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衛(wèi)道

共 3 首
宣祖大王即位之十七年。體遠就賢。思致鴻豫庬碩之化。時則有寒岡鄭先生出膺聘命。中外傾向。蓋不啻?星慶云之瑞世也。顧先生不常仕。多在丘園。未能究其用。而逮廢朝初載。夷滅同氣。謀廢慈殿。奸臣李爾瞻,鄭造等縱臾之。舉一世淪于禽獸之域。先生進封事。先后相繼。言雖未售。而天彝人紀之已絕而復續(xù)者。實賴焉。未幾而先生卒。越四年癸亥。惟我主上殿下應天順人。撥亂世而反之正。首揭曠典。命禮官致祀。太師議贈。太常議謚。贈吏曹判書謚文穆公。崇儒重道之義。長第俱稱。而先生之邃學敦行。見于言為。發(fā)于事業(yè)者。于是乎大彰明較著矣。先生之門人李學士潤雨氏。持旅軒張公狀。徼欽以神道之文。欽讀而曰。是惇史也。是足以侔高狀明矣。不佞如欽。雖未獲齒于函丈之列。而景仰軌躅非一日之積也。則又安敢以短于觚墨。辭而不為之闡揚乎。按先生名逑。字道可。寒岡其號也。鄭氏自出清州為大姓。有諱顗。事麗著勛烈。官至大將軍。先生十二世祖也。代有聞人。曾祖曰胤曾。鐵山郡守。贈吏曹判書。祖曰應祥。司憲府監(jiān)察。贈承政院左承旨。承旨公學于寒暄金先生。金先生愛其志行。歸以女。承旨公遵寒暄型范??藰渫ビ?。乃穮乃蓘??荚凰贾?。贈吏曹判書。妣曰李氏。贈貞夫人。星州望閥也。痞胎前光。貯開休祥。嘉靖癸卯。生先生于星之沙月里。判書公善星歷。筮曰當為名賢。果有異質。英睿秀拔。見者稱以神童。七八歲。受大學,論語。通大義。九歲。遭判書公憂。哀毀如成人。既孤而服判書公遺訓益篤。委己于學。手摹宣尼畫像于壁。日必瞻拜。以寓依歸之意。稍長。執(zhí)贄于吳德溪健。受易乾坤二卦。以類而通。無異夙慣。嘗選鄉(xiāng)解。不赴會舉。遂棄科業(yè)。以古圣賢自期待。晨興夜寐。講讀不輟。見世之禮教壞夷。冠婚喪祭。率不如式??挥袕凸胖?。博考經傳。抄定四儀。且稽深衣襕衫野服?;e豆篚爵古制。用之于家。鄉(xiāng)閭從化。遠近取法。往尋退陶,南冥,大谷三先生之門。問業(yè)焉。三先生俱心許之。戊辰。丁外艱。執(zhí)制踰禮。幾危而起。移判書公宅兆。與李夫人同窆。創(chuàng)用小方床之規(guī)。取便丘陵。及營窀穸。誠慎畢至。會者悅服。服闋。恒處溪上精舍。為藏修地。學日進。萬歷癸酉。薦拜禮賓寺參奉健元陵參奉。不就。戊寅。銓曹請敘六品。連授司圃署司圃宗簿寺主簿,三嘉,義興,知禮縣監(jiān)。皆辭。庚辰。拜昌寧縣監(jiān)。始赴召。宣廟親見。問曰。爾師李滉,曹植乎。且問二人氣象學問。先生對曰。李滉德器宏厚。踐履篤實。曹植器局峻整。才氣豪邁。因論大學工程。進言曰。三綱八條。無非修己治人之方。而天德王道在謹獨。宣廟嘉納之。下車。以正業(yè)興學。仿家塾之制。四境設書齋置訓長。日課教讀。每以朔望行望闕禮。就鄉(xiāng)校謁圣。坐明倫堂。引諸生。討論春秋釋奠。以至社稷城隍厲祭。無不躬蒞。黌舍壇壝。噲然一新。行鄉(xiāng)飲鄉(xiāng)社養(yǎng)老禮。一邑風礪。吏畏民懷。治理流聞。觀察使報政最。辛巳。以持平徵。昌人立生祀俎豆之。以為去后思。冬。拜宗親府典簿儀賓府都事,社稷署令。皆辭。壬午春。拜軍資監(jiān)判官。移疾而去。癸未。卜筑于檜淵。蒔梅竹。號百梅園。聚鄉(xiāng)友門徒。為月朔講會之禊。有約有儀。條列為帖。仍著文以啟發(fā)之。皆讀書修行之要。激勸獎進。