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秉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泰齋先生文集卷之四·行狀
先生諱方善。
字子繼。
柳氏初貫文化。
高麗名臣諱車達。
其鼻祖也。
奕世圭簪。
譜不絕書。
九世而至領(lǐng)議政諱成澗。
賜封瑞寧。
子孫遂為瑞寧人。
高祖諱成桂。
官至太常卿。
曾祖諱淑。
藝文館大提學(xué)瑞寧君謚文僖公。
自號思庵。
有文章節(jié)行。
后人立祠瑞山以祀之。
祖諱厚。
文科觀察使。
考諱沂。
亦登第策勛。
為瑞寧府院君。
妣韓山郡夫人李氏。
牧隱先生孫女也。
洪武戊辰夏。
先生生于松都之坊第。
幼有特質(zhì)。
稍長嗜讀書。
日誦千言。
十二歲。
隨長老選勝于冠山之靈通寺。
遇題放墨。
神思泉涌。
往往有驚人語。
見者目之為神童。
時卞春亭季良以文章耆造。
負世重望。
權(quán)文忠公近退居陽村。
大開明理之門。
先生欣然負笈而往。
講問經(jīng)旨。
授受論量之際。
多有開發(fā)處。
二公傾心獎與。
不以后生遇之。
一時英俊。
亦自以為不及也。
獻陵乙酉。
中國子司馬選。
始游泮宮。
自此聲聞益藹蔚。
己丑。
罹文網(wǎng)。
編管于西原。
先生怡然上途。
不以禍福動一發(fā)。
人有來唁者。
但曰命也。
惟杜門看書。
若將終身。
明年。
移配永陽。
永之西山。
素稱佳絕處。
先生就其下松谷。
筑室數(shù)楹以居之。
扁其楣曰泰齋。
日吟哦自適。
悠然有閒泰意思。
病遐堧文教未振。
聚邑中子弟而訓(xùn)之。
隨才設(shè)科。
娓娓不倦。
四方聞風坌集。
戶外屨常滿矣。
先生曾與李西坡安柔相善。
至是。
李老亦以論事謫押梁。
同郡名流又有曹學(xué)士尚治,李迂齋就,鄭尚書舉,崔諫議元道,尹侍郎統(tǒng)。
互相推先。
激昂風猷。
蓋嶺海之間不落莫也。
乙未。
宥還原州。
俄為修郤者所龁。
更尋前路。
莊憲王丁未。
特原之。
放歸田里。
在譴凡十有九年。
流離羈危。
備常無限辛辣。
而隨遇而安。
無幾微見于色辭。
既歸亦無纖毫喜。
人以謂稽古力也。
法泉舊墅。
在鳴鳳山麓。
又有招提可幽靜可游。
先生講學(xué)之暇。
時攜冠童六七。
訪寺吟詩。
超然若浴沂者氣像。
于進取名利事。
泊如也。
朝廷以幽逸薦為主簿。
先生自廢不肯起。
莊憲王敬重之。
命集賢殿學(xué)士等往復(fù)質(zhì)問。
待以師禮。
蓋致禮貌于畎畝。
唐虞以下所未有也。
士林榮之。
望若星斗焉。
上益知先生有經(jīng)濟才將大用。
不幸罹風疾。
以正統(tǒng)癸亥春卒。
春秋才五十六。
娶鐵城君李原女。
生二男。
長允庚。
進士。
是生秀宗。
司直。
是生世蕃。
是生漢文。
奉常寺。
奉事是生夢瑞。
是生根晦。
有孝行。
鄉(xiāng)人愿表門閭。
是生垷。
是生二子。
振泰挺泰。
振泰有三子。
長種德。
武科。
亦有三子。
曰瀹曰湜曰浡。
仲種學(xué)生七男。
皆夭。
只馀二。
季種仁有三子。
曰澳曰濈曰涉。
挺泰以種學(xué)為后。
次子允謙。
卒官大司諫。
是生惠仝。
登乙未文科。
官輔德。
瀹有子瓊枝。
從我游。
年少喜文雅。
是將世其家者乎。
先生天姿英敏。
志器不凡。
早服家庭之訓(xùn)。
又多師友之益。
其文章皆本之經(jīng)教。
典雅有體。
不尚諸家險僻語。
為詩尤沖澹高古。
清而不苦。
溫而不迫。
優(yōu)入唐宋閫域。
非得之性情之正。
風雅之法。
能乎。
本朝繼勝國衰亂之末。
文治未遑。
詞學(xué)久廢。
至英廟戊午。
始設(shè)進士科。
中場用詞賦。
自是詩學(xué)大盛。
論者謂先生訓(xùn)誨之力有以致之。
然此特先生土苴耳。
先生晚喜點易曰。
易之理。
一本達萬殊也。
形容圣人心事則曰。
