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十朋

相關人物:共 36 位
共 3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商霖,名不詳,號可叟,與王十朋鄉(xiāng)校同學(《梅溪后集》卷七《陳商霖挽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元翁,生平不詳。
王十朋有唱和(《梅溪前集》卷八《前日探梅李元翁以疾不往……》)。
潘翼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處州青田人,字雄飛。
學貫諸子百家。
通曉天文地理,嘗作《星圖證驗》、《九域賦》。
又括隱僻字,補注《篇韻》遺漏,辨《爾雅》、《本草》名物訓釋舛誤。
尤工古文。
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門。
王十朋自少從游,每嘆不能竟其學。,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熊應亨,約與王十朋同時(見本詩)。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徐壽仁,字子由,號菊坡叟,莆田(今屬福建)人。
師仁弟。
嘗應進士試不第,遂束書游四方。
梁克家、王十朋等皆有詠贊。
年八十馀卒。
事見《莆陽文獻列傳》第一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越州幕僚,失其姓名,與王十朋在越幕時同僚(《梅溪后集》卷六《張思豫主簿送丹桂蠟梅》其二注)。
董儲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七七
董儲,字堯卿,密州安丘(今山東安丘)人。
真宗時登進士第。
仁宗天圣初為滑州觀察判官,翰林侍讀學士孫奭舉之,詔特與太子中允。
景祐初,以屯田員外郎知宿州。
時龍圖閣學士范諷以事貶官,儲與諷善,坐黜為吉州通判。
寶元二年以都官員外郎知眉州,與蘇洵游。
工書,蘇軾謂近世少其比。
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三、一一六,《東坡全集》卷八,王十朋東坡詩集注》卷二九,《皇宋書錄》卷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祥符人,字景文。工詩文。監(jiān)饒州酒務,題詩為王安石稱賞,遂知名。以左藏庫副使為兩浙兵馬都監(jiān),兼東南第三將。蘇軾薦其才,除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
全宋詩
劉季孫(一○三三~一○九二),字景文,祥符(今河南開封)人。
平子。
仁宗嘉祐間,以左班殿直監(jiān)饒州酒務,攝州學事(《石林詩話》)卷下)。
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庫副使為兩浙兵馬都監(jiān)。
因蘇軾薦知隰州。
仕至文思副使。
七年,卒,年六十。
博通史傳,性好異書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祿賜盡于藏書之費。
事見《東坡全集》卷六三《乞賻贈劉季孫狀》、《東都事略》卷一一○《劉平傳》。
 劉季孫詩,據宋王十朋東坡詩集注》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9—1112 【介紹】: 宋僧。溫州樂清人,俗姓賈氏,字伯威,號潛澗。少敏悟,經史過目能誦。出家于明慶院,宗天臺宗。后至錢塘從南屏臻禪師,明《法華》諸經。與名僧道潛、思聰?shù)扔焉啤2W能文,作詩詞尤典雅,書法有晉宋遺規(guī)。哲宗元祐間出游歸永嘉,寓凈光、大云、開元諸寺,門徒甚眾。卒后弟子輯其遺文為《潛澗集》。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處嚴。
