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韓億

相關(guān)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陳琰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澶州臨河人,字伯玉。第進士。歷大理寺丞、太常博士。能決疑獄。由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仁宗時擢三司度支判官。諸路轉(zhuǎn)運副使,官終尚書工部郎中。
全宋文·卷三三一
陳琰,字伯玉,澶州臨河(今河南濮陽西)人。
進士及第,歷溧陽、欒城縣主簿,遷大理寺丞、監(jiān)真定府稅,知金堂、夏津二縣。
再遷太常博士。
琰判獄以直聞,天圣二年,御史知雜韓億奏為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
為三司度支判官,遷侍御史。
歷京西、河東、河北轉(zhuǎn)運副使,三司戶部、度支、鹽鐵副使。
累遷至尚書工部郎中,卒。
宋史》卷三○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韓宗彥(?~一○六○),字欽圣,其先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后徙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以蔭補將作監(jiān)簿。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溫公續(xù)詩話》)。至和元年(一○五四),為集賢校理(《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一之三三)。嘉祐三年(一○五八),為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八),以尚書兵部員外郎判三司鹽鐵勾院。五年,卒(《溫公續(xù)詩話》)。
全宋文·卷一四二六
韓宗彥(?
——一○六○),字欽圣,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長子綱之子。
蔭補將作監(jiān)主簿,慶歷二年登進士第。
累遷太常博士,召試為集賢校理,歷提點京西、京東刑獄,以尚書兵部員外郎判三司鹽鐵勾院,嘉祐五年卒。
見《溫公續(xù)詩話》,《宋史》卷三一五《韓億傳》有附傳。
韓綱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
韓億子。
官尚書水部員外郎。
仁宗慶歷中知光化軍,性苛急,不能撫循士卒,軍校邵興率眾激變,綱棄城而逃,因除名,編管英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8—1075 【介紹】: 宋相州安陽人,字稚圭,號贛叟。
仁宗天圣五年進士。
累遷右司諫,疏罷王隨、陳堯佐、韓億、石中立等四人。
益、利歲饑,為體量安撫使,緩賦調(diào)、逐貪吏、汰冗役,活饑民九十萬。
寶元間進樞密直學士、陜西四路經(jīng)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久在兵間,名重一時,天下稱韓范。
后召為樞密副使,與范仲淹、富弼同時登用。
慶歷新政敗,出知揚州,徙鄆州、定州。
嘉祐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仁宗有疾,琦力請立皇嗣。
英宗即位,拜右仆射,封魏國公。
英宗病重,又力請建儲。
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尋改判永興軍、相州等地。
卒謚忠獻。
有《安陽集》。
全宋詩
韓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進士。初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賢院、監(jiān)左藏庫,歷開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諫。寶元初西夏事起,為陜西安撫使,久在兵間,功績卓著,與范仲淹并稱“韓范”。慶歷三年(一○四三)為樞密副使,與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慶歷五年新政失敗,出知揚州,徙鄆州、成德軍、定州、并州。嘉祐元年(一○五六)為樞密使,三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為相,封魏國公。神宗立,琦堅辭相位,出判相州,建晝錦堂。不久再次經(jīng)略陜西。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復請歸相州。河北地震、黃河決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撫使。后因反對青苗法,與王安石不合,熙寧六年還判相州。八年卒,年六十八,謚忠獻。有《安陽集》五十卷。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韓忠獻公琦行狀》,《宋史》卷三一二有傳?!№n琦詩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陽張士隆河東行臺刻《安陽集》為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簡稱明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又從《吳禮部詩話》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圖錄
韓琦(1008-1075) 字稚圭。相州人。弱冠舉進士第二名。蚤有盛名,識量英偉,論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有《安陽集》,詞存五首,見《能改齋漫錄》及《青箱雜記》。
