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釋超弘,字如幻。姓劉氏,惠安人也。父佑官潮州府學(xué)教授,家世儒素。生而聰邁,髫齒能文,手不佇慮。十九為諸生,屢試冠其曹,受知賞于黃相國石齋,才學(xué)重于時。年二十七,嬰劇疾。知四大匪堅,生死事大。偶讀《維摩詰經(jīng)》,益信有宗門向上詣,遂有絕塵之思。喜從方外游,值雪峰亙,往還黃檗,道出惠安,邂逅瞻拜,便蒙激發(fā),于是矢志皈?,尚羈俗緣,荏苒歲月,世情愈澹。明季喪亂,清兵入關(guān),天下改革,頒令薙發(fā)。弘乃慨然辭父母,舍妻子,就平山寺從徹際脫白。然戎馬滿郊,所在糜沸,久之,途徑稍通,乃卷裓趨漳,依亙師于南山寺,止于侍寮,痛下鉗錘,多有省悟。亙所居泉之招慶、延福,會城之芙蓉、雪峰,弘皆執(zhí)侍左右,殷勤十載。拈頌機(jī)答,無爽玄旨。一日,亙問:“檐前雨聲點(diǎn),點(diǎn)滴向何處?”眾所酬對,俱未契。弘曰:“否則,落在師鼻孔里。”亙首肯之。丁酉歲,隨之慶城,竟授以衣拂。戊戌春,歸溫陵,不常厥居,盤桓山水間,笠杖蕭然久之。出主靈應(yīng),寺無香儲,恒苦不給,因自持缽,以資饘粥。乙己,霞舒蘇家諸檀樾,延居楊梅山雪峰院,亦真覺禪師舊剎也。與衲子數(shù)輩,刀耕火種,暇則為說大義,道望蔚然。距雪峰二里許,有慧泉古基。壬子,蘇君爾源創(chuàng)建精藍(lán),迎弘居之,從此逍遙兩寺。與名流達(dá)者,詩偈書疏往來,酬答十有四載。戊午春,年已七十四矣。知期將至,謂其徒曰:“曉露春霜,光陰無幾,可預(yù)建一卵塔,身后毋為爾”累。”即啟土督役,復(fù)自撰銘。中夏工就,每言中示意,不久于世。至十月初,始有疾,眾進(jìn)藥食,則郤之曰:“世緣已盡,食無益也。”客至則執(zhí)留之曰:“相見無多日,吾當(dāng)與子訣。”笑言不衰,二十日沐浴更衣,吉祥而逝。壽七十四,夏三十二,著述甚富,今所傳者,《瘦松集》八卷,及《語錄》二卷。
人物簡介
【生卒】:1425—1487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jìn)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為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明詩紀(jì)事·丙簽·卷五
維基弼字汝弼,松江華亭人。成化丙戌進(jìn)士,授兵部主事。歷員外,出為南安知府。有《東海集》九卷。(《東海集》:成化壬寅九月既望,石齋先生白沙陳獻(xiàn)章公甫應(yīng)詔起而之京,道過南安,而大守東海居士華亭張汝弼欲用曹參禮蓋公故事,款留于周、程吟風(fēng)弄月臺上數(shù)月以受教。石齋不可,曰:「當(dāng)不俟駕矣!今方度嶺,又值積雨,裝弗亟辦,容與數(shù)日耳!」東海不能強(qiáng)。石齋有詩曰:「玉枕山前逢使君,西風(fēng)吹破玉臺巾。」巾乃石齋自制,類華陽巾,直方而無襞積者。東?;c籧龂龂,論議或有戾于其道,而云破此巾也。遂以一絕激之,曰:白沙村里玉臺巾,不耐風(fēng)吹易染塵。莫笑烏紗隨俗態(tài),宋廷章甫是何人?」石齋復(fù)以《玉枕山》詩曰:「一枕橫秋碧玉新,金鱉閣上見嶙岣。使君得此原無用,賣與江門打睡人。」跋曰:東海居士詠《玉臺巾》,侮我太甚,口占《玉枕山》詩答之。」東海和答曰:「炎瘴多收一雨新,獨(dú)看天柱聳嶙峋。橫秋玉枕真無用,自是乾坤不睡人。」天柱山亦南安之照山也,故自依天柱以玉枕與石齋,順其意耳!而又作二絕句云:「客囊羞澀客衣單,欲買南安玉忱山。縱有枕頭那得睡,雞聲催入紫宸班。」「寄語江門打睡人,而今天地正芳春。覺來莫管閑花鳥,須掃昆侖頂上塵。」 《麓堂詩話》:張東海草書名一世,詩亦清健有風(fēng)致。《假髻曲》等篇皆為時所傳誦。嘗自評其書不如詩,詩不如文。又云大字勝小字。予戲之曰:「英雄欺人每如此,不足信也,」 李濂《嵩渚集》:筆聲張汝弼詩文俱自成家,草書天趣逸發(fā),論者推為一代冠冕。觀其送子弘宜會試詩云:「直道遜詞真要訣,權(quán)門利路是危機(jī)。」可以見其為人。《詩談》:張弼清俊,明珠數(shù)顆,舉世寶之。姜南丑《莊日記》:成化間,妖人王臣者,跛一足,人稱王瘸子,游食京師,以左道事中貴,得授錦衣千戶。請為上合大丹,以采藥為名,與中貴偕出川、廣、直隸、兩浙等處買辦,搜索寶玩,需求珍異,民不堪命,巡鎮(zhèn)大臣莫敢誰何。