成就者多。拜忠清,江原兩道都事。刑,工,戶三曹正郎。皆辭。甲申。宣廟特授同??h監(jiān)。咨以治道。敦諭遣之。其所施設如昌山。乙酉。宣廟萃儒臣??毙=泜鳌C恍U龔d。先生與焉。拜工曹正郎,掌樂院僉正。旋拜工曹。先生再上章請解職歸家。撰定上之。政院請留之。秋。竟解歸。拜軍資監(jiān)僉正,古阜郡守,慶尚都事。皆辭。丙戌。拜咸安郡守。立教化而綱紀之。修往哲貞孝墓閭。視以效法。凡遇水旱必躬禱。靡不驗應。昌寧有父子疑訟。推官貨獄。不決者久。觀察使移先生治之。訟者嚴先生首服。父子乃定。戊子秋。即閑于百梅園。講學自適者數年。辛卯冬。拜通川郡守。壬辰。倭寇犯京師。大駕西狩。先生仗義討賊。傳檄列郡。召集精銳。堵截賊路。關北土兵附倭煽亂。宣廟母兄河陵君阨于窮山中縊死。先生聞而痛之。設機捕賊。尋河陵尸。手自殮之。聞于行在所。宣廟深加傷感。命升通政。進拜江陵府使。造器械。廣屯田。嚴訓鍊。賑饑乏。雖丁搶攘。眾務畢舉。甲午。入為同副承旨。侍經筵。宣廟方講易傳。問朱晦庵遇遁焚稿曰侂胄擅權。趙汝愚被謫。朱子不能自默。乃具封事。此疏若入。宋其庶幾。而反遇遁卦。占筮之道不可謂天下之至神。而朱子之必決于卜筮何也。先生對曰。若使宋寧。一見封事。便黜侂胄。則其筮必不遇遁。此占筮之所以至神也。宣廟復問程傳本義何先。先生對曰。易之道。明乎消息盈虛之理。進退語默之機。不失乎時中也。占候。易之末也。程傳宜先。歷判決事承旨。丙申。拜江原道觀察使。筑鸰原山城。為關東保障。冬。遞拜護軍。轉承旨刑曹參議,五衛(wèi)將判決事。丁酉夏。拜成川府使。秋。倭寇再逞。諸宮嬪王子咸聚于成。先生致敬盡禮。供接各有其道。戊寅冬。特升嘉善。庚子瓜滿。拜護軍。秋。懿仁王后薨。先生奔赴。除副總管。上疏論山陵事。拜刑曹參判觀象監(jiān)提調。遞拜司直。寧越郡守。未赴郡。留為校正廳官。俄拜忠州牧使。又被召于校正。除護軍。先生仲氏西川公病??。先生不離側。親劑藥餌。及卒。自初終至卒哭。庶事必自經紀。不使少有虧憾。癸卯。退還故里。除海州,光州,洪州牧使。工曹參判。皆辭。與鄉(xiāng)中子弟訓誨切磨。從學者漸進。丙午冬。拜安東府使。引國典六十五歲不得為守令之法辭之。宣廟不許。至府。有一寺奴托權相家橫恣。先生鞫治不撓。一境稱賀。冬遞。戊申春。宣廟升遐。光海踐阼。聞先生名。特拜司憲府大司憲兼世子輔養(yǎng)官。先是宣廟寢疾經年。奸孽釀亂。倡俑飛鉗。鄭仁弘封疏繼入。以臨海君為注。大行在殯。逮捕株連。三司請置臨海于法。先生連章救之??|縷數百言。略曰。先王末命。耿耿在耳。殿下同氣之中與之同胎者。秪有臨海。先嬪早世。兄弟二人零丁同長。殿下至懷有所不忍。獄不必盡究。人不必盡問。罪不必盡核。法不必盡施。寧有不經之失。而臨海蒙不死之貸。則文帝之尺布斗粟。無復謠于今日矣。乞免者四。乃遞禮部。以國喪儀節(jié)來問。先生以朱子定論答之。夏。拜刑曹參判。會哭國葬。時人目先生為護逆。累辭乞罷。癸丑夏。樸豎應犀承奸臣風旨。上變起大獄。辭連永昌大君。上延慈殿。先生封疏極陳。舉周?王時佞夫事。據春秋三傳證之。以救大君。又曰。父子大恩。與天無極。母子至情。所當自盡。深思古圣人烝烝之義。謂天下無不是底。而無變于前日之所以事之者焉。何必異宮別處。有若不能無間者哉。言甚切直。疏將上。先生之子樟在都下??窒壬@罪。從中止之。先生聞之。更為封事。并進前疏。暨戊午。朝廷決廢慈殿之議。先生復草疏。會聞光海有鄭某首倡全恩。掠取美名之言。不果進。庚申正月寢疾。終于泗上之持敬齋。