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輔國

相關人物:共 24 位。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4—762 【介紹】: 唐高州良德人。馮盎曾孫?;鹿俑哐痈pB(yǎng)為子,改姓高。為宦官,玄宗時知內侍省事,四方奏事均經其手,頗能謹慎從事,進封渤海郡公,寵任極專。肅宗為太子時,以兄禮事之。累官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安史亂起,隨玄宗入蜀。肅宗上元元年被放巫州,兩年后赦歸,病死途中。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84—762 潘州(今廣東高州)人。本姓馮。圣歷元年(698)入宮,武則天令給事左右?;鹿俑哐痈J諡轲B(yǎng)子,因改姓高。玄宗時以誅蕭至忠、岑羲等有功,知內侍省事,寵任極專,權傾中外,累官驃騎大將軍、封齊國公,加開府儀同三司。肅宗上元元年(760),配流黔中道。寶應元年(762)赦歸,卒于道中。《舊唐書》卷一八四、《新唐書》卷二〇七有傳。《全唐詩》錄存高力士詩1首,出唐鄭處誨《明皇雜錄·補遺》,又收斷句1聯。
全粵詩·卷一一
高力士(六八四 — 七六二),潘州(今屬信宜)人。
馮盎之曾孫。
父君衡以獲罪,家被籍沒,力士幼隨母移居瀧州。
武則天圣歷元年(六九八),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為閹兒,敕留給事左右,坐累逐出之。
內官高延福收為養(yǎng)子,遂冒其姓。
歲馀,復入禁中。
善傳詔令,授宮闈丞。
唐中宗景龍中,玄宗在藩,力士傾心附結,及平韋氏,升儲位,奏力士屬內坊,擢內給事。
玄宗即位,力士以誅蕭、岑等功,加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知內侍省事。
四方進奏,必先呈力士,然后進御,小事便決之。
肅宗在東宮,亦兄事之。
帝曰:“力士當上,我寢乃安。
”天寶初,拜冠軍大將軍、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進封渤海郡公。
七載,加驃騎大將軍。
玄宗幸蜀,力士從之,進齊國公。
還京后,加開府儀同三司,賜實封五百戶。
后為李輔國所構,長流巫州。
代宗寶應元年(七六二),赦還,見二帝遺詔,北望號慟,嘔血而卒。
以護衛(wèi)先帝功,敕還其官,贈揚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舊唐書》卷一八四、《新唐書》卷二○七有傳。
詩一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據《太平廣記》卷三九六引《神異錄》,玉龍子本為唐太宗晉陽宮中舊物,開元中,三輔旱,乃密投之于南內龍池。
及玄宗幸西蜀,回至渭水,臨流濯弄,沙中得之。
后為小黃門私竊,以遺李輔國
輔國夜聞柜中如有聲,開而視之,已失所在。
此人為詩詠之。
全唐詩》存詩1首,即據《太平廣記》輯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756 【介紹】: 唐宗室。
肅宗第三子,封建寧郡王。
英毅有才略,善騎射。
安祿山亂,從玄宗幸蜀,途中勸諫太子(后為肅宗)往河西圖興復,為玄宗所接納。
終因性忠謇,為張良娣、李輔國所譖,賜死。
代宗時追贈齊王,追謚承天皇帝。
全唐文·卷一百
倓。
肅宗第三子。
天寶中封建寧郡王。
授太常卿同正員。
元宗幸蜀。
百姓遮留太子。
倓因勸趣河西。
收河朔軍謀興復。
遂從肅宗北上。
渡渭日數十戰(zhàn)。
常身先。
三軍屬目。
至靈武。
肅宗即位。
議以倓為天下兵馬元帥。
左右固請廣平王。
乃更詔倓典親兵。
張良娣與李輔國交構。
圖?;仕?。
倓忠謇。
數言之。
反譖其有異志。
遂賜死。
代宗立。
追贈齊王。
大歷三年。
詔以倓當艱難。
首創(chuàng)大謀。
中興有功。
進謚承天皇帝。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玄宗時禪僧。開元間至嵩山,師北宗僧普寂。后居衡山,性懶而食殘,時稱懶瓚,或懶殘。然出言皆契佛理,時人或以為彌陀佛應身。天寶初,入南岳寺為執(zhí)役僧。肅宗時,曾預言避居南岳之李泌將領取10年宰相,后果應驗。卒謚大明禪師?!?a target='_blank'>宋高僧傳》卷一九、《祖堂集》卷三有傳。《祖堂集》及《景德傳燈錄》卷三〇收其長篇歌行1首。北宋黃庭堅曾書此歌,明董其昌誤斷為王梵志作,《全唐詩續(xù)拾》據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初謁嵩山普寂禪師。得心法。尋游衡山。執(zhí)役南岳寺。歷二十年。未嘗言勞苦。遂隱居石廩峰。以極道趣。李泌方年少讀書。嗜靜僻。嘗筑室其地。不甚遠。夜聞梵唄音。且往見之。正值瓚發(fā)牛糞火出芋以啖。而泌拜于前。瓚徐指爐旁地曰。可席此。因分半芋以啖之。無復他語。刺史歲脩祀事岳祠下。而頹石礙行路。石甚鉅。遣里胥挽除之。役數百人。瓚憫其騷動。悉謝去。稍舉足蹴之。轉石抵山下。聲若雷震?;⒑︻H眾。瓚獨坐召一大虎前伏。出尺箠使銜之曰。宜為吾痛鞭諸所害人者。大虎去?;⒈┯墒撬旖^。世率稱神異。卒謚大明禪師。有所著歌詞。載傳鐙錄。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釋明瓚者。
