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蘇伯厚
相關(guān)人物:
共 4 位
。
共 7 首
和
蘇伯厚檢討
除夜直宿翰林詩韻
元末明初 ·
錢仲益
七言律詩
漏聲迢遞燭花殘,坐對楸枰奕未闌。
老境歲除偏感舊,禁林春早不知寒。
已誇后飲屠蘇酒,未厭長餐苜蓿盤。
獲睹太平無以報(bào),白頭猶喜一身安。
寄
蘇伯厚檢討
元末明初 ·
錢仲益
七言律詩
疇昔詞林奉帝宸,至今猶憶舊交人。
聞韶共喜瞻儀鳳,執(zhí)筆何煩紀(jì)獲麟。
對榻尚思風(fēng)雨夢,同袍不改歲寒親。
梅花開盡無來使,空負(fù)江南一度春。
挽
蘇檢討伯厚
明 ·
楊士奇
七言律詩
輀車晨發(fā)大江東,歸葬閩山馬鬣封。
千載交游悲墜露,百年心跡逐飄風(fēng)。
空馀海內(nèi)詩名在,無復(fù)朝端禁直同。
藉是詞林知己舊,銘文光映九原中。
德州城下題竹寄劉仲兼
明 ·
楊士奇
謬忝玉堂署,荏苒四十年。
始來當(dāng)壯齡,不覺今皓顛。
水木有本源,誰能忘桑梓。
耿耿旦暮心,迢遙七千里。
仰承圣主仁,優(yōu)詔賜暫歸。
歸來入閭巷,十室已九非。
素交皆下泉,存者才百一。
容顏?zhàn)児食?,聆音但彷佛?div class="hzct6lh" id='poem_sentence_7_728452_comment'>
豈乏后來者,貌同多異心。
鴟梟產(chǎn)鳳窠,枳棘生桂林。
感我衰病懷,憂來向誰道。
前后左右人,雷同譏我耄。
賢哉吏部孫,夙昔吾所知。
居貞而
履素
,身老心不移。
念我久仳離,時(shí)來相慰藉。
言必合典則,義不茍取舍。
譬如群飛中,見此五色鸞。
又如叢薈中,見此青瑯玕。
我行有程期,過別情繾綣。
別來未幾日,憶子常在眼。
因風(fēng)寄平安,托此修竹枝。
歲晏當(dāng)來歸,永結(jié)林下期。
挽
蘇伯厚
編修
明 ·
金幼孜
七言律詩
先生交誼重金蘭,十載同朝列從官。
天祿校書知姓字,經(jīng)筵進(jìn)講識衣冠。
花迎旅櫬春云暗,樹掩銘旌暮雨寒。
目送歸魂招不得,忍將別酒酹江干。
西畦自適
明 ·
梁蘭
守拙一圃間,衡從五畝馀。
藝麻在高丘,雜以果與蔬。
春至百草生,趁晴聊荷鋤。
筋力豈不勞,蕪穢亦已除。
家人會(huì)知我,慰以酒滿壺。
偶坐斟酌之,日落西山隅。
歸來北窗下,我心一事無。
田按:楊東里作《庭秀墓志》,稱庭秀日與故人尋山水之樂,命酒賦詩,任意所適。于邑西柳溪之上辟畦蔬,雜植花竹,引泉灌注,筑室其中,逍遙自得,作《眭樂》詩數(shù)篇,時(shí)歌以自適。此詩即其一也。庭秀子潛官贊善,出《畦樂》詩索和于同僚,王希范、
蘇伯厚
、王孟揚(yáng)、高廷禮皆有和章,附錄于此。希范詩:「索居南野外,頗于人事疏。灌木蔭前庭,隙地?cái)?shù)畝馀。蔬果因時(shí)藝,駕言理其蕪。聊以足晨夕,過茲奚所須。固窮諒吾分,貪得寧匪愚。糗草而終身,樂哉常晏如。前畦榮晚菘,后眭郁新葵。感茲時(shí)物嘉,濁酒聊自持。青山繞我屋,涼飆吹我衣。分辰不為樂,鼎鼎將何施?大化不可測,吾生豈無涯!緬彼沮溺賢,茲心不吾欺。」
伯厚
