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清河武城人,字子才。崔融曾孫。朱訾之亂,渾瑊引佐幕府。累遷黔中觀察使。弟崔從為中丞,奏以自代。由將作監(jiān)授嶺南節(jié)度使。卒年六十八。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15—789 【介紹】: 唐襄州人,字夷曠。早孤,力學(xué)不輟。玄宗天寶進士。代宗大歷末為尚書右丞。德宗貞元初封宜城縣伯,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時渾瑊與吐蕃會盟,柳渾以為難與吐蕃信結(jié),后果劫盟。宰相張延賞嫉渾守正,排擠之,罷政事。卒謚貞。
【生卒】:716—789 初名載,字元輿,后改名渾,字惟深,又字夷曠,汝州梁縣(今河南汝州)人。玄宗天寶元年(742)進士及第,歷仕豐城令、監(jiān)察御史、右補闕。代宗大歷二年(767)任江南西路都團練判官,大歷中歷仕袁州刺史、諫議大夫。德宗建中初充浙江東西道黜陟使,還朝拜右庶子,遷尚書右丞、右散騎常侍。四年(783),涇原兵亂,渾遁入終南山,不受朱泚召。貞元元年(785)賊平,拜兵部侍郎,封宜城縣開國伯。三年,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年卒,謚曰貞。生平詳見柳宗元《柳公(渾)行狀》、新舊《唐書》本傳。渾善文,與顧況友善。《新唐書》本傳及《藝文志四》均云“有文集1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渾字夷曠。一字惟深。本名載。襄州人。天寶初進士。累除衢州司馬。棄官隱武寧山。召拜監(jiān)察御史。除殿中侍御史。大歷中累遷尚書右丞。貞元元年遷兵部侍郎。封宜城縣伯。三年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年卒。年七十五。謚曰貞。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生卒】:726—795 【介紹】: 唐汝州郟城人,字洵美。馬炫弟。少學(xué)兵書戰(zhàn)策,沉勇多算。安祿山反,燧勸范陽留守賈循歸唐,循猶豫不決被殺,燧脫逃。代宗寶應(yīng)中,累遷鄭、懷、隴、商等州刺史。大歷中,屢破李靈耀、田悅,遷河?xùn)|節(jié)度使。入遷檢校兵部尚書,封豳國公,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北平郡王。復(fù)以平李懷光功,遷光祿大夫,兼侍中,德宗賜《宸扆》、《臺衡》二銘,言君臣相成之美。后以擊吐蕃,誤信與盟,致被襲擊。遂罷節(jié)度使,解兵權(quán),拜司徒,兼侍中。卒謚莊武。時以燧與李晟、渾瑊為“三大將”。
燧字洵美。汝州郟城人。大歷中為河陽三城使。汴將李靈曜反。燧擊破之。遷河?xùn)|節(jié)度使。又以破田悅功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兼魏博貝四州節(jié)度觀察招討使。興元元年檢校司徒。封北平郡王。討平李懷光。遷光祿大夫兼侍中。與吐蕃盟平?jīng)?。為蕃軍所劫。奪兵柄。守司徒。貞元五年圖形凌煙閣。十一年薨。年七十。贈太尉。謚莊武。
人物簡介
【生卒】:727—785 【介紹】: 唐夏州人。家世尚武。郭子儀引為大將,以戰(zhàn)功累遷至鹽州刺史。朱泚叛,率兵赴行在,德宗嘉之。除奉天行營節(jié)度使,合渾瑊兵破泚偏師。后扈從還京師,拜左龍武軍統(tǒng)軍。
人物簡介
【生卒】:729—785 【介紹】: 唐渤海靺鞨人。本姓茹,其父以戰(zhàn)功賜姓李。少從軍,以武藝壯勇稱,郭子儀禮之厚。德宗時以戰(zhàn)功為都虞候。勇鷙敢誅殺,雖親屬犯法,無所回貸。徙鎮(zhèn)朔方,解帝圍于奉天,進加副元帥、中書令。為人疏而愎,后有反意,渾瑊、馬燧等討之,終被部將所殺。
人物簡介
【生卒】:?—796 【介紹】: 唐時吐蕃大相。曾助渾瑊破朱泚,德宗違約不與地,由是結(jié)怨。貞元二年,大舉侵擾涇、隴、邠、寧,陷鹽、夏、麟等州。三年,結(jié)贊與渾瑊盟于平?jīng)?,將盟,伏兵發(fā),城僅得脫。其后,屢擾涇、隴等州。
人物簡介
