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宗室。趙允讓曾孫。同徽宗為金人所擄北去,乘間變姓名入僧寺,落發(fā)著僧衣以行,抵會稽。扈從高宗,以覃恩轉(zhuǎn)千牛衛(wèi)將軍奉朝請,卒。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感通篇言法華者。莫知其所從來。初見之于景德寺。七俱胝院。梵相奇古。直視不瞬。口吻袞袞。不可識。相傳言。誦法華經(jīng)。故以為名。時獨語笑。多行市里。褰裳而趨。或舉手畫空。佇立良久。從屠沽游。飲啖無所擇。道俗共目為狂僧。丞相呂許公。問佛法大意。對曰。本來無一物。一味總成真。僧問世有佛否。對曰。寺里文殊。有問。師凡耶圣耶。舉手曰。我不在此住。至和三年。仁宗始不豫。國嗣未立。天下寒心。諫官范鎮(zhèn)首發(fā)大義。乞擇宗室之賢者使攝儲貳。以待皇嗣之生。退居藩服。不然。典宿衛(wèi)尹京邑。以系天下之望。并州通判司馬光亦以為言。凡三上疏。一留中。二付中書 上夜焚香默禱曰。翌日化成殿具齋。虔請法華大士。俯臨無卻。清旦 上道衣凝立。以待。俄馳奏。言法華。自右掖門徑趍。將至??殿。侍衛(wèi)呵止不可 上笑曰。朕請而來也。有頃至。輒升御榻。跏趺而坐。受供訖。將去 上曰。朕以儲嗣未立。大臣咸以為言。侵尋晚暮。嗣息有無。法華其一決之。師索筆引紙。連書曰。十三十三。凡數(shù)十行。擲筆無他語。皆莫測其意。其后 英宗登極。乃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方驗前言也。慶歷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將化謂人曰。我從無量劫來。成就逝多國土。分身揚化。今南歸矣。語畢右脅而寂。贊曰。如來世尊曰。我滅度后。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yīng)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zhuǎn)。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贊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xué)。唯除命終。陰有遺付。言法華臨終乃曰。我從無量劫來。成就逝多國土。分身揚化是也。
言法華者。莫知其所從來。梵相奇古。語言無忌。出沒不測。多行市里。褰裳而趨。或舉指畫空。佇立良久。與屠沽者游。飲啖無所擇。道俗共目為狂僧。時至景德寺七俱胝院。丞相呂許公。問佛法大意。答曰。本來無一物。一味總成真。僧問。世有佛否。對曰。寺里文殊有。問。師凡耶圣耶。舉手曰。我不在此住。至和三年。仁宗始不豫。國嗣未立。天下寒心。諫官范鎮(zhèn)。首發(fā)大義。乞擇宗室之賢者。使攝儲貳。以待皇儲之生。并州通判司馬光。亦以為言。凡三上疏。上夜焚香默禱曰。翼日化成殿具齋。虔請法華大士。俯臨無卻。清旦上道衣凝立以待。俄馳奏言。法華自右掖門徑趨。將至寢殿。侍衛(wèi)呵止不可。上笑曰。朕請而來也。輒升御榻趺坐。受供訖將去。上曰。朕以儲嗣未立。大臣咸以為言。侵尋晚暮嗣息有無。師其一決之。師索筆引紙。連書曰。十三十三。凡數(shù)十行。擲筆無他語。皆莫測其意。其后英宗登極。乃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方驗前言也。呂申公蒙正居政府日。焚疏請師齋。翼旦師至坐堂上。公將出。念當拜不當拜。師大呼曰。呂老子。快出來。拜亦得。不拜亦得。呂大驚。遽出拜之。齋畢。問未來休咎。師索筆書亳州二字。及后罷相知亳州始悟。天衣懷公。依景德時。與師遇。拊懷背曰。臨濟德山去。懷因奮而游禪。遂大振云門之道。兒孫珠走而玉躍。師言于是乎驗。慶歷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將化。謂人曰。我從無劫來。成就逝多國土。分身揚化。今南歸矣。言畢右脅而寂。或作壽春許氏子。弱冠游東都。得度于俱胝院。留講肆之久。一日讀云門錄。忽契悟。遂獲感通焉。河南志曰。志言。姓許氏。自壽春來。居?xùn)|京景德寺。為人卜休咎。書紙揮翰甚疾。字體遒勁。初不可曉。后多驗。有具齋薦鲙者。則并食之。臨流而吐。化為小鮮。群泳而去。海客遇風且沒。見僧操絙引舶而濟。客至都下。