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唐玨
相關(guān)人物:
共 6 位
。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寄
菊山
宋 ·
陳梅
五言律詩
老發(fā)戴儒冠,黃金不愛官。
江湖雙腳健,天地寸心寬。
山月曉猶白,松風夏亦寒。
小詩訊猿鶴,聊以慰平安
(影印《詩淵》冊一頁七二八)
。
答
唐玉潛
(原注:越州人。)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七言律詩
畎畝孤心老未衰,一籬瘦菊一瓢詩。
黃埃赤日謾多事,蒼狗白云能幾時。
山酒柏香春壽母,桉書蕓冷夜呼兒。
橫琴妙在無弦處,何必知音有子期。
立春郊行次
唐玉潛
(原注:越州人。)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七言律詩
道人清事飯溪蔬,無酒閑愁已破除。
五夜雪聲梅角底,一春煙景竹筇初。
園林芳信醒愁蝶,田野豐年入夢魚。
冰下流泉清老耳,東風先已到郊居。
夢中作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七言絕句
珠鳧玉雁又成埃,斑竹臨江首重回。
猶憶年時寒食祭,天家一騎捧香來。
遂昌雜錄:當發(fā)陵時,林景熙故為丐者,背竹籮【竹籮 「籮」原作「籬」,據(jù)遂昌雜錄改?!?,挾竹夾,遇物夾投籮中。潛鑄金牌系腰間,賄西僧求得高孝兩陵骨,貯兩函,葬東嘉。故夢中作詩有「雙匣親傳竺國經(jīng)」之句。 徐沁金華游錄注云:楊璉真伽發(fā)陵事,諸書紀載歲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總攝楊璉真伽發(fā)宋陵冢所收金銀寶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憲書穆陵遺骼事及丘文莊續(xù)資治通鑒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毀宋會稽諸陵,江南總統(tǒng)楊璉真伽與丞相桑哥表里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請如三僧言。蓋其謀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與周草窗密癸辛雜識年月正同。是時會稽
唐玉潛玨
、永嘉林景熙德陽、鄭宗仁樸翁與皋羽咸主王監(jiān)簿家,協(xié)謀收掩陵骨,故別
玉潛
作冬青樹引以紀其事。而景熙答皋羽詩亦有「夜夢繞句越,落日冬青枝」,豈非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以皋羽引中有「白衣種年星在尾」之句,謂與羅云溪有開唐義士傳歲次戊寅之說相合。善乎彭瑋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宋詩紀事云:六陵遺骨,癸辛雜識、輟耕錄俱云葬蘭亭。若云高孝兩陵林攜葬東嘉,則詩中所云「水到蘭亭轉(zhuǎn)嗚咽,不知真帖落誰家」,又何謂耶?當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紀為是,而景熙則共事之人也。夢中詩系
唐玉潛
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夢中詩明言雙匣,自系指高孝兩骨。當時棄骨草莽,
玉潛
托諸少年于倉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遺骸,豈能于諸陵之骨全無遺漏?更何能辨別分明?德旸自偽為丐者,又潛用金牌賄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盡得,可知其事之難。若疑「水到蘭亭」句為無謂,則林所收者自瘞東嘉,唐所收者自瘞蘭亭,事后必相聞,知夢中作詩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諸陵骨,不相妨也。若夢中詩為唐作,則雙匣又何謂乎?鄭先于陶說,較可信,南宋書亦詳林事,此詩自當屬林。
