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萬樹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5—1881 【介紹】: 清浙江秀水人,字小舫。
入貲為縣丞。
官至江蘇道員、署兩淮鹽運使。
曾贊畫鎮(zhèn)壓太平軍,為曾國藩所倚重。
有《曼陀羅閣瑣記》、《采香詞》、《萬紅友詞律??庇洝?、《古謠諺》、《平定粵寇記略》、《江南北大營紀(jì)事》。
詞學(xué)圖錄
杜文瀾(1815-1881) 字小舫。秀水(今嘉興)人。清諸生。精詞學(xué)。編有《古謠諺》。有《采香詞》、《憩園詞話》、《詞律校勘記》、《詞律補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5—1876 【介紹】: 清廣西馬平人,初名錫振,以服膺宋包拯,改名拯,字定甫,號少鶴。道光二十一年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官至通政使。同治時屢疏論軍事形勢及善后之難。工古文,常與梅曾亮相切磋,所作淵雅古茂,為世所重。有《龍壁山房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四
王拯,原名錫振,字定甫,一字少鶴,馬平人。道光辛丑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歷官通政副使。有《龍壁山房詩集》。
龍壁山房詞·序
余與王子定甫為同年生,一星終矣,初聞馨逸,未數(shù)晨夕,中更別離,益感邈曠。歲在壬子,君旋自戎幕,鍵戶掃軌,沉鱗羈羽,影響斯合,僦居相望,還往梭織,蔬飧檗酒,率窮歡妍。所為詩歌,獲飫汁瀝,爰出倚聲,授余掎摭,芳意悅魄,古愁蕩魂,銖黍不忒,情旨畢鬯,方諸兩宋,洵可高揖清真,平視圣與。牧之序昌谷詩曰:「云煙綿聯(lián),不足為態(tài)?!褂衷唬骸复褐话?,水之迢迢?!挂哉Z君詞,詎云多讓。定甫復(fù)言詞雖小技,壯夫所嗤,而當(dāng)指物索神,造意搜狀,劌肝鉥腎,其傷實多,自苦何為,將矢不作。余曰:唯唯。鄙生亦云,不惟君子,百年躄躄,生也有涯,而以感怨刺懟,劖刻造化,既違和平,更促年壽,屏置弗事,亦延命之一訣也。雖然,余與定甫解后相依,跡若蛩駏,幽室華燭,殘杯冷炙,當(dāng)其落木擊牖,斜月移幌,結(jié)心沉冥,時或嘆詫,悲愉顛倒,拉雜無端。他日者,雨絕云乖,故人入夢,追維此樂,窈窈在目,發(fā)之聲音,必有不自禁者。定甫之詞,其能已于是耶。平湖張金鏞序于宣武城南寓廬。
茂陵秋雨詞·自序
《茂陵秋雨詞》者,大都山人病馀之所作也,始自潘岳悼亡之歲,洎乎王粲從軍之年,往往床空竹簟,藥裹金瘡,哀動長言,感存微旨,其間中年惡疾,遠(yuǎn)道沉痾,皋橋賃廡,伯鸞則永噫而歌,樵涇負(fù)薪,翁子乃同聲以唱,其創(chuàng)益甚,所作實多。
夫詞雖小文,道由依永,情文繚繞,家風(fēng)既愧碧山,聲譜荒唐,工匠大慚紅友
爰事刪夷,都為斯集,寓香草美人之旨,敢冀騷人,聆鈞天廣樂之音,猶疑夢囈。
嗚虖。
倦游老矣,依然渴疾難消,薄宦無憀,惟是幽憂長抱,則相如自比,原非有托于其他,使去病當(dāng)年,敢望何如之借問乎。
咸豐己未新秋,龍壁山人自序。
