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岳托

相關(guān)人物:共 10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克勤郡王園寢(乾隆癸亥)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開國承家日,于藩夾輔資。
一時扶王業(yè),四海定丕基。
懿德書金匱,佳城奠玉卮。
銀潢天共遠,百世篤宗支。
天聰繼天命,創(chuàng)業(yè)肇基皆
筑室惡謀道(師次喀喇沁之青城大貝勒代善莽古爾泰晚謁御幄密議班師既退岳托濟爾哈朗等眾貝勒入見已定太宗默坐意不懌岳托奏請其故匱太宗曰我策而兩貝勒不從謂我兵深入糧馬乏且恐明兵襲我歸路伊等既見及此初何緘默不言耶岳托濟爾哈朗等勸太宗決計進取于是會令八固山額真詣兩大貝勒所議至夜分議定遂統(tǒng)大軍前進),升堂必歷階
薄城還弗取,和眾以為佳。
臨得乃旋轡,鴻圖有永懷。
⑴ 繼太宗文皇帝既嗣位創(chuàng)造規(guī)模善太祖之志以七大恨未雪屢議征討天聰三年十月親統(tǒng)大軍伐明
⑵ 大軍次老河右太宗命眾貝勒分兵前進濟爾哈朗等率右四旗及翼蒙古兵進攻大安口阿巴泰等率左四旗及左翼蒙古兵攻龍井關(guān)化眾太宗親督大軍入邊攻克洪山口城十一月至遵貝勒率兩翼兵來會因派兵八面攻圍樹云梯城下正白旗小卒薩木哈圖先登大軍相繼而上遂克其城巡撫王元雅自經(jīng)命厚殮之順義親酌金卮勞薩木哈圖并予優(yōu)錄阿巴泰等進擊縣敗明總兵滿桂侯世祿兵順義知縣率眾降大軍薄燕京城關(guān)駐營城北之土
⑶ 宗率太諸貝勒及護軍環(huán)閱燕京城招男女之逃竄者縱之入城乃進兵距關(guān)廂二里而營時明寧遠巡撫袁崇煥錦州總兵祖大壽等來援營于城東南隅立柵堅守所獲太宗往視即還營因授計副將高鴻中等于明兩太監(jiān)前故作耳語云今日撤兵乃袁巡上計頃見敵有二人來見上語艮久而去意撫有密約事可立就矣楊太監(jiān)佯臥竊聞其語旋縱之歸以所聞告明帝遂磔袁崇煥于市祖大壽大驚卒所部奔錦州我軍既圍困燕京諸貝勒大臣俱請攻城將勁太宗曰攻城固可必得倘堅城之下失我一二良卒即得百城亦不足喜遂止弗攻十二月大兵經(jīng)海子而南且獵三且行遂趨良鄉(xiāng)克其城復(fù)克固安縣時房山縣有生員人來降陵還賞而遣之令貝勒阿已泰等以文祭金太祖世宗至盧溝橋明副將沈某率兵六千來禦進擊盡殲之復(fù)營于京城西南隅明總兵滿桂黑云龍麻登云孫祖壽四人領(lǐng)馬步兵四萬結(jié)柵列鎗炮以拒我兵毀柵而入斬滿桂孫祖壽及副將參游等凡三十馀人生擒黑云龍麻登云我軍無一傷者乃遣巴克什達海赍書與明國議和遂旋軍
克勤郡王園寢(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每陳開國策,均合圣人心。
不少紏桓眾,獨嘉干略沉。
佳城留故里,致奠重躬臨。
彰善俾觀感,伊予此意深。