安土樂天能事在。
圣心無處不春風。
后來文章家。
雖終身弄墨。
安能說得此等說耶。
嘗語學(xué)者曰。
為學(xué)在于窮理。
窮理在于存心。
非存心無以窮理。
非窮理。
其為學(xué)皆茍。
故學(xué)者之初。
須當敬以存心。
精以讀書。
晝誦而夜思之。
因其所知而益求其精。
及其真積力久而有得焉。
則人欲日消。
天理日明。
與圣賢同其歸。
彼以詞章而已者。
陋矣。
又曰。
行藏。
士君子大節(jié)。
不可出而出。
則忘義以循祿。
非知命者。
可出而不出。
則潔身以亂倫。
非知道者。
又曰。
孰不惡死。
君子樂死于義。
孰不欲生。
丈夫且恥其茍容。
蓋其學(xué)文精深。
見識卓越。
言論易以動人。
故當世及門之士如李大田甫欽。
以節(jié)義著。
徐四佳居正蔚然為文學(xué)領(lǐng)袖。
其馀名公鉅匠。
接武輩出。
賁飾王猷。
大鳴國家之盛者。
實先生鼓之也。
前輩以東漢名流之多歸功于嚴處士。
至曰一絲扶漢鼎。
今先生以布衣。
為朝中賢士大夫所矜式。
以至累百年而文教愈久愈興。
雖謂柳先生扶我鼎。
恐非夸語也。
然非光武不能成子陵之高。
茍非圣朝禮遇之殷。
亦安能使先生振作人才至于此哉。
先生于書無不通。
雖岐黃龜策陰陽圭臬之說。
亦皆旁搜無馀。
如天地之運化。
物理之消息。
人事之得失。
一于詩發(fā)之。
故先生之詩。
非為吟哢而作也。
而一句才成。
舉國傳誦。
內(nèi)而圻湖。
外而嶠關(guān)。
凡名園勝館。
不得先生詩如無館。
以至秘書省所藏輿地錄中。
先生詩文。
居十六七。
吁亦盛矣。
景泰成化間。
先生遺集。
始入剞劂。
天啟中。
旅軒張文康公議所以尸祝者。
而寢以遲。
至英烈王壬午。
廟宇始成。
祠曰景賢。
院曰松谷。
每以春秋二丁。
報祀不忒。
夫以國初之賢。
遺風馀韻。
至今不墜于地。
當日先生所嘗藏修處。
更見蛾子時述。
先生嘉惠后學(xué)之深。
至此而尤可驗矣。
倘有右文筵臣白上而表獎之。
宣號賜田。
一如白鹿故事。
則豈非斯文之幸而圣朝之美典哉。
惜其先生既沒。
而薇垣公竟無后。
上舍公落南不復(fù)返。
閱六世而一遺孤廑廑如線。
則言行之失其錄。
巾舄之不記藏。
何足怪哉。
一日。
先生后孫湜赍詩集系牒等若而帙。
訪余普賢山下謂曰。
在昔斯集之成也。
子之先祖吏部公實跋之。
建祠也而子之叔祖鶴巖公左袒焉。
子又裒稡遺事者。
請復(fù)記之。
以終乃家責也。
葵陽再拜而避。
瞿然而辭曰。
不佞不惟非其人。
惟久遠難詳是慮。
今若強其所不知以為知。
其如得罪先生何既。
而遍讀詩文訖。
尋繹諸賢序跋等語。
又考筆苑雜記勝覽等語。
于是先生事跡。
稍稍備矣。
竊復(fù)思之。
昔南軒張先生生諸葛武侯千百載之后。
記其事。
不以為嫌。
茍有可傳者。
亦何以世代綿邈為諉哉。
況又不佞在外裔之末。
尤不可辭遜。
故謹敘列如右。
以備能言君子考據(jù)云。
崇禎再辛丑仲秋上浣。
后學(xué)烏川鄭葵陽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0—1480 【介紹】: 明順德府廣宗人,字克讓。正統(tǒng)元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天順初,官右副都御史巡撫蘇松,疏浚境內(nèi)諸水,大治吳淞江。成化時,官至南京戶部尚書。卒謚莊敏。
維基
崔恭(1409年—1479年),字克讓,河北廣宗人。
同進士出身。
正統(tǒng)元年(1436年)丙辰科進士,授戶部主事,出任治理延綏倉儲,有政績。
后因楊溥舉薦,擢萊州知府,在任期間整治吏治、安撫流民、減輕勞役。
萊州百姓把他與漢朝的楊震相比。
景泰年間,超拔為湖廣右布政使,在任期間平定流民暴亂,并安撫民眾。
隨后升為江西左布政使,定均徭法,酌輕重。
