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震

相關(guān)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紹興嵊縣人,字泰來。
唐震,以明善誠身為本。
黃震見而敬重,稱為古君子。
宋亡,隱居不仕。
秦鉅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1 【介紹】: 宋江寧人,字子野。
秦檜曾孫。
寧宗時通判蘄州。
嘉定十四年,金人犯境,與郡守李誠之協(xié)力捍御。
城破,率兵巷戰(zhàn),傷亡略盡,乃歸署,呼吏人火諸倉庫,徑赴一室自焚死。
封義烈侯,立廟蘄州,賜額褒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9 【介紹】: 宋池州石埭人,字文伯,號涎溪。丁泰亨子。孝宗淳熙年間進士。寶慶初年官成都制置使,為政寬大,蜀人德之。嘉熙三年元兵趨成都,黼率兵夜出城南迎戰(zhàn),至石筍街力戰(zhàn)死。謚恭憫。
全宋詩
丁黼(一一六七~一二三六)(《鶴林集》卷三四《褒忠廟記》),字文伯,號延溪,石埭(今安徽石臺縣)人。
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
歷崇德縣尉、秀州錄事參軍。
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知信州(《西山文集》卷一二《薦知信州丁黼等狀》),遷夔州路安撫使兼知夔州。
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為軍器監(jiān)(《鶴山集》卷八一《贈奉直大夫丁公墓志銘》),因言事被逐。
紹定四年(一二三一)起為廣西制置副使兼知靜江府(《鶴山集》卷四四《夔州臥龍山記》)。
六年,改四川安撫副使兼知成都府(《鶴山集》卷一二《制置丁少卿生日》)。
端平三年,蒙古軍入成都,力戰(zhàn)殉難,謚忠憫。
有《延溪集》五十卷,已佚。
事見明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元學(xué)案》卷六一,《宋史》卷四五四有傳。
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七三二七
丁黼(?——一二三九),字文伯,號延溪,故徐州人,遷居池州石埭(今安徽青陽南)。泰亨之子。從徐誼學(xué),為真德秀、魏了翁稱重。嘉定七年干辦諸司審計司,九年任太府寺簿。寶慶元年累官軍器監(jiān)。知信州、吉州,皆有治績。真德秀薦之,詔遷江西提刑。尋除夔州路安撫使兼知夔州,移廣西制置副使、知靜江府,復(fù)以四川制置副使守成都。為政寬大,蜀人戴之。嘉熙三年,元兵侵成都,黼率兵夜出城南,力戰(zhàn)死之,賜謚節(jié)憫(或作恭憫)。著有《延溪集》、《六經(jīng)辯正疑問》等。見《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八、選舉二一之一四,《宋史》卷四五四本傳,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史翼》卷一七。

人物簡介

中州集
舜卿,名肩龍,以字行,宛平人。
先世遼大族,有知興中府者,故又號興中馬氏。
祖大中,國初登科,節(jié)度全、錦兩州。
父成誼,字宜之,張楫榜登科,京兆路統(tǒng)軍司判官。
舜卿在太學(xué),有賦聲。
宣宗初,人有告宗室從坦殺人。
從坦字履道,一時賢將帥,處猜嫌之地,人以為必死,而不敢言其冤。
舜卿以太學(xué)生上書,大略謂:從坦有將帥材,方今人物無有出其右者。
臣一介書生,無用于世,愿代從坦死,留為天子將兵。
書奏,詔問:汝與從坦交分厚耶?