全宋文·卷八三二
韓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天圣五年擢進士甲科,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淄州。累遷起居舍人、知制誥。元昊反,歷陜西安撫使,陜西經(jīng)略安撫招討副使,秦鳳經(jīng)略安撫使、觀察使,陜西經(jīng)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同除樞密副使,時稱「韓、范」。以資政殿學士出知揚州,徙鄆、定、并、相等州。嘉祐元年除樞密使,三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封儀國公。立英宗,加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進封衛(wèi)國公,再進封魏國公。英宗崩,又被顧命立神宗。固請罷相,乃以節(jié)度使兼侍中判相州,復為陜西、河北等路安撫使,判永興軍、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后極言青苗不便,請解四路安撫,還判相州。熙寧八年六月卒,年六十八,謚忠獻。政和五年,加封魏郡王。著有《二府忠論》五卷、《諫垣存稿》三卷、《陜西奏議》五十卷、《河北奏議》三十卷、《雜奏議》三十卷、《安陽集》五十卷等。事跡詳神宗御制《兩朝顧命定策元勛碑》、佚名《韓魏王家傳》(《安陽集》附錄),《宋史》卷三一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9—1053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字仲文。
韓億子。
仁宗天圣八年進士。
歷通判鄧州、天雄軍,以宰相呂夷簡薦為集賢校理,遷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
嘗為契丹館伴使,使者欲稱北朝而去契丹號,以綜言自古未有建國而無號者,遂止。
官終刑部員外郎、知制誥。
全宋詩
韓綜(一○○九~一○五三),字仲文,開封(今屬河南)人,億子。仁宗天圣八年(一○三○)進士。歷開封府推官,遷三司戶部判官。出知滑、許、袁州。累遷刑部員外郎、知制誥?;实v五年卒,年四十五。事見《樂全集》卷三九《韓君墓志銘》?!?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全宋文·卷九三○
韓綜(一○○九——一○五三),字仲文,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次子。天圣八年第進士,通判鄧州、天雄軍??刀ǘ昙蛹t校理、同知太常禮院。慶歷中,累遷祠部員外郎、同修起居注、判度支勾院。八年,出知滑州,改許州;以失職,落職知袁州?;实v初,復為江東轉(zhuǎn)運使。還,再修起居注,累遷刑部員外郎、知制誥。五年卒,年四十五。見張方平《樂全集》卷三九《韓君墓志銘》,《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2—1088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其先真定靈壽人,字子華。
韓億子。
仁宗慶歷二年進士。
歷通判陳州、知成都、開封府等。
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言差役之弊。
領(lǐng)制置三司條例司,與王安石共事,每言安石奏事“至當可用”。
熙寧三年,參知政事。
夏人犯塞,自請行邊,為陜西、河東宣撫使,即軍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因素不習兵事,以城堡相繼陷落、慶州士卒作亂,罷知鄧州。
七年,代王安石為相,謹守新法,然事多滯留,且數(shù)與呂惠卿不合,乃密請神宗再用安石。
及安石再相,又與之有異,遂出知許州。
哲宗立,封康國公,為北京留守。
卒謚獻肅。
全宋詩
韓絳(一○一二~一○八八),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子。以父蔭補太廟齋郎,累遷大理評事。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除太子中允、通判陳州。歷戶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嘉祐中,歷知慶州、成都府、開封府。為三司使。英宗即位,遷給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權(quán)知開封府(《開封府題名記碑》)。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熙寧三年(一○七○),拜參知政事,罷知鄧州,徙許州、大名府。元豐元年(一○七八),知定州。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改鎮(zhèn)江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康國公。元祐二年(一○八七),以司空、檢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謚獻肅。事見《范忠宣公集》卷一五《司空康國韓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一五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二五