天順二年,遷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撫蘇、松諸府,并治理吳淞江。
當時吏部缺右侍郎,李賢、王翱均舉薦崔恭,遂召用,不久轉(zhuǎn)為左侍郎。
父憂起復(fù)。
憲宗即位后,乞致仕回鄉(xiāng),憲宗不允。
成化五年,吏部尚書李秉被罷免。
商輅欲用姚夔,彭時欲用王概,當時朝廷中紛紛傳言彭時實質(zhì)是排擠李秉,彭時于是稱病不出。
翰林院侍讀尹直則稱彭時、王概是同鄉(xiāng),請求以崔恭取代李秉。
不久,崔恭母喪,服除后,任南京吏部尚書,任期內(nèi)罷免諸多不稱職者。
成化十一年,致仕。
居家不事生產(chǎn),惟訓(xùn)子讀書。
足跡不入城市。
兩年后去世。
贈太子少保,謚莊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海鹽人,字靖之,號方洲。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擢都給事中。言京衛(wèi)武職,人員既眾,又多老弱,宜嚴加考核。格不行。憲宗時出為汀州知府,以簡靜為治。以病免歸。致仕后家居三十年,累薦不起。工書畫,能詩。有《方洲雜言》、《奉使錄》、《方洲集》。
滄海遺珠
張寧(1426-1498)字靖之,號方洲,浙江海鹽人,景泰五年(1454)進士,授禮科給事中,汀州知府,以簡靜為治,工書畫,能詩。著有《方洲雜言》《奉使錄》《方洲集》。
槜李詩系·卷九
寧,字靖之,號方洲,海鹽人(或云海寧人,誤。
)七歲題畫龍,有莫點金睛恐飛去之句。
景泰甲戌登進士,受知于少保謙、姚尚書夔,授禮科給事中。
內(nèi)閣陳循、王文以子不得舉,中傷考官,寧疏言其失大臣體,又疏請裁止曹、石陳乞等事,聞?wù)唏等弧?div id="dfiuh0e" class='inline' id='people_45503_2_3_comment'>
天順中,奉使朝鮮,饋遺一無所受。
朝鮮為樹亭曰卻金,陪臣樸元亨從游太平館,寧賦百韻詩,樸隨手和之,殊不相下。
寧得溪流才白春前雪,柳折新黃夜半風。
樸乃閣筆曰:不能和矣。
升都給事中。
憲宗朝首勸經(jīng)筵,又薦起王竑、李秉,諸大臣不悅。
太后生辰,設(shè)齋醮,禮官斂大臣金錢祈福,寧言不可。
給事中王徽等劾內(nèi)閣李賢,寧又合六科申救,人益忌之,出知汀州。
未幾乞歸,家居三十年,日杜門以琴書自娛。
放志山水,?舟蠟屐,隨意所之,興至成文,呼筆立就。
性喜繪事,特饒姿逸,然不輕與人點染。
沒后無子,有二妾曰寒香、晚翠,剪發(fā)自誓,不下樓者四十年,詔旌為雙節(jié)。
著有方洲集。
是時風雅寢微,寧力為振起。
厥后董許朱陳輩出,武原詩學(xué)所以獨盛于他邑也。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九
寧字靖之,海鹽人。景泰甲戌進士,除禮科給事中,出為汀州知府。有《方洲集》二十六卷。(《詩談》:海鹽張靖之,高雅得唐調(diào)?!端囋坟囱浴罚簭埦钢缧¤绷鳎凰捕^,無復(fù)雅觀。 《國雅》:靖之縱調(diào)騁情,頗稱作者。其《采蓮》《昭君》,風力丹彩俱備,堪以陶寫幽心。至「林葉經(jīng)霜盡,河冰近午開」,是前賢末振語。殷璠所謂意新理愜,斯得之。 《紫桃軒雜綴》:張黃門靖之負海內(nèi)重名,與時不能俯仰,拂衣早退,性喜繪事,不輕與人點染。馀少時曾見其《海天落照》、《石梁飛瀑》二幀,極詭麗奇?zhèn)ブ^。近又見李白看廬山瀑布圖》,泉壑樹石,縱橫森布,一唐帽紅衫人,仰面掀須,豪態(tài)溢出,知其有傾河倒峽之氣郁盤于胸也。抑先生假以自寓乎? 《無聲詩史》:張晴之詩思敏捷,工人物山水。 