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中行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杭州錢塘人,號默希子。隱居天臺山,以修煉自樂。武宗征辟,力辭不就。能詩。曾注《文子》。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號默希子,錢塘(今浙江杭州)天目山人。
道士,通儒學,無意于名利。
居天臺山云蓋峰虎頭巖石室中10余年,日以修煉自樂。
武宗會昌初,詔浙東觀察使召之,乃獻詩自陳,終不赴。
后絕粒而卒,年82歲。
事跡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〇、《三洞群仙錄》卷六。
著作今存《通玄真經(jīng)注》12卷,收入《正統(tǒng)道藏》;《天臺山記》1卷,有《古逸叢書》本。
全唐詩》存詩3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吳?,字貴叔,義烏(今屬浙江)人。
天祐侄。
月泉吟社第二十三名,署名天目山人。
事見《月泉吟社詩》。
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文禮(一一六七~一二五○),號滅翁,俗姓阮,臨安(今屬浙江)天目山人,因別號天目。
年十六,依鄉(xiāng)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參名師。
歷主臨安廣壽、凈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剎,歸終于梁渚之西丘。
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
事見明崇禎《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禪師行狀》。
 釋文禮詩,據(jù)《頌古聯(lián)珠通集》、《天童寺志》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六八七九
文禮(一一六七——一二五○),字滅翁,俗姓阮氏,臨安(今浙江臨安)人,家于天目山麓,因別號天目野樵。年十六,依邑之真相寺智目得度,歷參名師。至蔣山,浙翁琰禪師留之分座。嘉定五年出世,住臨安慧云寺,遷溫州能仁寺,又主臨安凈慈、福泉、明州天童諸剎。淳祐七年卒,年八十四。見《新續(xù)高僧傳》卷一四、《釋氏疑年錄》卷九。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七
天目禪師文禮者。字滅翁。生阮氏。為臨安籍也。得度于真相寺智月沙門。得道于薦福松源岳禪師。出世于郡之廣壽。次則雁山能仁。復詔居南屏凈慈。終于天童者。蓋赴暮年之詔也。四會談禪。兩赴明詔。于其西丘福泉。乃退閒之所也。禮居雁山時。南國衣冠君子多從之游。禮杖拂蕭然。清風迫人。松下云間。泉聲石色。無尊卑目遇而已。然卒不樂。乃退居梁渚西丘。自述曰。我自南山退席回。懶將藤杖接方來。有時拄到晴坡上。簡點梅花幾樹開。方是時?;掴志邮恐祆湔?。以道學開館臺南訂。有司挽禮。再居能仁。不起。乃作偈。簡雁山耆宿曰。我拋一語墮龍湫。逗石穿云幾度秋。白發(fā)詎那看不透。月寒高掛冷猿愁。禮既休閒于梁渚。道俗相尋不絕。禮多兀坐繩床。熟視搖手而已?;蚋裢庀鄲?。禮自理瓶鐺。談笑連朝夕不厭也。節(jié)齋趙公慕禮高行。微服過訪。坐語竟日。節(jié)齋去。禮竟不問其姓名。適凈慈席虛。節(jié)齋起禮補之。不赴。節(jié)齋乃言于上。上強命之入院。禮曰。九重命下。四海同欽。山岳歡呼。禽魚起舞。且物外道人因甚也被轉(zhuǎn)。卻順是菩提。四眾稱善。未久又杖策宵遁。退居福泉。上惜之。復敕天童居禮。禮居天童。常以南山筀筍東海烏鯽話驗。方來擬對。禮輒督牙三下。識者驚焉。一時及其門者。非智過于師。不易放行。故自書曰。無韶陽來扣門。終不拶人腳折。有德山至詰問。方才吹滅紙燭??班岛耐?。相嗣續(xù)寧教。草滿法堂。苔封古屋。楊岐不得保寧白云晦堂。若非死心靈源。其馀碌碌。難為接足。禮住天童。不久又棄。歸西丘舊隱。然方賓益勝。朱晦庵嘗詣禮。禮以格外瀟灑示之?;掴謩t彬彬然有容。整冠進問。母不敬。禮驀起叉手?;掴滞苏Z人曰。碧落碑果無贗本也。楊慈湖亦問不欺之力。禮答曰。要明兔象全提句。看取升階正笏時。禮四歷住持。僅八九載。而退居之日。多其風調(diào)高古。見者神肅。然敘及法道體勢。則慷慨太息。或繼以涕。故嗣其志者。皆著大名于當時。淳祐十年冬月。忽晨起。謂眾曰。誰與我造個無縫塔。侍者曰。請師塔樣。禮微笑曰。盡力畫不出。即蛻去。年八十有四矣。阇維。頂骨牙齒不壞。舍利如燦珠。附天童應庵祖塔之左而閟焉。 贊曰。余覈公道行。垂手三十馀齡。四遷五退。如白云影內(nèi)神仙。可仰而未可攀也。再味其說法。若志公之容謾。許僧繇描摹。當時君子以公之名齊于妙喜應庵。誠不謬矣。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四
