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戴璟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南雄州保昌人。仁宗皇祐五年進(jìn)士。嘗作《甘露寺》詩,有句云“平地風(fēng)煙橫白鳥”,蘇軾謫海南途經(jīng)南雄,為易“橫”為“飛”字,信大嘆服。
全宋詩
徐信,保昌(今廣東南雄)人。仁宗皇祐四年(一○五二)進(jìn)士。事見清康熙《保昌縣志》卷四。
全粵詩·卷二四
徐信,保昌(今南雄)人。
宋仁宗皇祐四年(一○五二)進(jìn)士。
事見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六,明戴璟修嘉靖十四年刊《廣東通志初稿》卷一二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宋卿,字恭父,博羅(今屬廣東)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jìn)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六)。三十二年,為秘書省正字。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遷秘書郎(《南宋館閣錄》卷八)。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廣西提舉(同上書卷七),因張浚薦,知肇慶府,未幾,卒于官,年四十二。(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三、一五)。今錄詩三首。
全粵詩·卷二八
張宋卿,字恭父。
博羅人。
性警敏強(qiáng)記,讀書一閱成誦。
嘗與留正講學(xué)于羅浮。
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以《春秋》魁南省,成進(jìn)士。
三十二年,授秘書省正字。
宋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遷校書郎。
為官嚴(yán)正,名重縉紳。
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出任廣西提舉。
胡銓、張浚力薦之,謂其才堪大用,知肇慶府,未幾,卒于官,年四十二。
明鄭維新嘉靖七年《惠大記》卷三、明戴璟嘉靖十四年《廣東通志》卷十二有傳。
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三
張宋卿,宋恭甫,惠州博羅(今廣東博羅)人。紹興二十七年進(jìn)士,釋褐為連州教授。紹興末為國子正,擢秘書省正字。隆興二年遷秘書郎。乾道初出為廣西提舉,終知肇慶府。見《宋會要輯稿》選舉四之三七、選舉三一之二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六,《南宋館閣錄》卷七、八,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廣州南海人,字叔安,號隨如。寧宗嘉泰二年進(jìn)士。以詿誤謫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賢之。工詩詞,尤長于詩,明白清潤,為時所推。有《隨如百詠》。
全宋詩
劉鎮(zhèn),字叔安,學(xué)者稱隨如先生,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jìn)士(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三一)。有《隨如百詠》,已佚。事見明《廣州人物傳》卷七。今錄詩七首。
全粵詩·卷二九
劉鎮(zhèn),字叔安。
南海(今廣州市)人。
宋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jìn)士。
與弟镕、鐸俱有文名。
性恬淡,士大夫皆目為賢士。
以詿誤,謫居閩之三山三十年,為詩詞益工。
真德秀帥閩時,言于朝,得自便,自號隨如,學(xué)者稱隨如先生。
嘗與崔與之交游。
詩明白清潤,為時所推。
有《隨如集》,今佚。
又有《隨如百詠》詞一卷,今存。
明戴璟嘉靖十四年《廣東通志》卷一四、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八有傳。
今存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廣州番禺人,字開先。理宗淳祐四年進(jìn)士。度宗咸淳間知平江府,蒞事廉明。擢監(jiān)察御史。論廣州置買銀場,以鹽科配,暨征榷諸弊罷之。既沒,廣人以配享崔與之、李昴英。卒年六十六。
全宋詩
