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明慧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八 攝念科(二)
姓紀(jì)氏。永興萬年人。其先以黃巢之亂。西徙于蜀。而占籍焉。至真則蜀產(chǎn)也。始冠。偶游圣壽寺。見脩進(jìn)律師。而慕其行。遂依之薙落。習(xí)起信論于朗公。受法界觀于光公。傳瑜伽教于演秘阇黎。莫不皆臻心法之極要。四十年間。演暢無怠。因蒙賜號昭信。一日謂弟子遇緣曰。出息不保入息。此雖俗諺。而切于理。吾與汝其可不務(wù)乎。乃營二塔于廣度院右。以其成于開寶之初。遂額之開寶。四年八月五日。集眾稱佛號以逝。壽七十八。臘五十三。阇維獲舍利圓瑩。葬之開寶塔云。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讀誦篇第八之二
釋守真。
永興萬年人也。
俗姓紀(jì)。
漢詐帝信之鴻緒。
乃祖乃父素履貞吉。
奕葉孝行充塞閭里。
故鄉(xiāng)人美其孝焉。
遂目之曰紀(jì)丁蘭也。
真即其后矣。
洎黃寇于紀(jì)僖宗蒙塵車駕避鋒而西幸。
咸鎬失守而沒賊。
因而徙家居于蜀矣。
及冠也偶游圣壽寺。
見修進(jìn)律師行出物表語越常度。
乃解帶卸冠。
北面而事之。
七支既備。
先謁從朗師學(xué)起信論。
次依性光師傳法界觀。
后禮演秘阇梨授瑜伽教。
并得心要咸盡指歸。
自明達(dá)諸法宣暢妙典。
四十年間略無怠矣。
而賜號曰昭信焉。
講起信及法界觀共七十馀遍。
皆以燈傳燈用器投器。
嗣乎法者二十許人。
開灌頂?shù)缊鑫灞椤?div id="b60c5px"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837_1_27_comment'>
約度僧尼士庶三千馀人。
開水陸道場二十遍。
常五更輪結(jié)文殊五髻教法。
至夜二更輪西方無量壽教法。
稱阿彌陀尊號修念佛三昧期生凈域。
一日謂弟子緣遇曰。
如來不云出息不保入息。
吾之壽也幸矣。
汝之年也耄矣。
今欲順?biāo)讖氖馈?div id="zh610nf"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837_1_37_comment'>
預(yù)設(shè)二塔。
其可得乎。
緣遇稽首而對曰。
廣度長老舍院之右地。
請建塔者有年矣。
今大師屬其意。
長老致其美。
因緣冥契安可而止。
于是鳩工而營之。
自十月琢磨至來一月徹繢。
以開寶四年秋八月九日。
命眾念佛。
佛聲既久令止。
奄然而歸寂。
俗壽七十八。
僧臘五十三。
其月二十一日焚葬于北永泰門外智度院側(cè)。
其獲舍利光潤。
各將供養(yǎng)之。
次沙彌彌伽者。
于闐國人也。
專誦華嚴(yán)經(jīng)曾無間息。
圣歷年中天帝釋請迎伽上天誦持乃曰。
每被阿脩羅見擾故屈師來請。
為誦宣華嚴(yán)經(jīng)以禳彼敵。
遂升座朗諷是經(jīng)。
時修羅軍眾聞經(jīng)乃現(xiàn)威神。
一時而化去。
又沙彌道蔭。
常念金剛經(jīng)寶歷初因他出夜歸虎暴。
中路忽遇哮吼跳躑于前。
蔭知不免乃閉目而坐。
唯默念是經(jīng)心期救護(hù)。
虎遂伏草守之達(dá)曙。
村人來往乃視虎。
其蹲處涎流于地焉。
蔭后持誦益加高行矣。
論曰。
入道之要三慧為門。
若取聞持勿過讀誦者矣。
何耶。
始惟據(jù)本。