茂陵秋雨詞·自跋
庚申之秋,曾刻《龍壁山房詞草》二卷,自維倚聲一事,本強作解人,聊以宣幽導(dǎo)郁,不自愛重,遂亦不甚檢點,聲譜荒唐,而音韻尤非素習(xí)也。中年以往,精力漸疲,文辭潦倒,亦頗知自悔艾。乃以濼陽再役,比辛酉秋,重有悼亡之戚,往往情不自禁,獨弦哀歌,雖聲文窈眇之間,依然鹵莽從事,而用律用韻,時較前刻稍知謹(jǐn)慎,抑不知果能免咎戾否。情冉冉老矣,即此文章最小技,而戒棄一再,不能屏絕,迄又靡所成就。為憶向所酬和,若夢玉海門,死喪離別,罔可就正,爰自蒐檢,復(fù)為兩卷,付之手民,仍附庚申所刻之后,聊志年來不憀心跡云爾。同治三年甲子秋八月,茂陵秋雨詞人自記。
維基
王拯(1815年—1876年),原名王錫振,字定甫,一字少鶴,號懺甫、懺庵,別署龍壁山人,清朝詩人、書畫家、官員、學(xué)者,廣西(今屬柳州市)馬平人,是“桐城派”在廣西的重要代表人物,“嶺西五大家”之一。王拯七歲喪母,依附于其姐。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考中辛丑恩科三甲34名進(jìn)士。因敬佩包拯,故改名王拯。授戶部主事,充軍機章京,遷大理寺少卿。同治三年(1864年)升太常寺卿,署左副都御史,官至通政使。王拯長期在京任職,因直言遭降職。同治四年(1865年)夏末告老還鄉(xiāng),于桂林榕湖經(jīng)舍、秀峰講舍講學(xué)。同治十五年(1876年)病逝,終年六十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西新建人,初名人璧,字悟九,號少仲。道光二十四年舉人。歷任貴州巡撫,河?xùn)|河道總督,光緒七年以病免。工書法,善填詞。有《榑洲詞》、《太素齋詞鈔》。
太素齋詞·序
詞雖小道,而律甚細(xì),昔周草窗作西湖十景詞,楊守齋謂辭美而律未協(xié),相與訂正,月馀而后定。
然則作詞易,協(xié)律難也。
余同年生勒少仲河帥,起家比部,揚歷中外,臶至封疆,政事文學(xué),兼而有之。
生平于詩文不茍作,獨喜為詞,方其少壯時,風(fēng)流自賞,歌衫舞袖間,長令短調(diào),促節(jié)曼聲,每篇成,輒為同人所嘆賞。
又強于記識,宋元名家之詞,背諷如流者,不下千馀首,而于萬氏紅友詞律》一書,致力尤深,故其所作婉媚深窈,使人讀之意移,而揆之于律,無一不合。
昔人謂史梅溪詞有瑰奇警邁清新閒婉之長,而無詑蕩污淫之失,少仲之詞,庶幾近之矣。
中年以后,并詞亦不輕作,當(dāng)同治庚午、辛未間,竹樵方伯恩錫方開詞壇于吳下,杜筱舫觀察文瀾從而和之,爰有重刻《詞律》之舉,并取吾邑徐誠庵大令本立所輯《詞律拾遺》附益之。
一時唱妍酬麗,逸興遄飛,雖以余章句陋儒,亦頻有緣情之作。
而少仲以斲輪老手,密爾自娛,不出一字,殆有少年綺語之悔乎。
然其將去姑蘇也,命人錄所作《太素齋詞》若干首以贈余,蓋享帚自珍之意,又未嘗不在此也。
少仲既歸道山,遂有刻其詞以行世者,而刻之不精,讀者憾焉。
陳仲泉同年謀重刻之,余乃出少仲所錄贈者,校讎一過,并補入原刻所無有者數(shù)篇,雖不多,然其辭美而律又諧,雖紫霞翁見之,不能更易一字,是固詞家之正軌也。
余既喜少仲之詞克傳于世,而又嘆仲泉之拳拳于故友也,因書數(shù)語,以識歲月。
余衰病頹唐,自竹樵、筱舫諸君長逝,倚聲一道,久輟不作,今讀此編,不勝人琴之感矣。