志言謂客曰。非我汝奈何。客猶記其貌。真引舟者也。后卒。仁宗以真身塑像置寺中。榜曰顯化禪師。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022—1076 【介紹】: 宋東平須城人,初名元賡,字永叔,后更名,字潛亮。郭勸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知蕭山縣,有惠政。累遷殿中丞、太常博士。英宗治平二年,御史知雜事呂誨等以奏彈中書議追崇濮安懿王典禮非是被黜,以源明補監(jiān)察御史里行,源明乞免除命,請追誨等,遂聽免。神宗立,以薦擢知華州,以事免。后以職方員外郎知單州卒。
人物簡介
【生卒】:1031—1095 【介紹】: 宋宗室。趙允讓子。好古學(xué),藏書數(shù)萬卷。英宗數(shù)被疾,嘗請早建儲貳以系天下之望,世稱其忠。以武安軍節(jié)度使判大宗正事,加檢校司徒。卒謚端恪。
人物簡介
【生卒】:1031—1095 【介紹】: 宋宗室。趙允讓子。哲宗紹圣中以鎮(zhèn)安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司徒嗣封。以疾強詣祠所,遂卒。追封襄王,謚恭憲。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七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33—1105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本名讓,避濮王諱改名,字子駿。仁宗皇祐五年進士。歷福建轉(zhuǎn)運判官、尚書主客郎中。徽宗建中靖國初,除知明州。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杭州洞霄宮。工詩文,有《錢塘集》。
韋驤(一○三三~一一○五),原名讓,字子駿,世居衢州,父徙錢塘(今浙江杭州)。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調(diào)睦州壽縣尉,以母喪不赴。服闋后官興國軍司理參軍,歷知婺州武義縣、袁州萍鄉(xiāng)縣、通州海門縣,通判滁州、楚州。入為少府監(jiān)主簿。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擢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移福建路。元祐七年,召為主客郎中(《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七七)。久之,出為夔州路提點刑獄,知明州。晚年提舉杭州洞霄宮。徽宗崇寧四年卒,年七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賦二十卷,今存《錢塘集》有缺佚?!?a target='_blank'>咸淳臨安志》卷六六有傳?!№f驤詩,以清丁丙嘉惠堂刊瓶花齋吳氏影寫宋乾道本《錢塘韋先生文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另從《永樂大典》中輯得集外詩四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一七六六
韋驤(一○三三——一一○五),原名讓,字子駿,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皇祐五年登進士第,歷睦州壽昌縣尉、興國軍司理參軍、婺州武義令。改秘書省著作郎,遷至尚書屯田員外郎。后任朝奉郎、少府監(jiān)主簿。擢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移福建路運判。出為夔州提點刑獄,知明州,改提舉洞霄宮致仕。崇寧四年卒,年七十三。有《錢塘集》二十卷(今存十六卷)、賦二十卷。見陳師錫《韋公墓志銘》(《錢塘韋先生文集》附錄)。
人物簡介
【生卒】:?—1097 【介紹】: 宋宗室。趙允讓子。累拜武勝軍節(jié)度使,封南陽郡王,改武昌節(jié)度使、嗣濮王。嘗因疾不能詣園薦獻,請以爵授弟,不許。卒封惠王,謚僖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