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傳記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英。
工古文。
李東陽見其《駱賓王廟碑》,大為嘆賞。
所作志乘傳記皆有法度。
有《紹興先達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宗室。
太祖侄。
太祖起兵時,母王氏率之來依。
及長涉獵傳記,饒勇略,積功至大都督。
龍鳳八年奉命統(tǒng)元帥趙得勝等鎮(zhèn)守洪都。
次年,陳友諒以重兵圍攻,文正堅守八十五日。
江西之平,文正之功居多。
后以錫功未至,胸懷怨望,暴怒失常度。
按察使李飲冰言其有異志,免官安置桐城而卒。
飲冰亦以他事伏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宜興人,字克寅。
工部侍郎沈暉侄。
嘉靖十五年選貢。
任江西布政司都事。
謝病歸,杜門讀書。
輯有《荊溪外紀》,錄其邑藝文人物,自漢唐以來詩文傳記軼事異聞,搜羅殆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5 【介紹】: 明徽州府績溪人,字汝貞,號梅林。嘉靖十七年進士。歷知益都、馀姚二縣,擢御史。三十三年,巡按浙江。以毒酒殺倭數(shù)百于嘉興。附趙文華,因之結(jié)嚴嵩父子,得受重用。三十五年,被擢為右僉都御史總督浙江軍務(wù)。設(shè)計誘降徐海,使縛獻陳東、麻葉,復(fù)圍攻徐海,迫使自殺。繼又誘殺王直,兩浙倭患漸平。積功進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威權(quán)震東南,招致東南士大夫參預(yù)謀議,頗有聲譽。四十一年,以屬嚴嵩黨革職。四十五年,終以嚴黨下獄死。萬歷初,復(fù)官,謚襄懋。有幕僚鄭若曾所輯《籌海圖編》。
維基
胡宗憲(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欽,又字汝貞,號梅林,直隸績溪縣(今安徽績溪縣)人,祖籍兗州濮陽(今河南)。
明朝政治、軍事人物,曾設(shè)計鏟除倭寇。
明世宗時,胡宗憲因嚴嵩事牽連下獄,并在獄中自盡。
明神宗追謚襄懋。
胡宗憲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四代領(lǐng)導(dǎo)人、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直系祖先。
胡宗憲自幼好學(xué),其母方氏出身書香門第,胡宗憲自小就被母親教授以千字文、小學(xué)等書,七歲就讀于私塾,塾師經(jīng)常對其父胡尚仁贊賞說;“此兒他日必當世偉器”。
但胡宗憲一開始對科舉功名并不熱衷,常常偷看古今傳記,仰慕關(guān)羽、岳飛等武將的軍功為人,只是在父親的責(zé)勸下,他才“抑首就博士業(yè)”。
嘉靖七年(1528年)胡宗憲補邑庠生,嘉靖十三年(1534年)舉甲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戊戌科三甲進士。
刑部觀政后,嘉靖十九年(1540年)任山東益都縣知縣,治理旱災(zāi)、蝗災(zāi),平定了盜賊,有著治理有方的名聲。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四月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奔喪。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父親又去世,在為父母守喪期間,讀朱子《綱目》、《大學(xué)衍義》、《武經(jīng)七書》、《百將傳》等書,六年的苦讀與鍛煉,為胡宗憲日后的抗倭大業(yè)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春,胡宗憲守喪期滿,補任浙江馀姚縣知縣,被譽為“潔己奉公,持法正事”。
嘉靖二十七年,胡宗憲因治行卓異,十一月考選為湖廣道試御史,二十八年(1549年)六月實授御史,巡視宣府、大同,繼而巡按北直隸。
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按湖廣,平定苗民起義。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巡按浙江,嚴嵩黨人趙文華指示胡宗憲疏劾張經(jīng)「糜餉殃民,畏賊失機」,后張經(jīng)被斬于西市,胡宗憲則連升三級,成為右僉都御史。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宗憲多次出戰(zhàn),東南沿海倭寇患稍定。
