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懷海

相關人物:共 23 位
共 2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利不百,不變格(《宋高僧傳》卷十《唐新吳百丈山懷海傳》。)。
道標,富陽人。姓黎氏,一作秦氏。年七歲,有大沙門過而識之,勸令出家。為靈隱山白云峰海和尚弟子。至德二年詔白衣通佛經(jīng)七百紙者,命為比丘,標首中選,即日得度居南天竺寺。嘗于靈鷲峰之南西嶺下,葺茅為堂,號西嶺草堂,稱西嶺和尚。經(jīng)營之外,尤練詩章。當時吳興清晝[皎然]、會稽靈澈,相與酬唱。諺云[見下]。又陸羽云:「夫日月云霞為天標,山川草木為地標,推能歸美為德標,居閒趣寂為道標。」長慶三年卒,年八十四。(《高僧傳》參《西湖高僧事略》)
霅之晝,能清秀。
越之澈,洞冰雪。
杭之標,摩云霄
⑴ 雍正《浙江通志》一九八《仙釋傳杭州府》
路遙滄海內,人隔此生中。
慧燈續(xù)傳,福庭宜敞。
常住世間,水月鏡像。
是謂叢林,大智百丈。
百丈大智禪師真贊(1105年) 北宋 · 釋德洪
馬祖大寂禪師已化,塔于?;柚T。師廬其旁既久,衲子相尋日增。于是厭山之淺,乃沿馮水而上,至車輪峰之下,與希運惟政火種刀耕而食,遂成法席。余崇寧四年春至山中,獲瞻遺像。雖冰枯雪老,若不勝衣,而神氣峻邁,如未度世。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以實問答,空可青黃。
以意求道,神落陰陽。
陰陽不測,脫略陰界。
青黃摸畫,果因不昧。
我有大機,佛無密語。
如師子王,露地方踞。
稱性文字,隨分叢林。
如以妙指,發(fā)和雅音。
同世之波,壽九十二。
護持心宗,謚曰大智。
按:《石門文字禪》卷一八。
秦溪在處皆招提,我此東山為最上。
非謂豐庖麗堂宇,于中坐此真導師。
如火周空擬則焚,如鼓涂毒聞則死。
癡禪眇劣渠得知,但以情疑實相法。
我觀此會比丘眾,一一從其法化生。
混而不雜如千光,用而無畏如師子。
汝宜于此辦肯心,此心一辦一切辦。
善哉遍界塵勞門,悉是東山大智海。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茍非達者寧無情。
倦游于此豈不厭,況乃州縣徒勞人。
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徑去真欣然。
只憂口紋有從理,一簪不著死道邊。
近聞有客自吳至,試問龍化今何年。
屬車南游今尚爾,翠華停停照江水。
會稽久闕神禹朝,再喜吳兒識天子。
徑山苕溪兩奇絕,鳳舞龍飛臨觀闕。
宮中又起白玉城,丹樓如霞高嵽嵲。
潮聲浩浩江風急,越水吳山動秋碧。
霓旌玉弭有光輝,西湖蒲柳生顏色。
氣象不與巴山同,年來聞此益欲東。
但期生見翔鳳闕,豈敢望到明光宮。
舉頭試望長安日,遙想烏衣淚沾臆。
逢人寄書往問訊,流落猶為帝城客。
山川雖異風景同,勿作楚囚相對泣。
親見馬簸箕,面目甚奇怪。
鼻痛野鴨飛,漆桶好不快。
只見祥麟一角尖,定知罪犯彌天大。
開禧之元,予仕軍庾。
偕朋命駕,嘗即甘露。
懷海岳,賦詩吊古。
朅予再來,乘軺茲土。
復登多景,乃得斯賦。
江山幾案,風月樽俎。
俯仰跡陳,臥(聚珍版作登)臨意寓。
維賦之作,自庾開府。
殷嘆婆婆,桓懷雄據(jù)。
染翰行墨,自唐摹褚。
蘇印儲錄,魏藏米譜。
后百馀載,見我詩句。
又二十年,真跡斯睹。
地有顯閟,物遂散聚。
抑人與對,非鑒奚取。
獨慚予者,莫踵遐武。
誰其后先,傳此縑素。
朝猿暮鶴,秋霓春霧。
是書其存,尚想吞吐。
稽首毗盧法身主,三身一體圓滿覺。
曼殊室利大智海,普賢清凈行愿門。
大慈悲父觀世音,信住行向地等妙。
五十三位善知識,權實擁護天龍神。
慈威加被儼在上,鑒茲贊祝日行空。
癸酉仲秋之八日,定光金地產(chǎn)異人。
自威音前秉正因,向靈山上受記莂。
優(yōu)缽孕奇時一現(xiàn),昴宿騰精瑞兩間。
千靈嘉會當其時,君臣道合若符節(jié)。
升平規(guī)模愈持重,呼吸變故常鎮(zhèn)浮。
身徇國難入重險,手扶日轂升中天。
遠夷縮縮憚威略,生民熙熙安衽席。
嗣皇矜式尊為師,萬匯仰戴恃為命。
佛法流行明盛世,持世護法端有憑。
二千年后視今日,二千年前等無異。
如來慧命期永續(xù),眾生正信當不斷。
整頓乾坤大力量,安樂黎庶大福德。
我此伽藍鄮嶺東,釋尊舍利所鎮(zhèn)臨。
即茲吉祥殊勝地,袞繡光儀立壽祠。
穰穰緇侶方儼集,鐘鼓梵唄何所祝。
萬象舌頭悉稱壽,寶塔顯為舒瑞光。
昔阿育王造佛塔,其數(shù)滿八萬四千。
一塔該八萬四千,八萬四千同一塔。
八萬四千妙吉祥,八萬四千妙殊勝。
愿均吉祥與殊勝,散作壽域無邊春。
共 2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