舜卿對:臣知有從坦,而從坦未嘗識臣。
從坦冤,人不敢言,臣以死保之。
宣宗感悟,赦從坦,授舜卿東平錄事,委行臺試驗。
宰相侯莘公與之語,不契,留數(shù)月,罷歸。
將渡河,與排岸官紛競,筐中搜得軍馬糧料名數(shù)及利害事目,疑其奸人之偵伺者,系歸德獄根勘。
適從坦至,立命出之。
正大四年冬,薄游鳳翔,德順州將愛申以書招舜卿,舜卿欲往。
鳳翔總管以敵兵勢甚張,吾城可恃,德順不可守,勸勿往。
舜卿曰:愛申平生未嘗識我,一見為知已。
我知德順不可守,我往必死,然以知已故,不得不死也。
乃舉行橐付族父明之為死別,冒險而去。
既至,不數(shù)日受圍,城中義兵七八千而已。
州將假舜卿鳳翔總管判官,守禦一以委之。
凡受攻百日,食盡乃陷。
軍中募生致之,不知所終,時年五十三。
詔贈某官,配食褒忠廟。
舜卿年少時,過襄垣,題詩酒家壁,辭氣縱橫,時輩少有及者。
如云:玉鞭再過長安道,人面依前似花好。
殷勤勸我梨花春,要看尊前玉山倒。
他語類此。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號虛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蘇揚州)人。
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寧寺,繼事東堂院龍溪祖信,后參無得通禪師得法。
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報寧禪寺。
歷住鎮(zhèn)江府金山龍游禪寺、潭州鹿苑褒忠禪寺、撫州疏山白云禪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禪寺、臨安府中天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靈隱景德禪寺,終于徑山興圣萬壽禪寺。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
有凈伏等編《虛舟普度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
事見《語錄》及所附元釋行端撰《行狀》,《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一有傳。
 釋普度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為一卷。
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字虛舟,揚州江都(今江蘇揚州)史氏子。出家郡之天寧寺,繼事武林東堂院祖信,后參無礙通公得法。出主金陵半山,潤之金山;潭之鹿苑,撫之疏山,蘇之承天。景定間住臨安中天竺、靈隱。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詔住徑山。十七年卒,年八十二。著有《虛舟普度禪師語錄》一卷(存)。事跡見該書卷末所附《行狀》。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普度。字虛舟。維揚江都史氏子。稍長雖習(xí)世書。絕無處俗意。母識其志。俾依郡之天寧出家。畢將軍與語。大奇之曰。此兒短小精悍。音吐如鐘。他日法中向上爪牙也。攜歸武林。禮東堂院祖信。為受業(yè)師。執(zhí)侍五年。奮志參方。初見鐵牛印于靈隱。已而江東西。河南北。悉遍歷焉。時無礙通。唱道饒州薦福。師決志叩請。其遷福嚴華藏。亦與之俱。入室次。通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么人。師曰。金香爐下鐵昆崙。通曰。將謂這矮子。有長處見解只如此。師曲躬作禮曰。謝和尚證明。若天童晦巖光。大慈石巖璉?;⑶鹗业稀=砸灰娖鳟?。留與法務(wù)。淳祐初。制府趙信庵。以金陵半山請出世。遷潤之金山。潭之鹿苑。撫之疏山。蘇之承天。景定間。賈太傅。奏補中天竺。復(fù)請旨升靈隱。至元丁丑。被命住徑山。師說法。直捷簡要。肩荷法門。老而無倦。嘗云。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又云。既無迷悟人了個甚么。無人契其機者。其住徑山。值火馀。志圖興復(fù)。將有緒俄示恙。索筆大書曰。八十二年。駕無底船。踏翻歸去。明月一天。遂寂。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
禪師普度者。出史氏??艘?。刊俗浮華。度不樂家居。邀正信友。出入僧伽藍。結(jié)出世緣。熏久機熟。竟斬發(fā)焉。自號虛舟。入講肆。精貫楞伽唯識。晝倦??幾假寐。夢游于俗。俗境宛然。僉有術(shù)士。相其面曰。公乃玉堂金馬中客。何墮于僧?dāng)?shù)。度唾之曰。我既登釋譜。不受你輩雌黃也。覺則汗流愧悚。于是廢卷枯坐。不言者累日。同學(xué)請入筵。度曰。此非究竟。聽之何為。且諸佛涅槃之旨。豈言詮能及哉。同學(xué)病其狂。度即負缽袋而去。遍走江南。諸有道名之社弗生怠忽。乃謁無得通禪師于常州之華藏寺。是日同謁者三十馀人。通公獨許度參堂。度得入通公之室。每求佛法大意。通每低聲曰。佛法盡有待無人處向你說。度益心疑。夜靜私抵通公榻下。哀求不已。通又低聲曰。將謂無人那。乃指度復(fù)自點胸數(shù)下。則瞑目悄然。度驚趨出。于是參究愈切。坐立如木偶人。