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遙沙阜是梅墟,面面澄江盡可廬。
不盡石帆奔海月,春風?網(wǎng)稻花魚。
白苧村中處士廬,梅花繞屋最扶疏。
襄陽耆舊曾偕隱,元晏先生但貯書。
早韭晚菘誰料理,悲風宿草動欷歔。
鹿門題跋華亭贊,畫像惟留孫雪居。
清意亭蕪落照疏,漫將梅堞比梅墟。
明朝郭笑山中屐,六瓣尋他臘雪如。
曹娥廟里夜傳呼,牛飲淋漓犒百觚。
祭罷蝥弧天似墨,一齊卷甲渡梁湖。
按:將軍謂張應云設(shè)伏周密,乃自紹興移營東關(guān)。正月二十四日,在曹娥廟祭旗發(fā)兵,凡攻寧波西門(即望京門)者三隊,金川土副將阿木穰帥屯兵四百人為頭敵,游擊梁有才、守備王國英等帥四川提標五百人為前鋒策應,提督段永福帥貴州提標八百人為總翼長;攻南門(即長春門)者三隊,游擊黃泰、守備魏啟明等帥甘肅提標五百人為頭敵,總兵李廷揚帥江西水師六百人為前鋒策應,提督余步云帥湖北撫標八百人為總翼長;攻鎮(zhèn)海城者三隊,游擊劉天保等帥河南鄉(xiāng)勇五百人為頭敵,參將凌長星帥陜西提標五百人為前鋒策應,副將朱貴帥固原提標五百人為翼長;攻招寶山威遠城者二隊,金川瓦寺土守備哈克里帥屯兵三百人為頭敵,都司聶廷楷帥山東、河南北勇六百人為前鋒策應。寧、鎮(zhèn)二城之間,瀕江有村曰梅墟,參將李俸舉、都司謝天貴帥山東北勇七百人屯其地,以截??夷中路,張應云等帥四川督標兵及山東北勇一千二百人屯駱駝橋,為后應;文參贊帥總兵恒裕、副將德亮帶陜甘兵二千人屯長溪嶺,為總應;將軍自帥提督陳階平、總兵尤渤等帶四川、河南兵二千人屯東關(guān)天花寺。
潮打梅墟浪跡深,乘潮樓櫓織江心。
誰牽一笮粗于臂,橫作千尋鐵鎖沈。
按:梅墟居寧波、鎮(zhèn)海二城之間,江面最狹,而夷船進犯之要道也。張應云謂此處必須從中截斷,俾??夷不能互相救應,故令舉人馮镕約計江面丈尺,兩岸打木樁,鑄一大鐵鍊鎖之,以阻截夷船來往。因鍊重樁弱,沈于江底,時迫不及再鑄,遂以竹纜代之。及寧波開仗時,果有一火輪船自鎮(zhèn)海闖潮而至,船大纜細,遇即迸斷,而??夷反因此知我岸有伏兵,駕炮來擊云。
銅膽髹皮八百門,擲來段炮滿山根。
村農(nóng)拾作田衣去,可惜駝毛有燒痕。
按:初,寧波貢生林誥獻策,謂用大炮不如用緞炮,大炮工價既費,運載尤難,緞炮則輕而易舉,又省工價,臨用時,裝藥、審準之法,亦視大炮較易。緞炮者,束緞如筒,實以銅膽,而牛筋生漆裹之者也。將軍試之,果靈便,遠可及二里許,遂發(fā)餉銀一萬六千兩,令誥監(jiān)造之,得八百門。進兵時,張應云令誥雇募鄉(xiāng)勇攜帶緞炮,堵截梅墟。蓋謂梅墟江面闊二里許,用之為尤宜也。及夷船掠江而過,誥方令然放,而夷炮已先發(fā),擊傷鄉(xiāng)勇數(shù)人,馀眾遂潰逃。時參將李俸舉、都司謝天貴帶兵甫至,反為鄉(xiāng)勇沖突,隊伍遂亂,自相撞擊,蒼黃同走。及退歸駱駝橋,點視兵勇,傷者十三人,而緞炮八百門,拋棄無一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