釋文禮,字滅翁,姓阮氏,臨安人也。家于天目山麓,因別號“天目”。生性聰慧,別具靈穎,家世田作。嘗在髫年,從母出桑,攜籃相隨,母戲之曰:“提筐者誰?”忽焉有省,始懷出塵之想。年十六,依邑之真相寺智月得度,參凈慈混源不契。謁佛照光于育王,問風動幡動,應對機敏,喜其俊邁,使掌書記。久之,還浙西聽一心三觀之旨,于上天竺時,擬議之間,頓忘知解,往參遂印可。尋復辭去,禮祖塔于江淮,間因至蔣山,浙翁琰留之分座。嘉定五年,張約齋居士镃請開法于臨安慧云,既而遷溫之能仁,未幾,辭歸西丘。時節(jié)齋趙公慕禮高行,微服過西丘,禮亦不問姓氏,與語終日而去,明日奏請禮住持凈慈。復移居福泉,遷住天童。禮素崇古誼,高絜簡儉,不茍笑言,其說法則風雅流麗,讀之非解人亦復神動。嘗誦《楞嚴經(jīng)》“諸可還者 ,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句下,忽作偈曰:“不汝還者復是誰?殘紅流在釣魚磯。日斜風定無人掃,燕子銜將水際飛?!倍?,上堂云:“黃鐘才起時,九數(shù)從頭數(shù)。相將幽谷鶯啼,次第雕梁燕語。田父祭勾芒,叢祠敲社鼓。農(nóng)父狎牛郎,村姑教蠶婦。光陰老盡世間人,冬至寒食一百五。”其他妙語類如此,尤邃于《》。乾淳諸儒,大闡道學,禮與之游?;尬讨熳訂栁悴痪?,禮叉手示之。楊慈湖問:“不欺之力?”答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幾人知。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階正笏時?!倍Y領(lǐng)剎五,前后八九載,馀多逍遙于梁渚西上,而群衲聚扣,與住院無異。將入寂,謂侍者曰:“誰與我造無縫塔。”或請其式,曰:“盡力畫不出?!蹦蒜幻撊ィ缐郯耸兴?,阇維收舍利無算,袝于應庵華塔之左,尤煜序其語錄,嗣法弟子橫川珙、石林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嘉善人,字云望,又字冬溪,號無參。入秀水精嚴寺為僧,嗣法于濟法舟。戒學俱高,稟性穎拔,日誦萬余言,詩偈文字下筆無礙。一時名士皆敬禮有加。有《冬溪內(nèi)外集》、《華嚴要略》。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方澤,字云望,后稱冬溪,號無參。
嘉善人。
嘉靖間住秀水精巖寺,嗣法濟法舟。
生稟異質(zhì),日誦萬言。
詩偈文章,下筆無礙。
一時如唐荊川、張王屋、方棠陵、徐子與、王敬美、彭沖溪、陸五臺輩,皆敬事之。
有《華嚴要略內(nèi)外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云望,嘉善任氏子,秀水精嚴寺僧。有《冬溪內(nèi)外集》。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三
憲仲,字文徵,海鹽人。
嘉靖庚戌進士,授工部主事。
庚戌犯京之變,條陳十劄,部曹偉其論,俾督造兵械、恊巡九門。
轉(zhuǎn)南刑部主事。
時倭擾浙中,仲貽書帥臣,言備倭三策皆大驗,卒于官。
仲廣顙高準,負氣多膂力,憤時嫉事,輒眥裂發(fā)指,勇往不顧。
著有仰崖集。
宗子相吳、明卿、徐子與、梁公實俱有贈胡文徵之金陵詩。
維基
胡憲仲(1514年—1553年),原名胡憲,字文澄,改字文徵,號仰崖,浙江海鹽縣人,海寧衛(wèi)軍籍。原名胡憲,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七十名,二甲第七十五名進士。俺答犯京師,憲仲上議十款。授南京刑部主事。倭寇擾浙中,憲仲移書浙帥,上「備倭三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14—1570 【介紹】: 明山東歷城人,字于鱗,號滄溟。
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為狂生。
嘉靖二十三年進士。
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陜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
母喪,心痛病卒。
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岳、梁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后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為魁首,操海內(nèi)文章之柄垂二十年。
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后人作。
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diào)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并無可觀。
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眾。
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
滄海遺珠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一字子鱗,號滄溟,歷城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歷陜西提學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其詩倡導摹擬復古,著有《滄溟集》《白雪樓詩集》《古今詩刪》《唐詩選》等 。
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于鱗,歷城人。嘉靖時,官按察使。有滄溟集。
維基