⑴ 王戰(zhàn)功頗多且于天聰時陳奏善撫降人□請于山海關(guān)通州燕京三處急圖其一以定丕基并請駐兵金州瞭哨諸事太宗皆嘉納之
⑵ 王之后襲封者改為平郡王今春以開國勛藩爵延于世自應(yīng)仍其初封之號?襲爵者顧名追念無忘其先人體國勛勞常懷效勉于訓(xùn)示宗親有益曾命軍機大臣會同宗人府核議著為令
克勤郡王園寢疊戊戌詩韻(乾隆癸卯)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讓帝之冢子,首陳推戴心克勤郡王岳記禮親王代善之長子也有謀勇多戰(zhàn)功天命十一年八月密議太祖升遐岳記與弟薩哈璘以日太宗有圣德推戴告其父代善曰國不可一無君當速四貝勒才德冠世深契心也先帝圣心眾皆悅服繼大位代善曰此吾夙乃夜作議書翼日遍示諸貝勒大臣于朝遂定議奉海關(guān)太宗嗣位又于天聰時奏請善撫降人及請于山通州燕京三處急圖其一以定丕基睿親太宗嘉納之崇德三年以命為揚威大將軍與王分道征明所向克捷疾薨于軍王康太宗聞之驚慟輟膳三日立碑詔封多羅克勤郡熙二十七年圣祖為紀功乾隆四十三年以王后改稱平郡王復(fù)還原號并令配享太廟)。
忘家惟為(去聲)國,力勇更謀沉。
我祖所嘉許,予躬應(yīng)奠臨。
閟宮教配享,彰善意猶深。
大政殿六韻(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五言排律
一殿正中據(jù),十亭左右分。
同心籌上下,合志立功勛。
辛苦緬相共,規(guī)模迥不群。
世臣胥效藎,宗子更攄勤。
每用思前烈,誰當繼舊聞。
推恩與旌雪(睿親王統(tǒng)眾入關(guān)掃蕩賊氛肅清京邑尋分遣諸王追殲流冠撫定聯(lián)隅凡創(chuàng)制規(guī)模皆所經(jīng)畫即奉迎攝政世祖車駕入都定鼎以立萬世丕基厥功甚鉅惟多年威福不無專擅為眾所畏忌于其薨后搆誣傾陷因指斂衣踰制坐以叛逆定罪除封削其屬籍時世祖尚未親政故眾得逞私修怨也予每恭閱王誓實錄載輔立太宗升遐時諸王推戴請王即尊位死不從世祖其后更以王貝勒等多謟媚王而不知尊崇濟格主上嚴詞訓(xùn)飭勖以盡忠而于同毋兄英親王阿之違法妄行責(zé)其非而降其爵王之藎誠公正心跡炳然豈可令其抱不白之冤于地下特降旨昭雪補入宗支復(fù)其王封仍予世襲并為修建園寢追謚曰忠詔太常春秋祠祀又豫親王西平流寇南定江浙實開國諸王戰(zhàn)功之冠乃因系睿親王同母弟誣獄株累降封郡王致令勛績湮沒未免遺憾亦敕復(fù)其親王世襲如故又禮親王以讓王而兼?zhèn)シム嵱H王肅親王克勤郡王皆茂著壯猷克昭駿烈載在宗盟顧其后之王號禮改為康豫改為信鄭改為簡肅改為顯克勤改為平其子孫所襲皆非其始封之字因命復(fù)稱原號俾其后裔承家襲慶追念祖功共知效法亦所以風(fēng)示宗族也又以此六王配享太廟用昭展親酬庸之典且敬體我太祖太宗締造之初心推恩弗替云),奕世勵慇勤。
⑴ 大政殿前建亭左右各五居首者為宗室王貝勒議政所其八則八旗大臣議政之處
