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至明

相關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紹興人,字飛卿。
與錢□共同集錄錢氏一家自吳越錢镠至明之詩,為《吳越錢氏傳芳集》。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希聲,歙人。有《月溪集》。
明詩紀事·丙簽·卷十二
鐄(《詩綜》誤作礦,今據(jù)《吳氏傳家集》正之。
),字希聲,歙人。
有《月溪集》十五卷。
田按:希聲編《吳氏世集》,自唐左臺御史少微始,至明止。
月溪詩亦清爽。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四
釋元賢,字永覺。
姓蔡氏,建陽人。
父云津,世守詩書,遠祖西山,為宋大儒。
賢初名德懋,早歲入泮,為名諸生,嗜周程張朱之學。
年二十五,讀書山寺,聞誦《法華》偈,豁然開朗。
因從趙居士豫齋受《楞嚴》、《法華》、《圓覺》諸經(jīng)。
明年,壽昌無明開法董巖,賢往謁之,反覆詰難。
無明曰:“此事不可以意解,須力參乃契。
”歸究話頭久之,無所入。
一日留僧夜坐,舉南泉斬貓語有省,乃作頌曰:“兩堂紛鬧大無端,寶劍揮時膽盡寒。
幸有晚來趙州老,毗盧頂上獨盤桓。
”舉呈無明,明謂之曰:“參學之士,不得于一機一境上取,則雖百匝千重,垂手直過尚當遇人,所謂‘身雖已在青云上,猶更將身入眾藏’,是參學眼也。
”為別頌曰:“大方之家手段,遇物一刀兩斷。
趙州救得此貓,未免熱瞞一上。
若是有路英靈,畢竟要他命換。
”賢得頌益省。
年四十,始棄家往建昌,依壽昌寺無明落發(fā)。
未幾,得承心印,及無明遷化,依博山無異三載,遂進具戒。
嘗舟過劍津,聞同行僧唱經(jīng)云:“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
”賢因徹悟,見壽昌用處,乃作偈曰:“金雞啄破碧琉璃,萬歇千休祇自知。
穩(wěn)臥片帆天正朗,前山無復雨鳩啼。
”癸亥秋,居甌寧金仙庵,閱大藏三年,徙建安荷山。
明年之槜李請藏經(jīng),歸作《建州宏釋錄》,復會通儒釋,作《寱言》。
壬申,謁聞谷于寶善庵,時宜興曹安祖兵憲,請作《諸祖道影贊》,乃屬賢命筆,賢成百馀贊。
聞谷驚訝不已,即以大戒付之,推主鼓山,年已五十有七矣。
尋遷泉之開元、杭之真寂、劍之寶善,復歸鼓山,重創(chuàng)梵宇諸所。
撰述并《語錄》,凡二十種,都百馀卷。
其目曰:《凈慈要語》、《諸祖道影傳》、《開元志》、《禪馀內外集》、《楞嚴義奧疏》、《金剛略疏》、《心經(jīng)指掌》、《四分戒本約義》、《律學發(fā)軔》、《鼓山志》、《洞上古轍》及《續(xù)寱言》;《補鐙錄》,以補《五鐙會元》之闕;復作《繼鐙錄》,蓋《傳鐙錄》止于宋,自宋至明四百馀年,未有修者,賢廣蒐博采,至是乃有成書。
寂于順治丁酉年十月七日,壽八十,臘四十有二。
臨化偈云:“末后句,親分付。
三界內外,無可尋處。
”塔于寺之西畬其居山,頗致瑞應。
甲戌四月十一日,甘露降山門松樹,賢有偈曰:“圣瑞端宜降大都,窮山何得獨沾濡。
曉來扶杖三門外,笑看松頭綴玉珠。
”至九月十九日,甘露復降,亦偈云:“玉露霏霏又一番,滿林花木已同繁。
丁寧莫道甜如蜜,恐惹游人入石門。”
聶芳聲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西永豐人,字晦之。
曾編輯其邑由宋至明文人文章,為《豐陽人文紀略》。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五
釋??湛,字休復。
究心禪理,博綜典籍,率弟子明倫算輯寺志,蓋寺自唐咸通中,玉田道膺禪師由涿州至江西云居山,既而至杭,結茅于斯,而不忘云名,仍以名庵,至明以圣水寺并入乃稱寺。
??湛草創(chuàng)《寺志》,未臻完善而寂。
陶南望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上海人,字遜亭,號一簣山人。
詩文清拔,尤工書法,出入顏柳間。
遍觀古人法帖,嘗輯錄秦程邈至明朱克誠共三百四十一家草書,分韻編次,名《草韻匯編》。
張混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張混,朝鮮王朝中期的文人。
字元一,號而已廣。
喜歡交友,有一千多名好友。
他伙同當時的委巷詩人組織《松石園詩社》開展文學活動。
著書有收錄中國自古至明代為止詩詞的26卷本《詩集》及自己的創(chuàng)作集《而已廣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浙江石門人,字嵰山。
乾隆二十六年進士。
官內閣中書。
后歷主書院講席。
博極群書,曾收集漢魏至明清的地理雜記及小說、詩話,輯為《龍威秘書》。
另有《易家要旨》、《春秋傳說薈要》、《禹貢圖說》、《嵰山詩草》。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林人文(1857~1910),原名得,官章人文,字萃廷 。
清臺灣縣檨仔林街(今臺南市)人。
光緒元年(1875)入臺灣府崇文書院為童生,研習詩文律賦。
光緒三年(1877)入泮,為臺南府學附生。
光緒十一年(1885)以優(yōu)等食廩餼,十三年(1887)在老古石街設帳授學,十七年(1891)遷徙至安海街授學。