李攀龍(1514年—1570年),字于鱗,號滄溟,山東歷城(今濟南)人,明朝官員、文學家,「后七子」之首。李攀龍九歲喪父,家貧,自奮于學。嘉靖十九年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名亞元。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登甲辰科會試第三十九名,三甲二百十四名進士。吏部觀政,次年因病請假歸鄉(xiāng)。病愈后,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明年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歷員外郎、山西司郎中,出為順德知府,有善政。三十五年八月擢陜西提學副使,因陜西大地震,謝病歸。隆慶改元,起為浙江副使,二年五月改布政司左參政,十二月奉萬壽表入賀,道擢河南按察使,不久母親去世丁憂歸。后暴心痛而卒,年五十七。所著《白雪樓集》三十卷行于世。一生清白耿介,身后寥落。《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于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jié)詩社,史稱后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全粵詩·卷三四九
梁有譽(一五二一—一五五六),字公實,別號蘭汀。
順德人。
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舉人,二十九年(一五五〇)進士。
授刑部主事,居官三載,“決獄務平反,時稱長者”。
以嚴嵩柄國告歸,于鄉(xiāng)間筑拙清樓,以圖書、彝鼎、花木、丹青自娛。
與李攀龍、謝榛、吳維岳、王世貞、宗臣、徐中行、吳國倫共結(jié)詩社,并稱“后七子”。
嘉靖三十五年與黎民表等游羅浮山,感風寒卒,年三十六。
為諸生時曾與歐大任、黎民表、吳旦、李時行同結(jié)社南園,師事黃佐,世稱“南園后五先生”。
有《蘭汀存稿》(亦稱《比部集》)八卷存世。
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有傳。
梁有譽詩,以清康熙二十四年梁氏詒燕堂刻本《蘭汀存稿》為底本,參校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南園后五先生詩》所收梁有譽詩。
集外詩附后。
維基
梁有譽(1519年—1554年),字公實,號蘭汀,廣東廣州府順德縣乾滘(今佛山市順德區(qū)北滘鎮(zhèn)廣教村)人,祖籍江西南昌府,明朝文學家、政治人物。
正德十四年(1519年)九月十六日出生。
早年師從黃佐,與同窗好友黎民表、歐大任等人相與唱和,世稱“南園后五子”。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庚戌科進士,同榜有宗臣、徐中行、吳國倫等。
初授刑部主事,在北京時與詩人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徐中行、吳國倫共結(jié)詩社,史稱后七子。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因思親稱病歸里,閉門讀書。
即使有大吏至,亦辭不見。
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1554年11月27日),在南海時與黎民表相約游羅浮,受海風吹襲,得風寒而卒。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及,莆田人。隆慶戊辰進士,歷官云南提學僉事,謫知寧州,有《猗蘭堂槁》。
維基
方沆(1542年—1609年),字子及,號讱庵,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民籍。
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一百六十七名,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
授廣西全州知州,用循良著聲,以轉(zhuǎn)餉古田功,賜鏹。
在任四年擢南京戶部員外郎,未上,升郎中,萬歷六年(1578年)十一月被同部主事王廷卿挾私論奏,與同舍郎中方揚一起被貶,方沆謫為云南安寧提舉,回家省父后,帶著三名仆人上任,三年任滿升廣德州知州,上任不久,入為南京刑部郎中,三年考最,擢僉事,督學云南。
在任四年,以父喪歸鄉(xiāng)。
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以考察罷斥。
左遷江西寧州知州,前后領(lǐng)州,在寧州最久,極力撫綏,無邊客牢騷之態(tài)。
嘗編輯州志,新學宮,復濂溪書院及黃魯直祠、來蘇渡。
三十一年(1603年)累疏以湖廣僉事致仕歸,構(gòu)湖上亭一區(qū),吟詠其中。
方沆詩文師承邵武府知府吳國倫、汀州府知府徐中行,早年與李攀龍、汪道昆、晚年則與陳經(jīng)邦、佘翔、林堯俞、鄭元甫相唱和,理學則有方揚、焦竑、李贄、羅汝芳、王士琦、史記勛等人。
著有《猗蘭堂集》二十卷、《性學筌蹄》,父子合刻有《橋梓集》四卷。
三十六年(1608年)十二月初八卒。

人物簡介

維基
柯茂竹,字堯叟,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民籍。
受知于督學崇陽胡定、憲使天目徐中行,繇此聲藉甚。
福建鄉(xiāng)試第六十八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九十一名,登三甲第四十五名進士。
授海陽縣知縣,體弱善病,復以勤于政事,未任滿而卒。
著有柯論六卷,柯亭詩文初稿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