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法相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求那跋摩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此云功德鎧。剎利種。世王罽賓國。大父呵黎跋陀。此云師子賢。父僧伽阿難。此云眾喜。皆有奇德。跋摩年十四。天姿秀發(fā)。其母嘗須野獸肉羹。使辦味。跋摩曰。有生之類。莫不惡死。以彼之所惡。充己之所嗜。豈亦仁人之用心哉。母恚曰。汝謂端有地獄報耶。佗日我替汝償。所不悔也。已而跋摩偶覆羹爛手。謂母曰。痛可柰何。母其替我乎。母笑曰。痛在汝。我安能替耶。跋摩跪曰。殺寔三涂極苦之因。身作身受。固無替理。昨者大人之言。其無乃過乎。母為止殺。終其身。 年十八。去為沙門。有相者曰。君三十當南面稱孤。今茲出家。其獲道果必矣。及期王薨。國人欲迎立之。跋摩翻然自引。游獅子國。入阇婆。阇婆王婆多伽母先夢圣者至。見跋摩從受五戒。王始不信。以母故。亦從受焉。久之乃篤信。鄰國來寇。王將禦之。因問跋摩以不戰(zhàn)而勝之術(shù)。對曰其惟慈悲乎。雖然國有患難。而豈可弗加驅(qū)馳哉。王行矣。既凱旋。王中流矢。跋摩咒水洗之而愈。王欲出家。群臣固爭不可。王曰吾有三愿。茍諸君聽之。則吾亦當聽諸君請。不然則否。其一應同奉大和尚。其二應禁殺。其三應有馀積。以賑給貧乏。于是群臣謹奉約。而率遵五戒。王躬治精舍。以延跋摩。名震諸國。元嘉元年九月。京師沙門慧觀慧聰?shù)?。表請迎至。詔交州刺史。并沙門法長道沖道俊等。航海以往至廣州。詔聽乘驛詣闕。道由始興。愛其虎市山。形類耆阇。因改山中寺額為靈鷲。留居之一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將死。說法安慰。而家人夢其在寺為眾僧講法。寺有寶月殿。跋摩于東壁戲作定光儒童布發(fā)像。極妙。夜輒有光。山故多虎。自跋摩至屏絕。禪定必累日。寺僧嘗遣沙彌侯之。見白獅子。仰躡柱而戲。彌空皆青蓮華。沙彌驚走大呼。僧爭至?;頍o所見。八年正月至建鄴。引對。勞問甚勤。曰寡人欲持齋不殺。迫以身徇萬幾。不獲所愿。法師遠來陋邦。何以見教。對曰道在身。不在事。法由己。不由人。且帝王所脩。與匹夫異。匹夫身賤名微。言令不威。儻不克己苦節(jié)。何以為用。帝王以四海為家。萬民為子。出一嘉言。則士庶皆悅。布一善政。則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不勞力。則使風雨時若。寒暑應節(jié)。百谷滋繁。桑麻郁茂。以是為持齋不殺。亦大矣。安在輟半日之飧。全一禽之命。然后為弘濟耶。帝撫幾嘆曰。俗迷遠理。僧滯近教。迷遠理者。謂至道虛曠。滯近教者。但拘名相。如法師所諭。開獎人意??膳c論天人之際矣。止祇洹寺。講法華及十地品。法席之盛。前所未見。譯菩薩善戒三十品。優(yōu)婆塞五戒法等二十六卷。足成伊葉波羅所譯雜心十卷。元嘉六年。坐夏定林。夏休還祇洹。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畢還室。弟子從至。泊然已化。壽六十五。則一日謂弟子曰。我已證二果矣。又說偈三十六行。授阿沙羅曰??梢允咎祗蒙<按送辽?。有詔建塔。譯遺偈。偈多不載。
神僧傳·卷第三
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鎧。本剎利種。累世為王治在罽賓國。年十四便機見俊達深度。仁愛汎博崇德務善。其母嘗須野肉令跋摩辦之。跋摩曰。有命之類莫不貪生。夭彼之命非仁人矣。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博曉四舍。誦經(jīng)百馀萬言。深達律品妙入禪要。時人號曰三藏法師。至年三十罽賓國王薨。絕無紹嗣。眾咸議曰。跋摩帝室之胤。又才明德重。可請令還俗以紹國位。群臣數(shù)百再三固請。跋摩不納。乃辭師違眾林棲谷飲。孤行山野遁跡人世。后至阇婆國。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夢見一道士飛舶入國。明旦果是跋摩來至。王母敬以圣禮從受五戒。母因勸王曰。宿世因緣得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趾笊蛴澜^今果。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漸染既久專精稍篤。頃之鄰兵犯境。王謂跋摩曰。外賊恃力欲見侵侮。若與斗戰(zhàn)傷殺必多。如其不拒危亡將至。今唯歸命師尊不知何計。跋摩曰。暴寇相攻宜須禦捍。但當起慈悲心勿興害念耳。王自領兵擬之。旗鼓始交賊便退散。王遇流矢傷腳。跋摩為咒水洗之。信宿平復。后為跋摩立精舍。躬自琢材傷王腳指。跋摩又為咒治之。有頃平復。時京師名德沙門慧觀慧聰?shù)冗h挹風猷思欲參稟。以元嘉元年九月。啟文帝求迎請跋摩。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觀等又遣沙門法長道沖道雋等往彼祈請。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于是復敕州郡令資發(fā)下京。路由始興經(jīng)停歲許。始興有虎市山。儀形聳峙峰嶺高絕。跋摩謂其髣髴耆阇。乃改名靈鷲。于山寺之外別立禪室。去寺數(shù)里磬音不聞。每至鳴椎。跋摩已至?;蛎坝瓴徽?。或履泥不污。時眾道俗莫不肅然增敬。寺有寶月殿。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畫作羅云像。及定光儒童布發(fā)之形。像成之后每夕放光。久之乃歇。始興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后茂之將死。跋摩躬自往視說法安慰。后家人夢見茂之在寺中與眾僧講法。此山本多虎災。自跋摩居之。晝行夜往?;驎r值虎以杖按頭抒之而去。跋摩嘗于別室坐禪。累日不出。寺僧遣沙彌往候之。見一白師子緣柱而立。亙室彌漫生青蓮花。沙彌驚恐大呼。往視師子豁無所見。未終之前預造遺文偈頌三十六行。自說因緣云。已證二果。手自封緘付弟子阿沙羅云。我終后可以此文還示天竺僧。亦可示此境僧也。既終之后即趺坐繩床。顏貌不異似若入定。道俗赴者千有馀人。并聞香氣芬烈。咸見一物狀若龍蛇。可長一匹許。起于尸側(cè)直上沖天。莫能詔者。即于南林戒壇前。依外國法阇毗之。春秋六十有五。
高僧傳·卷第三 譯經(jīng)下
求那跋摩。
此云功德鎧。
本剎利種。
累世為王治在罽賓國。
祖父呵梨跋陀。
此言師子賢。
以剛直被徙。
父僧伽阿難。
此言眾喜。
因潛隱山澤。
跋摩年十四便機見俊達深有遠度。
仁愛汎博崇德務善。
其母嘗須野肉令跋摩辦之。
跋摩啟曰。
有命之類莫不貪生。
夭彼之命非仁人矣。
母怒曰。
設令得罪吾當代汝。
跋摩他日煮油誤澆其指。
因謂母曰。
代兒忍痛。
母曰。
痛在汝身吾何能代。
跋摩曰。
眼前之苦尚不能代。
況三途耶。
母乃悔悟終身斷殺。
至年十八相公見而謂曰。
君年三十當撫臨大國南面稱尊。
若不樂世榮當獲圣果。
至年二十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博曉四含。
誦經(jīng)百馀萬言。
深達律品妙入禪要。
時號曰三藏法師。
至年三十罽賓王薨。
絕無紹嗣。
眾咸議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請令還俗以紹國位。
群臣數(shù)百再三固請。
跋摩不納。
乃辭師違眾林棲谷飲。
孤行山野遁跡人世。
后到師子國觀風弘教。
識真之眾咸謂已得初果。
儀形感物見者發(fā)心。
后至阇婆國。