詩:「青山繞我屋,垂柳蔭我門。來往絕塵鞅,世事邈不聞。鄰曲衣褐徒,時(shí)復(fù)相與言。孰云生計(jì)拙,亦有數(shù)畝園。清晨荷鋤去,除彼蔓草根。但使無饑饉,豈惜筋力勤。濯足清澗濱,矯首觀飛云。床頭有濁醪,欣然自開尊。盤飧雜瓜窳,童稚笑語喧。醉臥松檐下,焉知賤與貧!」孟揚(yáng)詩:「平居無俗韻,取樂在丘樊。春至灌木滋,鳥雀繞舍喧。感茲時(shí)物榮,因以窺我園。我園在崇丘,穢蕪日已蕃。辛勤理町畦,倦來荷鋤還。明月照墟里,蓽門猶末關(guān)。妻子念我饑,當(dāng)筵具盤飧。一觴偶獨(dú)坐,放懷聊自寬。高詠發(fā)新謠,不知險(xiǎn)與艱?!埂复宏栣屚粮啵倩軜s且敷。時(shí)雨夙已至,兼之泉脈膿舒。閑居何所樂?取樂農(nóng)圃馀。淩晨荷鋤往,蕪穢一剪除。披榛理新條,隙地還藝蔬。群雀噪我傍,饑為行哺雛。感茲物性微,促刺良不紓。歸來洗懷抱,聊以倒一壺。何必役名利,終年抱區(qū)區(qū)?!雇⒍Y詩:「梁鴻身不仕,白首只閑居。簪紱心無系,丘園樂有馀。青山長繞屋,流水自通渠。不鄙樊生學(xué),時(shí)看稷氏書?!?br />
翰林院齋宿聽琴詩
明 ·
鄒緝
永樂三年春正月丁未上將祀南郊誓戒群臣致齋三日百官既受誓各就宿別館于是侍讀曾公日章修撰錢公仲益徐公孟昭
檢討蘇公伯厚
沈公民則暨無錫王公孟端與予凡七人皆會(huì)宿于翰林之公署于時(shí)天宇澄霽月色清朗諸君子相與秉燭坐于公署之東偏沈公善琴因請鼓之作商調(diào)數(shù)引舒徐安適淳古澹泊有三代之遺音坐者聽之莫不心暢神怡乃相與分韻賦詩以紀(jì)其事且要孟端為之圖云
禁直夜迢遞,齋居澹無為。
同心聿來集,良友具在茲。
歡言適嘉會(huì),秉燭坐彈棋。
華月照虛牖,微風(fēng)動(dòng)綺帷。
上客發(fā)幽興,援琴揮素絲。
一彈孤鶴舞,再鼓心神怡。
清商既激烈,雅調(diào)亦舒遲。
秋鴻?quán)h(yuǎn)空,猗蘭芳葳蕤。
俯仰極馀韻,邈與高山期。
燕賞亦云洽,傾耳遂忘疲。
沉吟永終夕,逍遙起遐思。
仰觀庭戶間,爛然明星垂。
旭景不知曙,永言歌此辭。
《墨緣匯觀》:王紱《齋宿聽琴圖》,白紙本中掛幅,長三尺七寸九分,闊一尺四寸八分,中心四周烏絲界一方欄,徑九寸,內(nèi)水墨寫虛堂煙月、剪燭鳴琴,其松竹坡石,筆墨蒼潤秀逸,為孟端佳作。左下押「孟端王氏」白文印,烏絲欄外右下角自題五言長詩一首,款「無錫王孟端」下押「九龍山中道士」、「孟端」二白文印,紙首上一段畫烏絲界行,鄒緝撰序,楷書精工,前書《翰林院齋宿聽琴詩序》,其序云:「永樂三年春正月丁未,上將祀南郊誓戒,群臣致齋三日,百官既受誓,各就宿別館。于是侍讀曾公日章,修撰餞公仲益、徐公孟昭,
檢討蘇公伯厚
、沈公民則暨無錫王公孟端與予凡七人,皆會(huì)宿于翰林之公署。于時(shí)天宇澄霽,月色清朗,諸君子相與秉燭,坐于公暑之東偏?;蜣钠?,或賦詩,或談?wù)f古今,辨論人品賢否得失,亦雜然而并舉。然皆以為此雖君子之所樂,而未足以極一時(shí)之歡也。沈公故為云間人,善鼓琴,其傳得之于其郡人劉仲禮。前數(shù)年間,仲禮以善琴聞,當(dāng)時(shí)沈公蓋得其妙。因請鼓之,沈公欣然就坐,為作商調(diào)數(shù)引,舒徐安適,疏越和暢。其淳古淡泊,若有三代之遺音;其清厲激烈之思。