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憲宗

相關人物:共 110 位。
共 11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劉俊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人,字廷偉。
憲宗、孝宗朝供奉內廷,授錦衣都指揮。
工畫人物、山水、界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順天府昌平人。
周能子,英宗周妃弟。
兒時出游為僧,家人莫知所在。
后周妃遣宦官訪得,召入京,厚賜遣還。
憲宗為建大慈仁寺,賜莊田數百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0—1476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恒簡,號澹軒。宣德五年進士。授翰林編修,官至太常少卿兼侍讀學士。謚襄敏。有《澹軒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恒簡,莆田人。宣德庚戌賜進士第三人,累官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學士贈禮部右侍郎謚襄敏有澹軒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六
文字恒簡,莆田人。宣德庚戌第三人及第,授編修。正統(tǒng)初,進修撰。景泰中,進春坊諭德兼侍講,再進庶子。英宗復辟,改尚寶司卿,拜學士。成化初,進太常寺少卿,仍兼學士。卒贈禮部侍郎,謚襄敏。有《澹軒稿》。 (田按:澹軒詩格清遠,有翛然出塵之致。)
維基
林文(1389年—1476年),字恒簡,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宣德庚戌探花。
憲宗初,官至侍讀學士。
林文是永樂四年狀元林環(huán)的門生。
宣德元年(1426年)鄉(xiāng)試中舉。
宣德五年(1430年)登庚戌科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正統(tǒng)初年,參與編撰《宣宗實錄》,后升翰林院修撰,并在隨后兩次出任會試正考官。
景泰三年(1452年)升左春坊左諭德兼修撰。
景泰四年(1453年)修《歷代君鑒》,后升至左庶子兼侍講。
天順八年(1464年),明憲宗即位,升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讀學士,一個月后致仕歸鄉(xiāng)。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3—1457 【介紹】: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千之,初名強。永樂十九年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持廉奉法。英宗即位,遷陜西按察使。歷大理寺卿,遷右都御史,鎮(zhèn)守陜西,進左都御史。景泰改元,召學院事。官至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為人有城府,廷臣無敢干以私,然中實柔媚。議奉迎英宗還京時,厲聲言上皇未必能還;后又率先贊成景帝以己子為太子。及英宗復辟,言官誣劾文與于謙謀立外藩,按問無跡,仍同斬于市。
維基
王文(1393年—1457年),字千之,號簡齋,原名王強,直隸束鹿縣人(今河北辛集)。
永樂辛丑進士。
景泰間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謹身殿大學士。
英宗復辟后與于謙同被問斬。
王文之父王緒,原籍霍丘(今安徽省霍丘縣),入贅束鹿彭家莊(今屬河北辛集市辛集鎮(zhèn)),在村中開辦私塾,并行醫(yī)濟人。
王強為家中第三子。
永樂十九年(1421年),王強中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
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月,真定衛(wèi)軍張普祥利用白蓮教“以妖書惑眾”,自稱“七佛祖師”,派遣黨徒在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等處度人,約定“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奪諸城”,形成反朝廷騷動,事敗后被誅。
其間,王強受命審理“張普祥案”,結案后,宣德皇帝欽賜王強更名為“王文”。
英宗即位后,王文歷任陜西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兼寧夏巡撫、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土木堡之變”后,英宗被瓦剌俘虜。
英宗之弟郕王即位,是為代宗。
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務。
景泰三年(1452年),加太子太保。
不久,經高谷推薦及宦官王誠幫助,代宗詔王文入閣,任吏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執(zhí)掌文淵閣。
二品大臣入內閣,自王文始。
歷加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再進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大學士。
傳聞瓦剌要釋放英宗回京,群臣商議奉迎還朝禮儀。
王文時任都御史,厲聲道:“公等謂上皇果還耶?
也先不索土地、金帛而遽送駕來耶?