會通公示眾曰。破一微塵出大經(jīng)。鳶飛魚躍更分別。不將眼看將心看。已見重敲火里冰。度脫然省發(fā)于座下。通乃召度曰。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么人。度對曰。金香爐下鐵昆崙。曰。將謂者矮子有甚長處。見解卻只如此。度拜曰。謝和尚證明。通大喜之。度于是久侍華藏。師子相契。如水乳也。通公每勉度出世。度啟曰。行道之日無窮。事師之期有限。師壽縱愈趙州??制斩缺「?。一旦填溝壑。再欲蒙師教誨。其可得乎。通公為之俛首惻然。公歿。度乃離華藏。經(jīng)行石頭城。夜宿袈裟院。適東西兩房。爭法產(chǎn)搆訟。數(shù)年不已。度釋以片言。兩僧悲泣悔過。俱以家業(yè)屬度。度發(fā)笑而去。自此隨方說法?;蚓没蚪?。三十馀年如一日。嘗示眾曰。邪人說正法。正法悉皆邪。正人說邪法。邪法悉皆正。卓拄杖云。正耶邪耶。又卓云。說邪不說邪。向者里揀辨得出。黃金為屋未為貴。玉食錦衣何足榮。又曰。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既無迷悟。了個甚么。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墻。值徑山燬。朝旨以度居之。度年八十。力圖興復(fù)。巨細行役。尚自董焉。其謙讓不遑。待后進如先輩。從未以老自稱。不二載。徑山落成。時元世祖庚辰也。度每逢通公忌日。必展真燒香進食垂涕。門下感之。率白首親依。故唱和妙葉。冠絕一時。竺西坦歸省于度。度大書一偈委之。俄就匡床化去。其偈曰。八十二年。駕無底船。踏番歸去。明月一天。時坦居天童。天童及門復(fù)有懷信等。而大度公之聲。蓋懷信為松源岳五世之孫也。
鄧益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九九九
鄧益,淳祐中為濠州州學(xué)教授。
十年,知韶州曲江縣。
寶祐中權(quán)知歸州。
咸淳七年以朝議大夫除太府少卿。
咸淳末任江東都大提舉。
見《可齋雜稿》卷一七,《可齋續(xù)稿》前卷四,《隱居通議》卷三一,《宋史》卷四五○《唐震傳》,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衢州西安人,字仲德,號橫舟。仕至樞密院編修官,知忠安軍卒。嘗采唐宋詩為《詩林萬選》。
全宋詩
何新之,字仲德,號橫舟,西安(今浙江衢州)人。
曾官樞密院編修。
宋末為唐震客,守閩之新壘,與元兵作戰(zhàn)殉難(《宋史》卷四五○《唐震傳》)。
嘗采唐宋詩為《詩林萬選》,行于世。
事見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四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伯詵。
度宗咸淳七年進士。
授平樂尉,州守唐震素知其才,辟居簽?zāi)弧?div id="p7bbvph" class='inline' id='people_31213_0_2_comment'>
恭帝德祐元年,元兵臨城,與協(xié)謀捍御,力窮城陷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山陰人,字理得,號可竹。宋末登進士。除瑞安主簿,不赴,隱居城南。事姊敬,撫孤侄,赒恤宗族。有《山中觀史吟》。
全宋詩
王易簡,字理得,號可竹,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宋末登進士第,除瑞安主簿,未上。
宋亡隱居城南,與唐震、戴表元、黃虞有交。
有《山中觀史吟》,已佚。
事見《絕妙好詞》卷六、《剡源文集》卷一九《題王理得山中觀史吟后》,清康熙《山陰縣志》卷三三有傳。
今錄詩十三首。
伍驥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6—1465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體訓(xùn),號德良。景泰五年進士,授御史。天順七年巡按福建,率兵鎮(zhèn)壓李宗政起義,連破十八砦,擒宗政。旋以冒瘴癘得疾卒。
維基
伍驥(1416年—1465年),字德良,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h(今江西安??h)人。
景泰元年(1450年)以《春秋》中式(1450年)庚午科舉人,景泰五年(1454年)登甲戌科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
天順七年(1463年),巡按福建,與都指揮僉事丁泉抵抗上杭民變,當(dāng)時丁泉單騎抵達賊壘示詣,從容立馬,諭之以禍福。
義軍間其至誠,紛紛感悟泣下,歸附之眾達一千七百余戶。
伍驥給以牛種,恢復(fù)其生產(chǎn)。
只有賊首李宗政不服,伍驥與丁泉率眾進攻,丁泉力戰(zhàn)而亡,伍驥吊死恤傷,并繼續(xù)帶兵戰(zhàn)斗,接連攻破其十八寨,斬獲八百余人,從此戰(zhàn)平。
伍驥因此得病,大軍班師至上杭后去世。
軍民悲痛如喪父母,爭相出資立祠。
成化年間,應(yīng)知縣蕭宏請求,憲宗下詔伍驥與丁泉共同祭祀,賜祠堂名「褒忠」。
明史》有傳。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