⑵ 太祖行若太宗創(chuàng)業(yè)之始凡征剿皆分領(lǐng)命王貝勒統(tǒng)兵而親征則王貝勒扈隨軍隊宣力抒忠是以不建開國諸王貝勒無軍功者
敬題大政殿八韻(乾隆癸卯) 清 · 弘歷
五言排律
開國規(guī)模遠,奉天宵旰廑。
武功威敵詟,文治愛民殷。
一殿于中聳,十亭以次分。
都俞合眾志,吁咈亦欣聞。
濟濟思攄略,林林勉立勛。
太常明紀績,世襲永酬勤(我貝勒太祖等統(tǒng)太宗創(chuàng)業(yè)之初凡征伐皆大臣命王大臣兵若親征則王貝勒等扈從領(lǐng)隊宣力抒忠卓然可紀如睿親王統(tǒng)眾入關(guān)藎誠公正戊戌歲特降旨追謚曰忠復(fù)予王封世襲又豫親王西平流寇南定江浙亦敕復(fù)親王世襲又禮親王以讓王而兼?zhèn)シム嵱H王肅親王克勤郡王皆茂著壯猷充昭勇毅并命復(fù)其原號以此六王配享揚古太廟俾其后裔承家襲慶共知效法維時大臣則利費英東額亦都等均身建殊勛得封公爵世襲罔替其馀公侯伯子男以軍功世襲者不可勝紀)。
上下交成泰,謀猷凈掃氛。
來孫承佑啟,敢不敬為君。
過禮烈親王園寢賜奠因成六韻(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七言排律
朝家讓帝溯前聞(而眾太祖上賓王于諸皇子中最長望皆屬太宗王之子岳托薩哈璘請從眾心推戴王曰此吾素志也乃作議書曰紹成大統(tǒng)必得圣君始能戡亂致治以成一統(tǒng)愿奉四貝勒嗣位入朝遍示諸貝勒大臣眾皆喜以告于太宗辭讓再三王言益懇切眾議亦堅太宗是從之),路便椒漿賜奠勤。
唐較寧王無逼抗,吳逾太伯有功勛。
烏喇(平聲)??陣如風(fēng)捲,撫順攻城卜雨欣
寬甸勇而誅上將,凌河恕以免監(jiān)軍。
滅親大義棄孫子,陪祀推恩展禮文
三酹不禁清淚落,祖宗遺澤逮仍云。
⑴ 由潭柘至香山蹕路經(jīng)王園寢因臨酹酒
⑵ 王嘗從太祖征烏喇布占泰率兵三萬以拒眾皆愿戰(zhàn)慮布太祖尚未欲加兵王曰我士飽馬騰利在速戰(zhàn)所占泰不出耳今彼兵既出平原曠野一鼓可擒也克其太祖因命進兵王隨太祖親??陣大敗之遂城布占泰遁走王復(fù)統(tǒng)精兵截戰(zhàn)又敗之布占泰僅以身免
⑶ 天命三年四月王曰太祖伐明大軍兩路進會天雨何慮太祖欲還軍天雖陰雨我軍皆有禦雨之具沾濕且天降此雨以懈明邊將之心使吾進兵出其不意耳是雨利于我不利于彼也太祖善其言遂進兵下?lián)犴槚|州焉根單三城及堡寨五百馀處
⑷ 天命四年二月明遣經(jīng)略楊鎬大發(fā)兵四路來侵明總太祖率師親征王督兵于界藩山斬敵百人又敗兵杜松等于薩爾滸山又明總兵馬林營尚間崖總兵潘宗顏營斐芬山互為犄角直入太祖命步兵接戰(zhàn)敵兵自西突至王即怒馬迎戰(zhàn)其陣遂同諸貝勒大敗敵兵斬獲過半總兵劉綎由寬甸一路來犯太宗督兵登岡沖擊王率左翼兵自西夾攻敵眾披靡劉綎沒于陣
⑸ 天聰五年八月我軍圍大凌河城明兵來援距城十五里而軍我右翼兵沖入敗之生擒明監(jiān)軍道張春等春見太宗不跪太宗欲誅之王曰我前此所獲無不收養(yǎng)且此人既以死忠為貴奈何殺之以遂其志乎太宗悅遂赦春
