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30 【介紹】: 宋錢塘霍山人。高宗建炎中,金完顏宗弼攻臨安府,守臣棄城遁于赭山,琚推錢塘令朱蹕為謀主,金、祝二尉為先鋒,率勇士誘敵由西溪并天竺東來,在葛嶺挖壕設陷。敵乃從南壁攻城西,琚力戰(zhàn)而死。鄉(xiāng)人立祠祀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六三【生卒】:1072—1141 【介紹】: 宋密州安丘人,字元則。中明法科。欽宗靖康末為安陸令,敗祝進、王在所領潰兵。高宗建炎初,知德安府,四年為德安府、復州、漢陽軍鎮(zhèn)撫使,數(shù)與叛軍戰(zhàn)。金人歸河南地,改知順昌府。金兵薄城,規(guī)與劉锜巡城督戰(zhàn),屢挫敵鋒。兀朮自將鐵浮屠軍來援,規(guī)勉激諸將,軍殊死斗。斬獲無算,兀術宵遁。锜奏功,遷規(guī)樞密直學士。移知廬州兼淮西安撫,既至,以疾卒。有《攻城方略》、《德安守城錄》。
陳規(guī)(一○七二——一一四一),字元則,密州安丘(今山東安丘)人,中明法科。靖康末,金人入侵,規(guī)為安陸令,權德安府事。建炎元年,知德安府,尋除德安府、復州、漢陽軍鎮(zhèn)撫使。堅守德安七年,屢破群盜李孝義、董平、李橫等武裝,旁郡皆破,唯德安獨存。紹興三年,徙知池州、沿江安撫使。改知廬州,以疾奉祠,復起知德安府。九年,改知順昌府。十年,金兵薄城,規(guī)與劉锜協(xié)力守禦,屢挫敵鋒。兀術自將鐵浮屠軍來援,規(guī)勉激諸將,軍殊死斗,斬獲無算,兀術宵遁,是為順昌大捷。詔褒諭之,遷樞密直學士,移知廬州兼淮西安撫。既至,疾作,卒,年七十。著有《攻守方略》、《德安守城錄》(今《城守錄》一書中又有陳規(guī)《朝野僉言后序》一卷及《守城機要》一卷,疑即以上二書)。《宋史》卷三七七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78—1130 【介紹】: 金女真完顏部人,字斡里衍。代父為七水部長。從太祖起兵反遼。為萬戶守黃龍府,進都統(tǒng)。從取遼中京、西京,追襲遼天祚帝于余都谷。從完顏宗翰攻宋,取河中府。破汴京后,進攻陜西各地。為右副元帥,總陜西征伐諸軍事。太宗天會八年,從完顏宗弼與宋張浚在富平?jīng)Q戰(zhàn),得勝。不久,病死涇州。追贈金源郡王,謚壯義。
人物簡介
【生卒】:?—1139 【介紹】: 金太宗長子,本名蒲魯虎。天會十年,為國論忽魯勃極烈。熙宗即位,為尚書令,封宋國王,拜太師,領三省事。曾與熙宗爭位。執(zhí)政時,結左副元帥完顏昌,主張以河南地還宋,與右副元帥完顏宗弼意見相左。遂以謀反罪,與完顏宗雋、完顏宗英、完顏宗偉被殺。
人物簡介
【生卒】:?—1146 【介紹】: 金宗室。從完顏宗輔攻宋陜西,為左翼都統(tǒng),與完顏宗弼攻占涇原、熙河兩路。詔為世襲謀克,授元帥左都監(jiān)。從宗弼復河南,遷左副元帥。以行臺左丞相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89—1151 【介紹】: 宋延安人,字良臣,晚號清涼居士。家貧無產(chǎn)業(yè),年十八以敢勇從軍。徽宗宣和二年隨王淵鎮(zhèn)壓方臘。欽宗即位,遷武節(jié)大夫,以千卒敗李復數(shù)萬兵。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反,世忠率所部發(fā)平江,苗、劉敗遁,追擒之,送行在誅殺。授武勝昭慶軍節(jié)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鎮(zhèn)江。以八千眾阻十萬金兵渡江,與兀朮相持黃天蕩達四十八日。紹興初,鎮(zhèn)壓建安范汝為起事。四年,大破金人與劉豫之兵于大儀鎮(zhèn),時論以此舉為中興武功第一。六年,授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屢挫偽齊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與岳飛、張俊同被召入朝,任樞密使,解除兵權。世忠詆排和議,疏檜誤國。后罷為醴泉觀使,自此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事,時跨驢攜酒,縱游西湖。岳飛冤獄,世忠獨詰檜曰:“‘莫須有’,何以服天下!”孝宗時追封蘄王,謚忠武。