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夢見一道士飛舶入國。
明旦果是跋摩來至。
王母敬以圣禮從受五戒。
母因勸王曰。
宿世因緣得為母子。
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永絕今果。
王迫以母敕。
即奉命受戒。
漸染既久專精稍篤。
頃之鄰兵犯境。
王謂跋摩曰。
外賊恃力欲見侵侮。
若與斗戰(zhàn)傷殺必多。
如其不拒危亡將至。
今唯歸命師尊不知何計。
跋摩曰。
暴??相攻宜須禦捍。
但當起慈悲心勿興害念耳。
王自領兵擬之。
旗鼓始交賊便退散。
王遇流矢傷腳。
跋摩為咒水洗之。
信宿平復。
王恭信稍殷。
乃欲出家修道。
因告群臣曰。
吾欲躬棲法門。
卿等可更擇明主。
群臣皆拜伏勸請曰。
王若舍國則子民無依。
且敵國兇強恃險相對。
如失恩覆則黔首奚處。
大王天慈寧不憫念。
敢以死請申其悃愊。
王不忍固違。
乃就群臣請三愿。
若許者當留治國。
一愿凡所王境同奉和上。
二愿盡所治內(nèi)一切斷殺。
三愿所有儲財賑給貧病。
群臣歡喜僉然敬諾。
于是一國皆從受戒。
王后為跋摩立精舍。
躬自引材傷王腳指。
跋摩又為咒治。
有頃平復。
導化之聲播于遐邇。
鄰國聞風皆遣使要請。
時京師名德沙門慧觀慧聰?shù)取?div id="2ctqzig"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557_2_98_comment'>
遠挹風猷思欲餐稟。
以元嘉元年九月。
面啟文帝。
求迎請跋摩。
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汎舶延致觀等。
又遣沙門法長道沖道俊等往彼祈請。
并致書于跋摩及阇婆王婆多加等。
必希顧臨宋境流行道教。
跋摩以圣化宜廣不憚游方。
先已隨商人竺難提舶欲向一小國。
會值便風遂至廣州。
故其遺文云。
業(yè)行風所吹遂至于宋境。
此之謂也。
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
于是復敕州郡令資發(fā)下京。
路由始興。
經(jīng)停歲許。
始興有虎市山。
儀形聳孤峰嶺高絕。
跋摩謂其髣髴耆阇。
乃改名靈鷲。
于山寺之外別立禪室。
室去寺數(shù)里磬音不聞。
每至鳴椎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濕。
時眾道俗莫不肅然增敬。
寺有寶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畫作羅云像及定光儒童布發(fā)之形。
像成之后每夕放光。
久之乃歇。
始興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后茂之將死。
跋摩躬自往視說法安慰。
后家人夢見茂之在寺中與眾僧講法。
實由跋摩化導之力也。
此山本多虎災。
自跋摩居之。
晝行夜往。
或時值虎。
以杖按頭。
弄之而去。
于是山旅水賓去來無梗。
感德歸化者十有七八焉。
跋摩嘗于別室入禪。
累日不出。
寺僧遣沙彌往候之。
見一白師子緣柱而上。
亙空彌漫生青蓮華。
沙彌驚恐大呼往逐師子。
豁無所見。
其靈異無方。
類多如此。
后文帝重敕觀等。
復更敦請。
乃汎舟下都。
以元嘉八年正月達于建鄴。
文帝引見勞問慇勤。
因又言曰。
弟子常欲持齋不殺。
迫以身殉物不獲從志。
法師既不遠萬里來化此國。
將何以教之。
跋摩曰。
夫道在心不在事。
法由己非由人。
且帝王與匹夫所修各異。
匹夫身賤名劣。
言令不威。
若不剋己苦躬。
將何為用。
帝王以四海為家。
萬民為子。
出一嘉言則士女咸悅。
布一善政則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役無勞力。
則使風雨適時寒暖應節(jié)。
百谷滋繁桑麻郁茂。
如此持齋齋亦大矣。
如此不殺德亦眾矣。
寧在闕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
然后方為弘濟耶。
帝乃撫機嘆曰。
夫俗人迷于遠理。
沙門滯于近教。
迷遠理者謂至道虛說。
滯近教者則拘戀篇章。
至如法師所言。
真謂開悟明達。
可與言天人之際矣。
乃敕住祇洹寺供給隆厚。
公王英彥莫不宗奉。
俄而于寺開講法華及十地。
法席之日軒蓋盈衢。
觀矚往還肩隨踵接。
跋摩神府自然妙辯天絕。
或時假譯人而往復懸悟。
后祇洹慧義請出菩薩善戒。
始得二十八品。
后弟子代出二品。
成三十品。
未及繕寫失序品及戒品。
故今猶有兩本。
或稱菩薩戒地。
初元嘉三年。
徐州刺史王仲德于彭城請外國伊葉波羅譯出雜心。
至擇品而緣礙遂輟。
至是更請跋摩譯出后品。
足成十三卷。
并先所出四分羯磨優(yōu)婆塞五戒略論優(yōu)婆塞二十二戒等。
凡二十六卷。
并文義詳允梵漢弗差。
時影福寺尼慧果凈音等。
共請跋摩云。
去六年有師子國八尼至京云。
宋地先未經(jīng)有尼。
那得二眾受戒。
恐戒品不全。
跋摩云。
戒法本在大僧眾發(fā)。
設不本事無妨得戒。
如愛道之緣。
諸尼又恐年月不滿。
苦欲更受。
跋摩稱云。
善哉。
茍欲增明甚助隨喜。
但西國尼年臘未登。
又十人不滿。
且令學宋語別因西域居士。
更請外國尼來足滿十數(shù)。
其年夏在定林下寺安居。
時有信者采華布席。
唯跋摩所坐華彩更鮮。
眾咸崇以圣禮。
夏竟還祇洹。
其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畢。
先起還閣。
其弟子后至。
奄然已終。
春秋六十有五。
未終之前預造遺文偈頌三十六行。
自說因緣云。
已證二果。
手自封緘付弟子阿沙羅云。
我終后可以此文還示天竺僧。
亦可示此境僧也。
既終之后即扶坐繩床。
顏貌不異似若入定。
道俗赴者千有馀人。
并聞香氣芬烈。
咸見一物狀若龍蛇。
可長一匹許。
起于尸側(cè)直上沖天莫能詺者。
即于南林戒壇前依外國法阇毗之。
四部鱗集。
香薪成??。
灌之香油以燒遺陰。
五色焰起氛氳麗空。
是時天景澄朗道俗哀嘆。
仍于其處起立白塔。
欲重受戒。
諸尼悲泣望斷不能自勝。
初跋摩至京。
文帝欲從受菩薩戒。
會虜寇侵彊未及咨稟。
奄而遷化。
以本意不遂傷恨彌深。
乃令眾僧譯出其遺文云。
前頂禮三寶  凈戒諸上座 濁世多諂曲  虛偽無誠信 愚惑不識真  懷嫉輕有德 是以諸賢圣  現(xiàn)世晦其跡 我求那跋摩  命行盡時至 所獲善功德  今當如實說 不以諂曲心  希望求名利 為勸眾懈怠  增長諸佛法 大法力如是  仁者咸諦聽 我昔曠野中  初觀于死尸 膀脹蟲爛壞  臭穢膿血流 系心緣彼處  此身性如是 常見此身相  貪蛾不畏火 如是無量種  修習死尸觀 放舍馀聞思  依止林樹間 是夜專精進  正觀常不忘 境界恒在前  猶如對明鏡 如彼我亦然  由是心寂靖 輕身極明凈  清涼心是樂 增長大歡喜  則生無著心 變成骨鎖相  白骨現(xiàn)在前 朽壞肢節(jié)離  白骨悉磨滅 無垢智熾然  調(diào)伏思法相 我時得如是  身安極柔軟 如是方便修  勝進轉(zhuǎn)增長 微塵念念滅  壞色正念法 是則身究竟  何緣起貪欲 知因諸受生  如魚貪鉤餌 彼受無量壞  念念觀磨滅 知彼所依處  從心猿猴起 業(yè)及業(yè)果報  依緣念念滅 心所知種種  是名別法 是則思慧念  次第滿足修 觀種種法相  其心轉(zhuǎn)明了 我于爾焰中  明見四念處 律行從是竟  攝心緣中住 苦如熾然劍  斯由渴愛轉(zhuǎn) 愛盡般涅槃  普見彼三界 死焰所熾然  形體極消瘦 喜息樂方便  身還漸充滿 勝妙眾生相  頂忍亦如是 是于我心起  真實正方便 漸漸略境界  寂滅樂增長 得世第一法  一念緣真諦 次第法忍生  是謂無漏道 妄想及諸境  名字悉遠離 境界真諦義  除惱獲清涼 成就三昧果  離垢清涼緣 不涌亦不沒  凈慧如明月 湛然正安住  純一寂滅 非我所宣說  唯佛能證知 那波阿毗曇  說五因緣果 實義知修行  名者莫能見 諸論各異端  修行理無二 偏執(zhí)有是非  達者無違諍 修行眾妙  今我不宣說 懼人起妄想  誑惑諸世間 于彼修利  我已說少分 若彼明智者  善知此緣起 摩羅婆國界  始得初圣果 阿蘭若山寺  道跡修遠離 后于師子國  村名劫波利 進修得二果  是名斯陀含 從是多留難  障修離欲道 見我修遠離  知是處空閑 咸生希有心  利養(yǎng)競來集 我見如火毒  心生大厭離 避亂浮于海  阇婆及林邑 業(yè)行風所飄  隨緣之宋境 于是諸國中  隨力興佛法 無問所應問  諦實真實觀 今此身滅盡  寂若燈火滅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此云功德鎧。