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宗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簡介
蔣胤,字嗣昌,江陰顧山蔣巷人,與李宗時唱和,有《終慕堂稿》。
李贊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贊(1424年—?
年),字尚忠,四川重慶府合州人,民籍,治《禮記》,年三十四歲中式天順元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進士。
正月二十三日生,行一,曾祖李宗貴;祖李干,理問;父李安;母楊氏。
具慶下,妻宋氏,弟珵;環(huán)。
由州學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二百六十五名。
楊儀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儀(1483年—?
年),字仲立,號鏡山,四川潼川州射洪縣人。
丁卯四川鄉(xiāng)試第三十六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名,廷試三甲一百七名進士。
刑部觀政,授刑部主事,改兵部,歷官兵部員外郎。
嘉靖三年(1524年)大禮議期間,參與左順門哭諫,下獄廷杖。
升兵部郎中,晉貴州布政司參議,兵備畢節(jié),平定土酋叛亂。
又與都指揮李宗祐、僉事龔亨守城擊芒部苗普奴沙保等
李惟觀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惟觀(1530年—?
年),字動可,四川瀘州人,民籍,治《書經》,年三十三歲中式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二十五名進士。
三月初一日生,行三,曾祖李瓊;祖李宗盛,歲貢生;父李鏊,知縣;母劉氏。
永感下,妻何氏,兄惟喬(學正);惟端;惟肅;惟交;惟康,弟惟醇;惟熙。
由州學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十九名。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玉珂(?
~?
),臺灣府人,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中舉。
曾與臺郡拔貢生李宗寅、生員陳肇昌、陳廷瑜、趙新、王瑞、陳震曜、朱登科、吳成謨等人上呈〈義冢護衛(wèi)示禁碑記〉,建議保護臺郡南北義冢。
〖參考《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銀文叢第二一八種。
〗(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蘇大山(?
~?
),字君藻,號蓀浦,泉州人,清末廩生。
善詩,為泉州著名詩社「韜社」中堅,參與廈門「菽莊吟社」。
嫻熟地方文史掌故,亦為藏書家,曾為臺北板橋林家「汲古書屋」撰聯。
民國卅八年(1949)以后擔任福建省泉州市政協委員。
著有《紅蘭山館詩鈔》(亦名《紅蘭閣詩鈔》)、《紅蘭館游仙詩冊》,輯有《簡明詩韻》、《溫陵詩徵》、《溫陵詩錄》、《清人萬首絕句》、《晉江私乘人物列傳稿》、《九日山志》、《溫陵碎事》、《蕃市錄》、《關岳祀典(附備考)》、《清源林李宗譜擇錄》、《紅蘭館小叢書》、《紅蘭館藏書目》〖泉州市圖書館編《泉州市著述志》,1997?!健?div id="zcphu6b" class='inline' id='people_75085_0_6_comment'>
  蘇氏自撰《紅蘭山館詩鈔》八卷,囊括《桐南集》、《桐南后集》、《幔亭集》、《鐔州集》、《鷺門集》、《甲子詩卷》、《婆娑洋集》、《鹿礁集》,其中《婆娑洋集》乃蘇氏在昭和二年(1927)正月,偕沈傲樵、林小眉、林希莊兄弟同游臺灣廿日賦作,「歸后,檢行篋中尚馀若干首,不忍棄去,因復為編次,別為《婆娑洋集》,以作海天鴻山之識」,林希莊匯而錄成《毗舍耶同游草》。
編者另翻揀《菽莊主人四十壽言》、《菽莊壽菊雅集》、《菽莊夢中得句唱和集》收錄蘇氏詩作各一首。
(楊永智撰)
戢翼翚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翼(1878年—1908年),字元丞,湖北鄖陽府房縣人。
中國翻譯家、語言學家、清朝官員。
戢翼翚早年曾隨父親住在武昌,曾就讀于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
1896年舊歷三月底,他和唐寶鍔、朱光忠、胡宗瀛、呂烈煇、瞿世瑛、 馮訚模、金維新、劉麟、韓壽南、李宗澄、王作哲、趙同頡等共13人,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選拔,派往日本成為首批留日學生。
他也是湖北省最早的留學日本學生。
到日本后,他們均在亦樂書院跟隨嘉納治五郎學習。
1899年畢業(yè)后,戢翼翚進入東京專門學校學習。
1901年,曾參與唐才常召開的「國會」之戢翼翚發(fā)行《大陸月刊》,宣傳排滿。
(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第十章第三節(jié))。
戢翼翚是興中會會員。
他曾被孫文派到湖北,還參加過唐才常的自立軍起義,事敗后回到日本。
畢業(yè)回國后,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獲游學畢業(yè)進士。
1905年,他任外務部主事。
后因被指控“交通革命黨,危害朝廷”而遭革職,押解回籍,于1908年在武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