本立則道生。
次則舍詮。
詮留則月失。
比為指天邊之桂影而還認(rèn)馬上之鞭鞘。
如此滯拘去道彌遠(yuǎn)。
然則機(jī)有新發(fā)。
跡或乍移。
須令廣覽多聞。
復(fù)次背文高唱在乎品位。
先號法師故經(jīng)云。
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法修行是也。
原夫經(jīng)傳震旦夾譯漢庭。
北則竺蘭始直聲而宣剖南惟僧會揚(yáng)曲韻以諷通。
蘭乃月氏之生。
會則康居之族。
兩家左右二見否藏?zé)o為冰上之狐兔問堠傍之路。
通曰。
西竺僧持部類行事不同。
或執(zhí)親從佛聞更難釐革。
或稱我宗自許多決派流。
或直調(diào)而質(zhì)乎。
或歌聲而巧矣。
致令傳授各競師資。
此是彼非我真他謬。
終年矛盾未有罷期。
故有若美一期之唄??誦三契之伽陀感車馬而不行動人天之共聽。
此曲折聲之效也。
若乃盤特少句。
薄拘短章。
止憂忘以鼓唇。
胡暇巧而揚(yáng)舌。
猶登中圣或致感徵。
此直置聲之驗(yàn)也。
今以一言蔽之。
但有感動龍神能生物善者。
為讀誦之正音也。
或曰。
常聞光音天之語言則是梵音未委。
那為梵音邪。
請狀貌以示之。
通曰。
諸陀羅尼則梵語也。
唄??之聲則梵音也。
或曰。
如天下言音。
令人樂聞?wù)摺?div id="ogtvnam"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837_1_125_comment'>
與襄陽人為較準(zhǔn)。
彼漢音也。
音附語言謂之漢音漢語。
則知語與音別。
所言唄??者是梵音。
如此方歌謳之調(diào)歟。
且梵音急疾而言則表詮也。
分曉舒徐引曳則唄??也。
或曰。
此只合是西域僧傳授。
何以陳思王與齊太宰撿經(jīng)示沙門耶。
通曰。
此二王先已熟天竺曲韻。
故聞山響及經(jīng)偈乃有傳授之說也。
今之歌贊附麗淫哇之曲惉懘之音。
加釀瑰辭包藏密咒。
敷為梵奏。
此實(shí)新聲也。
如今啟夾。
或曰開題。
秖知逐句隨行。
那辨真經(jīng)偽造。
豈分支品。
未鑒別生。
能顯既知所詮須體。
當(dāng)聞舍筏適足歸宗。
達(dá)其阿字之門。
圖其法身之體。
此讀誦之至也。
其有難通帚字多游族家。
急令口誦于一經(jīng)。
且為身參于五眾。
賴能暗誦免呼粥飯之僧。
如偶澄清緩裹歸家之幞。
或曰。
國朝度戒何責(zé)經(jīng)乎。
豈不聞羯磨之辭止云年滿衣缽具足不言念經(jīng)為增上緣耶。
通曰。
此滅法無知之徒言耳。
上根感戒果證相隨。
何以經(jīng)紙數(shù)考試耶。
脫舍下根之誦持。
入法止阘茸白丁矣。
南山大師云。
才登解發(fā)便須通覽。
又后周初多度僧尼。
敕靈藏銓品行業(yè)。
若講若誦卷部眾多。
隨有文義。
莫不周鑒。
時共測量通經(jīng)了意。
最為第一。
此乃精選誦經(jīng)通義為入道之階漸也。
不見此文深為痛惜。
梁傳目此為經(jīng)師。
宣師不沿而革號為讀誦。
今采諸師。
從唐至宋。
取其多善。
宗歸乎高。
則有感神宿廟度苦因經(jīng)。
法智往生感金光之照野。
明慧行道占虹氣之貫天。
或受請居羅漢之前。
或持明救城陽之疾得御詩之餞送。
見勢至之來迎。
使者攝而不能。
妖狐媚而自變。
猗歟元皎致李樹之叢生。
焯爾楚金感帝王之入夢。
圓光在頂三昧現(xiàn)前。
遇誦華嚴(yán)放金光于口角后游地獄乘寶座于西方。
三刀斷勢傷于竹筒。