”眾人一向畏懼王文,都因驚愕而不再商議。
景泰帝有病,群臣欲復立沂王為太子。
王文認為上意不可知,僅上疏請求早立太子。
朝廷內外紛紛傳聞王文和宦官王誠計劃迎立襄王之世子為儲。
景泰八年(1457年),都御史徐有貞、武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代宗臥疾南郊,發(fā)兵擁立英宗復辟。
英宗復辟后,石亨和曹吉祥等唆使言官彈劾王文伙同于謙等人謀立外籓。
王文據理有力地辯駁道:“召親王須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馬牌,內府兵部可驗也。
”言辭激昂壯烈。
于是逮捕了車駕主事沈敬進行訊問,確實沒有動用牌、符的證據。
但仍判于謙和王文陰謀未遂,因此把王文和于謙同斬于西市。
王文的兒子都被充軍到邊疆。
王文之死,人們皆知其冤,但因其人品頗受爭議,因而不若于謙被世人所鳴冤。
成化五年(1469年)王文之子王宗彝(原名王倫),伏闕替父陳冤,憲宗皇帝予以平反,特進太保,謚毅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4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字孟勤。蕭翀子。宣德二年進士。入翰林。景泰三年,以祭酒學士,入直內閣,加太子少師,戶部尚書。英宗復位,罷官為民。成化初追復其官。镃學問該博。有《尚約居士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六
镃字孟勤,泰和人,副使翀子。(見《甲簽》)。宣德丁未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正統(tǒng)中,進侍讀、國子祭酒。景泰初,兼翰林學士,入直文淵閣,尋進戶部侍郎,再進尚書。英宗復辟,削籍歸。成化中復官。有《尚約居士集》。 田按:盂勤宣德二年丁未進士。至八年合丁未、庚戌,癸丑三科,共選二十八人為庶吉士,孟勤居首。史稱其學問博,文章爾雅。馀檢《尚約集》,五言沖淡,有韋,柳遺意。
維基
蕭镃(1393年—1464年),字孟勤,江西泰和縣人。
進士出身。
宣德二年(1427年),登進士。
宣德八年(1433年),授庶吉士。
英宗繼位后,授翰林院編修,正統(tǒng)三年(1438年),進侍讀,之后代替李時勉為國子監(jiān)祭酒。
景泰元年(1450年),以老疾辭。
后國子監(jiān)丞鮑相率六館生連章乞留,明景帝奏準。
次年,兼任翰林學士,與侍郎王一寧并入直文淵閣,進入明朝內閣。
次年,晉升為戶部右侍郎。
后加太子少師。
《寰宇通志》成后,進戶部尚書。
當時明景帝不豫,諸臣議復明憲宗入東宮。
李賢私下問起此事,蕭镃回答道:「既退,不可再也。
」明英宗發(fā)動奪門之變后,恢復帝位,蕭镃被削籍。
天順八年(1464年)去世。
成化年間,復官賜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7—1452 【介紹】: 明浙江仙居人,名唐,以字行,改字文通,號節(jié)齋。永樂十六年進士。宣宗時召試見賞,預修實錄。正統(tǒng)十三年遷禮部侍郎,景泰初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
維基
王一寧(?
—1452年),明朝官員。
永樂十六年(1418年)中進士,景泰二年(1451年)十二月庚寅,禮部左侍郎王一寧、祭酒蕭镃兼翰林學士,直文淵閣,預機務。
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晉太子少師。
景泰帝賜陳循、高谷白金百兩,江淵、王一寧、蕭镃五十兩,讓他們支持立皇子朱見濟為太子。
夏五月甲午,廢皇太子朱見深(明英宗子)為沂王,立皇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廢皇后汪氏,立太子母杭氏為皇后。
封上皇子朱見清榮王,朱見淳許王。
大赦天下。
秋七月壬寅,王一寧卒,謚號文通。
羅綺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8 【介紹】: 明河南磁州人。宣德五年進士。授御史,按直隸、福建有能名。正統(tǒng)九年參贊寧夏軍務,尋擢大理右寺丞。以劾王振黨羽謫戍遼東。景帝立,以于謙等薦復官,進右少卿,為副使赴瓦刺。英宗還,以勞擢刑部左侍郎。尋鎮(zhèn)守松潘,頗有威名。天順初召為左副都御史,忤石亨坐貶。后以議朝廷失政,為人所告,下獄,坐死。
維基
羅綺(?
