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璧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僧。蘇州府長洲人。俗姓楊,字東白,別號曉庵。官家子弟。少即通釋典,兼習諸史百家言。永樂間應召與修《永樂大典》,?!洞蟛亟洝贰Yn金縷僧伽黎。時名人多與之為方外交。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東白,長洲人。住持蘇州永定寺復主松江延慶永樂中授僧綱司副都綱與修大典后偕德完懷瑾自京還吳有江行唱和詩集
大明高僧傳·卷第三 解義篇第二之三
釋善啟字東白別號曉庵。
姑蘇長洲楊氏子。
世為宦族。
甫能言即通釋典如舊熟。
父母異之。
知是法器舍入永茂院出家。
無幾薙染受具。
屏跡龍山研窮大藏。
百氏諸史無不精究。
永樂戊子出世郡之延慶寺。
明年應召纂修永樂大典并校大藏經。
賜金縷僧伽黎。
一時名人若沈民望王汝玉錢原溥輩皆為方外交。
或辯儒釋之異。
師曰。
無論圣人理同且各為其教。
又曰。
東魯垂道西竺見性皆莫先于厚本。
故吾儕雖離父母而養(yǎng)生送死率皆從厚。
與兄弟極友愛。
正統(tǒng)癸亥示寂。
塔于龍山。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善啟。
字東白。
曉庵其號。
姓楊氏。
蘇之長洲人。
楊故簪組。
累世家吳之支硎山。
值兵徙北郭。
父永年。
母陸氏。
師甫能言通佛典。
父母異之。
命入無量壽院。
禮永茂為落發(fā)師。
既長。
屏跡龍山。
窮日夜力于經史百氏不輟。
聲譽隱然起。
少師姚公廣孝。
善世洽公南洲。
皆器重之。
而典記于洽公者甚久。
永樂元年。
主蘇之永定。
六年。
主松之延慶。
逾年擢本府副都綱。
住南禪寺。
尋應召纂修永樂大典。
預校大藏經。
賜金縷袈裟一襲。
時三殿災。
詔求直言。
師上疏陳利病。
不報。
一時名人。
如沈民望。
王希范。
王汝玉。
陳嗣初。
錢溥。
趙宗文。
皆與師為方外交。
嘗遇牡丹盛開。
邀集題賞。
錢塘瞿宗吉。
雄于詞賦。
師與對壘。
常用一韻往復百首。
詞鋒益銳。
海內傳焉。
此師之緒馀也。
正統(tǒng)八年十一月八日卒。
距洪武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世壽七十五。
僧臘六十。
即示寂之歲。
弟子等奉柩。
歸葬于舊隱龍山。
遵治命也。
錢文通公溥。
銘其塔。
敘曰。
夫以交之深者知必至也。
言之夥者情必厚也。
昔宣德間。
大理卿胡公槩。
巡撫東吳。
威聲大振。
于師獨加敬禮。
時溥方冠。
欲應鄉(xiāng)舉謁公。
師忽見而喜之。
遂入白于公。
得預鄉(xiāng)舉。
然溥亦始聆論議。
察其動止。
毅然一儒者。
繇是往還[款-士+止]洽。
數(shù)日不見。
必折簡招之。
簡類歐語。
作字有帖意。
見必肅衣。
焚香啜茗。
坐語移時。
去則且談且送。
或閉戶發(fā)篋。
出古人真跡。
對閱評品。
詩文皆不務蹈襲以為奇。
至論儒釋之辯曰。
且各為其教。
又曰。
東魯垂道。
西竺見性。
皆莫先于厚本。
故雖離父母。
養(yǎng)生送死。
一務從厚。
與兄弟極友。
愛撫諸侄。
教養(yǎng)兼至。
交四方宿儒名緇必以誠。
未嘗見惰容。
然非其人。
亦未嘗與交此。
韓子謂墨名而儒行者也。
溥也荷師期待既久。
倘以馀齒。
無負于斯世。
則亦無負于所知矣。
(何氏叢說云。
錢文通。
小時即有文譽。
郡中有一僧。
名善啟。
號曉庵。
有詩名能書。
乃十大高僧之流亞也。
永樂中召至京師。
修大典。
后為僧官。
住南禪。
周文襄公為巡撫。
甚重之。
每公事稍暇。
即往南禪。
與啟公談語。
時錢文通為秀才。
亦與啟公交款。
一日學中散堂。
過謁啟公。
以藍衫置欄栒上。
繼而文襄適至。
屏當不及。
文襄問之。
啟公因稱文通之才。
文襄即請相見。
索其舊作。
觀之。
大加賞識。
遂為相知○何氏言巡撫。
是周。
錢自云是胡。
當是兩時。
胡前而周后)。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善啟,字東白,別號曉庵,長洲楊氏子。
世為宦族,甫能言,教誦彌陀如舊習。
父母異之,知是法器,舍入永茂院,無幾,薙染受具。
屏跡龍山,研窮大藏,百氏諸史,無不精究。
永樂戊子,出世延慶寺,明年應召纂脩《永樂大典》,并?!洞蟛亟洝罚n金縷僧伽黎。
一時名人若沈民望、王汝玉、錢原溥輩皆為方外交。
或辯儒釋之異,啟曰:“無論,圣人理同,且各為其教。
”又曰:“東魯垂道,西竺見性,皆莫先于厚本,故吾儕雖離父母,而養(yǎng)生送死率皆從厚,與兄弟極友愛。
”正統(tǒng)癸亥示寂,塔于龍山。
譚溥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昌邑人,字澤民。宣德八年進士,任刑部主事。升山東苑馬寺少卿,除馬政之弊,使邊用充給。累官陜西左布政使。天順間為南京戶部侍郎。
維基
譚溥(1404年—1463年),字澤民,號質堂,山東省萊州府昌邑縣人,民籍,治《易經》。
九月二十三日生,行二。
宣德七年壬子(1432年)由大名縣學生中式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七十七名。
山東昌邑海眼譚氏祖先。
年三十歲中式宣德八年癸丑科第三甲第十八名進士。
明宣宗設宴于文華殿,見其儀表莊嚴,語達理據(jù),欽點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未幾遷刑部郎中。
“廉介自飭,不少阿附,用法明允,案無停牘,自大司寇而下,率禮重之。
”正統(tǒng)四年己未(1439年),升遼東苑馬寺少卿,兼營兵備、糧餉。
任間“力懲貪腐,變革陋規(guī),鏟除馬政之弊,邊用充給”。
景泰元年庚午(1450年)以績遷江西右參政,四年癸酉(1453年)廣東右參政,七年丙子(1456年)擢陜西左布政使。
天順五年辛巳(1461年)丁父憂,奪情起復,上念其清,直徵為南京戶部侍郎。
未愈年卒于任。
槨回,行李單簍,一無贏儲。
帝賜祭葬,遣官諭祭,身后恤典,一切從厚
墓在昌邑城東文山東麓譚氏塋。
《昌邑縣志》有載。
明英宗旨曰:“惟爾秉性剛方,持道毅慎,俾居廊署,己著能聲。
累任藩垣,并揚清譽。
加卿之職,遷蒞南都。
何半載之未逾,一疾而長逝。
訃音忽至,良用悼嗟。
追念勤勞,特茲遣祭。
爾靈不昧,欽此光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人。
官錦衣千戶。
景泰初,英宗得釋將還,奉迎禮薄。
遂榮投書于大學士高谷,言奉迎禮當從厚。
谷袖其書入朝,遍示廷臣云:“武夫尚知禮,況儒臣乎!
”陳循言遂榮非分妄言,遂下獄,會赦得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