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莊昶

相關(guān)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9或1392—1464 【介紹】: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溫,號敬軒。少工詩賦,后從高密魏希文、海寧范汝舟治理學,即盡焚所作詩賦。永樂十九年進士。旋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正統(tǒng)間,初為山東提學僉事,以白鹿洞學規(guī)開示諸生,親為講授,人呼薛夫子。召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誣下獄,幾被殺。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順間,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wù)。尋致仕。卒謚文清。其學全本程、朱,以為自朱熹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修己教人以復性為主。有《讀書錄》、《薛文清集》。
滄海遺珠
薛瑄(1389-1464)(一說生于1392年)字德溫,號敬軒,山西河津人,永樂十九(1421)年進士,宣德中授御史,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wù)。卒謚文清。著有《河汾詩集》《敬軒文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德溫,河津人。永樂辛丑進士,除御史歷大理少卿天順初以禮部左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謚文清從祀孔廟有河汾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二
瑄字德蘊,河津人。
永樂辛丑進士,除御史。
正統(tǒng)初,出為山東提學僉事,進大理左少卿。
忤王振,下獄論死,尋免。
景泰初,起大理寺丞,進南大理卿。
英宗復辟,拜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wù),乞歸。
卒贈禮部尚書。
成化初,謚文清。
隆慶中,從祀孔廟。
有《河汾集》。
(《四庫總目》:明代醇儒,薛瑄第一,而其文章雅正、具有典型,絕不以俚詞破格。
其詩如《玩一齋》之類,亦間涉理語,而大致沖澹,吐言天拔,往往有陶、韋之風。
蓋「有德有言」,瑄足當之。
《藝苑卮言》:講學者,勁以詞藻為雕鎪之技;工文者,則以拙語為談笑之資。
若鑿枘不相入,無論也。
七言最不易工,吾姑舉諸公數(shù)聯(lián),如:「翼軫眾星朝北極,岷皤諸嶺導南絳」,「天連巫峽常多雨,江過潯陽始上潮」,此薛文清句也。
「溪聲夢醒偏隨枕,山色樓高不礙墻」,「狂搔短發(fā)孤鴻外,病臥高樓細雨中」,「千家小聚村村暝,萬里河流處處同」,「殘書漢楚燈前壘,小閣江山霧里詩」,「化石未成猶有淚,舞鸞雖在不驚塵」,此莊孔旸句也。
「竹林背水題將遍,石筍穿沙坐欲平」,「出墻老竹青千個,泛浦春鷗白一雙」,「時時竹幾眠看客,處處桃符寫似人」,「竹徑旁通沽酒市,桃花亂點釣魚船」,此陳公甫句也。
何嘗不極其致。
田按:文清古體淡遠,律體雄闊,絕句極有風韻,非一時講聲律者所能及。)
維基
薛瑄(1389年—1464年),字德溫,號敬軒,山西河津縣人(今河津市),理學家。永樂庚子解元,聯(lián)捷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薛瑄生于書香世家,祖父薛仲義“通經(jīng)術(shù),以元末不仕,教授鄉(xiāng)里”。父薛貞曾任元氏縣儒學教諭。薛瑄幼時聰穎,入私塾學習《》、《》,日記千百言。因其父改官河南鄢陵,便補當?shù)乜h學生。永樂十八年(1420年),薛瑄參加河南鄉(xiāng)試,高中第一名,次年聯(lián)捷辛丑科進士。宣德三年授官御史,宣德四年(1429年)至七年(1432年)任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出使辰州,并監(jiān)理湖廣銀場(在湘西沅州)這一肥缺,期間以查辦銀礦官員營私舞弊聞名,「在沅凡三年余,所至多惠政」。因繼母去世歸返。正統(tǒng)初年,任山東提學僉事,升大理寺左少卿。當時王振權(quán)傾朝野,薛瑄見之不拜,得罪王振,被逮捕下錦衣衛(wèi)詔獄,以貪污受賄罪名判處死刑。處斬前夕,王振一位老仆人在廚房流淚,王振問他為什么哭,仆說:“聽聞今日薛先生要處死。”