韓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延安(今屬陜西)人?;兆谛椭袕耐鯗Y討方臘。高宗即位,授平寇將軍,大敗金兵于黃天蕩。后為福建、江西、荊湖宣撫副使平范汝為亂。紹興四年(一一三四),擊敗金兵與劉豫入侵,授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十馀年金兵不犯楚。秦檜為樞密使,罷為醴泉觀使,自此臥閑居家,自號清涼居士。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二)。孝宗朝追封蘄王,謚忠武?!?a target='_blank'>宋史》三六四有傳。今錄詩二首。詞學圖錄
韓世忠(1089-1151) 字良臣。綏德(今屬陜西)人。著名抗金將領。秦檜迫害岳飛,舉朝無敢言者,獨韓世忠面詰秦檜誤國,為岳飛伸張。紹興和議后,閉口不言兵,杜門謝客,以家鄉(xiāng)清涼山為名,自號清涼居士。孝宗時追封蘄王,謚忠武。全宋文·卷三九七二
韓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晚號清涼居士,延安(今陜西延安)人,一說綏德(今陜西綏德)人。年十八從軍,從禦西夏,討方臘。宣和中官至嘉州防禦使。建炎初赴行在平苗、劉之亂。四年以浙西制置使守鎮(zhèn)江,獲黃天蕩大捷。紹興初平范汝為之反,四年大破金兵于大儀鎮(zhèn),時論以此為中興武功第一。歷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賜號揚武翊運功臣,加橫海、武寧、安化三鎮(zhèn)節(jié)度使,進太保,封英國公,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秦檜收三大將兵權,拜樞密使,罷為醴泉觀使,奉朝請,進封福國公。岳飛冤獄成,世忠獨面詰秦檜。改潭國公,封咸安郡王。久之,改鎮(zhèn)南、武安、寧國節(jié)度使。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進拜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朝封蘄王,謚忠武,配饗高宗廟庭。見孫覿《咸安郡王致仕贈通義郡王韓公墓志銘》(《鴻慶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忠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54 【介紹】: 金宗室,本名孛迭。完顏宗弼子。以材勇自負。熙宗時,封芮王。海陵王時,歷中京、東京留守、廣寧尹,為海陵所忌。后被誣告謀反,死獄中。
人物簡介
【生卒】:1096—1169 【介紹】: 金濟南人,字清叔。深于《易》學。北宋末進士。仕偽齊,權尚書左丞。齊稅重,拱上疏論其弊。齊廢,拱為金梁王完顏宗弼官屬,又請減稅,從之。世宗時除太常卿,致仕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98—1162 【介紹】: 宋德順軍人,字信叔。高宗建炎中為隴右都護,為夏人所畏。張浚宣撫陜西,任為涇原經(jīng)略使。紹興初赴京領宿衛(wèi)親軍,接領八字軍。十年,宋金和議成,充東京副留守,率軍至順昌,金完顏宗弼敗盟來攻,遂據(jù)城力戰(zhàn),敗敵精銳十萬人。次年,與張浚、楊沂中會師援淮西,再破敵于柘皋。以遭秦檜、張俊所忌,罷兵權,知荊南府。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率軍南下,召锜為江、淮、浙西制置使,以老病不能任事,自揚州退守鎮(zhèn)江。次年憂憤而卒。謚武穆。