本剎利種。累世為王。治在罽賓國。跋摩年十四。機見俊達。深有遠度。仁愛務善。其母嘗須野肉。令跋摩辦之。跋摩啟曰。有命之類。莫不貪生。夭彼之命。非仁人矣。母怒曰。設令得罪。吾當代汝。跋摩他口煮油。誤澆其指。因謂母曰。代兒忍痛。母曰。痛在汝身。吾何能代。跋摩曰。眼前之苦。尚不能代。況三途耶。母乃悔悟。終身斷殺。至年十八。相工見而謂曰。君年三十。當撫臨大國。南面稱尊。若不樂世榮。當獲圣果。至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博曉四含。誦經(jīng)百馀萬言。深達律品。妙入禪要。時人號曰。三藏法師。至年三十。罽賓國王薨。絕無紹嗣。眾咸議曰。跋摩帝室之胤。又才明德重。可請令還俗。以紹國位。群臣數(shù)百。再三固請。跋摩不納。乃辭師違眾。林棲谷飲。孤行山野。遁跡人世。后到師子國。觀風弘教見者發(fā)心。后至阇婆國。至前一日。阇婆王母。夜夢見一道士。飛舶入國。明旦果跋摩至。王母敬以圣禮從受五戒。母因勸王曰。宿世因緣得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趾笊颉S澜^今果。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頃之鄰兵犯境。王謂跋摩曰。外賊恃力。欲見侵侮。若與斗戰(zhàn)。傷殺必多。如其不拒。危亡將至。今唯歸命師尊。不知何計。跋摩曰。暴寇相攻。宜須禦捍。但當起慈悲心。勿興害念耳。王自領兵擬之。旗鼓始交。賊便退散王遇流矢傷腳。跋摩為咒水洗之。信宿平復。王恭信稍殷。乃欲出家修道。因告群臣曰。吾欲躬棲法門。卿等可便擇明主。群臣皆拜伏勸請曰。王若舍國。則子民無依。且敵國兇強。恃崄相對。大王天慈。寧不憫命。敢以死請。王不忍固違。乃就群臣請三愿。若許者當留治國。一愿凡所王境。同奉和尚。二愿盡所治內(nèi)。一切斷殺。三愿所有儲財。賑給貧病。群臣歡喜敬諾。于是一國皆從受戒。王后為跋摩立精舍。躬自琢材。傷王腳指。跋摩又為咒治。有頃平復。道化之聲。播于遐邇。鄰國聞風。皆遣使要請。時京師名德。慧觀慧聰?shù)?。遠挹風猷。以元嘉元年九月。面啟文帝。求迎跋摩。帝即賜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觀等又遣沙門法長道沖道俊等。往彼祈請。并致書于跋摩。及阇婆王。希臨宋境。流行道教。跋摩以圣化宜廣。不憚游方。路由始興。經(jīng)停歲許。始興有虎市山。儀形聳峙。峰嶺高絕。跋摩謂髣髴耆阇。乃改名靈鷲。于山寺之外。別立禪室。去寺數(shù)里。磬音不聞。每至鳴椎。跋摩已至?;蛎坝瓴徽础;蚵哪嗖晃邸r眾道俗。莫不肅然增敬寺有寶月殿。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畫作羅云像。及定光儒童布發(fā)之形。像成之后。每夕放光。此山本多虎災。自跋摩居之。晝行夜往?;驎r值虎。以杖按頭抒之而去。于是山旅水賓。去來無梗。文帝重敕觀等復更敦請。乃汎舟下都。以元嘉八年正月。達于建業(yè)。文帝引見。勞問慇勤。因言曰。弟子常欲持齋不殺。不獲從志。法師既不遠萬里。來化此國。將何以教之。跋摩曰。夫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且帝王與匹夫。所修各異。匹夫身賤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苦躬。將何為用。帝王以四海為家。萬民為子。出一嘉言。則士女咸悅。布一善政。則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無勞力。使風雨適時。寒煖應節(jié)。百谷滋繁。桑麻郁茂。如此持齋亦大矣。不殺亦眾矣。寧在闕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方為弘濟耶。帝乃撫幾嘆曰。夫俗人迷于遠理。沙門滯于近教。迷遠理者。謂至道虛說。滯近教者。則拘戀篇章。至如法師所言。真開悟明達。可與言天人之際矣。乃敕住祇洹寺。供給隆厚。王公英彥。莫不宗奉。俄而于寺開講法華。及十地。法席之日。軒蓋盈衢。觀矚往還。肩隨踵接。其年九月二十八日。食未畢。奄然已終。春秋六十有五。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南齊
妙智。
本姓曹。
河內(nèi)人也。
稟性柔明陶心大化。
執(zhí)持禁范如護明珠。
心勤忍辱與物無忤。
雖有毀惱必以和顏。
下帷窮年終日無悶。
精達法相。
物共宗之。
禪堂初建。
齊武皇帝敕請妙智講勝鬘凈名開題。
及講帝數(shù)親臨。
詔問無方。
智連環(huán)剖析初無遺滯。
帝屢稱善。
四眾雅服。
齊竟陵文宣王疆界鐘山集葬名德。
年六十四。
建武二年卒葬于定林寺。
南齊侍中瑯琊王倫妻江氏為著石贊文序立于墓左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6 【介紹】: 即菩提達摩?;蜃鬟_磨。高僧。南朝梁時南天竺國王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師從般若多羅尊者,為西土禪宗二十八世傳人。梁武帝大通元年泛海至廣州。普通中迎至金陵與談佛理。談不契合,乃渡江入魏傳布佛教。居嵩山少林寺面壁參禪九年,人莫測其玄妙。傳《楞伽經(jīng)》及其心法于慧可,于是禪宗得流傳中國。世稱中土禪宗初祖。
全后魏文·卷六十
菩提達磨姓剎帝利,天竺王子。梁大通元年(即普通八年)。來至東土,與梁武語,機緣不契,度江來歸,止嵩山少林寺,明年終(大通二年即孝莊建義元年)。梁武帝追慕為碑,昭明為祭文,是為初祖。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三 傳宗科
