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果中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4 首
萬歷二十二年六月初七日。益城君洪公卒于京師僑舍。大宗伯以計聞。宣宗大王為震悼。遣官致吊祭。教所司賻賚有加焉。卜新兆。食驪興之南。是年八月克葬公。葬十有六年。而公之于瑞翼氏。具家狀來屬壙銘曰。惟是吾先行之或爽于銘法也則不敢請。不肖之或有所溢稱也則不敢請。乃先子之不諱也則即朝野遠近識不識。舉環(huán)顧戚嗟曰。大雅君子亡矣。則不肖之徼惠于吾子。以一言不朽圖者。其庶幾乎。欽謹拜受而曰。嗚呼。公世之清鏞大敦也。勛烈在宗社。政事在民生。文學在后世。志而無愧者。非公也耶。按狀其系牒官歷曰。公諱圣民。字時可。號拙翁。南陽人。高麗太師殷悅之后。僉知中樞府事敬孫之四世孫。奉常寺副正贈吏曹參議潤德之曾孫。藝文館待教贈吏曹判書系貞之孫。黃海道觀察使贈議政府領議政南寧府院君春卿之第二子。妣曰貞敬夫人李氏。贈固城君孟友女。公之世。肇自太師。舄赫蕃昌。繼鑠科第。若待教公觀察公。既穮既蓘。未竟其獲。爰至于公。載穎而栗。生于嘉靖丙申。為辛酉進士狀元。甲子明經(jīng)及第。釋褐補槐院權知副正字。華問大著。名位日起。弘文館則正字者二。著作,博士者一。副修撰者三。修撰者二。副校理,應教,典翰者一。副提學者三。司諫院則正言者五。司諫者一。大司諫者三。司憲府則執(zhí)義者一。大司憲者七。承政院則注書者一。同副承旨者一。右副承旨者二。左副承旨者一。兵曹則佐郎,參議者二。吏曹則佐郎,正郎,參議,判書者一。禮曹則佐郎,參判,判書者二。工曹則佐郎者一。刑曹戶曹則參議,判書者一。成均館則典籍者三。直講,司成者一。大司成者二。同知館事,知館事者一。議政府則舍人者二。宗簿寺則正者一。經(jīng)筵則同知者四。漢城府則判尹者二。義禁府則同知知事者一。都總府則都總管者一。中樞府則僉知者五。同知者十一。知事者四。判府事者一。春秋館則知事者一。散秩則護軍者一。專對則以奏請使朝京者一。方面則京畿觀察使者一。慶尚觀察使者二。自正言時賜暇湖堂。知制教不離文苑。藝文館提學者二。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者一。萬歷癸酉。升通政大夫。庚辰。宣宗大王試文臣于庭。公居第一。進嘉善大夫。甲申。特加資憲大夫。以改宗系奏文出公手也。庚寅。策輸忠翼謨修紀光國功臣。升崇政大夫益城君。以宗系改而會典頒也。辛卯春。孽臣設大阱。陷一世士。延逮公。公夙負重名。受禍最酷。竄富寧。壬辰賜環(huán)。詣義州行在。十二月。丁大夫人憂。俄而受命起復。疏辭者七。乃解職。且乞終喪。未終喪而不淑。得年僅五十有九。配坡平尹氏延安府使曦之女。封貞敬夫人。視公秩。男乃瑞翼。趾美登文科。用公勛蔭階通政。沃川郡守。女曰金時獻。亦文科狀元。承政院都承旨。瑞翼娶縣監(jiān)沈宗敏女。生二男五女。男曰命耇。女曰林堜,金僖。馀幼。承旨有女曰樸知章。內外諸孫若干人皆幼。此公之始卒也。其治于家者曰。公未齔失所恃。觀察公繼室以金氏。又有側室。命諸子女自擇就養(yǎng)。公獨就金夫人曰。無母有母。舍母何之。觀察公異之。九歲。隨祖母夫人于安城郡??と诉z以時果。公嫌其無辭。卻不食。夫人聞之。詫曰。吾有孫矣。觀察公捐館舍。