千福經(jīng)聲入于帝耳。
證返不餐于薏苡。
康聲無斷于連珠。
或添齡于三十許年。
或差蠱于數(shù)十莖發(fā)。
或經(jīng)音遍于燕壘。
或本足在于鐘離。
或樂象龜茲。
或口開菡萏。
或鬼神避咒。
或陸地生蓮。
或夢華胥而悉解梵音。
或坐佛座而便歸圓寂。
如斯上德若此法師。
殖璧隨方貫華有次。
身為金鼓。
擊之成懺悔之音。
口若玉簫。
吹之出神仙之曲。
因依相授。
徙倚獨(dú)宣。
可謂皮裹法華足行經(jīng)藏。
俾法音之不斷善付三乘。
皆成佛之無馀還宣八辯者也。
詩曰。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yuǎn)。
望吾曹無忘取則于此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女道士。
明慧,有姿色。
善書畫,能詩。
自稱“天自在山人”,又自稱“比大先生”。
南唐李璟保大中入宮,璟號之曰先生。
雅通黃白之術(sh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2—1259 【介紹】: 宋岳州巴陵人,名未詳,以字行。
或曰韓琦后裔。
明慧,知讀書,能詩。
嫁襄陽賈家。
理宗開慶元年,元兵至岳陽,為卒所掠,赴水而死。
其裙帶中有詩曰:“寧當(dāng)血刃死,不作衽席完?!?div id="w0ewyv1" class='inline' id='people_35530_0_5_comment'>
全宋詩
韓希孟(一二四二~一二五九),巴陵(今湖南岳陽)人。適襄陽賈瓊。理宗開慶元年(一二五九)時年十八,元兵陷岳州,被掠,乘間赴水死。越三日得其尸,于練裙帶中有詩?!?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有傳。
顧山山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人。
名妓,人呼顧四姐。
明慧,技藝絕倫。
兩次嫁人,后復(fù)居樂籍。
善花旦雜劇。
老于松江。
釋法海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二
釋法海,姓于氏,固陵人。
祖嘗任光化軍節(jié)度使,昆季聯(lián)鑣,門多貴顯,家貲巨萬。
值兵燹離散,時海才弱冠,遁跡魏博間,至館陶東北舍馀地,得招提故基,曰“白佛堂”。
榛莽蒙蔽,芟而除之,結(jié)茅以處,得念佛三昧,晝夜寒暑,不為變易。
歲在甲辰二月,遇師披剃,如寶珠出泥,光溢眾目。
于是緇俗聽信,力宏是愿,相與住持,踰六十晦。
中起演法之堂,齋僧之室,香廚庫囷,以次俱新,揭其額曰“凈土院”。
時中書右丞嚴(yán)公總管東平,乃具書疏,請詣郡之四禪寺,徒眾云聚,亦復(fù)如是。
乃創(chuàng)為繪塑,大雄、薩埵、護(hù)法神將,百有馀軀,華光燦顯。
丁未,僧錄云公同眾比丘請主開元,自是法緣洪振,眾悉歸依。
居無幾何,東振齊魯,北抵幽燕,西踰趙魏,南距大河,莫不聞風(fēng)趨赴。
其送施者,朝暮不絕,資賄衣物,積如邱阜。
于是乃重修雷音堂、文殊殿、方丈寮舍、鐘樓廊廡,百有馀間,四方下院三百馀處。
剃度小師千有馀人,俗素豪士受持三歸者,莫知其數(shù)。
前后齋僧,幾千百萬。
給繒纊以賑單貧,設(shè)糜粥以飼饑餒。
慈悲方便,靡所不至。
國師法云聞其道價,特賜號曰“明慧大師”。
一日宴居,語諸徒曰:“吾欲韜光,宜何而處?