時倭寇為患南方沿岸,宗憲聘用徐渭以定計謀,主要拉攏倭寇的頭目,設(shè)計殺死誘捕徐海、陳東、麻葉等治罪。
還招撫了汪直,但朝廷將汪直殺死,造成倭寇失控。
三十九年(1560年)明世宗論擒獲汪直之功,以“宗憲矢心為國,殫竭忠謀,勞績殊常,宜加顯擢,以示激勵。
”遂加擢其為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總督如故,三月之后被擢升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四十年(1561年)加少保之銜,兼制江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父子失勢,陸鳳儀趁機彈劾宗憲為嚴嵩黨,世宗慰曰,“宗憲非嵩黨”,而釋之。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解官歸里。
次年,朝廷獲得嚴嵩之子嚴世蕃給胡宗憲的親筆書信,辯誣無望,于是宗憲被捕入獄,胡宗憲寫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未得回應(yīng)。
十一月三日,乃吟“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詩,引刃自盡,死于獄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浦城人,字用敬。萬歷八年進士,授松江推官,徐階子弟橫暴鄉(xiāng)邑,悉捕置之法。時三吳貧民無田投縉紳家托寄戶,不供徭役,民式請均之。官至應(yīng)天巡撫,尋以省覲歸。有《三吳均役全書》。
維基
徐民式,字用敬,福建建寧府浦城縣人,軍籍。
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九名,登三甲第二百零八名進士。
除松江府推官,入為戶部郎官,歷官安慶府知府、南京光祿寺少卿、通政司參議、太仆寺少卿、僉都御史。
傳記見于《嘉慶松江府志》卷四十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6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爾張,號九我。萬歷十一年進士。授編修,累遷祭酒,立教以嚴為主。久之,遷南京吏部右侍郎,嘗兼署戶、工二部事,綜理精密。召為禮部左侍郎。三十五年,以禮部尚書,入?yún)C務(wù)。言者以其與申時行、沈一貫密相授受,交章彈劾,遂連疏求去,不視事,至萬歷四十年,獲準。系閣籍六月,秉政僅九閱月。性廉潔,然不諳大體。乞休。有《李文節(jié)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爾張,晉江人。萬歷癸未賜進士第二,授編修。歷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天學(xué)士,贈少保,謚文節(jié),有集。
維基
李廷機(1542年—1616年),字爾張,號九我,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新門外浮橋(今屬泉州市鯉城區(qū)浮橋街道)人。
萬歷時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為內(nèi)閣首輔。
嘉靖???年(1542年)?。
以貢入太學(xué),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順天府(今北京)鄉(xiāng)試第一。
萬歷十一年(1583年),會試復(fù)第一,以榜眼進士第二,授編修。
累遷祭酒,歷任南京吏部右侍郎、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廷機受萬歷賞識,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內(nèi)閣參預(yù)機務(wù),但言路認為他與前首輔申時行、沈一貫等私相授受,因而受到不少言官的反對,交章彈劾。
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朝臣論首輔朱賡罪,兼及李廷機,李閉門數(shù)月不出,內(nèi)閣事務(wù)都由當時新入閣的葉向高處理。