光緒十年歲次甲申仲夏,德清蔭甫俞樾。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號云門、樊山,別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光緒三年(1877)進(jìn)士。曾任陜西宜川、渭南等縣令。后累官至陜西布政使、江寧布政使、護(hù)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fā),逃居滬上。袁世凱執(zhí)政時,曾為參政院參政。擅長詩、駢文、詞,為近代晚唐詩派代表詩人。著有《樊山全書》。  樊增祥關(guān)系臺灣詩二首,見連橫《臺灣詩乘》,今據(jù)以校錄。(吳福助撰)
詞學(xué)圖錄
樊增祥(1846-1931) 字嘉父,號樊山。湖北恩施人。光緒三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補陜西渭南知縣,遷陜西按查史,調(diào)江寧布政使。有《樊山集》。
樊山全集
1846-1931,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jìn)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hù)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fā),避居滬上。袁世凱執(zhí)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xué)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chǎn)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五十麝齋詞賡·序
余在渭南刻詞二卷,曰《東溪草堂樂府》,始癸酉,終甲午,二十二年間所存,裁百數(shù)十首,所沙汰者,蓋三倍于是。
自爾以還,所作蓋寡,良以官舍棲遲,無酬和則情孤,無感發(fā)則意怠。
然亦有時孤花媚晚,好鳥啼春,綴錦欺霞,團酥?jǐn)M雪。
及己亥入都,與意園、鷗簃時時贈答。
意園詞不多作,作則必工。
鷗簃不能詞,以詩為詞,而詞亦工。
要知此事具有根柢,惟邃于學(xué)者為真詞人也。
余年十二學(xué)詩,十六學(xué)為詞,二十以后始讀紅友詞律》。
歲庚午,與諸遲菊同年定交,遲菊精音律,相與往復(fù)討論,乃知詞學(xué)閫域。
自后從{無/心}師、子珍游,而所學(xué)益進(jìn),始學(xué)蘇、辛、龍洲,繼乃專意南唐二主及清真、白石。
居京師日,每一篇出,子珍必于桐花下置酒相屬,命小伶彈金縷琵琶和之,團扇屏風(fēng),留題殆遍,即前所刻者是也。
五十以后,不名一家,多師為師,取屈曲盡意而止。
自甲午迄庚子春,可盈一卷。
是年都下奇變,執(zhí)殳前驅(qū),歷晉入秦,寖疏聲律,會與研蓀觀察比鄰而居,皆侘傺無聊,端憂多暇,相約和古詞以寓今事,自秋徂春,得百余解。
迨辛丑夏,驟躐柏臺,遂塵薇省,笏卿、亞蘧、石甫、淇泉諸君,前喁后于,更唱迭和,余以公暇周旋其間,搗麝拗蓮,雕云鏤曰,味調(diào)鯖鲊,音合琴箏。
