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才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范礦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范礦(16世紀—1657年10月27日),字我蘧,四川敘州府富順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范礦是萬歷二十年未殿試貢士范岷匯的嗣子,生父范岷獻,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中舉人,到四十七年(1619年)成進士,選授浙江山陰知縣,先后改上虞、河陽,因忤逆魏忠賢,一直無法升遷。
不久轉為戶部新餉員外郎,以治理邊疆才能外任口北僉事,駕馭軍隊有方。
舊制道內的圍戶,一年可得三百銀及若干俸祿,范礦將他們交給部下;累擢河南副使、貴州屯田參議。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七月,以都察院僉都御史巡撫貴州,拒絕靖江王朱亨嘉偽詔,帶兵防御。
隆武帝時,范礦升任為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總督滇黔,駐在貴陽,讓周文燦調兵。
平溪有僧人查繼仁冒稱弘光帝,范礦洞悉奸計,領兵上殿,披幄打開戴巾,綁住查繼仁審訊,繼仁伏誅。
永歷元年(1647年),孫可望攻入烏江,范礦監(jiān)督皮熊與副總兵楊吉三千名士兵守江,但在南山戰(zhàn)敗,前往定番,再回到貴陽。
四月,苗藍二叛亂,攻佔湄潭黃平關,他派平越總兵張才平定,次月晉升為兵部尚書。
孫可望派李定國到貴陽,他和皮熊、瞿昶、蔣克達、陳協(xié)宗、莫宗文于苗寨躲避;李定國兵馬沒有入城,派人告知范礦關于孫可望愿意結盟,受命南明朝廷的事。
他從容地說明大義,又說:「假如孫可望背棄聯盟,又如何?
」定國回應:「扶明的我會尊奉,背盟的我會殺死。
」于是在新添結盟后離去。
永歷二年(1648年)七月,王祥包圍貴陽,他指令武邦賢解圍;兩年后(1650年),范礦上疏論及胡執(zhí)恭矯詔的罪行,十二月時孫可望授與他行營吏部尚書職務。
次年(1651年),他與陳起相到安龍拜見永歷帝;不久,在永歷六年(1652年)任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
孫可望失勢,朝廷大臣公開彈劾其黨,范礦和方于宣、任僎、朱運久、吳中蕃、張夔龍等人被送往三法司審問,他因憂懼而去世,永歷帝表示哀悼,在永歷十二年(1658年)追贈太子太師、武英殿大學士。。

人物簡介

簡介
張月宇,號深南,湖南桃花江人。
右《嶺南》《安歸》二集,都計四百余首,爰竭數日之勞,粗加校閱,略綴數語于后。
昔在髫稚,即從伯父習詩,得聞叔祖父、姑祖母故事,朝熏暮染,手追心摹,日以推敲誦詠為樂。
今去此又三十年矣,歲月不居,諸親零落,略附小傳,以敘家學。
叔祖父張心宇,又名亞賢、振華、叔明,民國三年生,益陽龍州師范畢業(yè)。
民國二十七年,考入南京張才速記講習所,后供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zhàn)時工作干部訓練團,任上尉速記員。
民國三十年,西遷重慶,由軍政部兵役署國民兵司,轉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官高等教育班第八期第四組,加入三青團國民黨,后赴上海任第一綏靖區(qū)政治部主任,上校軍銜。
一九五三年入獄,病逝于蘭州定遠農場,享年五十七歲,骨殖焚化歸葬于上海濱海陵園,所作詩詞聯書畫均散佚。
姑祖母張照梅,自幼聰穎,稍識詩書,即通音韻,從鄉(xiāng)賢詹巨學詩,備受推許,及長參加革命,旋改教育工作,至告老歸田,七十余年酬酢不息,雖命途多舛,仍秉性不改,所作《梅香集》一卷,賴伯父呵護而存。
伯父張會恩,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文章學研究會副會長,著有《文章學史論》《文章學初論》《文心雕龍詮釋》《現代實用禮儀寫作》《文章學教程》《中國古代寫作學》《作文學》《寫作學基礎》《文章學概論》《寫作學高級教程》《晚香廬詩文集》,又有學術論文百余篇、序跋數百件,總計文字逾六百萬。
噫,非以此矜夸,但敘本末耳。
余昔客鵬城,復客星城,年將知命,回首生平,百感叢雜,論詩之心漸減,歸鄉(xiāng)之念愈增,輯此一冊,俾慰至親,兼志鴻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