夢中作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珠亡忽震蛟龍睡,軒弊寧忘犬馬情。
親拾寒瓊出幽草,四山風雨鬼神驚。
一抔自筑珠丘土
⑴
,雙匣親傳竺國經(jīng)。
獨有春風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鴉。
水到蘭亭轉(zhuǎn)嗚咽,不知真帖落誰家。
珠鳧玉雁又成埃,斑竹臨江首重回。
猶憶年時寒食節(jié),天家一騎奉香來。
遂昌雜錄:當發(fā)陵時,林景熙故為丐者,背竹籮【竹籮 「籮」原作「籬」,據(jù)遂昌雜錄改?!?,挾竹夾,遇物夾投籮中。潛鑄金牌系腰間,賄西僧求得高孝兩陵骨,貯兩函,葬東嘉。故夢中作詩有「雙匣親傳竺國經(jīng)」之句。 徐沁金華游錄注云:楊璉真伽發(fā)陵事,諸書紀載歲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總攝楊璉真伽發(fā)宋陵冢所收金銀寶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憲書穆陵遺骼事及丘文莊續(xù)資治通鑒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毀宋會稽諸陵,江南總統(tǒng)楊璉真伽與丞相桑哥表里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請如三僧言。蓋其謀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與周草窗密癸辛雜識年月正同。是時會稽
唐玉潛玨
、永嘉林景熙德陽、鄭宗仁樸翁與皋羽咸主王監(jiān)簿家,協(xié)謀收掩陵骨,故別
玉潛
作冬青樹引以紀其事。而景熙答皋羽詩亦有「夜夢繞句越,落日冬青枝」,豈非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以皋羽引中有「白衣種年星在尾」之句,謂與羅云溪有開唐義士傳歲次戊寅之說相合。善乎彭瑋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詩紀事云:六陵遺骨,癸辛雜識、輟耕錄俱云葬蘭亭。若云高孝兩陵林攜葬東嘉,則詩中所云「水到蘭亭轉(zhuǎn)嗚咽,不知真帖落誰家」,又何謂耶?當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紀為是,而景熙則共事之人也。夢中詩系
唐玉潛
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夢中詩明言雙匣,自系指高孝兩骨。當時棄骨草莽,
玉潛
托諸少年于倉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遺骸,豈能于諸陵之骨全無遺漏?更何能辨別分明?德旸自偽為丐者,又潛用金牌賄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盡得,可知其事之難。若疑「水到蘭亭」句為無謂,則林所收者自瘞東嘉,唐所收者自瘞蘭亭,事后必相聞,知夢中作詩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諸陵骨,不相妨也。若夢中詩為唐作,則雙匣又何謂乎?鄭先于陶說,較可信,南宋書亦詳林事,此詩自當屬林。
⑴ 一抔自筑珠丘土 遂昌雜錄作「一抔未筑珠宮土」。
和
唐玉潛
用友人韻見寄
元 ·
任士林
七言律詩
獨憐鬢雪上蓬婆,未得逢君鏡水波。
世上冬青高誼少,山中日錄好詩多。
白云明月懷安石,細雨斜風老志和。
人事參商那有此,時勞相望意如何
(冬青事見別錄。)
。
白塔行
(有后引)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絕句
塔成始刺天,塔壞漸平地。