享年七十八。其前歲伽倻山崩。卒之朝。泗上木稼。人謂之徵。四月戊申。葬于星之南蒼平山艮坐之原。先塋之東也。會葬者四百六十馀人。秋。州之士子請于觀察使聞于朝。從祀川谷書院。川谷乃退溪所定享程朱者。而先生曾為院長。修白鹿洞規(guī)。與諸生講誦所也。先生配曰光州李氏??贾M樹。訓鍊奉事。娶議政府舍人佑之女。生夫人。溫惠淑慎??藘认唷O认壬荒曜?。生一男三女。男曰樟。文科。全羅都事。先先生歿。女長校理姜麟。次奉事盧勝。次府使洪澯。都事娶都事曹光益女。生三男一女。長惟熙。性孝。代執(zhí)先生喪。過哀夭。次惟熟,惟燾。女適盧埈。姜有一男。曰有徵。生員。盧有一男曰亨遇。洪有一女。先生家世之傳。出于寒暄。而早登退陶之門。聞淵源之學。且游于南冥,大谷間。淬礪其志氣。知俗學之汩人才性。而必欲致極乎高明廣大之域。制心律己。居家守官。事君臨民。以晦庵,退溪為模范。嘗謂天敘天秩。在乎禮儀威儀之中古。人制行。俱存于方策??煽级幸?。不然。何以有所立而持循乎哉。故教人必以禮為主??岷眯慕洝Y鼍巯热逯Z。增益發(fā)揮。沈潛玩索。開導后進。亦必以是書。少喪所怙。事母夫人養(yǎng)志為孝。伯氏早卒。仲氏出繼。權攝宗事。虔誠不怠。奉寡嫂于家。以事親之禮事之。內外侄甥。無間己出。睦姻任恤。盡其情義。遠方賓朋。鄉(xiāng)閭黨屬。咸得其歡。皆出自然。不假勉強。當其盛年。抱負甚大。宇宙間事。無不以為己責。旁通曲暢。淹貫殆遍。算數兵陣。醫(yī)藥風水。俱曉源委。及乎晚年。一意講述。為文章亦宗晦庵。不事浮華藻麗為也。雅好山水。遇會心處。有風雩詠歸之興。倘佯不去?;虿粫r命駕。地主門徒之向往先生者。構舍以迎之。有康節(jié)行窩之風。鄭仁弘初與先生同師南冥先生。其老也。詆訾先賢。反道敗德。先生絕之。其門人乘其機。造不測語。謀陷先生而不得。乃后仁弘與爾瞻同惡坐法誅。時人方服先生之見。先生蘊畜既宏。充養(yǎng)又深。庶幾乎成已成物。挽回世道。而庶職州縣。揭得以大施哉。戊申以后?;奕麡O矣。免于辜幸矣。黃道重明。白日宣朗。至于今日。皆知先生之一疏。扶樹綱常于千百載下。延國脈于無疆。若先生者。其亦關世運之盛衰者非耶。世之所謂儒者。高者偏于一節(jié)。下者淪于卑近。其克用力于全體大用。真知實踐。能有衛(wèi)道之功者。唯先生而已。后之人欲知退陶之學。其觀于先生所就哉。先生所著。有心經發(fā)揮,冠儀婚儀葬儀禊儀。五先生禮說,羹墻錄,圣賢風范,古今忠謨,洙泗言仁錄,五服沿革圖,深衣制度,武夷志,谷山洞庵志,臥龍志,歷代紀年,古文會粹,?賢續(xù)錄。藏于家。銘曰。
惟帝降衷,民受其中。
性無不善,圣凡攸同。
繄彼夸毗,欲昏利梏。
曰惟先生,挺生南服。
寒暄家世,退陶淵源。
明我明德,肥遁山樊。
旌帛厚招,異數便蕃。
延登前席,討論天人。
出宰百里,化洽陽春。
卷而懷之,深潛理窟。
以禮為教,天敘天秩。
大帶深衣,回琴點瑟。
浮云萬變,其樂囂囂。
晚際時屯,盡言危朝。
岳立千仞,卓哉峣峣。
扶持人紀,日星冥途。
木稼山崩,吾道其孤。
圣作物睹,節(jié)惠崇終。
文不墜地,孰躡高蹤。
有來式之,若堂之封。
壽王先生劬廬 現當代 · 成惕軒
對聯
滄海龍吟,詩律邁公安三袁而上;
布衣鳩杖,風格在香山九老之間。
注:《楚望樓聯語箋注(婁希安)》:【作者原注】劬廬為名詩人王家鴻先生別號,屢持英蕩,偏富奚囊,與余在抗戰(zhàn)時締交,于浮海后重聚,良辰嘉會,秀句獨多。今齒登九十,伉健逾恒,不殊疇昔。計距渝都初見之日,蓋閱四十又二年矣,人以詩鳴,喜驪珠之有曜,月緣秋好,祝蟾魄之長圓。民國七十四年中秋前一日附記。