【生卒】:?—798 【介紹】: 唐靈州靈武人。始為郭子儀裨將,從破安祿山,累除邠寧節(jié)度留后。德宗奔奉天,以兵赴難,朱泚兵奪門,殊死戰(zhàn)乃解,論功與渾瑊等皆第一,拜邠寧節(jié)度使。后與吐蕃戰(zhàn),屢敗之。官終右龍武統(tǒng)軍。卒謚襄。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陽平人,字安期。通《五經(jīng)》,博涉史傳,工五言詩。德宗建中末,為長安尉。帝走奉天,泌棄妻子奔行在,又扈從至梁州。排潰軍而出,以策說渾瑊,瑊深重之,召置幕府。瑊東攻李懷光,奏署副元帥判官。后隨瑊與吐蕃會盟于平?jīng)?,被?zhí)累年,棲心于佛教,為贊普所重,待以賓禮,卒。
人物簡介
吐蕃第五代贊普。又譯墀松德贊、乞黎蘇籠獵贊。755年,棄松德贊即贊普位,同年末,中原爆發(fā)了安祿山叛亂。棄松德贊在三尚(尚野悉、尚悉東贊、尚贊摩)、一論(論悉諾,blon stagsgra klu khong,即馬重英)輔佐下,乘亂進占隴右,直逼鳳翔、邠州(今陜西彬縣)。763年(唐廣德元年),馬重英突入長安,立雍(邠)王守禮子廣武王李承宏為帝,留長安15日,退出。764~781或786、787年, 吐蕃連下涼州、甘州、肅州、沙州, 直到848年奄有河西之地八十五年之久。唐朝被迫于765年、767年兩次與吐蕃在長安會盟,783年雙方會盟于清水,劃定邊界。787年,吐蕃又企圖利用朱泚之變后的形勢于平?jīng)觯ń駥俑拭C)劫盟,謀殺唐廷對抗吐蕃的主要將領(lǐng)渾瑊等人。是時,吐蕃武力強盛,北接回鶻(789~790年曾與回鶻激烈爭奪北庭),西抗大食,東南降服南詔,南征天竺,立碑于恒河北岸,成為吐蕃武功最盛時期。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約748—約798或799,一作約737—約799 【介紹】: 唐河中蒲人,祖籍范陽,字允言。自玄宗天寶末至代宗大歷初,屢舉進士不第。德宗建中間,渾瑊辟為元帥府判官。貞元中,以韋渠牟薦,德宗召之內(nèi)殿,令和御制詩,超拜戶部郎中。尋卒。綸與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峒、耿湋、夏侯審、李端皆能詩齊名,時號“大歷十才子”。
唐詩匯評【生卒】:?—799? 字允言,郡望范陽(今河北涿州),籍貫蒲州(今山西永濟西)。玄宗天寶末曾舉進士不第。安史亂起,避地江西鄱陽,與吉中孚為林下之友。代宗大歷初年屢試不報,經(jīng)宰相王縉、元載舉薦,授閿鄉(xiāng)尉,遷集賢院學(xué)士、秘書省校書郎,后出為陜府戶曹參軍、河南密縣令。德宗建中初(780)任昭應(yīng)縣令,四年冬朱泚叛亂,一度陷于賊中。翌年,渾瑊辟為判官。亂平,隨渾瑊鎮(zhèn)河中,官至檢校戶部郎中。貞元十三、十四年間(797、798),舅韋渠牟于德宗前稱其才,召入內(nèi)殿,令和御制詩。未幾卒于河中。綸夙負詩名,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多為送別贈答、奉陪游宴之作,軍中之作則多慷慨之音,以《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臘日觀咸寧王部曲娑勒擒豹歌》等為善。盧綸工于敘事,兼擅眾體,古詩歌行不乏氣勢,律詩亦洗練明快,《晚次鄂州》、《長安春望》、《送李端》等均為大歷名篇。胡震亨云:“盧詩開朗,不作舉止,陡發(fā)驚彩,煥爾觸目。篇章亦富埒錢、劉。以古體未遒,屈居二氏亞等。”(《唐音癸簽》卷七)王士禛則以之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冕”(《分甘余話》卷四)。生平見《舊唐書·盧簡辭傳》、《新唐書·文藝傳下》、《唐才子傳》卷四。今人王達津《盧綸生平系詩》、傅璇琮《盧綸考》考其事跡頗詳。《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詩集10卷,已佚,今所傳10卷本皆非全本。《全唐詩》編為5卷。今有劉初棠《盧綸詩集校注》。
盧綸(748-約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人,郡望出范陽(今河北涿縣)。安史亂起,寄居鄱陽。大歷初,舉進士不第。元載薦以為閿鄉(xiāng)尉。遷密縣令。建中初,為眧應(yīng)令。渾城任京城西面副元帥,召為判官?,A鎮(zhèn)河中,綸亦隨之,檢校戶部郎中。貞元十四年,其舅太府卿韋渠牟得幸德宗,表其才,召見禁中,令和御制詩。居無何,卒。綸工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盧綸詩集》十卷,已佚。有《盧綸詩集》三卷行世。《全唐詩》編詩五卷。