韓絳(一○一二——一○八八),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第三子。慶歷二年進士?;实v中累遷右正言。至和元年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知諫院,為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出知蔡、慶州、成都、開封府,為三司使。神宗立,拜樞密副使,同制置三司條例,助王安石變法。熙寧三年,參知政事,為陜西、河東宣撫使,尋拜相,開幕府于延安。次年,以措置乖方罷。七年復代王安石相,密請再用安石。次年罷,歷知州府。哲宗立,封康國公,為北京留守。元祐三年卒,年七十七,謚獻肅。著《治平會計錄》、《樞密院時政記》等,有文集五十卷,又內(nèi)外制集十三卷、奏議三十卷。《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韓繹,字仲連,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子。
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官秘書丞,通判軍府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提舉府學(《金石萃編》卷一三四《京兆府小學規(guī)》)。
事見《宋史》卷三一五《韓億傳》。
全宋文·卷一○四九
韓繹,字仲連,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第四子。以蔭補官,歷太常寺太祝,康定二年召試入等,賜進士出身。至和元年官秘書丞、通判京兆府、提舉府學。嘉祐六年,為湖北轉(zhuǎn)運判官。歷天平軍節(jié)度推官、知遂寧縣事,除大理寺丞,累遷職方員外郎。見王安石《臨川集》卷五○,蘇頌《蘇魏公集》卷三○《韓繹可大理寺丞制》,《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職官六五之二二,《金石萃編》卷一三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9—1097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字玉汝。
韓億子,韓維弟。
仁宗慶歷二年進士。
歷兩浙、淮南轉(zhuǎn)運使,移河北,后知秦州。
神宗熙寧七年,宋遼議界,使遼。
元豐五年,除同知樞密院事,進知院事。
哲宗立,拜尚書右仆射。
元祐元年,遭劾,罷相知潁昌府,移永興、河南,終安武軍節(jié)度使,知太原府。
所至以嚴稱,性頗暴酷,知秦州時,嘗令以鐵裹杖箠殺部屬,秦人有“寧逢乳虎,莫逢玉汝”之語。
卒謚莊敏。
全宋詩
韓縝(一○一九~一○九七),字玉汝,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子。以父蔭補將作監(jiān)主簿。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歷知合肥、錢塘縣,遷簽書南京留守判官,知洋州。英宗治平初,權(quán)三司度支判官,除兩浙轉(zhuǎn)運使,徙知河中府。神宗即位,知揚州,歷淮南、陜西轉(zhuǎn)運使。入知審官院。兄韓絳執(zhí)政,以天章閣待制知秦州,因為政暴酷落職。久之起知瀛州。熙寧七年(一○七四)除提舉在京諸司庫務(wù)、權(quán)知開封府、兼判尚書兵部。元豐中,拜同知樞密院。哲宗即位,拜尚書右仆射,被諫官所論,自請出知潁昌府。移守永興軍、河南府、太原府。元祐三年(一○八八)以太子太保致仕。紹圣四年卒,年七十九?!睹急畟麋废录矶?、《宋史》卷三一五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七
韓縝(一○一九——一○九七),字玉汝,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第六子。
慶歷二年登進士第。
嘉祐中,歷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度支判官,出為兩浙、淮南、河北、陜西等路轉(zhuǎn)運使。
熙寧中,以天章閣待制知秦州、瀛州、開封府。
奉命與遼使畫界,除樞密都承旨,加龍圖閣直學士。
元豐四年,同知樞密院事;六年,進知院事。
哲宗立,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元祐元年,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潁昌、永興、河南、太原等軍府,致仕。
紹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謚莊敏。
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字德全。
韓億曾孫。
從劉安世游,好學博雅。
神宗元豐間知秀州,徽宗政和初為于潛令,所至興利除害,事無壅滯,吏不敢欺。
嘗錄安世言談為《元城談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字叔夏。
韓億后裔。
南渡后居衡山。
高宗建炎四年賜進士出身。
嘗從學于胡安國。
累官廣西提刑、知諫院,以忤秦檜歸。
與胡寅、向子忞友善,稱三友。
有《春秋人表》。
全宋詩
韓璜,字叔夏,開封(今屬河南)人。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賜進士出身。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守右司諫。五年,為廣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六年,改提點刑獄(事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七、四三、六三、九一、九七)。
全宋文·卷三九二五
韓璜,字叔夏,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宗武子。南渡后居衡山。從胡安國講學,建炎四年賜進士出身,守監(jiān)察御史。紹興元年為右司諫,五年為廣南西路判官,六年改提點刑獄。責監(jiān)潯州商稅。累官至廣西提刑。議論多忤秦檜旨。與胡寅、向子忞善,時稱三友。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七、三八、四一、四三、四六、六三、九一、九七,《宋元學案》卷三四。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