有司官吏頤指氣使,奔命不暇。及回京,為各處巡撫守令交章飛劾,而科道并彈。于是上大怒,斬臣首,傳詣所歷地方令,民心大快。初臣至廣東,南安守華亭張東海目睹其驕橫,作詩嘆曰:「過嶺囊箱下瀨船,丁夫日夜少安眠。薄田蕩盡猶輸稅,惡客時來橫索錢。窮發(fā)東南皆赤子,舉頭西北是青天。不才無計蘇民困,食祿乘軒自赧然。」 《武進(jìn)縣志》:云間張汝弼有盛名。赴南安郡守,道經(jīng)毗陵。時陸詹事簡方得告南歸,張訪之,適展墓不見,乃索紙筆題一絕于陸世經(jīng)堂,有「始知東閣先生貴,不放南安太守參」之句。陸歸急追之,已行遠(yuǎn)矣。《震澤集》:張汝弼詩多警句,往往為人傳誦。其草書尤多自得,酒酣興發(fā),頃刻數(shù)十紙,疾如風(fēng)雨,矯如龍蛇,欹如墮石,瘦如枯藤,狂書醉墨,流落人間,雖海外之國,皆購其跡,世以為顛張復(fù)出也。田按:東海詩有豪氣,不受羈勒,七言斷句,尤推擅場。)
張弼(1425年—1487年),字汝弼,號東海,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同進(jìn)士出身。官至福建南安府知府。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舉人,成化二年(1466年)進(jìn)士,授兵部主事,累升至員外郎。外遷為南安府知府,在任期間平定盜亂、摧毀淫祠、建立社學(xué)。借病辭職歸鄉(xiāng)。
人物簡介
【介紹】: 明福建龍溪人,字紹和,別號海濱逸史。萬歷二十二年舉人。性聰敏,博極群書。結(jié)社芝山之麓,與蔣孟育、高克正、林茂桂等稱七才子。黃道周雅重之。有《東西洋考》、《霏云居集》。
人物簡介
字君求,桐城人。天啟壬戌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維基
齊心孝(?—1629年),字君求,號未孩,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人。少敏惠,以神童稱,與人角藝,一讀其篇章,人皆咋舌汗流,退避三舍。每得題,瞬目少許,伸紙疾書,文不加點(diǎn),至今制舉業(yè)傳頌之者,猶驚奇絕艷,后學(xué)嘆為不可企及。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鄉(xiāng)試第三,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一百二十九名,二甲八名進(jìn)士。戶部觀政,考選翰林院庶吉士,與黃道周、倪元璐等齊名都下。及選翰林院編修,崇禎二年(1629年)卒于官,所著詩文若干卷,多散佚。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自魯。萬歷三十八年進(jìn)士。授漳浦知縣,調(diào)福清。清屯田,繕城堡。擢御史。首請杜絕內(nèi)批,又請召還楊漣等以作士氣。巡按江西,敦重持大體。歷掌河南京畿道,升太仆寺少卿。嘗識黃道周于諸生中,人服其精鑒。
人物簡介
汪泗論(1575年—?年),字自魯,號石蓮,南直隸徽州府休寧縣人,軍籍。丁酉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三十九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一百六十一名,第三甲第五十一名進(jìn)士。工部觀政,授官福建漳州府漳浦縣知縣,調(diào)福清縣,有惠政。四十四年留部考選,授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天啟二年(1622年)巡按江西,三年掌河南道印,八月照刷文卷,九月升太仆寺少卿。曾于諸生中識黃道周,人服其精鑒。《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黃應(yīng)舉,字清霞。南海人。明神宗萬歷三十二年(一六〇五)進(jìn)士。初授彰浦令。閩之鉅卿若宰輔蔣德璟、黃道周,大參莫廷爚、少參張國經(jīng)、太守顏公暄,皆出公門。奏最考選晉秋曹,奉差南旋,竟病不起,卒年三十六。清黃登《嶺南五朝詩選》卷四有傳。