⑹ 崇德八年八月貝子太宗升遐睿親世祖嗣位郡王阿達里及碩托謀立王多爾袞王發(fā)其謀俱伏誅碩托為王第二子阿達里則其孫也
⑺ 今年正月降旨以王及睿豫鄭肅克勤諸王同配享太廟
正月十日乾清宮普宴宗室得句志喜十韻(乾隆癸卯) 清 · 弘歷
七言排律
韶開玉琯堯蓂敷十葉之春派毓璇源姬瓞衍萬年之祚昔初紀展親錫宴敞瀛苑而聯(lián)賡洎昨秋詔爵宣綸普天演而示寵懋典踵行于惇敘廣筵肇啟于乾清臚子姓者凡二千人支繁十世自王公以及三四品燕衎一堂既增秩以賜金復(fù)承筐而授斝序賢序齒孝弟之心油然有本有文禮樂之事備矣仰龍興于東土慶逮云礽溯麟趾于西京恩推水木準四十九旗之世例爾子孫勉承錫類之榮席百??馀載之皇圖我國家永迪興仁之教歡申渥闿喜志長言
事成時節(jié)藉因緣,宗子加官此日全
四代未行或有待,一時爰舉乃無愆。
仁皇憲帝恩垂鑒,近派遠支祿永延。
式詠綿瓜胥祖澤,遂歌行葦列賓筵。
六朝慶衍葉百億,十世居滋人二千。
起沈前勛寧忘爾,例元后嗣合同然(戊戌年因恭閱藎臣列圣實錄得備悉懿親勤勞佐命之勛因降旨復(fù)還睿親王多爾袞封號追謚曰忠并令補繼襲封又豫親王多鐸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其子孫所襲均非始封之名交軍機大臣會同宗人府議復(fù)其原號并補置牌位配享子嗣太廟至蒙古乃元之后裔其王公臺吉塔布囊等年已及歲者尚各按定例給以應(yīng)得品級頂戴況宗室閑散名登此可玉牒自應(yīng)一體定議給予頂戴且俾各知自愛藉以教育成全益足昭國家展親睦族之誼)。
簪纓被矣禮義勖,家室肫乎孝弟先。
醉酒莫言茲飽德,篤親匪曰慢興賢。
已欣設(shè)席長幼序,復(fù)有承筐次第宣。
共沐天庥示海宇,大清國祚萬斯年。
⑴ 向來閒散宗室無按品給頂之例昨歲秋因閱蒙古家譜知各蒙古王公子嗣年已及歲者俱給以頂戴陡思我宗室支派繁衍轉(zhuǎn)無職級不足以示親親而崇體制爰降旨將王貝勒貝子公之子嗣及宗室年已及歲者俱照蒙古王公臺吉塔布囊之例分別給予頂戴其宗室現(xiàn)在當差職分較小者亦準其與閑散宗室一體給與頂戴因令大學(xué)士軍機大臣會同宗人府分別詳議奏聞
⑵ 自我思蒙世祖定鼎燕京加古世襲即為今現(xiàn)行例而我宗室除王公以至奉恩將軍各有世襲其馀盡為閑散宗室無頂戴官銜我皇祖皇考加恩宗室者無所不至而未降斯旨即予歷四十七年之久亦未思及此昨秋方有此諭豈非舉大事亦必有時節(jié)因緣乎
⑶ 我朝宗室皆本支太祖高皇帝云仍繁衍已及十世此次與宴自王貝勒貝子公以及三四品頂戴者共一千三百八人其三四品頂戴人員有事不能與宴者五百六十九人合計共二千人各頒賜如意朝珠文玩綺帛銀兩有差