作品評論
大歷中,詩人李端、錢起、韓翃輩能為五言詩,而辭情捷麗,綸作尤工。至貞元末,錢、李諸公凋落,綸嘗為懷舊詩五十韻,敘其事曰“吾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fā)、崔補闕峒、耿拾遺湋、李校書端,風(fēng)塵追游,向三十載。數(shù)公皆負當(dāng)時盛稱,榮耀未幾,俱沉下泉。傷悼之際,暢博士當(dāng)追感前事,賦詩五十韻見寄,輒有所酬,以申悲舊,兼寄夏侯審侍御?!逼錃v言諸子云:“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靈,掌賦若吹籟,間言如建瓴。郎中善馀慶,雅韻與琴清,郁郁松帶雪,蕭蕭鴻入冥。員外真貴儒,弱冠被華纓,月香飄桂實,乳溜瀝瓊英。補闕思沖融,巾拂藝亦精,彩蝶戲芳圃,瑞云滋翠屏。拾遺興難侔,逸調(diào)曠無程,九醞貯彌潔,三花寒轉(zhuǎn)馨。校書才智雄,舉世一娉婷,賭墅鬼神變,屬辭鸞鳳驚。差肩曳長裾,總轡奉和鈴,共賦瑤臺雪,同觀金谷笙。倚天方比劍,沉水忽如瓶。君持玉盤珠,寫我懷袖盈,讀罷涕交頤,愿言躋百齡?!本]之才思,皆此類也。后村詩話
盧綸、李益善為五言絕句,意在言外。時天彝《唐百家詩選評》
盧綸與李益中表,唱酬交贊,在大歷十才子中號為翹楚。唐才子傳
綸與吉中孚、韓翃、耿湋、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峒、夏侯審、李端,聯(lián)藻文林,銀黃相生,且同臭味,契分俱深,時號“大歷十才子”。唐之文體,至此一變矣。綸所作特勝,不減盛時,如三河少年,風(fēng)流自賞。唐音癸簽
盧詩開朗,不作舉止,陡發(fā)驚彩,煥爾觸目,篇章亦富埒錢、劉。以古體未遒,屈居二氏亞等。《匯編唐詩十集》
唐云:盧詩尚樸,別是一種風(fēng)味,恨篇各有瑕,似乏全力。鐘愛其僻,所選獨富,要不可作正法門。《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允言才情雄灝,律詩煮古為餌,眼以石漿,氣之所噓,俱成金鵲腦,中唐詞壇赤幟也。《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陳繼儒曰:盧詩奇悍之中,自饒雅致。《詩源辨體》
七言古,盧氣勝于劉,才勝于錢,故稍為軼蕩而有格,但未能完美耳。《唐詩評選》
大歷、貞元,國幾于亡,音乃亂矣。盧綸、耿湋當(dāng)為風(fēng)氣所攝。《載酒園詩話又編》
劉長卿外,盧綸為佳。其詩亦以真而入妙。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貌衰緣藥盡,起晚為山寒”、“語少心長苦,愁深醉自遲”、“顏衰重喜歸鄉(xiāng)聞,身賤多慚問姓名”、“高歌猶愛《思歸引》,醉語惟夸漉酒巾”、“故友九泉留語別,逐臣千里寄書來”,皆能使人情為之移,甚者欷戲欲絕。寫景之工,則如“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上方月曉聞僧語,下界林疏見客行”、“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折花朝露滴,漱石野躲清”、“泉急龜依藻,花繁鳥近人”、“路濕云初上,山明日正中”、“人隨雁迢遞,棧與云重疊”,悉如目見也。《大歷詩略》
盧允言詩意境不遠,而語輒中情,調(diào)亦圓勁,大歷妙手。《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大歷諸子兼長七言古者,推盧綸、韓翃,比之摩潔、東川可稱具體。養(yǎng)一齋詩話
大歷十老子,盧綸第一,吾鄉(xiāng)吉侍郎中孚第二。盧詩清高,可以與劉文房區(qū),不愧稱首。吉嘗薦盧于朝,盧集憶吉詩甚多,兩人蓋萬相契也。潘德衡《唐詩評選》
綸詩五絕進作勁健語;七律則情致深婉,有一唱三嘆之音。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王筠、庚信。七古為優(yōu),明茂相宣,在君虞之亞;《冬日登城》首,太白之遺也。絕句清英獨秀,工寫神情。排律端凝,尚見陳隋實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