字伯威。
溫州樂清賈氏子。
母萬。
方娠。
一夕夢黑龍自天躍而下。
俄化為道人入其家。
及產有異相。
警悟不凡。
經史過目輒成誦。
少長不茹葷。
母強之。
卒不從。
一日游精舍。
歸白其母曰。
兒蔬食。
居俗非所宜。
愿出家學佛。
落發(fā)于明慶院。
初習講教義。
發(fā)明師說。
了無疑滯。
同輩尚編錄。
務相詰難。
師心非之。
遂棄教而崇禪。
歷訪先輩老宿。
叩擊玄旨。
多所契會。
有以座首命之者。
師弗顧而去。
師于己事外。
博學能詩文。
醇重典雅。
且工書。
有晉宋法。
時道潛思聰二公。
與東坡游。
聲名籍甚。
或勸以所作謁縉紳求知己。
師笑曰。
古之桑門。
與士大夫游。
非求之也。
道自合焉爾。
故終身不以一字干謁。
識者高之。
元祐間。
還永嘉。
寓凈光大云開元諸剎。
其徒翕然宗之。
扣門請益者。
履相躡也。
師訓以本業(yè)。
外復以詩書子史導之。
凡經指授者。
咸見頭角。
元符初。
歸故山。
誅茆結廬。
循除蓄流。
自號潛澗。
賦詩鼓琴以自娛。
有古人林下風。
師有辭辯。
長于講釋。
鄉(xiāng)里巨室。
欲屈師講經莫能致。
因具法筵。
集廣眾。
預設巍座。
俟師至。
與眾迫之。
師匇遽就席。
闡揚奧旨。
緣飾以文。
音吐鴻亮。
聽者驚悅。
郡守張公平。
從師受楞嚴大義。
初以僧正命師。
又命主禪席。
皆力辭弗受。
每詣府。
手提一笠。
又以師為府座所尊。
因囑以事。
師。
正色峻拒。
府政有不便于民者。
委曲以告。
守改容聽之。
瑞安令呂公勤。
邂逅師喜甚。
與俱還邑。
筑庵于廳治后園。
命師居之。
為留三宿而去。
晚景絕人事。
精修凈業(yè)。
諷誦楞嚴圓覺維摩光明法華等經。
精熟如流。
靜夜孤坐。
焚香暗誦。
瑯瑯之聲。
出于林表。
嘗手書法華光明二經。
報母德。
又書華嚴經八十卷。
首末不懈。
字法益工。
以政和壬辰正月二十日示寂。
年五十四。
僧臘三十九。
阇維。
得舍利數(shù)百顆。
明瑩如珠。
植塔于故廬之后。
以遺骨并舍利葬焉。
師于佛學。
無不通曉。
尤深于禪。
而接物以教。
故以阇黎著名。
平生制述甚多。
稿隨毀失。
圓寂后。
弟子收拾遺文。
編成二卷。
曰潛澗集。
人有得其片紙只字。
皆寶藏之。
其文翰見重于人如此(王梅溪十朋之母有娠。
產之日。
夢師來惠以金環(huán)。
夢覺時。
傳師適坐化。
翌日梅溪生。
人皆謂為師后身。
故其為師作銘序有云。
師歿之歲。
而某始生。
師舊書石橋寺碑。
梅溪。
僉判紹興。
道經寺。
寺僧先夢迓嚴阇黎。
次日梅溪至。
僧以夢告。
有詩云。
人喚我為嚴首座。
前身曾寫石橋碑。
甄龍友。
和公雙峰詩云。
詩老前身法號嚴。
正用此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一
釋處嚴,字伯威。
姓賈氏,樂清人也。
父靖,居鄉(xiāng)以長者稱。
母萬氏,方娠,夢黑龍自天而下,俄化為道人,入其家。
及嚴生有異相。
幼時警悟不凡,經史過目輒能成誦。
舅氏東平先生規(guī),邑之名儒也。
試之聯(lián)語,隨聲應答,由是奇之。
少長,不茹辛膻,母強之,卒不從。
一日游精舍,歸白其母曰:“兒蔬食居俗非所宜,愿出家學佛,惟慈親割愛。
”遂往里之明院慶禮僧知性為師。
既落發(fā)受具,游歷郡剎。
初學律,未幾,習天臺教觀,慨然嘆曰:“吾邦僻在海隅,見聞不廣。
”遂之錢塘,依南屏臻公聽天臺大部,明法華諸經。
時學者尚編錄,務相詰難,嚴聽法罷,端然默坐。
同輩問之,發(fā)明師說,了無遺誤,因謂之曰:“文字分別,馳驄法相,吾不能為。
”乃遠游禪林,訪尋老宿,叩擊玄旨。
嚴志節(jié)清高,學識超邁,扙錫所至,道眼相契為多。
會有以首座詔之者,嚴曰:“吾宅心世外,逍遙自適,能為人役耶?