隨后數(shù)年一直不斷有人上疏攻擊,李萌生辭意,賣掉燕京房屋產(chǎn)業(yè),賑濟貧苦,并將親人遣回泉州,自己隱居真武廟,請求退休足足五年,連續(xù)上書120回,皇帝視若無睹,最后李廷機冒罪自行回籍。
萬歷四十年(1612年),皇帝終于準許李廷機致仕。
九月晉太子太?;丶?,居四年卒,贈少保,謚文節(jié)。
明史》本傳記其人“遇事有執(zhí),尤廉潔,然性刻深,亦頗偏愎,不諳大體。
”,而執(zhí)政“系閣籍六年,秉政止九月,無大過”“廷機輔政時,四川巡撫喬璧星銳欲討鎮(zhèn)雄安堯臣,與貴州守臣持議不決。
廷機力主撤兵,其后卒無事,議者稱之?!?div id="mqiybsk" class='inline' id='people_47403_2_13_comment'>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嘉則。諸生。偕徐渭為胡宗憲幕僚。有詩名,即興作鐃歌十章,援筆立就,為宗憲激賞。后宗憲以嚴黨下獄死,為之訟冤。繼往來吳楚閩粵間。卒年七十余。歌詩約七千余首,有《豐對樓詩選》、《荊溪唱和詩》、《吳越游稿》。
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嘉則,鄞人,萬歷間布衣。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一
先生起田間,少負異才,喜讀書,尚廓落大節(jié),慕謝太傳、王猛之為人。
云間沈公愷來為郡守,先生始束發(fā),上書萬言,沈公詫為奇士。
已補諸生,數(shù)試于鄉(xiāng),不利,專以詩自豪,文章疏宕可喜。
會東方用兵,少保胡公宗憲開督府,聞?wù)銝|有名士二人,辟致幕下。
其一先生,一山陰徐渭也。
少?;磉_好士,微有酒失,善嫚罵,先生岳岳不少阿。
唯少保亦雅憚先生,遙望見為離席。
少保行部七閩,燕將士爛柯山上,酒酣樂作,請先生作鐃歌十章,坐上詩立成,釃酒高唱,至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少保起捋其須曰:何物沈郎,雄快乃爾。
即命刻石山上。
嘗從少保登大王峰,置酒上客四座有云:某所歌姬絕麗者。
少保已被酒,趨命健兒為取來。
須臾報姬至,先生即起曰:吾輩興闌,明公可以行矣。
少保為強登車去。
其持正率如此。
及少保死,請室中,先生走哭墓下,持所為誄遍告士大夫,頌其冤狀,由是淪落湖海間,益跌宕自放。
過太倉,一通謁弇州,高坐論詩,直氣凌其上。
弇州雖陽許為布衣之杰,然實心憚之。
先生性喜衣緋,??蛥侵?。
緋衣行道上,傾吳市人聚觀。
余太常謂先生戴罽冠,被朱衣,游行吳閶,嘯呼若狂。
當是之時,實驚吳兒亦善言先生豪矣。
既久,倦游歸里門。
時張大司馬方主文盟,最推重先生。
歲時伏臘,非先生至不歡。
而先生家諸從子侄一相國、二方伯,俱從先生受詩。
初起有盛名,及司馬既歿,先生更為耆夙,每持刺報客,自稱老友。
一時山林失職之士,單門高才俱輻輳其門,遂盡傾司馬客先生。
初出其詩七千有奇,使從子九疇刪定,錄四千馀首行世。
晚年詩益多,每杖策歷佳山水,過先輩隱居,宿精舍,小飲草市酒家,輒索素紙題詩,老言愈高妙,率棄去,不復(fù)具草,人多匿為已有者。
遺文四百馀篇藏于家。
先生既垂老,尚思出門,諸公共相慰留。
先生曰:使吾有薄田百畝足自老,奚好游耶?
諸公俱曰:諾,請為先生圖之。
因共出錢,為置善田百畝,給朝夕。
先生遂得高臥豐對樓不出。
年近八十,卒于家。
先生家在南村櫟社,人稱為櫟社長;諸從尊為句章公,學(xué)者稱嘉則先生。
先生以文行高東海,裒然居首。
龔芝麓謂萬歷中布衣以詩豪者,天下有三人:其一為先生也。
曹能始石倉詩選,錄豐對樓集最多,為詞苑第一。
先生詩已見于世矣。
然余間讀先生所為序傳記數(shù)篇,其文原本班馬,敘事有法,不作同時詰曲語,可謂卓然大家。
屠長卿亦曰:先生文益疏宕有奇氣,生平魁瑋大節(jié),不愧其為文。
世人徒知先生以其詩,且不盡也。
又曰:近世作者或乏長材。
乃詭而跳諸偏枯,以為險絕而務(wù)掩其短。
每撰一篇杜門首,蒙??被搆思累月,穎為禿而出。
號于人曰:吾能鉤玄尚奇。
然按覆其旨,猶夫人爾。
則胡不遵大路趨。
而崎嶇走間道為。
必若先生。
斯所謂遵大路而趨者也。
長卿言專抑里中一古文家,而獨推先生。
其言最有功學(xué)者,即先生之文可知矣。
余嘗數(shù)求豐對樓遺文四百篇,在其族人某家,余友曾盡見之,即往從借鈔。
而某已持此本,獻一當事,竟失于兵火中,惜哉惜哉。
先生在當時,喜以文寵同輩,及所傳敘先賢行事最詳。