一曲冬青花,江山肅秋思。
按:冬青花不堪折南風吹涼積香雪搖搖華蓋萬年枝上有鳳巢下龍穴羊兒年犬兒月霹靂一聲天地裂右雷門
唐玨玉潛先生
感雷震白塔而作也始宋諸陵被總統(tǒng)楊璉真伽遷置故內(nèi)鎮(zhèn)以白塔先生嘗與尚書省架閣林景熙躬拾不盡遺骨別葬山中植冬青為識既先生遇寒食則密祭之一夕夢黃袍者數(shù)人率一嬰兒狀玉雪指示曰以此報掩埋之德先生后得子因名珙今字溫如豪于詩至正己亥予游錢唐會平章張士信壞塔甃城(人知恨楊璉真伽不知恨士信楊猶造塔張乃忍壞塔耶)且聞松江僧慶講主道宣傳誦是詩宣幼從珙學有請乃為賦白塔行并系前后事歸之宣云先生極惋惜張楚公而不諱其弟之惡尤見公道
穆陵行
元末明初 ·
高啟
樓船載國沉海水,金槌晝?nèi)肴铩?div class="nwjwnvi" id='poem_sentence_0_295500_comment'>
空中玉馬不聞嘶,日落寢園秋色起。
魚燈
夜滅隨戶開,弓劍已出空幽臺。
髡胡暗識寶氣盡,六陵松柏悲風來。
玉顱深注駝酥酒,誤比戎王月支首。
百年帝魄泣穹廬,醉骨飲冤愁不朽。
幸逢中國
真龍
飛,一函雨露江南歸。
環(huán)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樹死遺民非。
千秋誰解錮南山,世運興亡
覆掌
間。
起輦谷前馬蹄散,白草無人澆
麥飯
。
田按:周密《癸辛雜識》云:「楊髡先啟事宗、理宗、度宗、楊后四陵,劫取寶玉,惟理宗之陵所藏尤多。啟棺之初,有白氣互天,蓋寶氣也。理宗之尸如生,越三日竟失其首,或謂西番僧回回,其俗以得帝王髑髏可以厭勝致富,故盜去耳。」未言其為飲器也。羅有開所撰《
唐玉潛
傳》、鄭天祜所書《林義士事》,備詳西僧發(fā)陵始末,亦末及欽器事。臨川危太樸博洽舊聞,嘗與太祖論宋、元興替,因言及夏人揚輦真珈為江南總攝,悉掘徽宗以下諸陵,攫取金寶,裒帝后遺骨,瘞于杭之故宮,筑浮屠其上,名曰「鎮(zhèn)南」,以示厭勝,又截理宗顱骨為欽器。真珈敗,其資皆籍于官,顱骨亦入宣政院,以賜所謂帝師者。太祖聞之,嘆息良久,遣工部主事谷秉彝至北平索欽器,北平守將購得于西僧汝訥所,認應(yīng)天府尹瘞諸鳳臺門高座寺之西北。及紹興以《永穆陵圖》來獻,遂敕葬故陵。此事見于《明史》太樸傳末。余謂太仆入明,惟此事差強人意,史官綴此亦有微意也。貝廷琚《清江集》亦有《穆陵行》云:「六陵草沒迷東西,冬青花落陵上泥。黑龍斷首作欽器,風雨空中魂夜啼。當時直想金棺腐,鑿石通泉下深固。一聲白雁度江來,寶氣竟逐妖僧去。金星猶思宮女侍,玉衣無復祠官護??蓱z持比月氏王,寧飼烏鳶及狐兔。真人見起江東,鐵馬九月逾崆峒。百年枯骨卻南返,雨花臺下閉幽宮。流螢夜飛石虎殿,江頭白塔今不見。人間萬事安可知,杜宇聲中淚如霰?!勾嗽娚w興季迪同時而作,附見于此。
題義士手植冬青樹
(有引)
明 ·
卜世臣
七言絕句
按棘津曲品收冬青記并載其友方諸生之言曰當日瘞骸事實我邑王監(jiān)部名英孫號修竹者為之蓋王本國戚又世家也若挺身以前慮敗泄罹禍時
唐玉潛玨
林景熙德旸謝皋羽翱諸人皆其館客王特捐資募里闬少年挾二士經(jīng)紀其間王固自諱人即但傳唐與林也今幸漸白于世雜見王氏家傳暨勝國張孟兼孔希魯趙子常跋謝翱冬青樹引又李長沙辨義錄近張?zhí)沸迺轮緝?nèi)載唐林四絕系修竹倡之諸人屬和者修竹亦才士詩極慷慨淋漓著有王修竹集林有霽山集謝有晞發(fā)集其間屬和篇章歷歷可證不然唐一窮學究林一羈旅客安所得措手于毒髡烈焰中而保一木卒無恙耶今己未初夏七日予客游其地往吊六陵拜雙義祠漫占一絕并勘明此段公案以附記于此
半壁寒灰爾僅存,無家冤鬼托朝昏。
樵童亦識孤忠意,手掬黃沙護淺根。
正落花詩十首
①
其九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律詩
① 庚子冬初得些庵大觀諸老詩讀而和之成十首以嗣有眾什尊所自始命之以正雅正也變非正也雅有變變而仍雅則當其變正在變矣是故得謂之正
歌亦無聲哭亦狂,魂兮毋北夏飛霜。
蛛絲罥跡迷千目,燕啄香消冷一房。
世少杜陵憐李白,卬須
唐玨
葬姚黃。
蓉城倘有華胥國,半枕留仙我欲杭。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