若孤鶴宵唳、高崖瀉泉,而馀音鏘然震發(fā)也,坐者聽之,莫不為之心暢神怡,有不知夫邪慢之氣之去其體者。然后知琴之為妙,不特可以為君子之至樂,而又足以蕩滌人之私慮也,此古之君子所以無故琴瑟不去于前歟!昔三代學(xué)者,于《詩》、《書》、六藝之教,以樂為治心養(yǎng)性成德之本。未嘗一日舍之而不習(xí)。故其息焉游焉之際。必取適于琴瑟之間。所以和悅其心志、動(dòng)蕩其精神、且以是為文武張弛之道。則琴之為用,固非茍悅其音聲之謂也。今諸君子獲為斯會(huì),而樂其心于是琴,豈非幸之至者歟!夫君子會(huì)而能樂者既難,樂而得其所以樂者又難。琴雖予未有暇學(xué),而心竊好之、況又為諸君子之所同欲者乎!乃相與分韻賦詩,以記述其事,且要孟端為之圖,而予僭序其端云。」翰林侍講承直郎廬陵鄒緝撰?!瓜卵骸阜蛾柺兰摇埂膏u緝仲熙」印,二印皆白文。前首有尚友齋」白文小長印,下有「幼裳」白文小方印,又燕山曾日章,番陽徐旭、錫山錢仲益三人排書各五言長詩一首,曾、錢二人皆端楷,徐旭篆書,俱佳。畫右鄒緝又楷書題五言長詩一首,款「廬陵鄒緝」。畫左烏絲欄
蘇伯厚
楷書題五言長詩一首,款「建安
蘇伯厚
」。下曾棨題七言長詩一首,楷書類宋克,款「江西曾棨」。又廬陵周孟簡、沈度五言長詩各一首,周書行楷,沈書隸古,諸題皆有印章,因其繁多,未及全錄。
《石渠隨筆》:王黻《齋宿聽琴圖》軸,畫七人雜坐,秉燭。橫琴,庭軒月色。掩映竹樹。此蓋永樂三年正月,南郊諸公齋宿翰林院者。侍讀曾日章、修撰錢仲益、徐孟昭、
檢討蘇伯厚
、沈民則、王孟端、鄒仲熙共七人。鄒仲熙作詩序,彈琴者為沈民則。幅內(nèi)諸人皆題詩,惟民則無詩。其不在圖內(nèi)而題詩者,又有永豐曾棨、吉水周孟簡二人。此可補(bǔ)一則翰林典故也。
田按:安氏《墨緣匯觀》所紀(jì),與《石渠隨筆》小有不同,考明人倡和圖凡在列者,家有一軸。此《齋宿聽琴圖》人間合有數(shù)軸。詳略不同,不足怪也。恭讀高宗純皇帝文集,安氏書畫。乾隆年間多入內(nèi)府,此軸當(dāng)別是一本。今將諸公詩可考者,并錄于此。
蘇伯厚
詩云:「玉署宿齋居,盍簪諧素約。坐中有鳴琴,宮商時(shí)間作。波澄楚江秋。露下九皋鶴。流泉響幽澗,靈籟起寥廓。維時(shí)雨初霽。微月映疏箔。爐薰輕煙裊,燭花紅燼落。春風(fēng)送馀寒,夜久覺衣薄。清談雜今古,亦足資一噱。相對竟忘眠,更取茶歐瀹。雞鳴整朝冠,晨鐘動(dòng)高閣?!瑰X仲益詩云:「圣皇重郊祀,聞戒恒兢兢。齋宿玉堂署,共集金蘭朋。談柄方亹,熒煌燦華燈。今夕復(fù)何夕,同此瀛洲登。聽鼓綠綺琴,拂拭朱絲繩。初如鳴岡鳳,嗈嗈日初升。又如幽澗泉,泠泠瀉春冰。杳渺不可狀,掩抑情何勝!虞歌悵既遠(yuǎn),襄教亦莫徵。知音無高士,絕調(diào)沈《廣陵》。寥寥太古音,千載誰復(fù)能?若人抱奇才,令譽(yù)眾所譝。下指發(fā)妙意,于何得師承。況今文明運(yùn),禮樂方當(dāng)興。以茲弦歌化,至和庶其凝。嗟予臨老大,世紛非所膺。忽聞《陽春曲》,坐使煩襟澄。于時(shí)春風(fēng)微,夜寒襲青綾。曲罷殘?jiān)侣洌艜熮D(zhuǎn)觚棱。分題紀(jì)佳會(huì),用以書剡藤。」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