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回嬌步入香閨,微笑時時出瓠犀。
兩葉翠蛾春乍展,五云仙佩曉相攜。
欲熏羅薦嫌龍腦,輕打銀箏墜燕泥。
心似百花開未得,流鶯千萬莫長啼。
注:卻回(李珣虞美人)微笑(權(quán)德輿雜興)兩葉(周曇詠史哀公)五云(譚用之春日期巢湖舊事)欲熏(段成式戲高侍御)輕打(孫光憲浣溪紗)心似(曹松南海旅次)流鶯(吳融和人有感)
粉壁紅窗畫不成,來頻鸚鵡亦知名。
能消忙事成閒事,甚覺多情勝薄情。
鏡上有塵猶可拂,暗中無燭若為行。
瑤階夜色涼如水,更倚朱欄待月明。
注:粉壁(花蕊夫人宮詞)來頻(張蠙獻所知)能消(白居易詠家醞)甚覺(鄭谷菊)鏡上(長孫佐輔對鏡吟)暗中(周曇詠史師曠)瑤階(杜牧秋夕)更倚(許渾南樓餞送李明府)
蘭蕙芬芳見玉姿,帶風(fēng)楊柳認蛾眉。
不眠特地重相憶,欲詠無才是所悲。
曲項琵琶催酒處,深紅衫子映門時。
再游巫峽知何日,云雨荒臺豈夢思。
注:蘭蕙(劉谷和三鄉(xiāng)詩)帶風(fēng)(魚玄機代人悼亡)不眠(馮延已歸國謠)欲詠(韓偓見花)曲項(周曇詠史簡文帝)深紅(徐凝玩花)再游(白居易寄題忠州小樓桃花)云雨(杜甫永懷古跡)
勝里金花巧耐寒,曉妝初罷倚欄干。
若非群玉山頭見,直似瑤池會上看。
羅袖動香香不已,連環(huán)要解解非難。
朱顏今日雖欺我,十斛明珠亦易拚。
注:勝里(杜甫人日)曉妝(徐鉉柳枝詞)若非(李白清平調(diào))直似(羅虬比紅兒詩)羅袖(楊貴妃贈張云容舞)連環(huán)(周曇詠史君王后)朱顏(白居易戲答諸少年)十斛(司空圖歌者)
空作昂藏一丈夫,生涯心事已蹉跎。
有時出郭行芳草,幾度臨風(fēng)詠蓼莪。
好是吾賢佳賞地,安知父祖苦辛多。
翻思岵屺傳詩什,援筆長吁欲奈何。
青云何處問前程,文學(xué)宗師心秤平。
鵬翼張風(fēng)期萬里,驪珠搜得盡東瀛。
銜煙細草無端綠,失水枯鱗得再生。
卻愧此時叨厚遇,才兼文武播雄名。
龍門鐵壁鎖天扃,鯀殛禹興河未清。
萬耒能疏千古恨,茫茫九派下滄溟。
注:《尚書?洪范》:『鯀則殛死,禹乃嗣興。』鯀治水九年不得法,災(zāi)患未平,被堯〔一說舜〕處死,舜薦鯀之子禹治水。禹率眾鑿龍門,疏洪水而功成。觀老祖宗之法,父子亦南轅北轍矣!
仰止千秋蹈海情,蕭蕭易水一軻荊。
但存三戶非鄉(xiāng)愿,死士雄心百萬兵。
注:《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載:魯仲連,齊之達士,高才遠致,釋難解紛,辭祿肆志。時秦兵圍趙國邯鄲,魏安厘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適魯游趙,斥平原君及主降秦之魏使,義不帝秦:『彼秦者,棄禮義而首功之國也,權(quán)使其士,虜使其民。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于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秦將聞之,為卻軍五十里。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擊秦軍,秦軍遂引而去。』
⑴ 死士雄心:《戰(zhàn)國策?卷十三》:齊將田單欲率十萬大軍攻狄,問魯。魯曰:必不能勝。田單不信。過三月,果久攻不下,返請教。仲連曰:將軍已非昔守即墨縱火牛陣之勇。今將軍『金玉滿堂,羅綺滿室,有生之樂,無死之心,以此不勝也?!粏文松硐仁孔?,身立石矢所及之處擂鼓,狄遂下。
駟馬狂奔夢里身,茫然卸甲罪何人?
徒瞋禦卒無良輩,只患羊羹太不均。
注:《左傳》宣公二年載:鄭伐宋,大勝,俘宋將華元及戰(zhàn)車四百六十輛。蓋因戰(zhàn)前華元殺羊勞將士,而華元之禦車士卒羊斟從未分到一杯羹,心懷不滿。開戰(zhàn)時,斟駕駟馬車奔入敵陣,使華元被俘。時斟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春秋左氏傳》罪羊斟為無良之民,非也!春秋多元之世,小卒也求尊嚴也。
漆身吞炭意何求?國士還當(dāng)國士酬。
剔骨焚根誅老九,棄夫覆水豈能收?
附:《戰(zhàn)國策?趙策》『晉畢陽之孫豫讓』〔原文。括號內(nèi)為平沙注?!硶x畢陽之孫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悅〕,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仇矣?!荒俗冃彰瑸樾倘?,入宮涂〔洗也?!硯?,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zhí)問涂者,則豫讓也。〔持〕刃其曰:『欲為知伯報仇!』左右欲殺之。趙襄子曰:『彼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且知伯已死,無后,而其臣至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蛔溽屩?。豫讓又漆身為厲〔癩也?!?,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挥滞烫繛閱?,變其音?!禹曋?,襄子當(dāng)出,豫讓伏所當(dāng)過橋下。襄子至橋而馬驚。襄子曰:『此必豫讓也?!皇谷藛栔?,果豫讓。于是趙襄子面數(shù)豫讓曰:『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知伯滅范中行氏,而子不為報仇,反委質(zhì)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獨何為報仇之深也?』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br />
⑴ 《戰(zhàn)國策》、《抱樸子?外篇?逸民》等古籍提及:姜子牙,齊人。未遇文王前貧賤,為老妻所逐。接下來『覆水難收』為廣為流傳之故事:子牙〔呂尚〕前為妻逐,后為文王師,封齊王。返齊路上其前妻伏路旁大哭,謂大悔。子牙取杯水覆地,令婦收之。婦問:『水入地,如何能收?』子牙曰:『如恩義已絕,如何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