乙未(1895)割臺,舉家內渡回祖籍龍溪縣避難,并在廈門設帳授課。
明治三十一年(1898),因治安漸趨恢復,為維護在臺宅第及業(yè)產(chǎn),與乃兄挈眷返臺。
曾應臺南縣大穆降灣里街(今臺南縣善化鎮(zhèn))鄉(xiāng)紳陳式文之請,設帳于當?shù)靥K裕順油車內。
明治卅二年(1899)至明治卅九(1906)辭去教員止,先后受聘為灣里公學校漢文教員、楠梓坑公學校漢文教員,明治四十三年(1910)病逝。
生平著有《改良三字經(jīng)》,內容新穎,富有訓蒙功能。
其馀詩文稿已散失殆盡,以下詩作據(jù)兒玉源太郎《慶饗老典錄》、賴子清《臺海詩珠》、盧嘉興〈任教南縣撰改良三字經(jīng)的林人文〉等輯錄。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繆鉞(1904-1995) 字彥威。江蘇溧陽人。生于河北省遷安縣。北京大學文科肄業(yè)。曾任河南大學、浙江大學、華西大學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有《元遺山年譜匯纂》、《詩詞散論》、《杜牧年譜》、《冰繭庵叢稿》、《冰繭庵剩稿》、《冰繭庵詩詞稿》等,與葉嘉瑩合著《靈溪詞說》、《詞學古今談》。
冰繭庵集外詩詞稿·繆元朗
繆鉞先生(1904—1995),字彥威。
江蘇溧陽人。
1924年肄業(yè)于北京大學文預科。
歷任省立保定中學和私立培德中學國文教員、河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廣州學海書院教授兼編纂、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華西協(xié)合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1952年后,專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
繆鉞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中國古典文學、歷史文獻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生前出版有《元遺山年譜匯纂》、《中國史上之民族詞人》《詩詞散論》、《杜牧詩選》、《杜甫》、《三國志選》、《讀史存稿》、《杜牧傳》、《杜牧年譜》、《三國志選注》(主編)、《冰繭盦叢稿》、《靈溪詞說》(合著)、《三國志導讀》(主編)、《冰繭盦序跋輯存》、《冰繭盦剩稿》、《詞學古今談》(合著)等專著,發(fā)表論文120馀篇,多數(shù)收入上述各論文集。
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首批博士生導師。
曾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唐代文學會、中華詩詞學會等學術機構和學術團體的顧問。
先生性嗜古典,喜詩詞。
在中學時,就練習寫作古文、詩、詞,與同學共結詩社。
18歲高中畢業(yè)后,即以詩詞作品就教于籍忠寅、張爾田等前輩。
上世紀40年代,還曾加入由章士釗、沈尹默、喬大壯、江庸等先生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飲河詩社”。
先生曾在《自傳》中敘述自己詩詞創(chuàng)作的特點:“我從小就喜歡作詩詞,后來治史之馀,不廢吟詠。
我作詩詞,都是抒寫真情實感,不為敷衍酬應之篇、無病呻吟之作。
至于藝術風格,則是在承繼古人之基礎上以求創(chuàng)新。
我熟讀《詩經(jīng)》、《楚辭》以及漢魏至明清諸名家詩集之后,擬取阮籍、陶淵明之寄興深微,李商隱之情韻綿邈,黃庭堅、陳與義之筆致峭折,而熔于一爐,自創(chuàng)新境,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至于作詞,則因才性之所近,小令取法秦觀、晏幾道,慢詞取法周邦彥、姜夔,亦兼采他家之長,蘄向于深美閎約。
” 先生生前只在報刊上發(fā)表過部分詩詞作品,但手訂了三卷《冰繭盦詩詞稿》。
1990年10月5日,繆鉞先生收到程千帆先生寄來的先生致劉永濟先生的書信復印件,其后給程先生的回信說到:“鉞致友人書札,多未存稿。
此次重讀諸復制件,恍如隔世。
其中詩詞,亦有未存稿者,可以補入也。
”秉承先生之意,筆者開始留心收集先生手訂《冰繭盦詩詞稿》以外的作品,漸有收穫。
近年來,筆者因為撰寫《繆鉞年譜》和編選《冰繭盦論學書札》(暫名),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從報刊書籍(如《學衡》、《國風》、《四川大學???、《人民川大》、《文獻》、《吳宓日記續(xù)編》、《茅于美詞集》、《方豪六十自定稿》等)和先生致友人(如劉永濟先生、陳槃先生、張志岳先生等)的書信中,又陸續(xù)讀到較多先生手訂《詩詞稿》以外的作品,于是就編成了現(xiàn)在呈現(xiàn)給大家的這份《冰繭盦集外詩詞》。
此處的“集外”,是在《繆鉞全集》版《冰繭盦詩詞稿》之外的意思。
2011年5月10日于晴軒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