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象春

相關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八一
黎崇敕,字銘之,后改名崇勛,字綸閣。
番禺人。
明神宗萬歷十九年(一五九一)舉人。
有經濟才,會征欽州瑤,中丞戴耀署崇敕贊畫軍務,甚器重之。
然性亢爽,不樂下人,為忌者所中,幾不免。
歸筑文水居讀書以終。
有《文水居集》。
清溫汝能《粵東詩?!肪硭囊?、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8—1641 【介紹】: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異度。
萬歷四十年舉人,出新城王象春之門。
屢應會試不第。
砥行植節(jié)。
與同里周順昌、文震孟、姚希孟、朱陛宣,稱吳門五君子。
卜居吳門淥水園,鄉(xiāng)人稱孝節(jié)先生。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異度,吳縣人。萬歷壬子舉順天鄉(xiāng)試尋復以賢方良正薦不就崇禎中贈翰林待詔有自廣齋集

人物簡介

維基
石三畏,字子知,號欽承,回族,直隸交河(今河北泊頭)人,同進士出身。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進士。
歷任山東曹縣、文登縣知縣,為人徇私納賄,以貪財著稱。
御史陳九疇薦入京城遞補,吏部尚書趙南星卑視其人,僅授王府長史職。
后依附魏忠賢,成為“十孩兒”之一。
官至御史,立即上疏攻擊趙南星及李三才、顧憲成、孫丕揚、曹于汴、湯兆京、王宗賢、張問達、王圖、胡忻、王元翰、王淑抃、王允成、涂一榛、王象春等十五人,“鍛成楊、左之獄,咆哮特甚”。
后因醉酒時下令伶人演出《劉瑾酗酒》一劇,魏良卿將此事回報,忠賢大怒,削其職。
忠賢死后,石三畏反以此為功,官復原職,又被揭發(fā)真相,再被削職。
張毓泰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毓泰(1585年—1662年),號履素,山東濟南府鄒平縣軍籍。
明朝官員。
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
初官邢臺縣知縣。
事無巨細,皆躬親之。
父就養(yǎng)官署,閔其過勞,對曰:士行運甓,且日習勞。
兒乃當惜分陰者,敢泄泄乎?
斷豫讓橋日泉水利之爭,人以執(zhí)法明允,刻石頌之。
以外艱歸,起補汾陽縣知縣。
崇禎元年戊辰谷價方平,毓泰預占年不稔,聽論民儲谷菜為御災計。
亡何,天大旱,齋戒取水,賀將軍泉,步行二十里乞禱,至夜大雨盈尺,鄰境若介休、平遙、文水田仍龜坼如故,同官何騰蛟戲謂造化有私,亦心折于汾令矣。
明年薦饑,立八廠煮糜粥食餓人,設法周諸生之急,擇立社師四十三人,使教幼童六百。
天將寒,立冬生院,具暖洞煤爐,令男女異宿,晚給秫粥,晨飲以椒姜湯。
饑后疫起,乃設陽春局于書院前,及東郭達原,飲劑藥日日施散,以活病者。
又因歲兇宜恤民,刊呂叔簡刑戒普勸,同官都御史耿如杞下教曰:饑民一入汾境,便游華胥,顧安得為全活者一一致謝乎!
后以神京戒嚴,土賊大起,上官使來守城,毓泰以為驚眾,力爭罷其事。
唯簡閱戰(zhàn)守具待之,賊至即帥民兵與戰(zhàn),賊皆逃。
五年壬申入覲,改永年縣知縣,首剪王謙、劉三謙兩巨蠹,捐貲修學宮及漳川書院,以臨洺關為邑之門戶,峻具臺垣,增河外品字坑,暇日浚城河,教民種菱藕,蕃水利。
八年內擢武選司主事,十年出為寧武關兵備道。
適虎鎮(zhèn)賈莊兵潰,回即略懲棄甲者。
吊國殤,恤孤兒,監(jiān)軍內珰牛某頤指氣使,諸道司獨毓秦盛氣不為下,旋移大梁,再移通州監(jiān)軍。
十三年以內艱歸,辛巳鄒平大饑,煮粥協(xié)官賑濟,收哺棄兒,俟長大歸其父母,童子愿學者則推廣父鄉(xiāng)賢公(張奇策)義塾舊法,延師訓之。
崇禎甲申革命,猶家居。
明年乙酉以人材徵授山西按察使,又明年升江西右布政使,順治三年丙戌歲也。
江西有南昌、贛州兩府歸附,在是年十月部議豁其本年以前額稅,布政左使忿其向化獨遲,欲抗章盡征之,毓素力爭乃免,任滿注上考,已而罷歸。
康熙二年卒,年七十有八,祀山西名宦祠,汾陽東郭及永安鎮(zhèn)所立兩生祠尚存,皆有碑。
毓泰裔孫以選貢再令山西時,手錄其文以歸焉。
墓在城西十里接官亭南。
董蕓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字香草,號書農,清代濟南府平原縣人,詩人,清嘉慶三年(1798年)舉人。
董蕓博學好文,教授生徒終日無倦容。
文章詩作清和宛轉,情詞動人。
中年曾創(chuàng)立景顏書院,畢生致力于講學著書,以詩名世。
董蕓經常寓居濟南,或居于華山之陽,或居于芙蓉泉畔。
王象春《齊音》后,又作《廣齊音》(又稱《濟南詩詠》)百首,吟詠濟南的優(yōu)美風光。
還著有《歷下山水紀略》、《半隱園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