王振大為震動。后經(jīng)兵部侍郎王偉等申救,得以免死。景帝嗣位,經(jīng)由給事中程信推薦,起用為大理寺丞。景泰二年,推南京大理寺卿。英宗復辟,拜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參預機要事務(wù)。因見石亨、曹吉祥亂政,上疏請求告老還鄉(xiāng)。天順八年(1464年)六月卒,年七十二。贈禮部尚書,謚文清。隆慶六年(1572年),從祀孔廟。《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士廣。天順元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成化三年偕六科諸臣諫帝省游戲宴飲之娛。在掖垣負氣敢言,聲震朝宇,帝頗厭之,而弘慷慨議論無所屈。成化間遷都給事中。得疾暴卒。
甬上耆舊詩·卷十三
字士廣。
少稟至性,每讀書至古忠臣烈士,輒抵掌自喜。
中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歷九年,進都給事中。
公在諫垣時,言論激昂,天下望其風采。
凡關(guān)時政得失,廷臣有邪正,輒直言無所避。
上每見公疏,輒曰:昨日毛弘,今日毛弘。
然終用其言。
翰林章懋、黃仲昭、莊昶以諫鰲山忤旨,廷杖謫外,公抗言:三臣出自草茅,初居史院,能不顧其身,敢言直諫,此真盛世事。
乞復三臣原官。
先是,翰林羅倫亦以論李賢起復被貶,公言之益力,謂倫不足惜,恐天下將以言為諱,遂得旨。
四人俱改官南京。
會慈懿皇太后崩,上命議祔葬禮,公首具疏曰:慈懿皇太后為先帝配,為皇上之母,慈愛兼至。
今燾終后,自應(yīng)合葬,裕陵居左,皇太后、萬歲后居右,一體祔廟,誠合天下萬世公論。
今上諭謂于圣母有礙,當在裕陵相近擇地安葬。
臣等肉顫心驚,不勝鳴咽。
皇上奉兩宮生事如一,不應(yīng)于其身后別而二之。
皇太后即不從,當再三幾諫,無陷圣母于有過之地。
且深恐天下或有竊發(fā),以正名為詞,則禍將不可言,臣等敢以死諫。
由是太后亦開悟。
上即批答曰:所言俱合朕意。
遂得祔葬如禮。
公直聲益震。
太后欲識其面,垂簾見之,宮人俱呼為毛秀才。
時有上所幸臣望一見公,數(shù)使客致意,公但答以將往,竟不與通。
前后執(zhí)諫十馀年,上方大用。
公會中疾暴卒,天下惜之。
維基
毛弘,字士廣,南直隸鄞縣人。明朝官吏、同進士出身。英宗天順元年(1457年),登進士。天順六年,授刑科給事中。憲宗成化三年,進言勸停賞筵,得到批準。慈懿太后崩,憲宗下旨另擇葬地(英宗遺愿是與慈懿太后同葬),毛弘上疏阻勸,未被接納。毛弘遂與眾官伏哭文華門,憲宗最終同意慈懿太后與英宗合葬。后三遷至都給事中,因病而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5—1508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后以親不逮養(yǎng),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明詩紀事·丙簽·卷五
仲昭名潛,以字行,莆田人。
成化丙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綸修。
坐諫鱉山煙火予杖,謫湘潭知縣,遷南大理評事,進寺副,乞休。
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尋致仕。
有《未軒集》十四卷。
(《升庵文集》:宋時御前內(nèi)宴,翰林撰致語,八節(jié)撰帖子,雖歐、蘇、曾、王、司馬、范鎮(zhèn)皆為之,蓋張而不弛,文武不能,百日之蠟,一日之澤,圣人亦不之非也。
成化中,黃編修仲昭、莊檢討昶不撰元宵詞,又上疏論列以去,以此得名。
然自是而后,內(nèi)外隔絕,每有文字,別開幸門,有文華門、仁智殿輩,每得美官,至蠹政害人,曷若仍舊之愈乎!
愚謂于麗語中寓規(guī)諫意,如六一公「玉輦經(jīng)年不游幸,上林花好莫爭開」,「君王念舊憐遺族,長使無權(quán)保厥家」,亦何不可?
田按:成化三年,憲宗將以元夕張燈,命詞臣撰詩詞進奉。
仲昭與編修章懋、檢討莊昶諫:張燈豈堯舜之道?
詩詞豈仁義之言?
乞?qū)熁鹜V埂?div id="hvrllgd" class='inline' id='people_50421_1_12_comment'>
帝以元夕張燈,祖宗故事,仲昭等妄言,并杖之闕下,左遷其官。
時修撰羅倫先以言事被黜,人稱翰林四諫。
檢程克勤《篁墩集》有《元夕觀燈應(yīng)制》詩云:「五朝故事傳來久,樂與民同上元酒。
想像先皇得眾心,尚有燈詞播入口。
」「太平喜是百載過,邊燧不驚天氣和。
古來張弛皆有道,賞心一日非為多。
」未免近于迎合上旨矣!