今隆萬之際,闕焉無徵,俱先生遺文散佚所致也。
至先生歿后,百年中名賢高逸,僅能購其詩,存其名氏,而其生平大節(jié),絕無可考遍。
詢諸故老所聞,略一二。
蓋斯文之事,壇墠久虛,遂使世逾近而文獻逾失徵,殊足嘆也。
梨洲黃先生謂余曰:及今不為采錄,則后此益不可問矣,是皆吾輩之罪也。
黃先生遂歸選姚江逸詩,余亦有甬上耆舊詩之選,故特于豐對樓遺文有三嘆息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嘉則,鄞縣人。有豐對樓集。

人物簡介

維基
黃一良(1560年12月6日—1600年10月7日),字敬甫,號純宇,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
黃一良是貢生黃思詔與蔣氏的第三子,天資聰穎,儀表魁梧,五歲就學(xué)已嶄露頭角,文章語出驚人,能用古文詞闈述程朱理學(xué),童試考獲第一,于縣學(xué)歷試都名列前茅。
學(xué)政巡按泉南,有前輩自許冠軍,到處比較文章評定優(yōu)劣,但看到他的文章后卻恍然自失,說:「各位遜我一籌,想不到勁敵在后,反而令我退避三舍。
」次日放榜,他果然排第一,前輩其次,各人在后。
萬歷十九年(1591年)中舉人,之后兩次會試都落第,到二十五年(1597年)侄子黃日耀中舉人,二人一同參與二十六年(1598年)會試,僅得他成進士,在刑部觀政,不久得知父親去世,立刻回鄉(xiāng)奔喪,因哀傷過度去世,傳記由林學(xué)曾編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9—1665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闇公。崇禎十五年舉人。與同邑陳子龍、夏允彝等結(jié)幾社相砥礪為名節(jié)。曾薦東陽許都義勇可用,而大吏指都為賊,竟殺之。弘光時以馬、阮亂政不出。南都亡,起義兵抗清。松江破,周旋海上諸義旅間,魯監(jiān)國任為左副都御史。鄭成功每有大事,咨而后行。后死于臺灣。
全臺詩
徐孚遠(1599~1665),字闇公,晚號復(fù)齋,江蘇華亭人。
明朝末年,曾與陳子龍等人倡組「幾社」。
明亡后,曾襄助夏允彝舉兵抗清,魯監(jiān)國授左僉都御史,永歷五年(1651),從魯監(jiān)國至廈門,后由鄭成功迎至金門,甚受倚重。
永歷十二年(1658),永歷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成功指派徐孚遠至云南向永歷帝復(fù)命,孚遠取道安南(今越南),卻受阻于安南王而折返廈門。
永歷十五年(1661),隨鄭成功入臺,但未久留,后再返廈門。
永歷十七年(1663),清師攻陷金門、廈門,孚遠擬攜眷歸鄉(xiāng)而不果,遂滯留廣東饒平,兩年后病故于此〖關(guān)于徐孚遠晚年行蹤,包括是否曾入臺灣,及去世之地點,都有不同說法。
綜合各項資料,推測他應(yīng)該曾來臺灣,但停留時間不長,因此最后病故的地點也不在臺灣,而以廣東饒平之說較可信。
由于留臺的時間不長,因此相關(guān)詩作可清楚看出作于臺灣者數(shù)量甚少。
再者,臺灣各種方志有明末諸入臺遺老小傳,但獨缺徐孚遠,這也是他留臺時間甚短的旁證。
參考《徐闇公先生年譜》之考證?!?。
  徐孚遠在明末文名甚著,現(xiàn)存詩作不論質(zhì)量均大有可觀。
其詩風(fēng)蒼勁雄渾,豪宕忠義之氣貫注其中,擅長以壯語寫悲情,面目鮮明。
有《釣璜堂存稿》詩集二十卷,1926年由金山懷舊樓刻本發(fā)行,共收入古今體詩二千七百多首,書前有陳乃乾、陳洙兩人合編之〈徐闇公先生年譜〉。
臺灣銀行編印之「臺灣文獻叢刊」將〈徐闇公先生年譜〉單獨排印,并收入相關(guān)傳記資料等數(shù)篇為附錄一,徐孚遠的〈交行摘稿〉詩作一卷為附錄二,列為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三種。
另,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八○種《臺灣詩鈔》,收有徐孚遠詩作五十一首,為目前較易見之選本。
連橫原本輯有《東寧三子詩錄》,其中有《徐闇公詩鈔》一卷,已佚。
連橫《臺灣詩乘》卷一論及徐孚遠詩,錄其詩作十首。
以下所收徐氏詩作,以作于臺灣者為限,唯判斷不易,仍有待進一步確認。
(廖振富撰)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闇公,松江華亭人。崇禎壬午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