”有近待曰:“泰山竹林,古跡猶存,山水佳麗,人境幽僻,可作終焉之計。
”海聞之告密竊記,異日弗辭,只影曳杖,獨(dú)跨寶峰,達(dá)斯古礎(chǔ)。
折草為廬,茍避風(fēng)雨,宴坐習(xí)禪,方遂雅懷。
于是巖花爭秀,野鳥聲喈,云山以之變色,幽谷為之生春。
未及旬日,門徒緇素躡踵相覓,愿奉衣餐者,繼日不輟。
奉高一郡,莫不歸崇。
居之未久,云徒既眾,欲廣其廈,奄示維庥,召諸弟子,付以衣盂曰:“吾緣盡矣,樹此蘭若。
功輸爾輩,勿忘吾矚。
”言訖,移時而逝。
自茲以降,五世相繼,排肩戮力,方始見成。
能仁有殿,祖真有堂,云賓有舍,香積有庖,三門挾庫,悉皆備矣。
復(fù)以馀力,樹松塞戶,植竹封窗。
又抉川流,縈紆而通諸庭宇,滄浪而貫諸階除。
漱石砌以便汲烹,灌蔬圃而滋生長。
?歸大壑,復(fù)入湍流。
瀑作水簾,崖懸百丈。
澮集龍池,湛碧千尋。
逼之則毛寒,過之則膽戰(zhàn)。
真所謂遁世之桃源,棲心之福地矣。
歷歷勤苦,后不乏人,而乙乙萌虇,實(shí)自海始。
海春秋三十有九,僧夏一十有七,依法茶毗,起塔靈臺。
翰林侍讀學(xué)士同修國史野齋李謙為之記,具詳《山志》。
管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湘玉,又字靜初。安徽繁昌知縣陳文述妾。工詩,善畫佛。于文述為政,常有建議。有《小鷗波館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六
管筠,字湘玉,錢塘人,同縣陳文述側(cè)室。
閨秀詞鈔·卷十
字湘玉,號靜初,錢塘人,繁昌知縣陳文述副室。有《小鷗波館詩鈔》。
西泠閨詠
湘云亭亭獨(dú)秀,有凌波出塵之致,比之花中水仙。中年耽禪悅,又字靜初,嘗有詠西湖詩云“淡妝濃抹問何如,周昉丹青好畫圖。環(huán)翠春山凝淺黛,橫波秋水湛清矑。苧蘿原是傾城艷,花柳都疑絕世姝。若把西湖比西子,西湖應(yīng)是美人湖?!?/blockquote>
緝雅堂詩話
宜人幼聰慧,德性純良,碧城為作傳略三篇,幾萬言,并集三十年中為宜人所作古今體詩,成玉天仙梵,至托于葉,語謂是瓊宮玉女世緣未盡,降生人間,未免不經(jīng)。然傳中所載《寄外書》數(shù)首,規(guī)其繁昌官署有用人之失戒,其數(shù)上防海事宜,為出位之思,非尋常閨閣所能言者,固不當(dāng)僅以才女目之。著文集一卷。
杭郡詩三輯
宜人簉于陳氏,明慧識大體,善持家政,主人云伯大令虧負(fù)清查款鉅萬,乃脫簪釧為之解完,其干略何愧須眉。
年五十,大令告謁家廟,正位內(nèi)子晉宜人章服,性耽禪悅,通內(nèi)典,乞名于佛曰“廣慧”。
其卒也,大令為輯《玉天仙梵》一書,敘傳頗詳。
許心檀 朝代: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
字阿蘇,長洲人,竹隱刺史女。
林下詞選
阿蘇,明慧好學(xué),其韻語多出天然,兼工于書。
楊琇 朝代:

人物簡介

閨秀詞鈔
字倩玉,錢塘人,沈豐垣副室。有《遠(yuǎn)山樓詞》。
西泠閨詠
倩玉,家東城之羊市,明慧娟靚,雅善篇詠。
聽秋聲館詞話
倩玉,美而慧,同邑沈矞聲艷其才,聘為妾。中更多故,幸而獲偕,即《隨園詞話》所謂楊大姑也。
龔鑒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99—1744 【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齡上,又字明水。
雍正間以拔貢任甘泉知縣。
為官廉直。
西湖圣因寺僧明慧曾受世宗禮遇,借此于江浙各地多所干求,亦遣使至甘泉。
鑒將使者責(zé)打驅(qū)逐。
其事傳至京師,世宗召明慧還京,錮不許出。
于是甘泉令直聲聞天下。
治經(jīng)學(xué),能摘先儒之誤。
有《毛詩疏說》、《龔甘泉集》。