《靜志居詩話》:黃門致仕歸,筑方洲草堂于海澨,疊石為山,上有峰曰「蒼玉」、曰「拄頰」、曰「小飛來巖」、曰「宿雨」、曰「滴露洞」、曰「歸云坡」、曰「蘭雪岫」、曰「茶煙嶠」、曰「詠月譽」、曰「卓筆泉」、曰「洗硯池」、曰「英山」,皆刂于石,而通目之曰「一笑山」。家居三十年,歌詩畫筆與云東逸史齊稱。暮年無子,有二婢子曰寒香、晚翠,剪發(fā)自誓,不下樓者四十年。有司以聞,詔旌為「雙節(jié)」。釋明秀詩云:「交剪云鬟報主恩,鏡臺花落洗頭盆。同心誓死方洲上,霜月寥寥夜照門?!挂粫r和者甚眾。黃門嘗過杭州,潑墨寫《目關(guān)飛鴻手揮五弦圖》,縱橫潦草,侍婢笑之。題詩云:「閑尋敗筆作圖畫,小鬟侍立笑欲倒。山頭頹似土灰堆,樹根亂若蓬蒿草?!顾菩△叽春恪⑼泶浜?? 田按:靖之成化中以給事中使朝鮮,有《贈樸判書》詩云:「朝鮮賢臣樸判書,老成風雅非凡儒。緱山玉笙鳳凰侶,弱流鐵網(wǎng)珊瑚株。鴨綠江頭始相見,雅度清談便依戀。曲池春水曉同吟,驛路東風夜共燕?!古袝啵r陪臣充館伴者也。靖之游太平館賦七言長律六十韻,樸隨和之,殊不相下。靖之得「溪流殘白春前雪,柳拆新黃夜半風」之句,樸擱筆曰:「不能屬和矣!」靖之對客揮毫,驚動遠裔,馬工不如枚速矣!)
維基
張寧,字靖之,號方洲,浙江海鹽縣人。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進士,授禮科給事中。明英宗奪門復(fù)辟后,曹吉祥、石亨竊政,事關(guān)禮部者,張寧均朝中裁損,英宗遂知。當時朝鮮王朝與相鄰的毛憐衛(wèi)仇殺,詔令張寧同都指揮武忠調(diào)解。升禮科都給事中。因救王徽而得罪給事中李賢,出為福建汀州府知府,有政績。以病免歸。家居三十年,言者屢薦,終不復(fù)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0—1502 【介紹】: 明山西崞縣人,字廷美。
天順八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
成化時遷兵科都給事中,奏請起用致仕尚書王竑、李秉。
又斥都御史王越,并及宮闈隱事,乃被杖文華殿。
尋擢陜西參政,進布政使。
治陜十五年,多有建樹。
弘治中巡撫湖廣、四川,召拜戶部尚書。
致仕歸。
卒。
維基
梁璟(1430年—1502年),字廷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崞縣(今屬山西省原平縣北崞陽鎮(zhèn))人。
梁璟于天順八年(1464年)中進士。
授官通政使司兵科給事中。
成化年間,梁璟經(jīng)過數(shù)次升職,任都給事中。
任內(nèi)屢次為減輕民負上疏。
京郊八府地區(qū),原本只設(shè)巡撫一人,在薊州駐軍,防御邊境,不能兼顧。
曾璟建言在順天、永平二府分設(shè)巡撫,得到采納。
不久,因與同僚韓文、王詔等奏請起復(fù)前尚書王弦、李秉,斥責都御史王越,言語涉及宮闈隱秘,結(jié)果在文華殿遭受鞭打。
九年任期屆滿,升任陜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歷任左、右布政使。
先后在陜西任職十五年,抗擊番部,多有政績。
孝宗繼位后,梁璟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
弘治二年(1489年),因當?shù)仞嚮?,請求免征兩京漕糧八十九萬余石,獲準。
孝宗登極時,本已下詔免去各地額外貢獻,而提督武當山的宦官又上供黃精、梅筍、茶芽等,勞民傷財;宦官陳喜又率領(lǐng)三十余名道士肆虐各處。
梁璟奏請免除,多被采納。
因丁憂停職,守制期滿后,弘治五年(1492年),巡撫四川。
七年(1494年),拜為南京吏部右侍郎,后升南京戶部尚書,致仕還鄉(xiāng)而卒。
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