長女阿頻,女弟子祝蕊,并耽風(fēng)雅,暝寫晨書,逸興遄飛,老懷彌慰。
檢視所作,又百許篇。
遂裒七年所得,釐為三卷,以授梓人,命之曰《五十麝齋詞賡》。
余性好焚香,迷迭都梁,氤氳房戶,故取《逸周書》語以名吾齋,又以名吾詞云。
壬寅五月二十一日,樊山樊增祥自敘。
五十麝齋詞賡·跋
世傳侯朝宗刻集,凡屬稿未竟者,一夕皆成之。余刻《詞賡》第三卷,僅數(shù)十闋,幕僚王君少之,乃議日課一詞。時余方還柏臺,十二時中,常以六時接僚屬、治公事,三時理詠,三時燕息。不兩旬,得慢令七十余首。倘無勞形案牘、延謁賓客之累,壹意為文,則侯生畢世所作,可一歲竟耳。世有得放翁殘稿者,計一月作詩六十許篇。吾未陳臬事時,率月得五六十篇,亦有及百篇者,此固不足難也。嗟乎,文章之無用者,莫若詩詞,世皆待余以有用之才而專為無益之事,知余之悲者鮮矣。昔王藍(lán)田頗好營造,語人曰:“足當(dāng)自止?!蔽嵩~已盈卷,當(dāng)斂手如渭南時。其實雖多作文,亦不廢事。世之陋人,作五個字幾窮日夕之力,以己度人,謂吟嘯必誤公事,又一味擲金虛牝,皆瞽談耳。使有掐擢肝腎之苦,而無盤辟如志之樂,且受怠于政事之謗,吾豈為之哉。今世學(xué)堂課程,率用積分之法,第其勤惰高下,不知資才相越,有人十而己百者,有人千而我一者。計分則進(jìn)千百而退十一,胥明強愚柔而齊一之,誠足以利惛惰,恐無以服高明也。駑??十駕,汗血千里,繩尺之間,烏足盡天下士哉。吾作吏亦如作文,不為高奇刻深,但取行吾之意,亦能如乎人人之意而止。其大要不過一熟字。小子識之。 壬寅觀蓮節(jié),身云居士書示家塾。
五十麝齋詞賡·跋
熟之一字不可驟得,是中有工夫,有閱歷,無是非。學(xué)與年俱進(jìn),及其既成,因方遇圓,自為圭璧。太史公曰:“好學(xué)深思,心知其意?!庇嘁簧叽苏Z。學(xué)問、經(jīng)濟,并以知意為難。有終身為之而莫知其意者,斷無知其意而不由于好學(xué)深思者。西人每作一事,皆積勞苦思而后成。中人則鹵莽施之,滅裂報之,可謂官失而守在夷矣。吾三十以前,專騖詞章,通籍后,乃復(fù)討究世務(wù)。三十九歲作令,憶宋人筆記稱歐公最精吏事,乃于民事悉心體驗。猶記任務(wù)歲,秀水尚書與陳藍(lán)洲書云:“作令十余年,于聽訟稍有把握?!庇喈?dāng)時以為過,及身親之,而后知其難也。凡是知其難,乃益致其學(xué)與思,學(xué)與思交致,而后能知其意,此即熟之說也。抑又忌自恃,須時時勤以自課,虛以受人。勿論民生國計,所系者大,即雕蟲小技,往往老手頹唐,高才跅??者,自持故也。今人皆詆吾為守舊,不知吾作事甚似西人,其不合于時賢者,世皆襲西人之貌,吾則取其意也。吾于吏事文藝,皆由深思力學(xué)以底于熟,故能以吟嘯自娛,而不妨公事。及門學(xué)我,學(xué)其有用,而置其無用者焉。斯善矣。是日燭下再書。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周岸登(1872-1942) 字道援,號癸叔、二窗詞客,四川威遠(yuǎn)人。歷任廣西陽朔、蒼梧知縣及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任四川會理、蓮溪等縣知事,未幾赴贛,先后任寧都、清江、吉安等縣知事及廬陵道尹。民國間歷任安徽大學(xué)、重慶大學(xué)、廈門大學(xué)教授。有《蜀雅》、《夢碧簃曲稿》、《戲劇新花子拾金》。