肆筵授幾正東風(fēng)解凍之初送臘迎春又快雪時晴之候昨者吟聯(lián)經(jīng)藝啟重華而運際文明今茲宴集親賢協(xié)韶序而亨占嘉會于是風(fēng)翻?勝令轉(zhuǎn)青旗月到天心陽回地底辛盤肇薦即綺梅仙杏之紛陳乙祀將臚早陸海鰲山之夙駕頌麟振于敦葦宗潢則繡黼聯(lián)華賡鳳翙于萋桐卿月則笙簧洽禮踵翠管銀罌之故事示慈暨爾承筐看星橋火樹之交輝即景因之授簡人寰氣象遍六宇以同和天路云虹亙長空而不夜時則春臺啿啿群生歌舞逢辰淑氣昌昌萬匯欣榮出甲廿四番風(fēng)符花信念斯立干垂條十一真韻葉璣聯(lián)勖乃銜華佩實在昔升平嘉宴仰祖作而孫述惟殷于時德澤陽春布左戚而右賢并逮九十春光百廿展燭調(diào)璿玉化國之日舒以長三五元宵二七先燈照田蠶治世之民安以樂
青旗初轉(zhuǎn)本年辰,節(jié)宴宗親內(nèi)翰掄。
元夕恰當前一日(御制),上辛巳是后經(jīng)旬(正月初五日上辛茲十四日已經(jīng)旬矣)。
吟賡八疊方傳茗,宮啟重華更布茵。
麟趾鴛行兼數(shù)典(皇六子臣永瑢),?幡蓮炬況為鄰。
閼逢欲出群生遂,振美大來百順麇(漢書振美于辰)
桐葉月畸繁且衍(本年遇閏得十三月皇八子臣永璇),蓍爻日揲引而伸。
白占落地告豐兆,南向周天對喜神。
七宿杓攜車運帝,九垓箕好范徵民(十四日箕宿)。
散砧掛塔連昨夜,泛粥加膏佇越晨。
染翰詞林進帖子,鞭牛京兆舞??倀。
月幾望勝月既望,歲立春欣歲兩春。
例合觀燈非預(yù)借(御制),恩承錫宴乃重申。
宜乘莩甲宣陽澤,矧照田蠶篤兆人。
問卜紫姑明襲古,執(zhí)規(guī)青女此敷仁(易援神契春執(zhí)規(guī)今朝立春)。
賜花薦菜朝來盛,撒荔傳柑翼即轃。
和谷辟蟲糕先(去聲),迎東戴燕繡才紉。
蔬烘蘆菔剛攜榼,棗屑楊梅未爇薪。
打鼓槌鑼村共舞,拖鉤罥篾俗咸遵。
商猜詩已句前得(21),寬大書知化總均(漢書立春之日下寬大之詔立春)。
照宇鏡圓祺啿啿(和碩怡親王臣永瑯),登臺牢饗物訚訚。
蒲端今亦緡錢賜,景德昔非法駕巡(22)
有遣歸還有扈蹕(23),或連懿戚或朝紳。
符分玉府王功念(乾隆四十三年奉迎上以睿親王多爾袞當開國時首先統(tǒng)眾入關(guān)世祖章皇帝車駕入都定鼎厥功最著而以被誣定罪除封雪復(fù)還睿親王封號追謚曰忠補入特予昭玉牒并功為令補繼龍封豫親王多鐸平流寇定江浙戰(zhàn)諸王最亦以睿親王誣獄株連降郡王復(fù)又改封信郡王封康特令世胙元封爾哈上又以禮親王代善改親王鄭親王濟朗改封簡親王肅親王豪格改封顯親王克勤郡王岳托改封平郡王當時俱茂著壯猷克昭駿烈載在宗盟今子孫龍封均非始號或致外人疑締造殊勛弗延帶礪即其本家亦或去祖漸遠幾忘先世龍封之由弗克顧名奮效俱交軍機大臣會同宗人府議復(fù)元封爵號妥宗功而昭渥澤仰見圣心大公至正睦親彰善昭示來許典至隆也),派衍銀潢帝室親。
普宴昨沾斗醹福(24),加官同拜服章彬(25)。
屬車來迓訓(xùn)申鎬(26),后乘恭隨頌聽豳(27)。
穆穆皇皇還濟濟(多羅和郡王臣綿偱),繩繩緝緝又振振。
來昆以下仍云衍(28),筵幾之旁籩豆儐。
福祉昌繁駢鶴禁(皇長孫臣綿德),樞機宥密侍楓宸。
為天為祖為君一,若子若孫若庶臣。
壽宇京垓三晝接(皇次孫臣綿恩),陽和百廿一宵新(29)。
御樓詩紀蔡襄詠(30),攀幰慧傳宋帝詢(31)。
卜織卜耕禁庭切(御制),曰親曰媚蹕途陳。