”于是西游帝都,觀伊洛,南周旋江淮間,凡名山勝境,叢林巨剎,靡不至焉。
時道潛、思聰與東坡居士游,聲名籍甚,二僧咸與嚴善,數(shù)以篇章往來。
嚴博學能文,詩詞尤典雅,且工書,有晉宋法。
或勸以所作謁縉紳,求知己,嚴笑謝曰:“古之桑門,上首與士大夫游,非求之也,道自合焉爾。
”故終身不以一字干謁,識者高之。
元祐間,還永嘉,寓凈光、大云、開元諸寺,其徒翕然歸之,扣門請益者,屢相躡也。
嚴訓以本業(yè),復以《》、《》、《子》、《史》導之,凡經指授者,咸見頭角。
時開元建護國天王殿,命嚴作記,文辭雄偉,太守范公見之稱嘆良久,命刻之石,昭垂來許。
元符初,歸故山誅茅結廬,循除蓄流,自號“潛澗”,賦詩鼓琴以自娛,有古林下風。
嚴有辭辨,長于講釋,里中巨室欲屈之講經,恐不能致,因具法筵,廣集眾侶,預設巍座,俟其至,與眾迫之,忽遽就席,闡揚奧旨,緣飾以文,吐音鴻亮,聽者忻悅。
明慶自創(chuàng)業(yè)幾七百年,無文跡可考,嚴始為撰記并書之,時稱二絕。
郡守張公平聞其名,以禮致之,躬受《楞嚴》大義,欲授以僧正,且請主禪席,皆力辭之。
每詣府手提一笠,未嘗輿也。
人以為府座所厚,或屬以事,則正色峻拒,然政有不便于民者,委曲以告,守改容聽之。
瑞安令呂公勤,慕其道學,初相邂逅,要與俱還,為筑庵于廳治后圃,為留三宿而去。
邑令丁公湛,每訪嚴,談道終日忘返。
晚歲絕人事,惟精修凈業(yè)。
所諷《楞嚴》、《圓覺》、《維摩》、《光明》、《法華》諸經,精熟流暢,靜夜孤坐,焚香高誦,瑯瑯之聲,出于林表。
嘗手書《法華》、《光明》二經,以報母德。
又書《華嚴經》八十卷,首末不懈,字法益工。
宋政和壬辰正月二十一日示寂,年五十四,臘三十九。
三月,阇維得舍利數(shù)百,明瑩如珠。
明年九月,植塔于故廬之旁,以遺骨并舍利葬焉。
后四十馀年,縣人梅溪王十朋為之銘。
十朋之生也,即嚴寂日。
其母夢嚴來,惠以金環(huán),覺而舉子,忽聞嚴化,以此異之。
十朋之大母,嚴之同母娣。
嚴弟子寶印,又十朋之叔父也。
嘗以伏臘相過從,故其母識嚴。
十朋長,道經石橋寺,寺僧先夕夢迎嚴和尚,詰旦而十朋至,故其詩云:“人喚我為嚴首座,前身曾寫石橋碑。
”銘有別致,見《梅溪》。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宗覺,蜀僧(《輿地紀勝》卷六八)。明永樂《樂清縣志》卷八有宗覺,字無象,號西坡,俗姓鄭,樂清(今屬浙江)人,住明慶院。徽宗宣和間為敵所迫,墜崖無傷。工詩文,有《簫峰集》,已佚。疑即其人。
全宋詩
釋宗覺,字無象,號西坡,俗姓鄭,樂清(今屬浙江)人。
為明慶院僧,善弈工詩,與王十朋有唱和。
有《簫峰集》,已佚。
明永樂《樂清縣志》卷八有傳。
今錄詩二首。
共 3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