南天竺香至國王之季子也。剎帝利種。資性開朗。神慧無方。志存大乘本名菩提多羅。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游化其國。受王供養(yǎng)。以神通力。知其密跡。使與二兄月凈多羅功德多羅。辨所施珠。而磨才智無礙。二兄不能屈。尊者因謂之曰。汝于諸法。已得通量。夫達磨者。通大之義也。宜名達磨。以承統(tǒng)寄。磨恭稟教義。服勤左右。垂四十年。迨尊者順世。遂躬行闡導。破伏六宗。然觀震旦。有大乘氣象。故附舶東來。閱三寒暑。達于南海。時梁大通元年也。廣州既備禮迎接。即驛奏武帝。帝詔至。慰勞勤渥。問曰。朕自御極以來。造寺寫經(jīng)度僧。有何功德。答曰。人天小果耳。上曰。何謂大乘功德。答曰。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上曰。如何是圣諦第一義。答曰。廓然無圣。上曰。對朕者誰。答曰不識。上終無所領悟。乃北抵魏。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危坐。終日嘿然。人競以壁觀婆羅門稱之。時則孝明帝武泰元年也。帝欽磨道德。三詔不起。就賜摩衲袈裟。金缽銀水瓶。以致供養(yǎng)。 俄有沙門惠可道副道育尼總持者。從其誨勵九年。乃命之曰。時至矣。汝等宜各言其所得乎。副曰。如我所見。不執(zhí)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磨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磨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磨曰。汝得吾骨。慧可禮拜后。依位而立。磨曰。汝得吾髓。于是顧謂慧可曰昔如來。以王法眼藏。付迦葉大士。展轉(zhuǎn)囑累。以至于吾。我今付汝。汝當護持。拜授袈裟。以表信。聽吾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jié)果自然成。又曰吾觀震旦。惟楞伽經(jīng)??梢杂⌒摹H甑纫思用?。乃往禹門千圣寺。端坐示滅。即太和十九年丙辰歲。十月五日也。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之定林寺。塔其上焉。后三歲。奉使宋云自西域回。遇磨蔥嶺手??只履。翩然獨邁。問之曰。西天去云歸以聞。詔啟。壙視之。僅只履而已。唐代宗朝追謚圓覺禪師。塔曰空觀。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菩提達摩。
南天竺婆羅門種。
神慧疏朗。
聞皆曉悟。
志存大乘冥心虛寂。
通微徹數(shù)定學高之。
悲此邊隅以法相導。
初達宋境南越。
末又北度至魏。
隨其所止誨以禪教。
于時合國盛弘講授。
乍聞定法多生譏謗。
有道育慧可。
此二沙門。
年雖在后而銳志高遠。
初逢法將知道有歸。
尋親事之經(jīng)四五載。
給供咨接。
感其精誠誨以真法。
如是安心謂壁觀也。
如是發(fā)行謂四法也。
如是順物教護譏嫌。
如是方便教令不著。
然則入道多途。
要唯二種。
謂理行也。
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客塵障故。
令舍偽歸真。
疑住壁觀。
無自無他凡圣等一。
堅住不移不隨他教。
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理入也。
行入四行萬行同攝。
初報怨行者。
修道苦至當念往劫。
舍本逐末多起愛憎。
今雖無犯是我宿作。
甘心受之都無怨對。
經(jīng)云。
逢苦不憂。
識達故也。
此心生時與道無違。
體怨進道故也。
二隨緣行者。
眾生無我苦樂隨緣。
縱得榮譽等事。
宿因所構(gòu)今方得之。
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違順風靜冥順于法也。
三名無所求行。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
名之為求。
道士悟真理與俗反。
安心無為形隨運轉(zhuǎn)。
三界皆苦誰而得安。
經(jīng)曰。
有求皆苦。
無求乃樂也。
四名稱法行。
即性凈之理也。
摩以此法開化魏土。
識真之士從奉歸悟。
錄其言誥卷流于世。
自言年一百五十馀歲。
游化為務不測于終。
神僧傳·卷第四
菩提達磨。南天竺婆羅門種。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虛寂。通微徹數(shù)定學高之。梁武帝普通初至廣州。刺史表聞。武帝遣使詔迎至金陵。帝親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舍經(jīng)度僧不可勝數(shù)。有何功德。師曰。并無功德。帝曰。何以并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師曰。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問。如何是圣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圣。帝曰。對朕者誰。師曰。不識。帝不省玄旨。師知機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蘆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趨魏境。尋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葬熊耳山。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師于蔥嶺。見手攜只履翩翩獨逝。云問何去。曰西天去。又謂云曰。汝主已厭世。云聞之茫然別師。東邁暨復命明帝已登遐矣。迨孝莊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起壙。惟空棺一只革履存焉。
僧范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6—555 【介紹】: 北齊僧。平鄉(xiāng)人,俗姓李。通儒書,旁及天文筮術(shù)。二十九歲聞講《涅槃經(jīng)》開悟。出家后,博通諸經(jīng)。講經(jīng)時有神異,僧俗歸之如市。卒于鄴都東大覺寺。有《華嚴經(jīng)疏記》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相州平鄉(xiāng)李氏也。
幼習群書。
至二十三。
備通七曜九章。
天文地理。
卜筮之學。
游從者眾。
抵掌解頤。
相與為樂。
而年盛貌都。
思附法門。
燒一指節(jié)以自誓。
伉儷之義。
情欲之念。
未嘗少動其心。
二十九時聞講涅槃。
神開理會。
遂師事僧始于鄴下。
而出家焉。
初宗涅槃。
俄入林慮山。
稟禪訣。
未幾。
從洛下獻公。
聽法華華嚴。
后徙轍光公逮行化齊魏。
弘物尤多。
旋趾鄴都。
聲譽斯重。
故使崔覲注易。
咨而取長。
宗景造歷。
求而舍短。
大儒徐遵明季寶頂?shù)取?div id="kiqh3yg" class='inline' id='people_9476_1_33_comment'>
愿受菩薩戒。
皂白歸之如市。
講華嚴十地地持維摩勝鬘。
各有疏記。
復變疏引經(jīng)。
制為論。
以是涅槃大品等。
并稱論焉。
獨地持名述。
然言行相輔。
禛祥屢降。
嘗于顯義寺。
為膠州刺史杜弼。
講華嚴。
至六地忽有一雁飛下。
自浮圖東。
順行入堂。
正對高座。
伏地若聽。
席散還順塔西而出。
爾乃鴹逝。
又夏講。
雀伏座之西南。
終于九旬。
又在濟州有鸮來聽。
訖席便去。
其感異類如此。
方闡華嚴。
僧或罵曰。
是伽斗竟何所解。
夜覺有物捶其僧。
死復蘇。
偶過他寺。
值布薩日。
意欲聞戒。
寺僧升座將豎義。
且曰。
布薩僧常事耳。
豎論法相。
不亦可乎。
忽見神人雄特。
問座上僧曰。
今日何日。
答曰。
布薩日。
神即搭之。
拽于座下。
委頓垂死。
次問第一座。
搭拽如之。
由是自勵不敢說欲。
乃至疾重。
輿而就僧。
將終之日。
延像入房。
下床跪地。
惟悔宿觸而已。
日正午。
卒于鄴東大覺寺。
春秋八十。
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
續(xù)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篇四
釋僧范。
姓李氏。
平鄉(xiāng)人也。
幼游學群書。
年二十三備通流略。