未知氏族生緣。
初游方詣嵩山。
普寂盛行禪法。
瓚往從焉。
然則默證寂之心契。
人罕推重。
尋于衡巖閑居。
眾僧營作我則晏如。
縱被詆訶殊無愧恥。
時目之懶瓚也。
一說伊僧差越等夷。
或隨眾齋餐。
或以瓦釜煮土而食。
云是彌陀佛應身。
未知何證驗之。
一云好食僧之殘食。
故殘也(殘上聲呼)或隨逐之則時出言語皆契佛理。
事跡難知。
天寶初至南岳寺執(zhí)役。
盡專一寺之上。
夜止群牛之下。
曾無倦也。
如是經二十年。
相國鄴公李泌。
避崔李之害隱南岳。
而潛察瓚所為。
曰非常人也。
聽其中宵梵唄響徹山谷。
李公情頗知音能辯休戚。
謂瓚曰。
經音悽愴而后喜悅。
必謫墮之人時將去矣。
候中夜李公潛往謁焉。
望席門自贊而拜瓚。
大詬仰空而唾曰。
是將賊我。
李愈加鄭重。
唯拜而已。
瓚正發(fā)牛糞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
可以席地。
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
李跪捧盡食而謝。
謂李公曰。
慎勿多言。
領取十年宰相。
李拜而退。
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路極嚴忽中夜風雷而一峰頹下。
其緣山蹬道為大石所攔。
乃以數牛縻絆而挽之。
又以數百人鼓噪以推之。
物力竭而石愈固。
更無他術。
瓚曰。
奚用如許繁為。
我始去之。
眾皆大笑。
瓚遂履石而動。
忽轉盤而下。
聲若震雷。
山路既開。
眾僧禮而踴躍。
一郡呼為至圣。
太守奉如神明。
瓚悄然乃懷去意。
寺外虎豹忽爾成群。
日有殺傷無由禁止。
瓚曰。
授我一小箠為爾驅除。
眾曰。
大石猶可推虎豹當易制。
遂與之荊梃。
皆躡后以觀之。
出門見一虎銜之而去。
瓚既去矣。
虎亦絕蹤矣。
李鄴公于天寶末肅宗北巡至靈武即位。
遣使訪召。
會泌自嵩穎奔赴行在所。
帝喜用之俾掌樞務權逾宰相判廣平王府司馬事。
肅宗曰。
卿為朕師友。
今父子三人資卿道義。
尋為崔圓李輔國害其能。
泌懼乞游衡岳。
詔許之。
絕粒數年。
遂見瓚焉。
后終居相位。
一如瓚之懸記矣。
敕謚大明禪師。
塔存岳中云。
神僧傳·卷第七
懶殘者。唐天寶初衡岳寺執(zhí)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馀而食。性懶而食殘。故號懶殘也。晝專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無倦色。已二十年矣。時鄴侯李沙寺中讀書。察懶殘所為曰非凡物也。聽其中宵梵唱響徹山林。李公情頗知音能辨休戚。謂懶殘經音先悽惋而后喜悅。必謫墮之人。時將去矣。候中夜李公潛往謁焉。望席門通名而拜。懶殘大詬仰空而唾曰。是將賊我。李公愈加謹敬。唯拜而已。懶殘正撥牛糞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盡食而謝。謂李公曰。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嚴。忽中夜風雷而一峰頹下。其緣山磴道為大石所欄。乃以十牛縻絆以挽之。又以數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無他途可以修事。懶殘曰。不假人力我試去之。眾皆大笑以為狂人。懶殘曰。何必見嗤。試可乃已。寺僧笑而許之。遂履石而動。忽轉盤而下。聲若震雷。山路既開。寺僧皆羅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懶殘悄然乃懷去意。寺外虎豹忽爾成群。日有殺傷無由禁止。懶殘曰。授我箠為爾盡驅除之。眾皆曰。大石猶可推虎豹當易制。遂與之荊挺。皆躡而觀之。才出門見一虎??之而去。懶殘既去虎亦絕蹤。后李公果十年為相也。
韓穎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2 【介紹】: 唐人。
善步星。
肅宗時上言《大衍歷》或誤,帝疑之,以穎為太子宮門郎,直司天臺。
乃損益舊術,每節(jié)增二日,更名《至德歷》,乾元元年用之。
乾元間,待詔翰林,位司天監(jiān)。
與宦官李輔國昵甚,進秘書監(jiān)。
李輔國為代宗所殺,穎流嶺南,賜死。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穎。乾元元年知司天臺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2 【介紹】: 唐宗室。
肅宗第二子。
本名儋。
始封南陽郡王,進封趙王。
乾元初,詔充天下兵馬元帥。
徙越王。
肅宗寢疾彌留時,張皇后召系謀除宦官李輔國,事敗被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2 【介紹】: 唐鄧州向城人。
