樞序。張子詩選·跋
張覆輿先生《柿葉庵集》未付梓,久散佚無存。此申鳧盟先生選本,僅百馀篇,板已毀,印本不易見。茲從武俊民戎部鈔本錄出,為校訛誤數(shù)十字,重付剞劂,俾廣流傳,庶先生之遺篇不至湮沒也。光緒七年正月,永年縣知縣江陰夏詒鈺識。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卷十五姚若蘅,字芷湄,號沅碧,桐城人。江陰永年知縣夏詒鈺室。有《紅香閣詩草》。
云自在龕隨筆字芷湄,桐城人,保申女,江陰夏詒鈺室。有《香紅閣詞》。
外姑姚宜人,與上元張雪鴻先生有戚誼,從張氏,受六法,筆墨超逸,不類閨閣中人。歸外舅夏范卿先生,從宦廿年,主持內(nèi)政,而不廢繪事,晚年愈臻高格,詩詞并工。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浙江海寧人,原名承德,字珊慶,號少軒,又號石年。道光二十年舉人,官湖南平江知縣。工山水。有《高辛研齋詩稿》。
人物簡介
吳魯(1845~1912),字肅堂,號且園,晚年自號老遲,又號白華庵主,清福建晉江人。光緒十六年(1890)庚寅科狀元,官翰林院修撰。歷任陜西鄉(xiāng)試副考官、安徽學政,代辦江南鄉(xiāng)試、充軍務(wù)處總辦典試陜西。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八國聯(lián)軍入京,西太后與光緒帝西逃,吳困居危城,作《百哀詩》,后簡放云南鄉(xiāng)試正考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署吉林提學使,曾偕各省提學使赴日本考察學制及農(nóng)工商諸政,回國后于吉林興辦學堂,培育師資,提振文教風氣。其書法遠學顏、柳,近學宋四家,字體敦厚、蒼勁有力。子嗣吳鐘善編其遺稿名為《正氣研齋文集》、《正氣研齋詩集》 。
人物簡介
王福庵(1879-1960)名褆,初名壽祺,字維季,號福庵,七十歲后自號持默老人。因喜收集印章,自稱印備,室名麋研齋。杭州人。工書,凡鐘鼎、籀隸無不能,其篆書為標準"玉箸篆"。清末與丁仁等創(chuàng)設(shè)西泠印社。民初到京,任印鑄局技正,后至滬鬻字治印自給。解放后為中國畫院畫師。著有《王福庵書說文部目》《王福庵篆書詠懷詩》《糜硯齋印存》《說文部首檢異》《糜硯齋作篆通假》等,并集各家刻印輯為《福庵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