至于七曜九章天竺咒術(shù)。
咨無再悟。
徒侶方千指掌解頤誇矜折角。
時人語曰。
相州李洪范。
解徹深義。
鄴下張賓生領悟無遺。
斯言誠有旨矣。
兼以年華色美都無伉儷之心。
思附法門燒指而修供養(yǎng)。
年二十九棲遲下邑聞講涅槃。
輒試一聽開悟神府。
理思兼通。
乃知佛經(jīng)之秘極也。
遂投鄴城僧始而出家焉。
初學涅槃經(jīng)頓盡其致。
又棲心林慮靜其浮情。
復向洛下從獻公聽法華華嚴。
宗匠前修是非衢術(shù)。
后徙轍光師而受道焉。
耽味慮宗歲紀遷貿(mào)。
既窮筌相學志無雜。
乃出游開化利安齊魏。
每法筵一舉聽眾千馀。
逮旋趾鄴都可謂當時明匠。
遂使崔覲注易咨之取長。
宋景造歷求而舍短。
大儒徐遵明李寶頂?shù)取?div id="cv2m7xo" class='inline' id='people_9476_2_32_comment'>
一對信于言前。
授以菩薩戒法。
五眾歸之如市。
講華嚴十地地持維摩勝鬘各有疏記。
復變疏引經(jīng)制成為論。
故涅槃大品等并稱論焉。
地持一部獨名述也。
然屬詞繁壯不偶世情。
亦是一家之作。
故可觀采。
而言行相輔祥徵屢降。
嘗有膠州刺史杜弼。
于鄴顯義寺請范冬講。
至華嚴六地忽有一雁飛下。
從浮圖東順行入堂。
正對高座伏地聽法。
講散徐出還順塔西爾乃翔游。
又于此寺夏講。
雀來在座西南伏聽終于九旬。
又曾處濟州。
亦有一鸮飛來入聽訖講便去。
斯諸祥感眾矣。
自非道洽冥符。
何能致此。
嘗講花嚴。
輒有一僧加毀云。
是乃伽斗。
竟何所解。
當夜有神加打。
死而復蘇。
其見聞者皆深敬異。
嘗宿他寺意欲聞戒。
有僧升座將欲豎義。
乃曰。
豎論法相深會圣言。
何勞布薩。
僧常聞耳。
忽見一神形高丈馀貌甚雄峻。
來到座前問豎義者。
今是何日。
答曰。
是布薩日。
神即以手拓之曳于座下。
委頓垂死。
次問上座。
拓曳同前。
由是自勵。
至終僧事私緣竟無說欲。
乃至疾重舁而就僧。
將終之日延像入房。
下床跪地惟悔宿觸而已。
時當正午遺誡而卒于鄴東大覺寺。
時春秋八十。
即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
初范背儒入釋崇信日增。
寂想空門不緣世務。
口無流略之語。
身絕非法之游。
隨得財賄即施門人。
衣食有無未曾宣述。
安忍善惡喜怒不形。
洗穢奉禁終始如一。
而留意華嚴。
為來報之業(yè)。
夜禮千佛為一世常資。
末歲年事既隆。
身力不濟。
猶依六時叩頭枕上。
自有英悟之量。
罕能繼者。
而感通靈異。
則事全難準云。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李。平鄉(xiāng)人。幼學群書。年二十三。備通疏略。至于七曜九章天文筮術(shù)。咨無再悟。時人語曰相州李洪范。解徹深義。鄴下張賓生。領悟無遺。兼以年華色美。都無伉儷之心。思附法門。燒指而修供養(yǎng)。年二十九。棲遲下邑。聞講涅槃。一聽開悟。遂投鄴城僧出家焉。復向洛下。從獻公聽法華華嚴。后從轍光師受道。耽味虛宗。出游開化。利安齊魏。每法筵一舉。聽眾千馀。逮旋趾鄴都。遂使崔覲注易。咨之取長。宗景造歷。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李寶頂?shù)?。一見信于言前。受以菩薩戒法。五眾歸之如市。講華嚴十地地持維摩勝鬘。各有疏記。復變疏引經(jīng)。制成為論。故涅槃大品等。并稱論焉。地持十部獨名述也。然屬詞繁壯。不偶世情。言行相輔。祥徵屢降。常有膠州刺史杜弼。于鄴顯義寺。請范冬講。至華嚴六地。忽有一雁飛下。從浮圖東。順行入堂。正對高座。伏地聽法。講散徐出。還順塔西翔逝。又于此寺夏講。雀來在坐。西南伏聽。終于九旬。又曾處濟州。亦有一鳥飛來入聽。訖講便去。諸祥感眾。道洽冥符。
釋僧實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釋僧實。
俗姓程氏。
咸陽靈武人也。
幼懷雅亮。
清卓不倫。
嘗與諸僮共游狡戲。
或摘葉獻香。
或聚砂成塔。
鄉(xiāng)閭敬焉。
知將能信奉之漸也。
親眷愛結(jié)不許出家。
喻以極言久而方遂。
年二十六乃得剃落。
有道原法師。
擅名魏代。
實乃歸焉。
隨見孝文便蒙降禮。
大和末從原至洛。
因遇勒那三藏。
授以禪法。
每處皇宮咨問禪秘。
那奇之曰。
自道流東夏。
味靜乃斯人乎。
于是尋師問道備經(jīng)循涉。
雖三學通覽。
偏以九次調(diào)心。
故得定水清澄禪林榮蔚。
性少人事退跡為功。
所以高蓋駟馬未曾流目。
清流林竹顧便忘返。
加又口繞黑子欹若升形。
目有重瞳光明外射。
腋懷鳳卵七處俱平。
奇相超倫有聲京洛。
兼又道契生知化通關壤。
聽業(yè)未廣而無問不明。
能勤整四儀靜修三法。
可憲章于風俗。
足師表于天人。
周太祖文皇。
以魏大統(tǒng)中下詔曰。
師目麗重瞳偏同虞舜。
背隆傴僂分似周公。
德宇純懿軌量難模。
可昭玄三藏。
言為世寶篤志任持。
故有法相之宜興。
俗務之宜廢。
發(fā)談奏議事無不行。
至保定年。
太祖又曰。
師才深德大。
宜庇道俗以隆禮典。
乃躬致祈請為國三藏。
實當仁不讓默而受之。
是使棟梁斯在儀形攸寄。
周氏有國重仰玄風。
禮異前朝受于歸戒。
逮太祖平梁荊后。
益州大德五十馀人。
各懷經(jīng)部送像至京。
以真諦妙宗條以問實。
既而慧心潛運南北疏通。
即為披決洞出情外。
并神而服之。
于是陶化京華久而逾盛。
忽一旦告僧曰。
急備香火修理法事。
誦觀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
當爾之時。
楊都講堂正論法集。
數(shù)百道俗充滿其中。
聞西北異香及空中妓樂。
合堂驚出同共聞聽。
堂欻摧壞大眾無損。
奏聞梁主。
乃移以問周。
果知實祐。
大送珍寶賜遺續(xù)。
而實但取三衣什物而已。
馀隨散之。
由爾名振三國事參至圣。
以保定三年七月十八日。
卒于大追遠寺。
春秋八十有八。
朝野驚嗟人天變色。
帝哀慟泣之。
有敕圖寫形像。
仍置大福田寺。
即以其日窆于東郊門外滕公酈食綦。
塳南。
碑石尚存。
弟子曇相等。
傳燈不窮彌隆華實。
以業(yè)有從。
爰于墓所立寺。
還名福田。
用崇冥福。
并建碑于寺野二所。
大中興寺釋道安。
及義城公庾信制文。
今在苑內(nèi)。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程。咸陽靈武人。幼懷雅亮。清卓不偷。嘗與諸僮共戲?;蛘~獻香?;蚓凵俺伤V獮樾欧钪疂u。親眷愛結(jié)。年二十六。乃得剃落。有道原法師。擅名魏代。實往歸焉。隨見孝文。便蒙降禮。大和末。從原至洛。因遇勒那三藏。授以禪法。每處皇宮。咨問禪秘。于是尋師問道。備經(jīng)循涉。雖三學通覽。偏以九次雕心。故得定水清澄。禪林榮蔚。兼又道契生知?;P壤。勤整四儀。靜修三法。周太祖文皇。以魏大統(tǒng)中。下詔曰。師目麗重瞳。偏同虞舜。背隆傴僂。分似周公。德宇純懿。軌量難模??烧研?。言為世寶。至保定年。太祖又曰。師才深德大。宜庇道俗。以隆禮典。乃躬致祈請。為國三藏。實受之。益州大德。五十馀人。各懷經(jīng)部。送像至京。以真諦妙宗。條以問實。既而慧心潛運。南北疏通。即為披決。洞出情外。并神而服之。于是陶化京華。久而逾盛。忽一旦告僧曰。急備香火。修理法事。誦觀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當爾之時。揚都講堂。正論法席。數(shù)百道俗。充滿其中。聞西北異香。及空中妓樂。合堂驚出。同共聞聽。堂歘摧壞。大眾無損。奏聞梁主。乃移以問周。果如實祐。大送珍寶。錫遺相續(xù)。而實但取三衣什物而已。馀隨散之。由爾名振二國。事參至圣。以保定三年七月十八日。卒于大追遠寺。春秋八十有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99—569 【介紹】: 即拘那羅陀。