祖母竇氏為玄宗母之妹。
肅宗為忠王時,納為良娣。
安祿山反,說肅宗趨靈武,由是得寵,冊為淑妃。
乾元元年立為皇后。
與宦官李輔國勾結,專權用事。
潛殺建寧王李談,幽禁太上皇玄宗,謀廢太子李豫,肅宗不能制。
后與李輔國爭權。
肅宗病危,謀立越王李保,為李輔國與程元振勒兵入宮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3—782 【介紹】: 唐越州郯縣人,字季海。
徐嶠子。
玄宗開元五年,擢明經第。
工書,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精。
歷遷集賢校理、都官郎中,領東都選。
肅宗立,為中書舍人,四方詔令,多出浩手,又參太上皇誥冊,寵絕一時。
累進國子祭酒,為李輔國所譖,貶廬州長史。
代宗時,復以中書舍人召,歷工部侍郎、會稽縣公,出為嶺南節(jié)度使,入為吏部侍郎,與薛邕分典選。
坐事,貶明州別駕。
德宗初,召授彭王傅。
卒謚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3—782 字季海,郡望東海(今江蘇連云港),越州剡縣(今浙江嵊州)人。
玄宗開元五年(717)明經及第,調魯山主簿。
張說愛其才,因上聞,擢太子校書,尋拜右拾遺。
二十一年入幽州節(jié)度使幕,擢監(jiān)察御史,后任河陽令,入為太子司議郎。
天寶中,歷仕刑部郎中、司農少卿。
安史亂時,從玄宗入蜀,拜中書舍人,累遷尚書右丞、國子祭酒。
肅宗上元二年(761)為李輔國所譖,貶廬州長史。
代宗大歷二年(767)任廣州刺史,三年入拜吏部侍郎。
德宗建中二年(781)召拜彭王傅,封會稽郡公,三年以疾卒,贈太子少師,謚曰定。
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張式《徐公(浩)神道碑銘》。
浩善為文,擅書法,有論書專著傳世。
全唐詩》存詩2首,《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
浩字季海。越州人。舉明經。累官金部員外郎。遷憲部郎中。肅宗立。召拜中書舍人兼尚書右丞。除國子祭酒。代宗朝拜工部侍郎。封會稽縣公。德宗立。拜彭王傅。進郡公。建中三年卒。年八十。贈太子少師。謚曰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4 【介紹】: 唐京兆三原人。
少以宦者直內侍省,遷內射生使、飛龍廄副使。
肅宗崩,張皇后欲引越王系入宮。
元振見太子,發(fā)其奸,與李輔國誅越王并其黨。
代宗立,以功知內侍省事,尋加驃騎大將軍,封邠國公,總率禁兵。
時操縱朝政,權震天下。
元振驕豪自處,不顧物議,誣陷來瑱、李光弼、裴冕等元勛名將,由是方鎮(zhèn)皆解體。
廣德初,吐蕃、黨項內侵,代宗出奔陜州,太常博士柳伉上疏切諫誅元振以謝天下,乃罷元振官放歸。
后又私入京,逐長流溱州,行至江陵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祖籍南蘭陵。
蕭嵩子。
玄宗天寶末為兵部侍郎。
安祿山亂,陷于叛軍,偽署魏州刺史。
郭子儀攻安慶緒于相州,華欲以魏為應,事泄被執(zhí)。
崔光遠收魏州,破械出華。
朝廷正授華為魏州刺史。
后歸京,仍以任偽官貶為試秘書少監(jiān)。
歷尚書右丞、河中尹、河中晉、絳節(jié)度使,肅宗上元初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監(jiān)修國史。
宦官李輔國用事,求為宰相,華拒之,遂結怨。
輔國以矯詔罷為禮部尚書,貶峽州司馬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4? 籍貫不詳。
蕭嵩子。
玄宗開元中歷仕司勛郎中、給事中、工部侍郎。
嵩卒,襲封徐國公。
天寶末任兵部侍郎。
祿山亂起陷賊,偽署魏州。
魏人美其惠政,朝廷乃正授魏州刺史。
及歸京,仍以污賊自請降試秘書少監(jiān),尋遷尚書右丞,擢河中尹,充河中晉絳節(jié)度使。
上元二年(761)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寶應元年(762)忤李輔國輔國矯命罷相,貶峽州員外司馬,后量移江州刺史。
代宗廣德中卒于任所。
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本傳、劉長卿《祭蕭相公文》。
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
華。
太子太師嵩子。
天寶末嗣爵。
官兵部侍郎。
祿山之亂陷賊。
偽署魏州刺史。
賊平。
以污偽命降試秘書少監(jiān)。
稍遷尚書右丞。
擢河中晉絳節(jié)度使。
上元元年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肅宗寢疾。
李輔國矯詔罷為禮部尚書。
貶硤州員外司馬。
卒。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