王家鴻(1896年——1997年),字仲文,號蘧(qú)廬,后改劬(qú)廬,湖北羅田人,中華民國外交官、詩人、學者。王氏早年畢業(yè)于湖北省立外國語專門學校(前清之湖北方言學堂),后赴德國柏林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駐瑞士、埃及、比利時、多米尼加大使館參事兼理領事事務,及國立四川大學經濟史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1949年后赴臺灣。1964年自外交部退休,轉任中國文化學院德文系教授、系主任。著有《中國鋼鐵經濟論》、《中德文化論集》、《第三德意志》、《外交詩話》及《劬廬吟草》、《劬廬續(xù)集》、《劬廬三集》、《劬廬詩集》、《劬廬雜組》等,譯作有赫塞《玻璃珠游戲》、里德《德國詩歌體系與演變》及海法特《孫中山傳》等。
王家鴻與成氏同為中華詩學研究所成員,為研究委員。成氏有詩《仲文惠詩招飲次韻奉酬》《仲文遠泛星槎,歸從域外,清潭載接,積愫差傾,喜成小詩,即以書贈》《送仲文之開羅,即用其留別親友韻》,有序《<劬廬續(xù)集>序》,王家鴻有詩《奉和惕軒“委員”壬辰高闈巡視臺北試場之作》《次韻惕軒“委員”一九七八高闈記事》。
滄海龍吟:丹山鳳泣鉤簾聽,滄海龍吟對酒聞?!额}陳侯竹亭》[作者]牟融;古琴曲,又名《蒼江夜雨》,九段,有說是諸葛亮之作,從古代詩文中,至少可知其來源較早?,F存譜本中,最早見于明末的《伯牙心法琴譜》(1609前)。樂曲描繪了夜雨江濤,水天一色,云霧迷漫,波濤洶涌的雨夜景色。
公安三袁:公安三袁(又稱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們分別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荊州公安縣長安里(今中國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
布衣鳩杖:典出唐代司空圖,謂其棄官后隱居王官谷,布衣鳩杖,日與野老游?!杜f唐書·司空圖傳》和孔平仲《新世說》何良俊《語林》等書都有引錄。
英蕩:古代盛符節(jié)的匣子,上畫彩色花紋。 一說為與符節(jié)同時使用的信物。
奚囊:出自《唐文粹》李商隱《李賀小傳》。李賀“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焙笠蚍Q詩囊為“奚囊”。指貯詩之袋。
伉健:指詩文風格遒勁。
逾恒:超過尋常。
疇昔:往日。疇,助詞,無義。
箋:
1.劬廬惠詩招飲,次韻奉酬:
蓬山風乍引,何意海槎回;羝乳憐多難,龍吟見別才;百篇爭郢雪,六籍剩秦灰;衛(wèi)道還相勖,秋筵一舉杯。
2.仲文遠泛星槎,歸從域外,清譚載接,積愫差傾,喜成小詩,即以書贈:
平居謝杯杓,見子輒陶然,座洗塵三斛,詩添錦百篇,游蹤埃帝塔,歸計楚江船,愿纘鐘譚緒,藏山俟后賢(仲文究心鄉(xiāng)邦文獻,于竟陵二家詩尤所深契)。
3.曾國藩題石鐘山昭忠祠內船廳:
拍岸涌驚濤,遼海月明聞鶴語;
回瀾憑砥柱,滄江云臥有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