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褚遂良

相關(guān)人物:共 27 位。
共 6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767年)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潘生驂閣 椿壽 青蠅 五色筆 咄咄 赤驥 筌蹄棄 黃霸璽書增 酒如澠 列宿 六安丞 瓊樹 杞天 西南失朋
峽內(nèi)多云雨,秋來尚郁蒸。
遠(yuǎn)山(一作天)朝白帝,深水謁(一作出)彝陵。
遲暮嗟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一作勞)起坐,落雁失飛騰。
伏枕思瓊樹,臨軒對玉繩。
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
昔歲文為理,群公價盡增。
家聲同令聞,時論以儒稱。
太后當(dāng)(一作臨)朝肅,多才接跡升。
翠虛捎魍魎,丹極上鹍鵬。
宴引春壺滿(一作酒),恩分夏簟冰。
彫章五色筆,紫殿九華燈。
學(xué)并盧(照鄰)(勃)敏,書偕遂良(稷)能。
老兄真不墜,小子獨無承。
近有風(fēng)流作,聊從月繼徵。
放蹄赤驥,捩翅服蒼鷹。
卷軸來何晚,襟懷庶可憑。
會期吟諷數(shù),益破旅愁凝。
雕刻初誰料(一作解),纖毫欲自矜。
神融躡飛動,戰(zhàn)勝洗侵凌。
妙取筌蹄棄,高宜百萬層。
白頭遺恨在,青竹幾人登。
回首追談笑,勞歌跼寢興。
年華紛已矣,世故莽相仍。
刺史諸侯貴,郎官列宿應(yīng)。
潘生驂(一作安云)遠(yuǎn),黃霸璽書增。
乳贙(胡犬切,有力也)號攀石,饑鼯訴落藤。
藥囊親道士,灰劫胡僧。
憑久烏皮(一作綻),簪稀(一作閒)(一作皂)帽棱。
林居蟻穴,野食魚罾
筋力交彫喪,飄零免戰(zhàn)兢。
(一作昔,一作峕)為百里宰,正似六安丞(桓譚諫用讖,斥為六安丞)
姹女(即汞也)縈新裹,丹砂冷舊秤。
但求椿壽永,莫慮杞天崩。
鍊骨調(diào)情性,張兵撓棘矜
養(yǎng)生終自惜,伐數(shù)(一作叛)必全懲。
政術(shù)疏誕,詞場愧服膺。
展懷詩誦魯,割愛酒如澠(原注:平生所好,消渴止之)。
咄咄寧書字,冥冥欲避矰。
江湖多白鳥,天地有青蠅。
⑴ 劉允濟(jì)與王勃齊名,又與杜審言同仕則天朝,蓋伯華之祖父也
⑵ 一作峽,一作窟,一作竁,穴也
⑶ 去聲,一作幸,一作待
⑷ 徐樂傳,奮棘矜,棘即戟。矜,戟之把也
⑸ 《大戴禮》:“丹鳥羞白鳥?!钡B,丹良也。白鳥,蚊蚋也。凡有翼者為鳥
負(fù)霜停雪舊根枝,龍笙鳳管君莫截。
春風(fēng)一番琴上來,搖碎金尊碧天月。
褚遂良仆射 北宋 · 石介
七言絕句
先皇執(zhí)手未多時,受詔誠深誓不違。
終向君前還此笏,一身視死喜如歸。
《枯樹賦》,故龍圖閣壽春魏公《家傳》云褚河南書。
其卷末題識,止云「貞觀四年,為燕國公書」,而無書人姓氏。
予按徐浩《書品》云:「中宗時,中書令宗楚客恩倖用事,嘗賜二王真跡二十軸,因制為十二屏,以褚遂良《枯樹賦》為腳,大會群賢,張以示之。
薛稷、崔湜輩見之,皆廢食嘆息」。
驗此賦河南書明矣。
然既用作屏,而今本乃橫卷,豈非后之好事者重裝背以便緘藏耶?
抑河南書此賦自有別本耶?
不可復(fù)知也。
觀其筆力遒媚,頗逼二王,非河南不能為也。
而學(xué)者多云燕公于志寧也。
按志寧曾祖謹(jǐn)仕周,開國封燕。
志寧,貞觀末始襲祖封。
而此賦乃在未封前,豈當(dāng)時公卿自有封燕者,而史失其傳耶?
或志寧嗣封當(dāng)在前,而書傳記之誤耶?