維基
黃仲昭(1435年—1508年),名潛,字仲昭,以字行,號未軒,福建莆田縣(今莆田市)東里(今荔城區(qū)英龍街東里巷)人,明朝官員。明宣宗宣德九年(1435年)出生,“性端謹”,“年十五、六即有志正學”。成化二年(1466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與編修章懋等上《諫<元宵煙火>詩》疏,諷朝廷耽于逸樂,謫為湘潭知縣。弘治元年(1488年),由吏部尚書推薦,弘治三年(1490)任江西提學僉事。弘治八年(1495年),辭官返鄉(xiāng)。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十一月一日,黃仲昭病逝,葬于華亭云峰。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
棨,字元節(jié),號吾匏,平湖人。
天順甲申進士,授工部主事,監(jiān)龍江稅,有廉聲。
知潮州,嚴通番之禁,寬私鹽之課。
歷延平、臨江,不改其操。
莊定山有十年清沈美南京,今日臨江沈更清之贈,因相傳曰清沈。
終貴州參政。
詩文沖澹純雅,五言古最得柴桑風致。
有頤貞集行世。
維基
沈棨(1435年—?),字元節(jié),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進士出身。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八名。天順八年(1464年)甲申科會試第四十八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三十四名。歷官廣東惠州府知府、貴州布政司參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7—1522 【介紹】: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德懋,號闇然子,晚號谷濱遺老。成化二年進士。由庶吉士授編修。以諫元夕張燈被杖,貶南京大理左評事,歷福建僉事??紳M求致仕。家居以讀書講學為事,稱“楓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正德二年引疾歸。世宗即位,進南京禮部尚書致仕。謚文懿。有《楓山語錄》、《楓山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德懋,蘭溪人。成化丙戌進士第,入翰林除編修歷南國子祭酒嘉靖初進南禮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懿有楓山集
明詩紀事·丙簽·卷五
懋字德懋,蘭溪人。成化丙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坐諫鱉山煙火,謫臨武知縣,改南大理評事,進福建僉事,致仕。起南園子祭酒,再乞休。復起南太常卿、南禮部侍郎,皆不就,即家進南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謚文懿。有《楓山集》四卷。 (劉永澄《邸中雜記》:章德懋庶吉士時,閣老劉定之為教習。一日以《玉堂蔬圃詩》試諸士,德懋結(jié)語曰:「賢哉公儀休,拔卻園中菜?!箘⒁暂p薄目之。后又試《中秋賞月賦》,德懋云:「天下之人,有罹悲愁羈患、貧窮孤寡者,見月則不樂;惟高官厚祿,身享太平之日者,見月則樂也?!箘⒂?。后章以諫煙火詞得貶斥,而劉遂不救。 《靜志居詩話》:嘗見思陵御書一幅詩云:「未央鐘動曙光生,隱隱初聞柳外鶯。風靜禦爐香篆細,日高斧坐袞衣明。螭頭陛擁黃麾仗,豹尾班聯(lián)白玉珩。最喜及時勤庶政,蒼蠅聲里聽雞鳴?!拐孥E存高上舍佑紀釲處。觀者疑為思陵御制,實《楓山集》中詩也。惟「及時」二字集本作「君王」,御筆更之,是《楓山》一集曾歸乙夜之覽矣!附識于此,以當開寶舊事。 田按:文懿以清望重一時,不欲以文藻見長。佘檢其集,有《禁中聞鶯》詩云:不隨舞袖歌《金鏤》,卻伴仙《韶》奏玉墀。長信夢回欹枕處,瑣闈吟罷倚闌時?!刮磭L不清麗可誦也。)
維基
章懋(1437年—1522年),字德懋,號闇然翁,晚號瀔濱遺老,門生稱楓山先生,浙江金華府蘭溪縣人。
成化丙戌會元、進士。
官至南京禮部侍郎。
成化二年(1466年),會試第一,登進士,改庶吉士。
次年冬授翰林院編修。