黃應(yīng)舉(1575年—1610年),字弘選,號青霞,廣東廣州府南??h人。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廣東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jìn)士,吏部觀政,三十三年授漳浦縣知縣,三十八年補(bǔ)刑部主事,奉差南方,竟病不起,卒年三十六。
人物簡介
程宇龍,號起田,四川重慶府合州人,明末官員。程宇龍于萬歷年間中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中式壬戌科文震孟榜進(jìn)士,與鄭鄤、黃道周、張四知等同年。天啟三年(1623年)任順天府固安縣知縣。五年考察,本年補(bǔ)河間府教授,六年升學(xué)正,本年升南刑部湖廣司主事,升廣東司員外郎、江西司郎中,崇禎二年京察。
人物簡介
【介紹】: 明福建漳州人,字德公。性耿直,萬歷間入國子監(jiān)。崇禎中在家,聞黃道周被系獄,乃走萬里至京上疏論救。帝怒,移錦衣獄嚴(yán)訊。指盡折而不稍挫。終與道周俱論戍,尋赦歸。由陳子龍薦,授御史。嘔血死。
人物簡介
【生卒】:1576—1646 【介紹】: 明浙江山陰人,字季重,號遂東。萬歷二十三年進(jìn)士。知興平、當(dāng)涂、青浦三縣,累遷袁州推官。后為九江僉事,罷歸。居官通脫自放,不事名檢,遇達(dá)官大吏,疏放絕倒,不能自禁。魯王監(jiān)國時,任禮部侍郎。清兵入紹興后,居孤竹庵中,絕食死。工畫,仿米家數(shù)點(diǎn)、云林一抹。好以詼諧為文,仿大明律制《奕律》,另有《律陶》、《避園擬存》、《謔庵文飯小品》等。滄海遺珠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號謔庵,又號遂東、稽山外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萬歷年進(jìn)士,曾知興平、當(dāng)涂、青浦三縣,又任袁州推官、九江僉事。清兵破南京后,魯王監(jiān)國,以思任為禮部右侍郎,進(jìn)尚書。順治三年,紹興為清兵所破,絕食而死。為文筆意放縱詼諧,時有諷刺時政之作。詩重自然,才情爛漫,惜放縱太甚,著有《游喚》《歷游記》《王季重十種》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季重,紹興山陰人。萬歷乙未進(jìn)士,知興平當(dāng)涂青浦三縣遷袁州推官歷刑工二部郎中出為九江僉事有避園擬存虞山詠維基
王思任(1574年8月26日—1646年10月30日),字季重,號遂東、謔庵,浙江山陰縣(今屬浙江紹興市)人。明朝作家,官員。與李之椿、倪元璐、黃道周、王鐸合稱天崇五才子。明萬歷三年乙亥(1575年),七月二十一日辰時出生于北京西江米巷藥鋪中。出生時其母親唐氏夢有金星入懷,故小名叫“金星”。父親王東海(東海老人)時年四十六歲,思任為其六子。萬歷十五年(1587年),到北京讀書,成為黃洪憲之子的伴讀。由于王思任叔祖葬于宛平,他得以在應(yīng)天府參加鄉(xiāng)試。期間宛平知縣徐啟東亦出面保護(hù)他,命其在府學(xué)學(xué)習(xí),免受其他學(xué)子的攻擊(當(dāng)時明朝禁止異地鄉(xiāng)試)。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中舉。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聯(lián)捷進(jìn)士,同年娶楊維聰之孫女為妻。萬歷二十四年,擔(dān)任興平知縣,之后因母喪回鄉(xiāng)。萬歷二十七年,出任當(dāng)涂、青浦三縣,累遷袁州府推官。后來任江西九江僉事,一生三仕三黜。他生性滑稽,對人常是調(diào)笑狹侮,不加檢點(diǎn)。但每逢大事,又是氣宇軒昂。弘光敗走時,馬士英稱皇太后制,奔逃到浙江,王思任寫信痛罵他:“叛兵至則束手無措,強(qiáng)敵來則縮頸先逃……吾越乃報仇雪恥之鄉(xiāng),非藏垢納污之地也。職請先赴胥濤,乞素東白乃以拒閣下。”,當(dāng)時人心大快。又上書太后“請立斬馬士英”。魯王時,出任禮部右侍郎。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九月二十二日,清兵破紹興城,王思任絕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