劉锜(一○九八~一一六二),字信叔,德順(今寧夏隆德)人。與岳飛等并稱中興四將?;兆诖笥^間補三班借職。高宗建炎初知岷州,改知渭州。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為宣撫司統(tǒng)制。六年,充浙西淮東制置使。九年,除龍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十年,充東京副留守,以順昌戰(zhàn)功拜鼎州觀察使。尋除樞密都承旨。為秦檜所惡,出知荊南府。歷知潭州、荊州。三十一年,除鎮(zhèn)江都統(tǒng)制、京東河東招討使。病重召還,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清溪詩集》(《巽齋文集》卷八《清溪劉武忠詩集序》),已佚。事見《宋名臣言行錄》別集下卷一○,《宋史》卷三六六有傳。今錄詩七首。全宋文·卷三二二○
劉锜(一○九八——一一六二),字信叔,德順軍(今甘肅靜寧)人,瀘川軍節(jié)度使仲武子。高宗即位,以蔭授閤門宣贊舍人,差知岷州,為隴右都護。紹興中扈從赴金陵,帥合肥,戍京口,擢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充東京副留守,節(jié)制軍馬。金兵圍順昌,锜邀擊大敗,破兀術長勝軍,以功授樞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命為淮北宣撫判官。張俊中傷之,遂罷軍職,知荊南府,徙潭州,加太尉。三十一年金軍六十萬南侵,起锜為江淮浙西制置使。以病乞解兵柄,召還,提舉萬壽觀。次年閏二月卒,時六十五。锜慷慨深毅,有儒將風范,著有《清溪詩集》。見歐陽守道《巽齋文集》卷八,《南宋書》卷一七,《宋史》卷三六六本傳,《宋史新編》卷一三一,《楚紀》卷五一,《南宋制撫年表》卷上、下。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98—1157 【介紹】: 宋徐州豐縣人,字師禹。高宗建炎中,奏陳兵事,被采納,特補修武郎。假武功大夫使金,為完顏宗弼所執(zhí),一無懼色,終脫歸。紹興中,作《恢復方略》獻于朝。秦檜欲將其械送金人,因變姓名為“趙復”,逃亡入蜀。有《忠嘉集》。
宋汝為(一○九七~一一五七),字師禹,豐縣(今屬江蘇)人。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假武功大夫奉國書使金,丞相呂頤浩附書致劉豫。汝為為劉豫開陳禍福,勉以忠義,結果反為豫所拘。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亡歸,上《恢復方略》,添差通判處州。十九年,金人知汝為泄其機密,追捕不獲,后知已南歸。秦檜徇金人意,下令捕獲送金。汝為遂改姓名為趙復,潛行入青城山中,青城令楊喬為營庵于布金院之旁。二十七年卒于青城縣開先觀,年六十(《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六、一七七)。有《忠嘉集》一卷,已佚。《宋史》卷三九九有傳。全宋文·卷四一五○
宋汝為(一○九八——一一五七),字師禹,徐州豐縣(今江蘇豐縣)人。建炎三年陳兵事,高宗嘉納,特補修武郎,假武功大夫、開州刺史為使金副使。為兀術所執(zhí),威武不屈。會劉豫僭立,汝為持呂頤浩書往見之,勉以忠義,竟為劉豫所拘。紹興十三年亡歸,作《恢復方略》獻于朝,特轉通直郎。又上秦檜,請降詔親征,不報。金人知汝為泄其機密,大索不獲,而秦檜將承意而械送之。汝為遂變姓名為趙復,逃往蜀中。紹興二十七年,卒于青城縣開先觀,時年六十。有《忠嘉集》行世。見《宋史》卷三九九本傳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