南朝陳時僧。
西天竺優(yōu)禪尼國人。
以通三藏知名,特精世親法相唯識之學。
歷游諸國。
梁武帝太清二年至建康,帝深加敬禮,將事傳譯。
會侯景亂起,潛行南歸,隨方傳譯不輟。
法相唯識之學乃傳中國。
后入南海卒。
譯有《攝大乘論》、《唯識論》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華言親依?;蛟撇_末陀。華言真諦。西天竺優(yōu)禪尼國人。梁武皇帝盛昌三寶大同中直后張汜等。送扶南貢使返國。且使請求名德三藏。彼國乃以諦應詔。而并赍至大乘論諸雜華經(jīng)等。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達南海。大清二年八月。屆京師。帝頂禮于寶云殿。即欲傳翻。屬寇羯憑陵弗果諦亦漫游東土。檀越富春。令陸元哲。招延。與沙門寶瓊等二十馀人。翻十七地論。昉五卷。太寶三年。侯景徵還供養(yǎng)。元帝啟祚。止金陵正觀寺偕愿禪師等二十馀人。翻金光明經(jīng)。后隨方傳譯。靡寧厥止。心欲汎舶往楞伽脩國。道俗結(jié)誓留之。遂停南越。重覈所翻。文帝天嘉四年。楊都建元寺沙門僧宗法準僧忍律師等。欽渴新聞。遠承芳問。諦感其意。乃為翻攝大乘等論。旋至梁安。將返西國。而業(yè)風飄舶。還廣州。刺史穆公頠。延住制旨寺。與沙門慧愷等。翻廣義法門經(jīng)及唯識論等。穆公薨。世子紇為檀越。仍事傳譯。然其神思通幽。非世所測。嘗居絕島。紇往候之。波濤??涌。未即渡。諦望見。因敷坐具水上。跏坐。絕流達岸。而坐具略不沾。濕或折荷葉乘之。不少傾側(cè)。 至光太二年六月。入南海北山。將捐身命?;蹛鹇勚]z講奔赴。刺史稽顙請留。群眾遮挽。三日乃已。因是迎致王園寺。議還建鄴。會有忌者。沮于上。乃止。大建元年。正月十一日。遘疾遷化。年七十有一。所譯經(jīng)論。僧宗法準等。奉還匡山。 諦雖廣出眾經(jīng)。偏宗攝論。故隨處翻傳。親流疏解。后疏則僧宗所釋也。宗愷則窮括教源。詮題義旨。每面揚闡。情理無伏。 諦一日喟然長嘆。而謂愷曰。君等實副參傳。而遇非其時。則奈何。愷泣數(shù)行下。因跪啟曰。法被中國。群生垢重。致是擾攘。必何時而可定耶。諦指西北。且曰。此方有大大國。非久當盛弘吾教。但恨君等不及睹耳。嗚呼其亦有待于今日乎。 諦自梁武之末。陳宣之初。二十三載。所出經(jīng)傳記。六十四部。合二百七十八卷。 于時有中天竺優(yōu)禪尼國王子月婆那首華言高空。以魏元象中。于鄴城司徒公孫騰第。出僧伽吒經(jīng)三部七卷。沙門僧昉筆受。屬齊受禪。南抵金陵。大同間。譯大乘頂王經(jīng)一部。梁武詔那??偙O(jiān)外國諸使。大清二年。遇于闐沙門求那跋陀。華言德賢。赍勝天王般若梵本至。那從祈請得之。適丁侯景之亂。未暇翻傳。陳天嘉乙酉歲。始譯于江州興業(yè)寺沙門智昕筆受。
續(xù)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jīng)篇初
拘那羅陀。陳言親依?;蛟撇_末陀。譯云真諦。并梵文之名字也。本西天竺優(yōu)禪尼國人焉。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厝懷。藝術(shù)異能偏素諳練。雖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遠涉艱關無憚夷險。歷游諸國。隨機利見。梁武皇帝。德加四域盛唱三寶。大同中。敕直后張泛等。送扶南獻使返國。仍請名德三藏大乘諸論雜華經(jīng)等。真諦遠聞行化儀軌圣賢。搜選名匠惠益民品。彼國乃屈真諦并赍經(jīng)論。恭膺帝旨。既素蓄在心渙然聞命。以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達于南海。沿路所經(jīng)。乃停兩載。以太清二年閏八月。始屆京邑。武皇面申頂禮。于寶云殿竭誠供養(yǎng)。諦欲傳翻經(jīng)教不羨秦時。更出新文有逾齊日。屬道銷梁季寇羯憑陵。法為時崩不果宣述。乃步入東土。又往富春令陸元哲。創(chuàng)奉問津?qū)⑹聜髯g。招延英秀沙門寶瓊等二十馀人。翻十七地論。適得五卷。而國難未靜。側(cè)附通傳。至天保三年。為侯景請。還在臺供養(yǎng)。于斯時也。兵饑相接。法幾頹焉。會元帝啟祚承圣清夷。乃止于金陵正觀寺。與愿禪師等二十馀人。翻金光明經(jīng)。三年二月。還返豫章。又往新吳始興。后隋蕭太保。度嶺至于南康。并隨方翻譯。棲遑靡托。逮陳武永定二年七月。還返豫章。又止臨川晉安諸郡。真諦雖傳經(jīng)論。道缺情離本意不申。更觀機壤。遂欲汎舶往楞伽修國。道俗虔請結(jié)誓留之。不免物議遂停南越。便與前梁舊齒。重覆所翻。其有文旨乖競者。皆镕冶成范始末倫通。至文帝天嘉四年。揚都建元寺沙門僧宗法準僧忍律師等。并建業(yè)標領。欽聞新教。故使遠浮江表親承勞問。諦欣其來意。乃為翻攝大乘等論。首尾兩載覆疏宗旨。而飄寓投委無心寧寄。又汎小舶至梁安郡。更裝大舶欲返西國。學徒追逐相續(xù)留連。太守王方奢。述眾元情重申邀請。諦又且修人事。權(quán)止海隅。伺旅束裝未思安堵。至三年九月。發(fā)自梁安汎舶西引。業(yè)風賦命飄還廣州。十二月中上南海岸。刺史歐陽穆公頠。延住制旨寺。請翻新文。諦顧此業(yè)緣。西還無措乃對沙門慧愷等。翻廣義法門經(jīng)及唯識論等。后穆公薨沒。世子紇重為檀越。開傳經(jīng)論。時又許焉。而神思幽通量非情測。嘗居別所四絕水洲。紇往造之。嶺峻濤涌未敢淩犯。諦乃鋪舒坐具。在于水上加坐其內(nèi)如乘舟焉。浮波達岸。既登接對而坐具不濕。依常敷置。有時或以荷葉。拓水乘之而度。如斯神異其例甚眾。至光太二年六月。諦厭世浮雜情弊形骸。未若佩理資神早生勝壤。遂入南海北山將捐身命。時智愷正講俱舍。聞告馳往。道俗奔赴相繼山川。刺史又遣使人。伺衛(wèi)防遏。躬自稽顙致留三日。方紆本情。因爾迎還止于王園寺。時宗愷諸僧。欲延還建業(yè)。會楊輦碩望。恐奪時榮乃奏曰。嶺表所譯眾部。多明無塵唯識。言乖治術(shù)有蔽國風。不隸諸華可流荒服。帝然之。故南海新文有藏陳世。以太建元年遘疾。少時遺訣。嚴正勖示因果。書傳累紙。其文付弟子智休。至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時年七十有一。明日于潮亭焚身起塔。十三日僧宗法準等。各赍經(jīng)論還返匡山。自諦來東夏。雖廣出眾經(jīng)。偏宗攝論。故討尋教旨者。通覽所譯。則彼此相發(fā)綺繢輔顯。故隨處翻傳親注疏解。依心勝相。后疏并是僧宗所陳。躬對本師重為釋旨。增減或異大義無虧。宗公別著行狀。廣行于世。且諦之梁時逢喪亂。感竭運終道津靜濟。流離弘化隨方卷行。至于部帙或分譯人時別。今總歷二代共通數(shù)之。故始梁武之末。至陳宣即位。凡二十三載。所出經(jīng)論記傳。六十四部。合二百七十八卷。微附華飾盛顯隋唐。見曹毗別歷及唐貞觀內(nèi)典錄。馀有未譯梵本書并多羅樹葉。凡有二百四十甲。若依陳紙翻之。則列二萬馀卷。今見譯訖。止是數(shù)甲之文。并在廣州制旨王園兩寺。是知法寶弘博。定在中天。識量玼瑣。誠歸東夏。何以明之。見譯藏經(jīng)減三千卷。生便棄擲習學全希。用此量情情可知矣。初諦傳度攝論。宗愷歸心。窮括教源銓題義旨。游心既久懷敞相承。諦又面對闡揚情理無伏。一日氣屬嚴冬。衣服單疏。忍噤通霄門人側(cè)席。愷等終夜靜立奉侍。咨詢言久情諠有時眠寐。愷密以衣被覆之。諦潛覺知。便曳之于地。其節(jié)儉知足如此。愷如先奉侍。逾久逾親。諦以他日便喟然憤氣沖口者三。愷問其故。答曰。君等款誠正法實副參傳。但恨弘法非時。有阻來意耳。愷聞之如噎。良久聲淚俱發(fā)。跪而啟曰。大法絕塵遠通赤縣。群生無感可遂埋耶。諦以手指西北曰。此方有大國。