分棚敕戒堯衢備(32),擊壤歌聞夏甸真。
慶萃魯齊吳越國(臣阿桂),覽周河海淀湖漘。
七朝屈指排鑾馭(日立啟蹕距十四春已七日),五夜歡聲望輦塵。
智炬無邊復(fù)無量(臣嵇璜),情田徂隰又徂畛。
熙游早見都門浩,樂愷先叨朵殿旼。
室舊修來典于學(xué)(33),記新悠久德之純(34)
廂聯(lián)左人簽分座,膳自中廚食賜珍。
小部韶成移陛仗(臣和珅),右平幕敞傍城闉。
假山倚閣煜火樹,激水成溪走燭?。
甘雪既沾宜共樂(御制),睿懷胥識廑還淳。
彤墀山立鹽堆象,綺陌塍分玉積鱗。
音葉三登欣歲稔(臣劉墉),心周一盞或家貧。
旁連上苑聽遙漏,影現(xiàn)西山望遠皴。
中正殿臨金滲頂(臣梁國治),啟祥門辟榜分桭。
城通不夜大千界,世滿恒春率土濱。
紅?萏開宮樹外(臣德保),碧琉璃凈御階垠。
蚖脂鶴燄承鰲足,翠蕊丹葩間綠筠。
高處枝撐低處亸(臣曹秀先),乍看珠簇細看勻。
孛羅占兆三吳勝(35),佛火光輝七寶頻。
北極高懸星萬點(御制),西墉光印魄圓輪。
瑞云三素占臺觀,寶幄重圜象昊旻。
壺箭晷長億萬算(臣福長安),漆園歲疊八千椿。
恒為照久成圣道,乾以健行仰大鈞。
即即昌昌化工力(臣董誥),煇煇朗朗吉祥因。
本支百世宜有雅,中外一家孰弗賓。
共聽徵招弦上曲(臣曹文埴),都呈仁壽鏡中身。
詩成授簡負墻退,筵布稱觥前席逡。
糺縵歌誠逢復(fù)旦(臣彭元瑞),溫柔教豈易歸醇。
對時育物思無逸,保泰持盈志有寅。
皇祖柏梁正此日(36),覲揚敢不勵欽循(御制)。
⑴ 初九日等重華宮茶宴廷臣及內(nèi)廷翰林以五經(jīng)萃室聯(lián)句八輪
⑵ 爾雅太歲在甲曰閼逢淮南子天文訓(xùn)注萬物鋒芒欲出也
⑶ 易經(jīng)全爻為三百八十四本年凡三百八十四日化日舒長恰符義算
⑷ 正月三白落地農(nóng)慶屢綏實徵泛勝嘉瑞
⑸ 南方圣駕南巡元旦喜神恰在正天象人心尤見感通協(xié)應(yīng)
⑹ 史記天官書杓攜龍角衡殷南斗魁枕參首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注杓北斗杓也龍角東方宿攜連也時將子臣啟蹕南巡皇十一永瑆
⑺ 帝京景物略十三日家以小盞一百八枚夜燃之遍散井灶門戶砧石又翰墨大全張詠帥蜀增十三夜燈謂之掛塔燈
⑻ 荊楚歲時記作豆糜加膏其上以祀門戶正月十五日事也
⑼ 立春前帖子詞內(nèi)廷翰林等例進舂皇十五子臣
⑽ 立春日順天府府尹例進春山寶座陳設(shè)于乾清宮
⑾ 是日立春十二月二十四日為明年乙巳立春節(jié)
⑿ 荊楚歲時記正月十五夜迎紫姑以卜蠶桑次日上元子皇十七臣永璘
⒀ 唐景龍四年以立春日出?花樹人賜一枝又四時寶鑒曰立春日薦春餅生菜號春盤立春
⒁ 唐開元中于正月十五夜撒閩中紅錦荔支又千金月令上元夜以黃柑相遺謂之傳柑上元
⒂ 月令纂要正月十五日殘糕糜熬令焦和谷種之能辟蟲上元和碩睿親王臣淳穎
⒃ 荊楚歲時記立春日剪?為燕以戴之傅咸賦四時代至敬迓其始彼應(yīng)于東方乃設(shè)燕以迎至立春