郭閶,字開先,號方泉,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其父與廖瑩中之父有交好,兩家之子同筆硯(《癸辛雜識》別集上)。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jìn)士,調(diào)真陽縣尉。歷郁林教授,知高要縣,梅州僉判,知平江縣。累官監(jiān)察御史(《宋史》卷四二五《徐宗仁傳》)。卒年六十六。事見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三一,同治《平江志》卷三五。
全粵詩·卷四三
郭閶,字開先,號方泉。
番禺(今廣州市)人。
治《》,三試,皆舉首。
宋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jìn)士。
歷官真陽縣尉、郁林學(xué)官、高要知縣,有政聲。
秩滿,授梅州僉判,改知平江;尋擢監(jiān)察御史,知無不言,糾正奸邪,不避權(quán)要,其所彈擊,公論莫不快焉。
遷右正言,所言皆軍國大事,不及其私。
以勞瘁至病革,卒年六十六。
閶素清廉,幾無以殮。
帝嗟悼之,贈恤特厚。
粵人德之,以閶與崔與之、李昴英合祠。
明戴璟嘉靖十四年《廣東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八有傳。
詩一首。
全宋文·卷八○九二
郭閶,字開先,號方泉,番禺(今廣東廣州)人。淳祐四年進(jìn)士。調(diào)真陽尉,再調(diào)郁林州學(xué)教授,擢知高要縣。秩滿,授梅州僉判,改秩宰平江。咸淳中擢監(jiān)察御史,遷右正言,糾正奸邪,不避權(quán)要。年六十六卒,廣人以閶配享崔與之祠。見《癸辛雜識》別集卷上,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70—1454 【介紹】: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jiān)。選為桂林教授。嚴(yán)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yán)懲。宣德初為南京國子祭酒。正統(tǒng)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xiāng)逢黃蕭養(yǎng)起義,建鎮(zhèn)壓制御之策。博通經(jīng)史,以文學(xué)知名于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全粵詩·卷七一
陳璉(一三七〇 — 一四五四),字廷器,號琴軒。
東莞人。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〇)舉人,選授廣西桂林府學(xué)教授。
惠帝建文三年(一四〇一),秩滿遷國子監(jiān)助教。
成祖永樂元年(一四〇三),廷臣薦璉有治才,召試列優(yōu)等,擢知許州。
三年,改知滁州。
七年,擢揚州知府,仍掌滁州事。
復(fù)擢四川按察使。
宣宗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召還,改任南京通政使,掌國子監(jiān)事。
英宗正統(tǒng)元年(一四三六),調(diào)升南京禮部左侍郎。
六年,致仕。
歷仕五朝,卒年八十五。
璉官滁州時,均徭役,時征斂,禁奸戢暴,滁人感其德,并歐陽修、王禹偁而祀之,稱三賢祠。
有《琴軒集》三十卷、《歸田稿》若干卷等。
事見明羅亨信撰行狀,明戴璟修嘉靖十四年刻本《廣東通志初稿》卷一二、明黃佐《廣州人物傳》卷一四有傳。
陳璉詩,《歸田稿》已佚,《琴軒集》明刻本二種(正統(tǒng)六年初刊本、萬歷四十五年重刊本)亦已佚;今以香港學(xué)海書樓所藏(孤本)清康熙六十年萬卷堂陳氏后人重刊本為底本(簡稱康熙本),該刊本前十二卷為詩。
參校民國十八年東莞陳伯陶聚德堂刊本《琴軒集》十卷本(簡稱民國本,為康熙本之簡編本,前三卷為詩)、清溫汝能嘉慶十八年刊本《粵東詩?!?、民國張其淦民國十三年刊本《東莞詩錄》等選本。
所輯佚詩,參考《莞水叢書·琴軒集》附楊寶霖輯佚部分,校以原版,并他本輯得者,另作一卷附后。
明詩紀(jì)事·乙簽·卷五
璉字廷器,東莞人。洪武丁卯舉人,除桂林教授,遷國子助教。永樂初,知許州,改滁州。尋以揚州知府?dāng)z州事,擢四川按察使,入為南通政使,掌國子監(jiān)事,終禮部侍郎。有琴軒稿》三十卷。 《抑庵集》:陳公文詞典重,人愛之如拱璧。 梁崇善《廣東詩粹》:黃才伯云:「琴軒當(dāng)永樂初,鋪張朝廷盛德,為《平安南》、《巡狩》、《平羌》三頌,及《鐃歌鼓吹曲》十二首以獻(xiàn),文皇覽之,大加稱異,以滁州守超擢西蜀憲使。文人遇主之隆,論者以比相如奏賦,殆有過之云?!?屈大均《廣東新語》:明興,東莞有鳳臺、南園二詩社,其詩頗得源流之正。琴軒陳公嘗錄自宋、元以至國初,為《保安詩錄》。 田按:侍郎詩,詞格俱精,天然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