蜀雅
1872-1942,字道援,號癸叔,威遠(yuǎn)一和鄉(xiāng)人。1892年中舉,歷任廣西陽朔、蒼梧兩縣知縣,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四川省會理、蓬溪,江西省寧都、清江、吉安等縣知事,江西省廬陵道尹。周岸登工于詞曲,兼善詩賦。詞風(fēng)崇尚吳夢窗,自號“二窗詞客”。博學(xué)專精,其作品“博雅矜煉,語出已鑄,律細(xì)韻嚴(yán),氣度弘遠(yuǎn)”。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他依然辭官,赴廈門大學(xué)講授詞曲,編著《唐五代詞》、《北宋慢詞》講稿。1931年秋,任安徽大學(xué)文學(xué)院院長,雙十節(jié)填《六州歌頭》詞一首:“年年國慶,都不是今番。悲風(fēng)滿,旌旗卷,廣州邊,雨聲酸。雜迷人聲怨……仗吾人群起,整頓好河山,百日青天?!蓖辏€勘定出版了他的詞集《蜀雅》12卷,收詞370首,以及《蜀雅別集》2卷,收詞213首。1932年,到重慶大學(xué)講授詞曲與金石學(xué),編《金石學(xué)講稿》。1935年,轉(zhuǎn)四川大學(xué)文學(xué)院執(zhí)教。1938年,聞臺兒莊大捷,立成《破陣樂》詞一首,以“指黃龍,相將痛飲”,抒發(fā)若狂之喜。1939年,遷往峨嵋報國寺,與住持果玲,容縣進(jìn)士趙堯生等,以“能、登”為韻,作詩130首,《能登集》流傳至今。與謝無量、郭沫若、程復(fù)初等十篇酬答,著有《曲學(xué)講稿》、《楚辭訓(xùn)纂》、《南征日記》、《賢女傳講稿》、《韓民血淚史》、《莞子故訓(xùn)甄》等。1942年病逝。
蜀雅·序
庚午歲暮,得北夢翁書,以勘定詞集蜀雅將竣,屬為之序。余不文,何足序翁之詞。然自丙辰邂逅翁于金陵舟次,有大酺之唱酬,忘年定交,忽忽十余載,關(guān)河阻隔,交誼彌摯。知翁之身世,嗜翁之詞翰,環(huán)顧海內(nèi),鮮有余若,則于翁以定稿問世之際,又烏能已于一言。翁蜀人也。蜀本詞邦,相如子云導(dǎo)之先路,太白東坡騰其來軫。自漢魏以還,迄于今世,言詞賦者,必稱蜀彥。而花間一集,巋然為詞家星宿海,蓋其名山大川郁盤湍激,峰回峽轉(zhuǎn),亦秀亦雄,清奇瑰偉之氣,毓為人靈,有以致之也。嘗考風(fēng)詩雅樂,本處一原,后世莫能兼擅,樂府與詩,遂歧而為二。隋唐嬗衍,倚聲代興,宋賢從而發(fā)揚廣大之。體潔韻美,陵鑠百代,元明以降,此道寖衰。有清初葉,重振墜緒,而斠律鑄辭,則光宣作家乃稱最勝,半塘彊村久為盟主,樵風(fēng)蕙風(fēng)賡相鼓吹。至異軍突起,巍峙蜀中者,則香宋與翁也。香宋詞人稟過人之姿,運靈奇之筆,刻畫山水極雋妙,追蹤白石,而生新過之,余夙有文論之矣。翁詞則沈酣夢窗,矞皇典麗,與香宋殊軌,而異曲同工焉。居嘗自謂古今作家之所成就系于天賦者,半系于其人之身世,遭遇者亦半。翁少年蜚聲太學(xué),博聞強記,于學(xué)無所不窺,壯歲游宦粵西,婁宰巨邑,退食之余,寄情嘯傲,窮桂海之奧區(qū),輯赤雅之別乘。柳州石湖以后,一人而已。