非近非遠。吾等沒后當盛弘之。但不睹其興。以為太息耳。即驗往隔。今統(tǒng)敷揚有宗。傳者以為神用不同。妄生異執(zhí)。惟識不識其識不無慨然。時有中天竺優(yōu)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陳言高空。游化東魏。生知俊朗體悟幽微。專學佛經(jīng)尤精義理。洞曉音韻兼善方言。譯僧伽吒經(jīng)等三部七卷。以魏元象年中。于鄴城司徒公孫騰第出。沙門僧昉筆受。屬齊受魏禪。蕃客任情。那請還鄉(xiāng)。事流博觀。承金陵弘法道聲遠肅。以梁武大同年辭齊南度。既達彼國仍被留住。因譯大乘頂王經(jīng)一部。有敕令那總監(jiān)外國往還使命。至太清二年。忽遇于闐僧求那跋陀。陳言德賢。赍勝天王般若梵本。那因期請乞愿弘通。嘉其雅操豁然授與。那得保持用為希遇。屬侯景作亂。未暇翻傳。攜負東西諷持供養(yǎng)。至陳天嘉乙酉之歲。始于江州興業(yè)寺譯之。沙門智昕筆受陳文。凡六十日。覆疏陶練勘閱俱了。江州刺史黃法??為檀越。僧正釋惠恭等監(jiān)掌。具經(jīng)后序。那后不知所終。時又有扶南國僧須菩提。陳言善吉。于揚都城內(nèi)至敬寺。為陳主譯大乘寶云經(jīng)八卷。與梁世曼陀羅所出七卷者同。少有差耳。并見隋代三寶錄。

人物簡介

全后周文·卷二十三
道安俗姓姚,馮翊胡城人,周武敕住中興寺,建德三年,普滅佛道,削跡潛遁,搜訪得之,位以朝列,不就。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姓姚氏。馮翊胡城人。早附法門。學無常師。然虛恬靜泊。禪侶推服。后隱于太白山。究研竺典。披尋魯誥。進具之后。尤尚涅槃等經(jīng)。大智度等論。住大陟岵寺。常以二部談海無替。善文藻。故名卿達士。日盈席。時周始平齊。中外禔福。安道為物宗。每以佛法之尊自任。武帝于安有故。頗敬事之?;蜻^安則席地而坐。安居高座。自若也。侍衛(wèi)皆側(cè)目。嘗進中食。帝舉箸曰。弟子聞。俗人而僧食于律法宜有罪。師其以罪累我乎。安曰教有權(quán)實。律有開遮。王賊惡人。并道供給。貧道據(jù)法以擬。非徒然也。帝曰審如是。誠非佛意。且賊與惡人。豈復王之同類哉。即命徹去。 詔徙住大中興寺。別加殊禮。帝南郊文物之備。踰于前朝。道俗聚觀。塞衢術(shù)。安獨不出。詔以天子鹵簿之盛。必欲安一見。以詫其榮。安曰陛下方以誠敬事天。不宜使貧道。墮于流俗也。帝聞而嘆善久之。 安之同學慧俊者。京兆三原之朱氏子也。平生于書不甚習讀。而富于憶持。雖鴻材碩學。莫之抗。其論辨縱橫。電掣泉涌。一日安講涅槃??×钫略O問往還。迄暮竟不消文。明日又問搆難精拔。如是三日。僅成一義。及卒。安哭之慟曰。獲與斯人俱。且三十年。其助我者。何可勝數(shù)。今已矣。天或者其亦棄我歟。 天和四年三月十五日。帝御正殿。詔集儒釋道士。文武百官。二千馀人。較量三教優(yōu)劣。以議廢立。是月三十日。復集如前。終莫敢有抗上旨者。四月初。詔天下道俗。皆得極言三教優(yōu)劣。又詔司隸大夫甄鸞。詳定佛道二教。鸞乃上笑道論三卷。合三十六條。用笑三洞之名。經(jīng)稱三十六部之失。文極該贍。事多抑揚。五月十日。帝以鸞論傷蠹焚之殿廷。安傷誠見之昏。憫物情之蔽。乃作二教論一卷。凡十二篇。文具別集。帝攬之。廢教之議中寢。建德三年五月十七日。詔佛道二教。并行罷黜。安由是削跡消聲。深遁林澤。詔在處搜訪。既至。尉賚優(yōu)渥。欲寵以祿位。固辭久之卒。 初安之居中興也。迎母以養(yǎng)。每且上食。而后上講。甘旨之奉。必手自治。雖析薪汲水。亦不以役仆隸也謂其人曰。仲尼有言。徒以養(yǎng)而不以敬。至于犬馬能之。此豈孝之至者哉。先佛之擔父棺。亦可以為后世法矣。 作遺誡九章以訓門。人語繁不錄 弟子慧影寶貴。皆趾美敷導。 影著傷學存廢厭脩等三論。貴于開皇末。合三家金光明。為一本八卷。復請崛多三藏。譯銀主陀羅尼。及囑累品。沙門彥琮。覆梵本。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護法上
釋道安。
俗姓姚。
憑翊胡城人也。
識悟玄理早附法門。
性無常師聞道而至。
兼以恬虛靜泊凝心勝境。
謙肅為用動止施度。
凡厥禪侶莫不推服。
后隱于太白山。
棲遁林泉擁志經(jīng)論。
思拔深定慧業(yè)斯舉。
旁觀子史粗涉大綱。
而神氣高朗挾操清遠。
進具已后。
崇尚涅槃。
以為遺訣之教。
博通智論。
用資弘道之基。
故周世渭濱盛揚二部。
更互談誨無替四時。
住大陟岵寺。
常以弘法為任。
京師士子咸附清塵。
安內(nèi)外既明特善文藻。
動言命筆并會才華。
而風韻疏通。
雅調(diào)翔簡。
執(zhí)禮居尊仁被朝貴。
故榮達儒宰。
知名道士。
日來請論咸發(fā)信心。
故得義流天下草偃從之。
周武廓清天步中外禔福。
頻御彫輦躬禮安焉。
安道為物宗。
坐鎮(zhèn)崇敬。
令帝席地而止。
安則如常敷化。
高談正法詞無涉世。
公卿側(cè)目觀者榮慶。
時及中食安命供設。
帝將舉箸曰。
弟子聞。
俗人不合僧食。
法師如何以罪累人。
安曰。
佛教權(quán)實律制開遮王賊惡臣并通供給。
貧道據(jù)法相擬。
理非徒爾。
帝曰。
審如來言非佛意也。
但恐損道眾耳。
又與賊臣同席。
誠無預焉。
即敕將去。
更論馀法。
曾不以介意。
斯即季代之高量也。
后敕住大中興寺。
別加殊禮。
帝往南郊。
文物大備。
敕諸道俗同睹通衢。
敕別及安。
令觀天子鹵簿儀具。
安答曰。
陛下為民故出。
貧道為法不出。
帝聞彈指嘆善久之。
安鑒悟絕倫德風遠扇。
立形平準守道自遵。
皆此類也。
與同學慧俊知名周壤。
俊姓朱氏。
京兆三原人。
生不學書。
而耳餐取悟一聞不忘藏諸胸臆。
流略儒釋談如泉涌。
攻擊關責鋒鍔叢萃。
曾于一日安公正講涅槃。
俊命章設問。
遂往還迄暮。
竟不消文。
明旦又問。
講難精拔。
安雖隨言即遣。
而聽者謂無繼難。
俊終援引文理徵并相詶。
遂連三日止論一義。
后兩舍其致方事解文。
故使驚唱前修預聞高揖。
俊后歷尋華土。
縱學名師。
凡所沾耳。
皆義通旨得。
安與同室三十馀年。
言晤飛玄誠逾目擊。
因疾而卒。
安撫尸慟哭曰。
宣尼有言。
信不虛矣。
至天和四年歲在己丑三月十五日。
敕召有德眾僧名儒道士文武百官二千馀人于正殿。
帝升御座。
親量三教優(yōu)劣廢立。
眾議紛紜。
各隨情見較其大抵。
無與抗者。
至其月二十日。
又依前集。
眾論乖咎是非滋生。
并莫簡帝心。
索然而退。
至四月初。
敕又廣召道俗。
令極言陳理。
又敕司隸大夫甄鸞。
詳佛道二教。
定其先后淺深同異。
鸞乃上笑道論三卷。
合三十六條。
用笑三洞之名。
及笑經(jīng)稱三十六部。
文極詳據(jù)事多揚激。
至五月十日。
帝又大集群臣。
詳鸞上論以為傷蠹道士。
即于殿庭焚之。
道安慨時俗之混并。
悼史藉之沈網(wǎng)。
乃作二教論取擬武帝。
詳三教之極。
文成一卷篇分十二。
初歸宗顯本篇。
有客問曰。
仆聞。
風流傾墜。
六經(jīng)所以緝修。
誇尚滋彰。
二篇所以述作。
故優(yōu)柔弘潤于物必濟曰儒。
用之不匱于物必通曰道。
斯皆孔老之神功。
可得而詳矣。
近覽釋教文博義豐。
觀其汲引。
則恂恂善誘。
要其旨趣。
則亹亹茲始良。
然三教雖殊勸善一途。
教跡誠異理會則同。
至如老嗟身患孔嘆逝川。
固欲后外以致存生感往以知物化。
何異釋典之厭身無常之說哉。
但拘滯之流未馳高觀。
不能齊天地于一指。
均是非于一氣。
致令談論之際每有不同。
此所謂匿摩尼于胎?。
掩大明于重夜。
傷莫二之淳風。
塞洞一之玄旨。
祈之彌劫奚可值哉。
主人答曰。
子之窮辯未盡理也。
夫萬化本于生生。
三才兆于始始。
然則無生無始。
物之性也。
有化有生。
人之聚也。
聚雖一體。
而形神兩異。
散雖質(zhì)別。
而心數(shù)弗亡。
故救形之教。
教稱為外。
濟神之教。
教稱為內(nèi)。
是以智論有內(nèi)外兩經(jīng)。