—1458年),直隸磁州人,宣德庚戌進士。
官至左副都御史,貶廣東參政。
英宗復辟,羅綺因諷刺英宗寵信宦官被斬。
宣德五年(1430年)庚戌科三甲進士。
英宗即位,授監(jiān)察御史,巡按直隸、福建。
正統(tǒng)九年(1444年),參贊寧夏軍務,不久升大理寺右丞,彈劾王振黨羽任信、陳斌。
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四月,遭到二人報復,下錦衣獄,戍邊遼東。
景泰年間,經尚書于謙、金濂舉薦,恢復官職,進大理寺右少卿,出使瓦剌。
升為刑部左侍郎。
出督云南、四川軍儲,鎮(zhèn)壓當地叛亂,有政績。
天順改元,召為左副都御史,因石亨誣陷下獄,降廣東參政。
天順二年(1458年)因批評英宗寵信宦官,刻王振木像下葬示威,被仇人告發(fā),以妖言論戰(zhàn)。
籍其家,家屬戍邊,婦女沒入浣衣局。
明憲宗繼位后,赦為民,還其資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8—1463 【介紹】: 明順天府昌平人,字廷舉。
女為英宗妃,生憲宗,是為孝肅皇太后。
英宗復辟,授錦衣衛(wèi)千戶,封寧國公。

人物簡介

維基
杜寧(1404年—1473年),字宗謐,號樂泉老人,原籍江西清江,后移居浙江天臺,榜眼及第。
永樂二十一年,鄉(xiāng)試中舉。
宣德二年(1427年,登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宣德五年,參撰《宣宗實錄》,升翰林院修撰。
正統(tǒng)三年,書成,升為翰林院侍講,之后進入東閣專習制誥。
正統(tǒng)十三年,與工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講學士高谷出任會試主考官。
土木之變后,升任南京禮部右侍郎,不久改南京兵部左侍郎,在任期間廉潔奉公。
成化年間致仕歸鄉(xiāng)。
憲宗御賜墓聯(lián):“九重深眷擎天綾,三尺高封蓋世雄?!?div id="1j9u7tr" class='inline' id='people_110901_0_8_comment'>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0—1480 【介紹】: 明順德府廣宗人,字克讓。正統(tǒng)元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天順初,官右副都御史巡撫蘇松,疏浚境內諸水,大治吳淞江。成化時,官至南京戶部尚書。卒謚莊敏。
維基
崔恭(1409年—1479年),字克讓,河北廣宗人。
同進士出身。
正統(tǒng)元年(1436年)丙辰科進士,授戶部主事,出任治理延綏倉儲,有政績。
后因楊溥舉薦,擢萊州知府,在任期間整治吏治、安撫流民、減輕勞役。
萊州百姓把他與漢朝的楊震相比。
景泰年間,超拔為湖廣右布政使,在任期間平定流民暴亂,并安撫民眾。
隨后升為江西左布政使,定均徭法,酌輕重。
天順二年,遷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撫蘇、松諸府,并治理吳淞江。
當時吏部缺右侍郎,李賢、王翱均舉薦崔恭,遂召用,不久轉為左侍郎。
父憂起復。
憲宗即位后,乞致仕回鄉(xiāng),憲宗不允。
成化五年,吏部尚書李秉被罷免。
商輅欲用姚夔,彭時欲用王概,當時朝廷中紛紛傳言彭時實質是排擠李秉,彭時于是稱病不出。
翰林院侍讀尹直則稱彭時、王概是同鄉(xiāng),請求以崔恭取代李秉。
不久,崔恭母喪,服除后,任南京吏部尚書,任期內罷免諸多不稱職者。
成化十一年,致仕。
居家不事生產,惟訓子讀書。
足跡不入城市。
兩年后去世。
贈太子少保,謚莊敏。
共 11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