⒄ 東晉李鄂于立春日以蘆菔芹芽為菜盤相饋贈見摭遺立春
⒅ 乾淳歲時記元夕以棗肉炭屑為丸燃之名火楊梅上元
⒆ 傳燈錄宗杲禪師上堂曰正月十四十五雙徑槌鑼打鼓要識祖意西來看取村歌社舞上元和碩莊親王臣永瑺
⒇ 歲時記立春日拖鉤之戲以絙作篾纜相罥鳴鼓牽之立春
(21) 西湖志馀元宵前后好事者為藏頭詩句任人商猜謂之猜燈云元上
(22) 宋史禮志景德元年正月十四日賜蒲端諸國進奉使緡錢令觀燈宴飲其時人主惟以深居禁掖為安并無省方觀民之念也
(23) (年班入覲之蒙古王公回部伯克等于燈節(jié)后遣回至御前行走之喀拉沁親王拉特那錫第巴林親王巴圖等均令扈蹕南行)。(御制)
(24) 四十八年正月初十日普宴宗室于乾清宮自王公以下支繁十世凡二千人多羅恒郡王臣永皓
(25) 我室朝宗自王公以至奉恩將軍各有世襲其馀盡為閑散宗室無頂戴官銜皇上因閱蒙古家譜知各蒙古王公子嗣及歲者俱給以頂戴爰降等之旨將王貝勒貝子公之子嗣俱照蒙古王公例分別室均給予頂戴其馀宗室五品以下官及閑散宗于賜宴日一體給予四品頂戴并各玩綺頒賜如意朝珠文帛銀兩有差
(26) 昨秋京奉皇上恭謁諸盛京皆冠服祖陵祀居住宗室來接盛上御制詩示之有昨胥錫冠帶應(yīng)識成全展二陵恩句俾各知自愛以昭國家教育親睦族之誼
(27) 昨歲扈等俱蹕室王公蒙盛京宗恩紀錄賚賞
(28) 爾雅元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我我皇祖曾孫奕純臣綿德之子新歲可得子皇祖慶抱元孫從茲來昆仍云本支百世益徵繁衍
(29) 本年三月遇閏九十春光增為百二十矣
(30) 宋仁宗正月十四日御樓遣中使傳宣曰朕非游觀與民同樂耳蔡襄進詩有要知盡慶華封祝四十馀年惠愛深之句實符今日景象
(31) 宋神宗時京師元夕張燈王韶幼子采方能言珠帽襐服馮家人肩觀之至宣德門奸人利其服裝竊負而趨采覺負已者之異亟納珠帽于懷適內(nèi)家車過采攀幰呼焉中使悅其韶秀抱置之膝翌早擁至上閣神宗問以誰氏采竦然對曰兒乃韶之幼子也具道所以占對不凡神宗嘆其早慧賜金犀錢果命載以歸事見桯史
(32) 正月二十一日沿途皇上南巡啟蹕在燕九日后傳諭大吏無庸預(yù)備煙火
(33) 重華宮為學(xué)之皇上龍潛時賜居典所臣蔡新
(34) 幾興御制重華宮記推廣重華協(xié)帝之義凡察事知人安民皆本于審危微之心執(zhí)精一之中四十馀年惟日孜孜宵衣旰食至誠悠久之德于茲益昭矣
(35) 武林舊事吳俗每歲正月十四日以糯米谷爆于釜中名曰孛羅花占又名卜谷
(36)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群臣皇祖于乾清宮開升平嘉宴同賦詩用柏梁體實我朝君臣聯(lián)句數(shù)典也