迨辛亥國變,更宰會理,撫循夷猓,鎮(zhèn)懾反側(cè),暇則蒐討其異俗,網(wǎng)羅其舊聞,歌詠其詄麗環(huán)奇之山川風(fēng)物,一如在桂。已而客居故都,落落寡合,黍離麥秀之慨,悲天憫人之懷,一寓于詞,風(fēng)格則祖述夢窗草窗,而氣度之弘遠(yuǎn)時或過之。蓋翁之遍覽西南,徼山水雄奇之勝,所遭世難,惝恍诪張之局,有非夢窗草窗所能比擬者也。丙辰參贛帥幕,武夫不足以言治,乃益肆志為詞。徵考其邦之文獻(xiàn),友其士君子,酬唱談宴,幾無虛日。所作氣格藝蒼堅,筆力益閎肆,差同杜陵客蜀以后之作。乙丙而還,世亂彌劇,翁乃避地海疆,謝絕世事,講學(xué)之暇,閑賡前操,命意漸窺清真,繼軌元陸,以杜詩韓文為詞,槎枒渾樸,又非夢窗門戶所能限矣。余少失學(xué),束發(fā)就傳,嫥治自然科學(xué),于吟事為淺。嘗乙卯自美利堅歸,閑與舊友王簡庵然父昆季學(xué)為倚聲,于宋人夙宗夢窗,近賢則私淑彊村,與翁所尚不謀而合。自識翁后,益喜弄翰,篇什漸多,終以不習(xí)于聲律之束縛,中道舍去,十載以還,雖不時為五七言詩,而倚聲久廢,惟把卷遣日,尚時翻宋賢之遺編而已。視翁之老而益進(jìn),蔚為大宗者,慚恧奚如。而翁不遺其僿陋。一篇脫手,千里寫似,寧謂余知詞,無亦心神契合,有非形骸關(guān)塞所能外歟。余之?dāng)⑽讨~,蓋不僅述翁之所造,亦以志余與翁不諼之交云爾。 民國二十年二月新建胡先骕。
蜀雅·序
余自遜清鼎革之際,與亡弟然父侍先大夫于梁園,始學(xué)倚聲,昆弟唱詶,不一歲居然盈帙。遽刊行以示友朋,以謂文之能發(fā)人性情者莫詞若,驟獲之足以自壯,友朋亦姑息譽之,不與繩檢,無以自發(fā)其蔽也。丁巳秋,二窗來南昌,傾蓋莫逆,示以所作,則抨彈聲律義法無隱,蓋益我廣矣。嗣二窗三為令,不廢吟嘯,余則陸沈黌序閒,輟響六七年,今二窗將往教廈門,匯所為倚聲八稿屬余序端。嗟夫,余曷能序二窗詞。二窗為詞未嘗先余,而所就質(zhì)量皆遠(yuǎn)過之,則其根柢盤錯為何如,顧余自省于詞有深嗜,舊歲于心遠(yuǎn)大學(xué)講述詞曲史,未竟,戰(zhàn)禍忽起,震炮碎膽中尚閉門鉤輯得稿數(shù)萬言,以視二窗,力薄而好則同焉。二窗詞博雅矜鍊,語出己鑄,律細(xì)韻嚴(yán),一以君特公瑾為宗,或微病其矜博而失情,牽律而害意。然余謂為是者寧澀毋滑,寧密毋疏,奚競俗賞為。至于憂時念亂,契闊死生,自鳴不平,歌以代哭,亦猶是王風(fēng)楚騷之志。而引商刻羽,不恤嘔心,一篇甫成,如土委地,此中甘苦不足語于外人,惟余與二窗相向太息而已。 丁卯六月南昌王易。
邛都詞·自序
不佞向不能詞,亦少為詩。壬子浮湘歸蜀,與長寧梁叔子俱,每有所觸,輒寓之詩。癸丑復(fù)偕叔子南行,國憂家難,底于勞生,其情彌哀,志彌隱,詩所難達(dá),壹托之詞。行部鮮暇,恒于輿中枕上為之,自四月踰邛來,汔八月奉權(quán)會理。止得日百二十,得詞百三十有八。嗟乎,鼎鼎中年,已多哀樂,悠悠當(dāng)世,莫問興亡。夫君美人之思,閑情檢逸之篇,不無累得之言,抑亦傷心之極致。憶云生蓋先我矣。排比既竟,乃付寫官,叔子和作附焉。命曰邛都,讀者但作游記觀可也。 甲寅臈日蓬溪官廨舍書。
長江詞·自序
邛都詞既削稿,明年乃返成都,求詞學(xué)舊書,渺不可得,華陽林山腴同年(思進(jìn))以萬紅友詞律見貽,頗用彈正,未暇一一追改也。