又不可得而詳也。
予愛玩其書,因究其本末而志于后。
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二首 其一 (1100年12月) 北宋 · 蘇軾
七言律詩
華發(fā)蕭蕭老遂良,一身萍掛海中央。
無錢種菜為家業(yè),有病安心是藥方。
才疏正類孔文舉,癡絕還同顧長康。
萬里歸來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邇英閣在延和殿西廊下。)。
⑴ 褚河南帖云,即日遂良須發(fā)盡白,蓋謫長沙時也。
夢覺還驚屧響廊,故人來炷影前香。
鬢須白盡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法帖中有褚遂良書,云即日遂良須發(fā)盡白。)
右,米姓秘玩,天下《蘭亭法書》第一。唐太宗獲此書,命起居郎褚遂良、檢校馮承素、韓道政、趙模、諸葛政、湯普澈之流,模賜王公貴人,著于張彥遠(yuǎn)《法書要錄》。此軸在蘇氏,題為“褚遂良?!?。觀其意,易改誤。數(shù)字真是褚筆,皆率意落筆。馀字皆鉤填,清潤有勁,秀氣轉(zhuǎn)摺,毫铓與真無異。非深知書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當(dāng)以此本為定。壬午六月九日,大江濟(jì)川亭,艤舟寶晉齋,艎對紫金浮玉群山,迎快風(fēng)消暑重裝。
耀耀客星,豈晉所得。
養(yǎng)氣泉石,留腴翰墨。
戲著譚標(biāo),書存馬式。
郁郁昭陵,玉碗已出。
戎溫?zé)o類,誰寶真物。
水月何殊,志專用一。
繡繅金鐍,瑤機(jī)錦綍。
猗歟元章,守之勿失。
按:《寶晉英光集》卷六。又見《寶晉山林集拾遺》卷四,《米襄陽遺集》卷一,《戲鴻堂法書》卷一,《石渠寶笈三編》,《學(xué)蔬食齋臨古帖》。
貞觀萃群英,實為太平基。
褚公初侍書,遂以鯁亮知。
諫疏屢獻(xiàn)納,對揚竭論思。
翩如丹山鳳,來為簫韶儀。
飛鳥自依人,此言已堪嗤。
更云譖劉洎,厥理尤足疑。
賢者雖已矣,可以此心推。
薰蕕難共器,梟鸞不同棲。
故令敬宗輩,污染成瑕疵。
我觀永徽間,武氏盜政機(jī)。
禍端始床笫,幾使國祚移。
當(dāng)時河南公,力諍伏丹墀。
頓首愿還笏,丐身田里歸。
義氣動人主,回天初庶幾。
鄙哉英公績,一言遂成非。
坐令牝雞晨,啄喪靡有遺。
元勛顧命老,遠(yuǎn)竄湘江湄。
茫然不復(fù)召,詎憶抱頸(道光本作頭)時。
卑濕所不堪,須發(fā)盡成絲。
至今潭府帖,志士生長悲。
⑴ 原作正,據(jù)道光本改
楚人喻薌草,可佩復(fù)可食。
靈均楚同姓,放逐去其國。
皎皎忠良心,惕惕懼讒賊。
扁舟下滄浪,魂迷招不得。
至今芳洲上,寂寞少春色。
我公異于是,聲譽超八極。
挽公青霞裾,接武紫鸞翼。
直契慕湘累,論心不論跡。
我是眾薌林,澡身而浴德。
同心等崇蘭,直節(jié)逾蒼柏。
登善味芝朮,去惡鋤枳棘。
荀令十里(李本作日)香,揚雄一區(qū)宅。
君臣相唯諾,品題來藻飾。
日光萬丈長,眾薌馥芳澤。
況了大因緣,功名皆戲劇。
手擎妙喜國,心湛水精域。
諸天眾薌云,旃檀雜薝卜。
登門三十年,歲晚仍作客。
誦公薌林詩,心境為澄澈。
雖非歌商頌,聲亦出金石。
⑴ 原缺,據(jù)小集本補
五十五年,滿簪華發(fā),儼然遂良。
又何曾戚戚,蓽門圭竇,何曾汲汲,玉帶金章。
困后高眠,饑來飽□,老矣狂夫老更狂。
空回首,嘆世間名利,傀儡開場。

幸臨晚節(jié)安康。
又兩日、三秋催肅霜。
嘆生朝亦是,賀賓踵至,龍鐘矍鑠,何足稱觴。
喜對諸賢,笑談世事,相會親朋醉玉觴。
誰如我,素樂天知命,不事侯王。
共 6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