溯維城于王室同扶有永之鴻圖考列爵于宗盟各著非常之偉閥事在本朝為極盛跡皆前古所罕聞每以繹尋實錄之文因有追敘成勞之典粵稽禮邸實惟讓王四路分殲薩爾滸助揚神武連營并克山海關(guān)奮厲師貞翊圣明而特表藎誠誅逆惡而不徇私義至鄭王屬居近派蒙太祖育自宮中初定平壤之盟旋鼓寧遠之勇遵化歸化頻建豐庸松山杏山疊施勝算剪強藩而成一統(tǒng)識裕先幾膺攝政而疏千言監(jiān)陳前憲若夫論功之最惟豫尤超幼統(tǒng)偏師荷嘉名之肇錫獨抒長策舉大勢以全規(guī)洎入燕京遂專閫節(jié)破潼關(guān)而追流寇狂魄尋僵平江介以定中原游魂自滅又如肅武親王之百戰(zhàn)稱雄而秦地恢城蜀疆殪賊勛尤崇也他若克勤郡王之屢征奏捷而降納朝鮮計圖明塞略更優(yōu)焉是為同姓之股肱名皆炳著并照當年之耳目人所艷稱乃日久而舊號俱更雖世及而遺風(fēng)幾泯爰命復(fù)原封之字俾同竹帛以常新并教列配享之廂咸侑馨香而弗替馀凡類似悉予詳求念櫛風(fēng)沐雨之勞使徵獻者知宗功之不朽比礪山帶河之永期襲次者懷祖烈以母忘用紀長歌并疏小引
貝勒讓帝如汝陽,薩爾滸戰(zhàn)我武揚。
推戴沖主出丹誠(葉),不私子孫德尤彰。
宮中育養(yǎng)子侄行,其名曰濟爾哈朗。
戰(zhàn)功多矣難數(shù)詳,同攝政亦抒謀臧。
遠取云貴見早強,幼領(lǐng)偏師建績昂。
褒蒙圣嘉賜美名,直入潼關(guān)賊奔商。
旋師平定江南疆,功莫大焉策允良
整兵入蜀肅親王,陣斬巨寇張獻忠(葉)。
悉平內(nèi)地詟諸羌,禮親王子智獨長克勤郡王為禮親王長子有謀勇)
濟以悃愫復(fù)勇往(葉),盟定朝鮮績克襄克勤郡王常同大貝勒阿敏及鄭親王征朝鮮克四城諭朝鮮王李倧降時阿敏懷異志欲直趨朝鮮王京倧挈拿奔遣其臣進昌君求和眾議許之阿敏不允克勤郡王密與鄭親王定議駐師平山城遣使往諭倧報命愿歲貢方物遂許其降既盟告阿敏阿敏以未與盟仍縱兵大掠勸之不聽復(fù)令倧弟李覺與阿敏盟乃班師)。
恨未得與定北京(葉郡克勤王于崇德三年以疾薨于軍與入太宗聞而慟哭加以恩禮故未及關(guān)定燕京也),是皆巨擘輝天潢。
與復(fù)舊號并配享(葉),其未及者付考章。
并教一一稽宗盟,雪冤彰善示后蘉。
祖宗恩澤予衍慶,本支百世奕祀昌。
⑴ 最長太祖大事禮親王于諸子中為而功德隆茂眾望皆屬太宗禮親王因作議書言紹承大統(tǒng)必得圣君始能戡亂致治以成一統(tǒng)自顧德薄愿共推戴四貝勒嗣位入朝遍示諸貝勒大臣眾皆喜宗辭讓再三王意益懇切乃從太之
⑵ 薩爾滸之戰(zhàn)禮親王同薩爾太宗隨事太祖立功詳見向所作滸山書
⑶ 親王世祖嗣位時禮之子碩托孫阿達禮曾謀立睿親王禮親王發(fā)其謀并誅之
⑷ 什太鄭親王為育祖親侄幼于宮中號和碩貝勒
⑸ 鄭親王病劇未能世祖臨問泣對曰臣受取三朝深思仰荅不勝感痛惟愿以云貴滅桂王統(tǒng)一四海為念王之世祖為之大慟逆藩日后之謀果不出先見也
⑹ 葉宗豫親王幼統(tǒng)偏師輒有功呼爾太嘉之賜號額爾克楚
⑺ 王之戰(zhàn)功甚多難以縷舉至其破潼關(guān)逐闖賊及平定江南尤其功之最著者也
⑻ 肅親王射殪張獻忠并削除群賊平定陜西
⑼ 葉封其馀宗室諸王貝勒等有功績顯著其爵后經(jīng)降奪者并命宗人府查奏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