適再出知蓬溪,彭兼有唐長江、唐興、青石三縣地,而長江以賈簿故最名。
江山文藻,觸感彌深,從政之余,引宮比律,倚雙白之新聲,無小紅之低唱,自歌誰答,良用慨然。
歷秋涉春,亦復(fù)成帙,中有和庚子秋詞百余首,別錄為卷,最而刊之,弁以長江,猶是邛都意也。
乙卯春分蓬溪官廨記。
時將受代,漫卷詩書矣。
丹石詞·自序
昔葛稚川聞勾漏有丹砂,求為令,求長生也,出世法也。予在江右,三為縣,一尹廬陵,非求長生偷生而已,無出世法,度世而已。比之稚川,愧已。稚川求長生出世,不得,載郁林片石歸耳。予求偷生度世,不得,載石無石,思?xì)w無歸,其遇較稚川為何如也。姑亦曰:吾所求丹耳,所載石耳。噫,自詭而已。吾寧好丹,吾豈惡石,今將去贛,裒辛酉至甲子在官日所為詞五十八首,命之云爾。 丁卯端午周岸登。
和庚子秋詞·自序
庚子秋詞者,臨桂王幼遐給諫、歸安朱古微侍郎、臨桂劉伯崇殿撰所同作也。是時給諫居下斜街,予于五六月間拳禍初亟時曾屢過之。后余先出京,甲辰重入京師,始得秋詞讀之,半塘已歸道山,每過斜街,輒躑躅移晷,不能為懷。革除已后,回憶舊所經(jīng)歷,時一展讀,俯仰身世,都如夢影,之視今更不知當(dāng)作何語。簿領(lǐng)多暇,取而和之,起甲寅臘日,汔乙卯燈節(jié),得詞百有十六,隨所得為先后,不復(fù)排次。昔者方、楊、西麓俱和清真,陳三聘亦和石湖。茲之所和,未能終卷,意有愧焉。但以一時思感,寄諸文字,棄之未忍,姑錄存之云爾。 乙卯花朝蓬溪縣齋寫竟記。
江南春柳詞·跋
丁巳旅食北京,曾借比竹馀音韻,為薊門春柳詞三十首,勞者自歌,亦當(dāng)世得失之林也。南來十載,德業(yè)靡進(jìn),世亂日亟,恒斡漸衰,讀尊前、花間二集所載唐人柳枝詞,觸緒增感,乃遍和之。自四月十七初度日起,盡此月得七十二首,合之前作遂贏百首。不自用韻者,初無作意,趁韻為之,隨人俯仰,或竟匪夷所思,見智見仁,亦隨人甘苦之酸咸之而已。丁卯夏正四月三十日甲子記,將有廈門之行,漫捲詩書矣。舊交星散,孤弦獨奏,書竟泫然。
張克家 朝代:近現(xiàn)代

人物簡介

如法受持館詩余·小引
士至欲以文字傳,其志亦大可哀已。況復(fù)所志在吳歈,殘山剩水南塘史。自從亞子困伶官,協(xié)律諸郎散江涘。人人握瑾家懷瑜,遂謂沱潛發(fā)正始。詞綜詞律皆南人,古音反陋中州士。尤怪鬢眉莽莽塵,幽并豪客被嚇?biāo)?。我本頹然自放身,得句即將書繭紙。凄涼噍殺兩失之,感時傷遇不由己。若還黃鐘定中聲,此種自然銷滅矣。 天津張克家題。時己未夏四月一日。
如法受持館詩余·跋
詩以道性情、正風(fēng)俗、明禮義也。
詞則不然,其志淫,其氣靡,其辭纖而縟,其音噍殺而哀,蓋優(yōu)俳之所蓄,倡伎之所弄一。
而亡國之士宜之。
余幼時案頭得詞律,縱讀愛而憚之,將求師而從學(xué)焉。
奄忽五十年,改步改玉,實親見之,怦然有動于中。
適王君讱庵宦成歸里,讱庵固先余而為此者,喜而往叩之,不吾告也。
曰:此非古人之所云云云爾。
復(fù)叩之曰:能歌乎。
曰:未也。
并吾世而有能歌者乎。
曰:未之聞也。
上而至于朱竹垞、萬紅友何如。
曰:莫之或知也。
然則等于自鄶以下而已。
世有師曠,則將投于濮水之上矣。
是卷多成于乙卯之夏、乙未之春,以其用力也勤,而得失也小,姑存之。
如法老人自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