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六【生卒】:644—728 【介紹】: 唐同州朝邑人,名撰,以字行。嚴(yán)延子。通儒術(shù),曉圖讖,褚遂良等奇其能。高宗麟德元年,舉銷聲幽藪科及第。武則天時為監(jiān)察御史,兼右拾遺,數(shù)言天下事。時酷吏興大獄,善思為詳審使,平活八百余人,原千余姓。長壽中,忤來俊臣,謫交趾,五歲得還。中宗景龍中,遷禮部侍郎,出為汝州刺史。睿宗立,拜右散騎常侍。譙王重福反,除偽禮部尚書。及譙王下獄,大理寺奏行極刑,給事中韓思復(fù)駁奏懇直,乃配流靜州。后遇赦還。
善思名撰。同州朝邑人。以字行。消聲幽藪科擢第。武后時為監(jiān)察御史。稍遷太史令。景龍中累遷禮部侍郎。善思精天文卜相之術(shù)。睿宗在藩。善思言必登帝位。既踐阼。拜右散騎常侍。唐隆元年。鄭愔謀冊譙王重福為帝。偽制除善思禮部尚書。事覺。配流靜州。赦還。開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五。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介紹】: 唐滄州人,字文靖。年十七擢進(jìn)士第。附張易之,薦為殿中侍御史。易之?dāng)?,又附武三思,遷吏部侍郎。后預(yù)譙王李重福謀,被殺。
唐詩匯評生卒年不詳。字文靖,排行五。年17登進(jìn)士第。武后時,張易之兄弟薦為殿中侍御史并內(nèi)供奉。張易之?dāng)。H為宣州司戶。中宗神龍中為許州司功參軍。既而附武三思,遷中書舍人、太常少卿、修文館學(xué)士。景龍三年(709)以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坐贓貶江州司馬。俄而復(fù)用。后預(yù)譙王重福謀,被誅。事跡散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上》,《朝野僉載》卷一、四、五,《唐詩紀(jì)事》卷一一,《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一。《全唐詩》存詩1卷。
鄭愔(?-710),字文靖,滄州南皮(今河北南皮南)人。年十七,進(jìn)士及第,累官至殿中侍御史,諂事張易之兄弟。二張敗,貶宣州司士參軍。神龍初,附武三思,官中書舍人。景龍中,為修文館學(xué)士,常陪游宴屬和,三年三月,自太常少卿為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坐臟騎,貶江州司馬。旋召入。景云元年,自秘書少監(jiān)眨汴州刺史,遲留洛陽。與譙王李重福謀反,伏誅。《全唐詩》存詩一卷。
人物簡介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遺身篇第七夙游禪社。見南塔慥公有開解。隨慥住漢東山光寺。譙王重福者。中宗次子也。尤敬事慥。預(yù)為慥造塔。高七十尺。及慥疾篤。王使問孰可以繼者。慥答以壽可。于是召壽至。壽即白慥。請試塔。乃入塔跏趺坐而逝。世因號壽為試塔和尚。王聞而嘆賞。尋別造塔以遺慥。
釋正壽者。不知何許人也。風(fēng)儀峻整節(jié)概高強。肩錫曳囊宗師皆謁。然以因緣相扣附麗有歸。于南塔慥禪師門。決開疑網(wǎng)。密修資益。后壽杜默于隨部山寺。人皆不識。時譙王重福者。中宗次子也。神龍初韋庶人譖云。與張易之兄弟構(gòu)成重潤之罪。遷均州刺史。密加防守不聽視事。韋后臨朝添兵士捍衛(wèi)。及韋氏被誅睿宗即位。轉(zhuǎn)集州刺史未行。然忽忽不樂。而歸心于慥禪師。為其造生藏塔。舉高七十尺。極為宏壯。于時慥師疾已危篤。譙王使問師后孰繼高躅。慥曰。貧道有正壽在。王問。諸僧誰為正壽。或曰。和尚有弟子在山光跡韜晦。王遣使召到。壽白慥師曰。喜王為檀越。其塔已成。某欲為先試得否慥曰。善為否試。是時壽攝衣合掌入塔斂容瞑目。結(jié)加趺坐便即滅度。全身不散。時號為試塔和尚。譙王聞已嘆嗟終日。曰弟子猶爾。乃別議改圖。為慥禪師營構(gòu)焉。系曰。先人有奪人之心。壽公先其慥矣。夫直往者必能徑來也。業(yè)累弗羈樊籠弗罩。脫羈開罩生死自由。既然自由已躋果位矣。俗諦觀之壽公出藍(lán)之青也矣。而能乘心矯跡出其師之前。一日千里。其是之謂乎。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澤州長平人,郡望天水。武則天朝,歷金部郎中、左羽林衛(wèi)將軍。長安五年,與桓彥范等率羽林軍討殺張易之,遷左金吾大將軍。中宗景龍四年,韋后臨朝稱制,命承恩帥兵往均州,以備譙王重福。后官鴻臚、光祿二卿,封天水縣公。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介紹】: 唐滑州靈昌人,字子駿。少孤貧力學(xué)。擢明經(jīng)。為朔方判官,有吏干。睿宗景云中遷洛州司馬,會譙王重福入東都作亂,日知討之有功,累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坐贓貶歙縣丞,俄遷殿中監(jiān)。后授太常卿。自以處朝廷久,每入謁,必與尚書齒,時謂“尚書里行”。玄宗開元十六年,出為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尋以年老致仕。卒謚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