公能以禮自持。洎孤受業(yè)伯兄承旨公。一日。公甚悲泣。承旨公怪問之。對曰。吾受學數(shù)月。未蒙笞楚。此哀吾之孤而不以笞楚加我。吾是以悲。承旨感泣。誘掖不倦。業(yè)日進。奉金夫人克孝克誠。溫恭和柔。色而無違。終其身。或時異弟則必日定省。風雨寒暑不輟。金夫人待之同己出。雖貴顯。猶名呼公。公事生事死。一而無間。祭則必潔齋預戒。備時具物。革詭悒僾。愨信敬禮。咸中于度。及墓輒舍車而徒。子弟請止則曰。我心自不安也。由孝而友諸姊妹弟侄。有嘉事幽問。皆盡其衷款而應之。資稟絕人。清操出倫。簡素澹泊。雍容恬靜。不加修為。自得乎天。于世浮華侈靡聲利貨財。漠然無一動于中者。棟宇欹傾。瓶罌懸磬。而居之泰然。唯喜書籍。孜孜若博士業(yè)者。仁愛遜順。位崇心下。而不逐時好強為態(tài)色。其待權貴。視之如浼。所不屑者。一揖而已。河陵君。宣宗大王之母兄。而于公為姻從。求見甚至。公終不許一接。平生不以關節(jié)加人。人亦不敢干公以私。被誣出城。上而士夫。下而胥徒。莫不潛相抆淚。至有送行于路左者。遇一人負米而饋曰。我昔者金海囚也。十年抱柱。賴公為方伯直之。今日之來。為報德也。公竟不受。時李大諫海壽同竄于北。必詢公辭受。為之效法。為文章。清麗拔越。其當制誥。操筆立就。所著述。亡于兵火。公能暗記不一差。遂秩而藏于家。其立于朝者曰。自筮仕已有所樹立。高介不詭隨。與李栗谷,成牛溪相友善。正色就列。以引君當?shù)罏橄葎?。宣宗大王嘗論唐太宗心術不正。公進言曰。太宗固不正。然能容直諫致太平。今殿下誠無讓于三代之君。而若好問之德則或愧于唐宗矣。自帝京還。宣宗大王問中朝有何事。公曰。皇帝于會朝日。杖言者。而言者繼踵。我朝則雖名優(yōu)待言者。而未見有直言。人君之于言者。面容而心誅之則其害甚于杖矣。聞者縮頸。宗系之改實繇公。而口不言功。暨會典之頒?;实劢惦?。朝廷始知之。其論功定封也。宣宗大王欲以公為元勛。令群下雜議。公謂議者曰。以宗系往請者。冠蓋相望。先乎我者不必不如我。后乎我者不必不如我。我但遇其時爾。安敢貪天功為己力也。卒辭而不居。嶺南地大多豪右。以齊瞯稱者比屋。公以觀察往也。獄之滯者。訟之疑者。刑之枉者。立決無不稱情。始至滯囚者八百。未逾年。狴牢皆空。其再蒞也。咸踴躍爭賀。倭奴秀吉之使入境。列郡燕餼踰制。公語宣慰使曰。國有定禮。禮亡則國亡。今之踰制。非所知也。乃條便宜以聞。先見類此。自謫中赴召。指陳明剴。中外輿人。冀其登庸。而不幸中折。抑時運之使然歟。若世所論名公卿者?;蛞云鳂I(yè)或以治行。其類非一。而鮮有兼?zhèn)湔?。乃若修于戶庭。位于表著。入為羽儀。出績藩屏。貞固直方。終始不渝。進退榮辱。素履無玷。鳳凰芝草。愚智皆瑞者。蓋公一人而已。綴以銘。銘曰。
繄公有才,為時之需。
繄公有行,為世之模。
直哉惟清,清畏人知。
克讓為美,自牧以卑。
蓍龜之靈,鸞鳳其儀。
玉焚而栗,蘭焫而馨。
北荒非屯,槐棘非亨。
公一視之,于我浮云。
百代在后,蕕豈掩薰。
胡不大施,正我王國。
柰彼司造,有豐有嗇。
若堂四尺,山高水盤。
公藏在茲,公名不刊。
門外喧喧要路津,荻簾土銼凈無塵。
夕陽亭下頻留客,廣柳車中每貯人。
北寺生還馀我在,南冠死別累君頻。
臨岐苦語真難忘,鄭重車中七尺身。
蘇門孫徵君曰于度為鹿伯順高弟從予五十年未嘗或離左魏之難履虎尾涉春冰烈士之名滿天下卒歸老蘇門高蹈遠隱志士不忘溝壑其庶幾乎于度果中容城人葬夏峰北原
