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華高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表自。
懷安人也。
依五祖演和尚。
最久。
未有省。
時圓悟分座接納。
師親炙焉。
悟曰。
公久于老師法席。
何須來探水。
脫有未至。
舉我品評可也。
師乃舉德山小參話。
悟高喚曰。
吾以不堪為公師。
觀公如是則有馀矣。
遂令再舉。
至今夜不答話處。
悟驀以手掩師口曰。
但恁么看。
師不勝憤。
趨出以坐具槭地曰。
那里有因緣。
只教人看一句。
于是朋輩競勉。
未幾有省。
悟私告五祖曰。
渠只得一橛。
大法未明在。
須臾鍛鍊。
必為法器。
居無何。
五祖宣言。
請自立僧。
實欲激其遠到。
師聞之。
深有所待。
一日上堂。
以目顧師曰。
莫妄想。
便下座。
師氣不平。
趨瑯琊啟公法社。
久之。
圓悟往撫存。
遂于言下大徹。
乃同歸。
五祖方命立僧。
圓悟即還蜀演既委順。
郡守以師繼席焉。
拈香云。
若為今成都昭覺勤禪師去。
我于此時。
如得其髓。
為何不為他。
不見道。
魚因水有。
子由母親。
自是。
衲子四至不可遏。
師榜侍者門曰。
東山有三句。
道得即掛搭。
衲子皆披靡。
有一僧。
攜坐具徑造丈室曰。
某甲道不得。
祇要掛搭。
師大喜。
呼維那于明窗下安排。
師奇言妙旨。
傳播諸方。
諸方尊之曰。
自老惜法嗣不昌。
僅一龍華高
而道聲亦不振。
或以圓悟于師有卵翼功。
而師掩之所致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號強齋。少從楊維楨習《春秋》。博學精審,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陽教諭。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門人私謚文懿先生。有《道學統(tǒng)系圖》、《強齋集》、《陜西圖經(jīng)》、《關中名勝集》、《昆山志》、《咸陽志》。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五
奎字孝章,一字孝伯,昆山人。
洪武初以薦除咸陽教諭。
門人私謚文懿先生。
有強齋集十卷。
(《四庫總目》:元、明之間,承先儒篤實之馀風,乘開國渾樸之初運,宋末江湖積習,門戶流波,湔除已盡,故發(fā)為文章,雖不以華美為工,而訓詞爾雅,亦頗有經(jīng)籍之光。
如殷奎等在當時不以詞翰名,而行矩言規(guī),學有根柢,要不失為儒者之言,視后來雕章繪句,乃有徑庭之別矣。
姑蘇志》:殷奎文章精審有法,尤深于性理,勤于纂述,所著有《道學統(tǒng)緒圖》、《家祭儀》,《昆山志》、《咸陽志》、《關中名勝集》,《陜西圖經(jīng)》、《婁曲叢稿》、《支離槁》、《渭城寐語》。
田按;孝章以薦試高等將授郡縣職,母老請近地,忤旨,除咸陽教諭。
其之官也,王常宗贈以序,高季迪、秦文仲、方明敏、袁子英各有贈詩。
季迪詩云:「獨抱遺經(jīng)出董帷,秋風匹騎入關遲。
用儒幸際千年會,造士欣為一縣師。
鴻雁云低秦壘角,牛羊草沒漢陵碑。
宦游兼得觀形勝,莫向尊前嘆別離。
」文仲詩云:「西上長安跋涉勞,三千里外朔風號。
地連渭水秦川近,山接終南太華高。
故國總消龍虎氣,斷碑猶打駱駝膏。
一官莫笑儒林選,曾捧瑯函覲赭袍。
」明敏詩云:「博士才名成老翁,又隨聲教向關中。
百年禮樂亦重見,萬國車書嘉會同。
泰華云開仙掌出,昆明水冷劫灰空。
他時太史瞻星地,應說奎光聚井東。
」子英詩云:「圣代崇文化,賢良起草萊。
鳳鳴陽谷日,魚躍禹門雷。
匠石無遺棄,洪纖在剪裁。
咸陽秦赤縣,博士楚宏材。
話別嗟吾老,橫經(jīng)羨子才。
渡江淮浦迥,溯潁蔡河開。
紅樹迎官肪,黃華映酒杯。
紀行應俊逸,覽古定徘徊。
遵陸由梁苑,馮虛自吹臺。
汲京城岌岌,艮岳石巍巍。
蹋月車鳴鐸,嘶風騎卷埃。
吳音傖父訝,儒服虜人猜。
應為青山住,知懸白日聵。
解鞍依近郭,縱馬龁枯荄。
風急狂狐嘯,天高鴻雁哀。
詩情秋共澹,鄉(xiāng)夢曉同催。
喜見烽煙息,愁聽驛鼓槌。
虎牢悲戰(zhàn)骨,緱嶺覓仙胎。
岳仰嵩高峙,河看砥柱栽。
山川猶鞏固,風物亦奇侅。
雞唱函關啟,龍飛太華來。
碑亭矜漢好,浴毆吊唐災。
多士爭先迓,諸生獲后陪。
獻菹芹實豆,舍菜酒崇罍。
五傳遺經(jīng)在。
三馀萬卷該。
尊王明大義。
抑伯黜渠魁。
寒榻皋比設,朝盤苜蓿堆。
樹萱思奉母,援桂念提孩。
有弟能調(diào)膳,何郵不寄梅。
五陵還突兀,八水自縈回。
選勝筇扶手,遐觀笏拄頦。
壞基留宿草,斷礎長荒苔。
異域多佳處,茲游實壯哉!
丈夫四海志,肯使寸心摧?
」孝章曾與顧阿瑛玉山雅集,《西游覽古》諸作,情韻不匱,亦是瑯瑯雅音。)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九
字百藥,萬歷中詩人,隱居不仕。
余初見甬東詩括,載百藥詩九首,風華高綺,自然可愛,為錄存八首,意中欿然,思得盡百藥詩,遍覓久之,復從友人聞惢泉所得其四言詩一卷,奇文奧義,識學兼造,當是焦延壽一流,為后來詞人所絕無者。
讀之驚賞彌日,其思得盡百藥詩文益甚,既而知百藥死久矣。
有子曰傳,字麟翼,亦能詩。
周貞靖先生束茅山中,麟翼常往來其間,佛燈魚鼓時與共之。
麟翼來則負一橐,中藏百藥遺草及所輯三百年典章。
四方文獻凡二十馀帙。
麟翼時與人誦其父詩及它所著作,欲去,即負其橐去,山中人無為錄存副本者。
今麟翼亦死矣。
求其橐中書,絕不可得。
余每屬人入山覓百藥遺草,至跪請之。
近乃知麟翼有女嫁為農(nóng)家婦,在山中,往問其家,云前四五年,尚有殘藁數(shù)本在織筐中,今澌裂盡矣,惟鈔得麟翼詩數(shù)首。
嗟夫,百藥竟巳矣。
夫以百藥之才,格義理,通古今,使盡出其一生所作。
當有可觀。
而奄然散佚。
使名氏亦并不傳。
能無惋惜。
雖然自數(shù)十年以來,斯文板蕩,海內(nèi)著述家盈篇巨策。
固有為天吳所沈,為祝融所虐,為長恩所不守,為鐵脛銅馬人所蔑。
其刀血遂巳過如列缺,棄如野燼,飄如飛廉蒼狗,無復落在人間,此正不知多少。
今百藥猶得存此一卷詩,使后世與焦贛易辭并讀。
人風仿佛,愾想其馀,斯猶百藥之幸也,且余于百藥力亦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