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洽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7—1187 【介紹】: 即宋高宗,字德基?;兆诘诰抛印P统醴饪低?。欽宗靖康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拒李綱、宗澤抗金主張,從黃潛善、汪伯彥南遷避敵之議,先退至揚(yáng)州,繼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臨安,史稱南宋。鎮(zhèn)壓鐘相、楊么等起義。一度任用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為求和,與宰相秦檜設(shè)計(jì)收諸大將兵權(quán),殺害岳飛,割地、稱臣、納貢于金。紹興三十二年,傳位于趙慎。稱太上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有《翰墨志》。
全宋詩
宋高宗趙構(gòu)(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
初封蜀國公,廣平郡王。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jìn)封康王。
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使金,得還。
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帝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
后建行都于臨安,史稱南宋。
在位三十六年,建元建炎、紹興。
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傳位于孝宗趙慎,稱光堯壽圣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jīng)武緯文紹業(yè)興統(tǒng)明謨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
謚曰圣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
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謚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著有《翰墨志》一卷,今存。
事見《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紀(jì)》。
 宋高宗詩,據(jù)《寶慶會稽續(xù)志》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詞學(xué)圖錄
趙構(gòu)(1107—1187)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欽宗弟。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寶山)。精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得晉人神韻,自謂:"余自魏、晉以來以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眾體備于筆下,意簡猶存取舍,至若禊帖,測之益深,擬之益嚴(yán),以至成誦。"明陶宗儀《書史會要》稱:"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陸游:"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訪求法書名畫,不遺余力。清閑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著有《翰墨志》一卷,傳世墨跡有《草書洛神賦》、《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全宋文·卷四四三九
宋高宗趙構(gòu)(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韋賢妃。初授定武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大觀二年封廣平郡王。宣和三年進(jìn)封康王。靖康元年冬,被詔使河北,至磁州,不進(jìn),轉(zhuǎn)赴相州,拜河北兵馬大元帥,開帥府。二年夏,聞金兵俘徽、欽二帝北去,遂南赴南京應(yīng)天府。五月,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稱南宋。初用李綱為相,宗澤守汴,力謀恢復(fù)。然性素怯懦,拒絕李綱、宗澤抗金主張,復(fù)用黃潛善、汪伯彥逃跑之議,初退至揚(yáng)州,繼渡江奔杭州。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發(fā)動政變,被迫退位,政變平,復(fù)位。尋為金人窮追至浙東海中,不得已,復(fù)任用岳飛、吳玠、韓世忠、劉锜等抗金名將,擊退金人,還駐臨安府,遂以為行都。然猥懦猜忌,坐失事機(jī),相秦檜,殺岳飛,收諸大將兵權(quán),乞和于金,于紹興十一年與金訂立割地、稱臣、納貢之屈辱和議,偷安忍恥達(dá)二十馀年。紹興三十二年傳位于孝宗,稱太上皇帝。后累上尊號曰「光堯壽圣」。在位三十六年,年號二:建炎、紹興。淳熙十四年崩,年八十一。喜書法。著有《翰墨志》一卷(存)、御集一百卷。見《宋史·高宗紀(jì)》,《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玉海》卷二八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宜叔。理宗淳祐七年進(jìn)士。為賈似道記室,以不合去。恭帝德祐間除禮部尚書,改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與文天祥舉兵勤王,力戰(zhàn)元騎兵,病臂創(chuàng)而卒。
全宋文·卷八一五三
雷宜中,字宜叔,豐城(今江西豐城)人。
師事張洽,得朱熹緒馀。
淳祐七年以第二人登進(jìn)士第。
任賈似道記室,以不合去。
寶祐間添差通判臨江軍,知建昌軍。
景定中經(jīng)略廣東。
咸淳中為國子祭酒,累遷右司諫。
德祐中除禮部尚書,尋為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偕文天祥起義兵勤王。
后與謝枋得固守嶺嶠,元兵至,力戰(zhàn),痛臂創(chuàng)而卒。
見《宋史》卷四一六《冷應(yīng)澄傳》,《萬姓統(tǒng)譜》卷一六,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二,隆慶《臨江府志》卷五,雍正《江西通志》卷六七。
吳兆松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10—1790 【介紹】: 清江蘇江都人,字蒼虬,一字敬堂。
廩膳生。
治理學(xué),嘗取張?jiān)?/span>《春秋集傳》,刪繁就簡,手寫成書。
又著《尚書先儒遺論》四十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