明運昔中圯,奄豎奸大位。
衣冠虛南牙,政柄歸北寺。
誰實鉤黨魁,岳岳左與魏。
一朝檻車徵,牢戶事陰秘。
傷哉史弼言,荼甘乃如薺。
容城有布衣,發(fā)憤亡鯁避。
要锧理太尉,舉幡訟司隸。
貫械渤海生,赤幘夏門吏。
桑海四十年,往事如夢寐。
骨歸蘇門山,名在顧廚次。
題北海亭圖(戊申) 清 · 鄭珍
北海亭在定興縣東南三十里西江村,明鹿侍御久徵搆以為其孫忠節(jié)公伯順讀書地也。伯順事跡具《理學宗傳》《明儒學桉》洎《明史》。其父正,字成宇,海內稱鹿太公,為范陽三烈士之一。亭當江村草堂之后,知止居之東。團茅涂堊,撬插為垣。前一柳樹,旁皆種蔬,兩行灌木?!稛o欲齋詩》所稱「東園」,即在是。萬歷己未,伯順以爭金花銀移疾歸里。明年,魏忠節(jié)公來訪之,適孫徵君鐘元亦至,同館亭中,唱和歡極。相與如容城拜楊忠憫祠,賦詩而去。天啟乙丑,魏珰羅織魏忠節(jié)及左忠毅公坐熊烈憫贓下詔獄。左之弟光明、魏之子學洢等潛行偵視,莫敢舍者。時伯順在榆關參孫文忠公軍事,太公與孫徵君謀館諸子弟于亭,遣徵君兄奇遇偕伯順門人張于度果中,變姓名入京,職饘橐,遣徵君弟奇彥與其孫石卿化麟,馳書出關求文忠援,而設匭置表于門,招鄉(xiāng)人輸金應比。太公日騎驢,冒暑走醵,數(shù)百里內,助者響應。而左、魏已拷死。明年,周忠介公復以贓逮,其友朱完天祖文護行,先馳至江村,館于亭者三月。時伯順辭武選,方里居,與徵君輸三百金,四醵為完贓計。范文貞公時謝政,令完天持書往,文貞即輸二百金。赍至,忠介亦斃杖。孫文忠之解兵柄,媚珰者借茅止生元儀傾之,矯旨削籍,幾不免刀鋸。止生客亭中前后三載,以數(shù)年來此為嵩融之壁,天下皆仰北海風,因顏曰「北海亭」,且為之記。崇禎丙子,伯順殉城。石卿伏闕頌父忠,不勝喪死。徵君為集石卿詩文于亭內,遂名《北海亭集》。同邑范一泉孫箕生士楫,石卿子盡心妻父也,故師友伯順,順治戊戌,屬天津戴司農道默明說為圖,謂當稱乾坤北海亭,系七古一篇,極悲壯。司農擘窠分書五字于首。圖橫紙卷,全用米法,中無一人。向藏鹿氏,后失去。伯順七世孫丕宗復獲之容城孫家,道光戊申,守都勻,余過其署,出觀之。以亭之掌故傳記錯見,乃括為序,復志以詩。六月廿七日。
黃芝萎地茄花明,十狗五彪恣縱橫。
地轟天鳴覆乾清,北海亭子乃孤?lián)巍?div class="qogztkd" id='poem_sentence_1_317509_comment'>
亭中老翁一諸生,舉手欲障斗內星。
惜哉當日事不成,正氣耿耿留元精,吾觀史家已吞聲。
此圖復出二百載,澒洞千秋思古情。
蟒山壓筵蒼郁蔥,展圖慘憺來悲風。
江光黯黯云冥濛,若有人兮煙樹叢。
倏忽置身畫圖里,眼底盡是人中龍。
舉幡慷慨孫夏峰,赤幘從之張果中。
策蹇掀髯去匆匆,醵金無乃鹿太公。
團瓢深墨小鐙籠,破柱復壁難為容。
完天朱老俠膽雄,吳橋歸臥齁隆隆。
秘獄此時走尸蟲,傷心投匭仍未終。
后來者誰茅止翁,此老十萬兵羅胸。
婆娑柳下杖瘢紅,戟指尚自談遼東。
太常堂堂儒者宗,晚學農圃悲天夢。
矯首似望孫文忠,歷歷斯人肝肺同。
一重一掩吾安從,大叫乃止一畝宮。
吾知畫師非俗工,直以浩氣還太空。
吁嗟陽球不作司隸死,清流故讓此曹子。
朱家魯褒徒為耳,獨此炯炯差足恃。
長嘆英賢皆已矣,捲去斯亭擲杯起,白虹正貫旁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