憲宗欲在元夕張燈結(jié)彩,章懋與同官黃仲昭、檢討莊昶進言禁止以為民計。
被廷杖于闕下。
其三人與以言事被黜的修撰羅倫并稱「翰林四諫」。
章懋貶官臨武知縣,未行即為給事中毛弘等救,改南京大理寺左評事。
三年后,升任福建按察使司僉事,平定寧、沙等地民變,并卓有政績。
之后求辭職,吏部尚書尹旻堅持留用,不予批準。
弘治年間,明孝宗請用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章懋父喪不赴任。
弘治十六年,除服后再辭,不準,遂上任。
正德元年乞休,五疏不允。
后復引疾懇辭,明年三月始得請。
正德五年(1510年),啟為南京太常寺卿。
次年改南京禮部右侍郎,均力辭不就。
明世宗繼位,進南京禮部尚書,致仕。
贈太子少保,謚文懿。

人物簡介

維基
王相,字樂用,江西承宣布政使司瑞州府新昌縣(今江西省宜豐縣)人,同進士出身。
成化二年(1466年),登進士,三年九月,授試南京監(jiān)察御史。
未幾以親老歸養(yǎng),林居二十馀年,與羅一峰、張東白、莊定山為友,一峰往來尤密。
弘治間膺薦,復起為福建道御史。
弘治七年,任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
弘治八年,升廣東按察司僉事,十一年十二月以考察去職,后壽終于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四川嘉定人,字公石,一字鴻漸,號頤山。弘治十八年進士。歷吏、兵二科給事中。乞假去。世宗即位,起故官。屢疏言應(yīng)防止正德時奸邪夤緣復用。歷兵科都給事中。嘉靖初,大禮議起,伏闕力爭,受廷杖除名。卒于家。萬歷初,贈太常少卿。有《頤山詩話》。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
磐字公石,嘉定州人。
弘治乙丑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
進都給事中,議大禮被杖,免官。
萬歷初,追贈太常少卿。
有《游峨集》、《頤山集》。
(《四庫總目》:《安磐頤山詩話》二卷。
其論詩以嚴羽為宗,其議莊昶「溪邊鳥共天機語,杖上梅挑太極行」句,論梅堯臣「歌欲論《長恨》,人將問少君」句,及排周紫芝論林逋梅詩,可謂公論。
磐亦能詩,故其評論古人多中竅會,蓋深知其甘苦,而后可定其是非。
天下事類如是也。
升庵集》:明嘉州楊孟載、青城王汝玉、成都袁阿潛、除遵晦、富順晏振之,近得宜賓牟君倫、長寧侯汝弼、嘉州安公石、程以道,卓然名家。
《升庵外集》:亡友安公石妙于集句,以「鱸魚正美不歸去」對「瘦馬獨吟真可哀」。
又「請君酌我一斗酒,與爾共消萬古愁」。
又「梁間燕子聞長歡,樓上花枝笑獨眠」。
「水國蓮花府,云帆楓樹林」。
又集杜句吊葉叔晦,讀者為之泣下。
其詩云:「臨江把臂難再得,便與先生成永訣。
文章曹植波浪闊,死為星辰亦可滅。
老去新詩誰與傳?
男兒性命絕可憐。
出門轉(zhuǎn)盼已陳跡,妻子山中哭向天。
中夜起坐萬感集,人生有情淚沾臆。
鳳凰麒麟安在哉?
石田茅屋荒蒼苔。
君不見空墻日色晚,悲風為我從天來。
」 《池北偶談》:安松溪,升庵先生友也。
其詩風神獨絕,而世罕知之。
靜志居詩話》:楊用修述公石論詩之旨云:「唐之名家自立機軸,譬猶群花各有豐韻,乃或剪彩以像生,或繪畫而傍影,終非真也。
」又云:「論詩如晶花木,牡丹芍藥,下逮苦棟刺桐,皆有天然一種風韻。
今之學杜者,只牡丹芍藥爾。
」其說足以解頤。)
維基
安磐 (1479年—?年),字鴻漸,又字公石,號松溪,又號頤山,四川嘉定州(今樂山縣)人。由國子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顧鼎臣榜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娶吳氏女為妻。正德三年(1508年),授任吏科給事中,改兵科給事中,有直聲,乞假歸鄉(xiāng)。嘉靖初年,起復故官,四月庚辰,升禮科右給事中。六月壬午,升工科左給事中。嘉靖三年(1524年)四月辛酉,升兵科都給事中。七月因議大禮被廷杖除名。與程啟充、彭汝實、徐文華同為嘉定人,時稱嘉定四諫。約卒于嘉靖六年,葬于嘉定城東北平羌鄉(xiāng)。楊慎撰墓志銘。萬歷初年,追贈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