仁王辯內(nèi)外兩論。
大等明內(nèi)外兩律。
百論言內(nèi)外二道。
若通論內(nèi)外。
則該彼華夷。
若局命此方。
則可云儒釋。
釋教為內(nèi)儒教為外。
備彰圣典非為誕謬。
詳覽載藉尋討源流。
教惟有二寧得有三。
何者。
昔玄古樸素。
墳典之誥未弘。
淳風稍離。
丘索之文乃著。
故包論七典統(tǒng)括九流。
咸為治國之謨。
并是修身之術(shù)。
若派而別之。
則應為九教。
總而合之。
則同屬儒宗。
論其官也。
各王朝之一職。
談其藉也。
普皇家之一書。
子欲于一化之內(nèi)。
令九流爭川。
大道之世。
使小成競辯。
豈不上傷皇極莫二之風。
下開拘放鄙蕩之弊。
真所謂巨蠹鴻猷眩曜朝野矣。
佛教者。
窮理盡性之格言。
出世入真之正轍。
論其文則部分十二。
語其旨則四種悉檀理妙域中。
固非名號所及。
化擅系表。
又非情智所尋。
至于遣累落筌陶神盡照。
近超生死遠證泥洹。
播闡五乘。
接群機之深淺。
該明六道。
辯善惡之升沈。
夐期出世。
而理無不周。
邇毗王化。
而事無不盡。
能博能要不質(zhì)不文。
自非天下之至慮。
孰能與斯教哉。
雖復儒道千家農(nóng)墨百氏取舍驅(qū)馳。
未及其度者也。
惟釋氏之教理富權(quán)實。
有馀不了稱之曰權(quán)。
無馀了義號之為實。
通言善誘何名妙賞。
子謂。
三教雖殊勸善義一。
余謂。
善有精粗優(yōu)劣宜異。
精者超百化而高升。
粗者循九居而未息。
安可同年而語其勝負哉。
又云。
教跡誠異理會則同。
爰引世訓以符玄教。
此蓋悠悠之所昧。
未暨其本矣。
教者何耶筌理之謂。
理者何耶教之所詮。
教若果異理豈得同。
理若必同教寧得異。
筌不期魚蹄不為兔。
將為名乎理同安在。
夫厚生情篤。
身患之誡遂興。
不悟遷流。
逝川之嘆乃作。
并是域內(nèi)之至談。
非踰方之巨唱。
何者。
推色盡于極微。
老氏之所未辨究心窮于生滅。
宣尼又所未言。
可謂瞻之似盡。
而察之未極者也。
經(jīng)曰。
分別色心有無量。
非諸二乘所知。
且二乘之與大行。
俱越妄想之鄉(xiāng)。
菩薩則慧兼九道。
聲聞則獨善一身。
其猶露潤之比巨壑。
微塵之比須彌。
況凡夫識想何得齊乎。
故經(jīng)曰。
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若夫以齊而齊不齊者未齊矣。
以齊而齊于齊者未齊焉。
余聞。
善齊天下者。
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
何須夷岳實淵然后方平。
續(xù)鳧截鶴于焉始等。
此蓋狷夫之野議。
豈達士之貞觀乎。
故諺曰。
紫實昧朱狂斯濫哲。
請廣其類。
上至天子下至庶人。
莫不資色心。
以成軀。
稟陰陽而化體。
不可以色心是等。
而便混以智愚。
陰陽義齊。
則同之于貴賤。
此之不可。
至理咬然。
雖強齊之。
其義安在。
帝為張賓搆譖。
意遣釋宗。
初覽安論通問僚宰。
文據(jù)卓然莫敢排斥。
當時廢立遂寢。
誠有所推。
至建德三年歲在甲午五月十七日。
乃普滅佛道二宗。
別置通道觀。
簡釋李有名者。
并著衣冠為學士焉。
事在別傳。
安削跡潛聲逃于林澤。
帝下敕搜訪。
執(zhí)詣王庭。
親致勞接。
賜牙笏?帛。
并位以朝列。
竟并不就。
卒于周世。
初安之住中興。
攜母近。
每旦出覲手為煮食。
然后上講。
雖足侍人不許兼助。
乃至折薪汲水。
必自運其身手。
告人曰。
母能生養(yǎng)于我。
非我不名供養(yǎng)。
卒于母世初無一息。
斯準大圣擔棺之像。
布化澆夫矣。
及其即世也乃作遺誡九章。
以訓門人。
其詞曰。
敬謝諸弟子。
夫出家為道至重至難。
不可自輕不可自易。
所謂重者。
荷道佩德縈仁負義。
奉持凈戒死而有已。
所謂難者。
絕世離俗永割親愛。
回情易性不同于眾。
行人所不能行。
割人所不能割。
忍苦受辱捐棄軀命。
謂之難者名曰道人。
道人者行道人也。
行必可履言必可法。
被服出家動為法則。
不貪不諍不讒不匿。
學問高遠志存玄默。
是為名稱參位三尊。
出賢入圣滌除精魂。
故得君王不望其報。
父母不望其力。
普天之人莫不歸揖。
捐妻減養(yǎng)供奉衣食。
屈身俯仰不辭勞役者。
以其志行清潔通于神明。
淡泊虛白可奇可貴故。
自頃荒流道法遂替。
新學之人未體法則。
棄正著邪忘其真實。
以小黠為智。
以小供為足。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退自推觀良亦可悲。
計今出家或有年歲。
經(jīng)業(yè)未通文字不決。
徒喪一世無所成名。
如此之事不可深思。
無常之限非旦則夕。
三涂苦痛無強無弱。
師徒義深故以申示。
有情之流可為永誡。
其一曰。
卿已出家永違所生。
剃發(fā)毀容法服加形。
辭親之日上下涕零。
割愛崇道意陵太清。
當遵此志經(jīng)道修明如何無心故在色聲。
悠悠竟日經(jīng)業(yè)不成。
德行日損穢跡遂盈。
師友慚恥凡俗所輕。
如是出家徒自辱名。
今故誨勵宜當專精。
其二曰。
卿已出家棄俗辭君。
應自誨勵志果清云。
財色不顧與世不群。
金玉不貴惟道為珍。
約己守節(jié)甘苦樂貧。
進德自度又能度人。
如何改操趨走風塵。
坐不暖席馳務東西。
劇如徭役縣官所牽。
經(jīng)道不通戒德不全。
朋友蚩弄同學棄捐。
如是出家徒喪天年。
今故誨勵宜各自憐。
其三曰。
卿已出家永辭宗族。
無親無疏清凈無欲。
吉則不歡兇則不戚。
超然從容豁然離俗。
志在玄妙軌真守撲。
得度廣濟普蒙福祿。
如何無心仍著染濁空爭長短銖兩斗斛。
與世同利何異僮仆。
經(jīng)道不明德行不足。
如是出家徒自毀辱。
今故誨示宜自洗沐。
其四曰。
卿已出家號曰道人。
父母不敬世帝不臣。
普天同奉事之如神。
稽首致敬不計富貧。
尚其清修自利利人。
減割之重一米七斤。
如何怠慢不能報恩。
倚縱游逸身意虛煩。
無戒食施死入太山。
燒鐵為食融銅灌咽。
如斯之痛法句所陳。
今故誨約宜改自新。
其五曰。
卿已出家號曰息心。
穢雜不著惟道是欽。
志參清潔如玉如冰。
當修經(jīng)戒以濟精神。
眾生蒙祐并度所親。
如何無心隨俗浮沈。
縱其四大恣其五根。
道德遂淺世事更深。
如是出家與世同塵。
今故誡約幸自開神。
其六曰。
卿已出家捐世形軀。
當務竭情泥洹合符。
如何擾動不樂閑居。
經(jīng)道損耗世事有馀。
清白不履反入泥涂。
過影之命或在須臾。
地獄之痛難可具書。
今故戒勵宜崇典謨。
其七曰。
卿已出家不可自寬。
形雖鄙陋使行可觀。
衣服雖粗坐起令端。
飲食雖疏出言可餐夏則忍饑冬則忍寒。
能自守節(jié)不飲盜泉。
不肖之供足不妄前。
久處私室如臨至尊。
學雖不多可齊上賢。
如是出家足報二親。
宗族知識一切蒙恩。
今故戒汝各宜自敦。
其八曰。
卿已出家性有昏明。
學無多少要在修精。
上士坐禪中士誦經(jīng)。
下士堪能塔寺經(jīng)營。
豈可終日一無所成。
立身無聞可謂徒生。
今故誨汝宜自端情。
其九曰。
卿已出家永違二親。
道法革性俗服離身。
辭親之日乍悲乍欣。
邈爾絕俗超出埃塵。
當修經(jīng)道制己履真。
如何無心更染俗因。
經(jīng)道已薄行無毛分。
言非可貴德非可珍。
師友致累恚恨日殷。
如是出家損法辱身。
思之念之好自將身。
安有弟子慧影寶貴。
并列名隋世。
影傳燈大論繼踵法輪。
汎跡人間情多野外。
著傷學存廢厭修等三論。
傷學除謗法之愆。
存廢防奸求之意。
厭修令改過服道。
并藻逸霞爛。
煥然可遵。
后卒開皇末歲。
貴玩閱群典講律為務。
見晉世支敏度合五家首楞嚴為一本八卷。
又合三家維摩經(jīng)為一本五卷。
隋沙門僧就合四家大集為一本六十卷。
貴乃合三家金光明為一本八卷。
復請崛多三藏。
譯銀主陀羅尼及屬累品。
以之成部。
沙門彥琮重覆梵本。
品部斯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